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的上半年 之五 日子哗哗的过

作者:Smilingsnow  于 2021-6-30 12: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日志|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2021的上半年 之五 日子哗哗的过

        时光如流水,日子哗哗的就过了半年。

        这几个月,多伦多的疫情封锁开了封,封了开,已不太清楚现在的具体政策了,也不太在乎。

        反正我仍旧天天去公司上班。不能进去餐馆吃饭,但进店买个pizza, 买杯咖啡还是可以的;不能逛街,还是可以去超市随便采购、网上定购、路边取货的;不能旅游,但可以去公园郊外踏青hiking、跑步骑车;不能聚会,但有了更多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去店里理发,就在家自己打理….何况天气一天天的暖和起来,前院后院的忙起来,看着花花草草菜苗果树一天天发芽开花长大,对这些约束和限制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和遗憾。

        如安省这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封锁方式,对于我们这些天天出门去上班的人,和那些这一年都整天在家上网工作学习的人来说,心态实在是不太一样的。

       上班,接触人群,也是一种自然的群体免疫方式。

       三月初的时候,我们部门的两个年轻人查出了COVID-19, 那几天确实在公司里引起了一阵恐慌。那天一大早刚上班,经理就把和染病的人有密切接触的几个人请回了家,要求他们去做核酸检查并在家隔离两周。

       随后几日,公司气氛很是紧张,因为这两人确诊的头一天还在上班呢,但也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生病的症状。偏偏这属于隐私问题,人事部门专门发邮件说明不允许议论和问询得病的人和密接者的姓名和具体情况,不得歧视染病者。

       有人很是担忧和焦虑,直接以心里有负担为由,请了一两周的假。

       其实,公司里每个人都是间接接触者。餐厅里,每天吃饭休息时间,几十人尽管分开了时间分开了座位,但微波炉、咖啡壶、桌椅这些公共设施并没有经常消毒。每天进公司自测体温,佩戴口罩,但常常有人忍不住拉下口罩露出口鼻。公司到处可见保持6ft距离的提示,但工作时人和人的距离常常不超过1米、三五成群聚堆讨论解决问题更是时常可见。

       幸运的是,两周后,公司没有新增病例。密接者陆续回来上班了,又过了一周,染病的人也回来了,看上去精神还不错,当然,没人询问病情和症状详情,也不允许问。

       这样的不幸和幸运在公司发生后,有人更在意了,赶紧拿着公司发的是必需生产公司证明去优先打了疫苗。但大部分人比以前更不在乎了。

       四月初,我病了一场,无奈半夜去了医院的急诊室。

       此时的急诊室只接受非新冠病人,不允许任何陪伴人员进入。平日人满为患的大厅冷冷清清的,只有两三个病人和一个个分开摆放整齐的椅子。几个护士分工查体温、消毒双手、询问近日旅行和个人接触情况,确认无新冠疑似症状,医生才开始询问就诊病情。在急诊室等侯时,看到医生护士比候诊的病人还多,甚至有些悠闲的样子,让虚弱的我有些恍惚,仿佛并没有疫情发生。只有脸上的口罩提醒着我。

       春假的时候,网上预约夏季露营开放,往年一起聚会的朋友相邀同去,我没敢答应。朋友们大多都是在家上班上学,这一年里除了去超市买食物买菜,很少与外人接触,我这种天天出门上班与多人打交道的人犹如病毒的隐性定时炸弹,安全性太差,还是自觉点,不与他人随意聚会的好。

        从去年三月加拿大全国严格封锁到如今安省半开半封,大多伦多地区已封城一年多了。封封开开,开开封封,又是分级制度,又是颜色区域管控,lockdown 令,stay at home令,但多伦多的downtown 每周都会有不同的示威人群,公园湖边街头,三五成群不带口罩的人越来越多。政府、企业、国家、社会、个人,似乎都没什么耐心和介蒂了,都希望尽早全面开放,恢复正常。

