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学生“接管”暴力前线 香港乱局2.0意味着什么?

京港台:2019-11-18 07:55| 来源:多维 | 评论( 22 )  | 我来说几句


学生“接管”暴力前线 香港乱局2.0意味着什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

  “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专题)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在巴西利亚出席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专门就香港问题表态,并在发言中明确提及“依法惩治暴力犯罪分子”,很多观察者认为中国政府将解决香港问题的急迫等级再次调高。事实上自11月11日香港多地发生严重暴力事件的时候,香港暴力示威的风向已经发生变化,甚至可以说进入了新的阶段。

  风向转变在事实层面的表现是,暴力示威的“主战场”正在全面转向香港高校,示威的主体人群也正由高校学生“全面接手”。从11日开始,香港中文大学校内有人在二号桥向下方投掷物品,导致桥下连接新界各地的交通动脉吐露港公路堵塞,处在同一地段、连接新界和九龙的港铁东铁线也有同样被杂物所堵。当天,5名涉事的中大学生被控暴动罪和在非法集会内蒙面。

  警察与学生随后各自在二号桥附近驻守,对峙持续到第二天。12日下午,示威学生戴上头盔、面罩,用垃圾车、水马等物品筑起防线,阻止警方进入校园执法,还有人投掷汽油弹及杂物,校园内多处黑烟四起。校长段崇智和前校长沈祖尧先后到场调停,但没有明显效果。对峙一直持续到深夜,而香港警方声明由于示威者违背此前达成的撤离协议,警方在撤离过程中“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使用最低所需武力”。

  前身为中国著名学者钱穆创办的“新亚书院”、一直以来就有学运与民运传统的香港中文大学,此前就曾是2012年“反国教运动”、2014年“雨伞运动”的聚集地,此番则再次成为冲突的最前线。香港中文大学于13日下午宣布,2019-20年度第一学期从即日起提前结束,所有在大学本部进行的课堂取消,直至2020年1月6日第二学期开始。正常情况下中大第一学期应该在圣诞节前结束。

  而自12日起,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似乎进入了某种比拼模式,这些大学的校园不仅迅速成为学生与警方对峙的最前线,甚至还在互相“攀比”谁扔出的自制汽油弹与燃烧弹更多,谁能引来警方发射更多的催泪弹。

  14日中午,上千名写字楼白领戴着口罩,在午休时间涌入香港中央商务区,表达与前线暴力示威人士的“团结”。因为此前发生一名学生从停车场坠落身亡的事件,占领街头的白领示威者高呼“香港人,报仇”的口号。其中一些人组成“人链”,向黑衣人运送物资,协助其堵塞道路。

  学生接过暴力示威的大旗,上班族加入声援队伍,局势的发展变化很难不让人想到30年前的北京天安门广场。

  而风向转变的在舆论层面的重要体现,则是此前一直力挺示威者的西方舆论,不再对香港越来越严重的暴力视而不见。彭博社日前最先发表长文称香港舆论场“已被包含反警、反政府内容的虚假信息淹没”,《经济学人》也刊文报道大陆普通民众在香港遭到“黑色恐怖”袭击,就连之前对香港警察采取激烈批评态度的《纽约(专题)时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在报道中不再回避交通被破坏、示威者恶意伤人等乱象,并引用了香港警方“香港中文大学正在被用作制造汽油弹、弓箭和其他对付警察的简易武器的‘工厂’”的表述。

  香港示威学生领袖邵岚接受“德国之声”采访的视频更是在中国大陆广为传播。面对主持人抛出“为何示威者违法是‘维护法治’”“企图谋杀警察难道也是‘自卫’”“为何不谴责殴打异见者等行为”等一连串问题,邵岚的表现一点也看不出学生领袖的“人设”。而因为一句“你们不是中国人吗”被放火烧至重伤的香港市民的遭遇,被示威者扔出的砖头砸至重伤最终不治身亡的清洁工的惨剧,包括在英国伦敦出席活动的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被十多名暴徒围殴的事实,也让西方媒体普遍发出谴责暴力的声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对于香港暴力示威的舆论正在发生撕裂。中国国庆假期之后,大陆民众对于香港的关注在逐步降温,但是在“双11”的购物狂欢之后,“内地学生在香港警方协助下撤离”的消息似乎让很多大陆民众在瞬间“惊醒”:原以为香港“快没事了”,“怎么还越来越厉害了”。

  而陆媒《环球时报》在报道中将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校园比作“叙利亚”、将内地学生撤离比作“撤侨”的报道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网上流传的聊天记录截图显示,一些已经撤离的大陆学生在表达对《环球时报》记者提供协助的同时,认为该记者报道撤离经过的文章夸大了校园以及香港局势的严重性,“会闹的人心惶惶”,要求撤回“不实报道”。

  更有大陆学生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并非“撤离”,就是因为学校停课“回深圳玩”,而港媒在播放采访镜头时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受访者脸部打马赛克,导致这名学生被大陆网友疯狂“人肉”。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涉事学生不应该受到网络暴力,“即使她的判断是错误的”。针对驻港记者报道的争议,他认为“如果内地生选择留在港中大,就相信他们对局势的判断,和他们应对所处环境的能力”。

  不得不说,由于大陆网友基本都是受官媒的单向信息输入的影响,在不少人的印象里,香港已经无异于叙利亚那样的“战乱之地”,只要说普通话人身安全就没有保障。尽管胡锡进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香港不是完全失控社会,政府和警察都在运转,法律的长期威慑力对大多数人仍起作用,尽管有一例内地生被打事件,但是香港暂无其他类似事件发生”,但这相当多的大陆民众眼中,那些撤回内地还在“为香港说话”的学生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属于“人格太孱弱”,“在多数人的地方,当一个少数派,需要极大的勇气,而归顺,就容易很多。”

  事实上,香港高校校园的真实情况如何,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知名中国学者秦晖在社交媒体上透露的内容可能更有说服力。此前有传言称“秦晖夫妇被堵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宿舍里出不来”,秦晖日前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表示,“校区整个被围,各出入口时有冲突,出入困难是真。校内一切停摆,超市无货食堂关门生活诸多不便,但安全无碍,虽人已很少,但到处走动即使晚间也无问题。什么被堵在宿舍内,哪有此事?”

  当然,在批评大陆网络上“喊打喊杀”的民粹倾向的同时,有评论者认为更应该指出的是,港人自己打烂了自己手上的牌。半年前示威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大陆的主流意见当然是认为港人“不该瞎闹”,但也不乏很多对香港表示同情的人。但对于大陆民众来说,有两条情感上的底线不能突破,一是不能“港独”,二是不能使用暴力。但很可惜,示威活动开始没多久,示威者在自身情绪的裹挟下,在情感与行动上已经与大陆民众拉开了距离。

  相比港府略显单调的谴责与呼吁,北京显然要更为急迫,所以才有了习近平“最紧迫”的表述——11月4日,习近平在谈到香港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时使用的还是“最重要”一词。也有观察者表示,中央政府既“着急”也“不着急”:着急的一面容易理解,而“不着急”的一面,则是因为香港在教育、去殖民化问题上的失败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民生问题更是需要一场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以及“自由经济最后堡垒”的祛魅。越来越严重的暴力现象已经将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充分暴露在阳光下,这对于香港问题的彻底解决,未尝不包含积极的因素。

相关专题:香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港澳特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08: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