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教学笔记)辩才的艺术

作者:杨立勇  于 2018-5-30 08: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子女教育|已有1评论

(杨老师教学笔记)辩才的艺术

坊间现在流行的“辩论”(debating),其实源于一种古老的艺术――辩才(rhetorics)

辩才(rhetorics),是一种延续了两千五百年的艺术。

自古至今,涌现过许多杰出的辩才大师:从耶稣,莎士比亚,詹姆士国王《圣经》翻译者,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但丁,荷马,林肯,丘吉尔,马丁路德金,比尔克林顿,还有中国古代的“三寸不烂之舌”苏秦,三国“舌战群儒”的诸葛亮,甚至连鲍勃迪伦和嘎嘎小姐都可以算上(考虑到他们歌词的影响力)。

辩才的培养,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莎士比亚时代,中学早上六点开始上课到九点,吃完早餐后继续上课到十一点再吃午饭;一点钟上课到五点,晚饭后再上一个小时。每周六天,每年三十六周,整整六年。老师每讲一个小时的课,学生要花五到六个小时去记忆,背诵,消化。正是这种日积月累的苦练,才造就出像詹姆斯国王时代翻译《圣经》的那批学者那么深厚的功底。

所以,我要培养的学生不是只会辩论,而是要成为辩才。

首先,我要求学生学会用最简单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去表达深邃的思想。最典型的例子,我用的是汉姆雷特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俯拾即是。如“耐克”的广告用语:“Just Do It”, 美国军中对同性恋的默许:“Don't ask, don't tell ”,. . . 都是言简意赅的范例。

与培养“辩论”学生最大的区别,是我要让学生学会“修辞手段”的熟练使用。当年肯尼迪总统那句“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至今依旧万口传诵,用的就是修辞中的“交叉错配法”(chiasmus)。丘吉尔的“铁幕”
比喻,成了近代史的经典名词。戴妃葬礼上艾尔顿约翰那首《风中烛影》和嘎嘎小姐那首风靡全球的《扑克脸》,也是我拿来为学生示范的“延伸比喻”修辞(extended metaphor)。

从“辩论”到“辩才”,中间隔着一道二千五百年的历史长河。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8 回复 fanlaifuqu 2018-5-30 08:50
口才也是双刃剑,起码我不喜欢口才太好的。他们缺乏诚恳!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5 14: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