        6月父亲节的前一天,大多伦多地区终于又放开了一步,虽然限制入店人数,但好歹各种商店都可以开门营业了。

       那个周末,各大小商店门前人们绕着圈排着的长队,还是让我惊讶不已,望之却步。

       餐馆还不能堂食,但除了外卖,还可以在店门前的室外吃,犹如国内的大排档。当然,这个季节的多伦多,在餐馆干净整洁的户外桌椅排档上吃饭,倒也是一种享受。

        部门老板带我们去吃了工作午餐,犒劳大家的辛苦工作,只是那天有人在家上班,有人请假,只有一半的人去了。有人感叹吃饭的人胆大,有人自认打了新冠疫苗百毒不侵,吃个饭算什么,甚至开始计划夏季休假去旅游了。

        五月底,安省进一步开放的前几日,我终于去打了第一针辉瑞疫苗。

        我从来不反对疫苗,也认为疫苗有效。但就和对感冒疫苗一样,就是不太想打。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不太一样,心里想法也不同,

       知天命的年龄,真的只想听天命了。

       虽说政府企业都不强迫打疫苗,但如今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打不打的问题了。

       每天工作与他人接触,不知道谁会带病,尽管洗手戴口罩做得很好,但万一我身体弱先发病了,那就是围围人的病源。如果是因为没打疫苗得了新冠,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我的心理素质不足以当这个作孽者。

       更别说旅游出行需要疫苗证明了。毕竟我还是随时做好回国探亲的准备的。哪怕现行政策下很难很难。

       如今形势下,不打疫苗,感觉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而打了疫苗,得不得新冠都会理直气壮些。

       加拿大的疫苗主要有辉瑞Pfizer 、莫德纳Moderna, 以及欧州早已停打的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由于疫苗不够,不能及时到货,接种两针间隔四个月左右。第一针按年龄依次优先接种,从三月份开始,80岁以上优先,再70岁、65605045,到五月份的时候,18岁以上的都可以打第一针了,没几天,12岁以上的青少年也可以打疫苗了。

       公司给打疫苗的职工半天带薪假没打的填写一份表格给人事部门报备。

       从三月底公司有人着急拿着证明信打了第一针开始,符合年龄条件的人都陆续打了第一针。每天上班的一大热门话题就是打疫苗。大家相互询问交流打疫苗的预约种类反应症状等等各种情况。

       6月份,疫苗多了,可以提前打第二针了。但刚开始没几天,辉瑞疫苗没货了,阿斯利康也不让打了,官方和媒体又开始鼓励和建议混打疫苗。但官方网站上几乎很难约到时间。早有各种各样的Apps出现,实时更新,指导人们哪里有空缺,哪里不用预约,哪里排队短。好似整个一全民健身活动。

       这几个月,不上微博,不看疫情新闻,闲暇时间几乎全部用来阅读网络小说,什么前世今生,末日轮回,上古起源,未来科幻,玄门道教,武学宗派,霸道总裁,言情轻喜,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忘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繁琐、身体的衰老、封城的无奈,心情平静宛如修炼。

       一面震惊于这些网络作者黑洞般的想象力,一面感叹他们细腻的文字描述,更是佩服他们日更不断的毅力。终是自叹不如,全然无心提笔写字。

       匆匆忙忙的日子里,春来了,花开了,夏到了,花艳了。

       多伦多最美的季节,该享受了。

       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里,今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疫情,也不过是弯弯河道里的一个折点。

       而每个人都是一粒水滴,既是参与者,也是试验品。

       我们这些平凡人,在生活和时间交汇的汪洋大海里,沉沉浮浮不被淹没,已属不易。在这种世界级的变故面前,只能更加随波逐流,才是生存之道。

       以后的某一天,暮然回首,这影响了每一个人的几年,也终似流逝的水,只在记忆里留下一抹印迹。

       如水般流淌的时光,还是好好过着自己平凡且平庸的日子吧。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2 03:5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