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52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作者:猪扒戒  于 2018-4-5 12:5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老子《道德经》八戒传习录|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老子《道德经》第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主旨:道生了天下及万物,道是母,天下及万物皆为子。要追求亲近母亲,而不是在子里不能自拔。就是不要溺于物,要透视有形的物,去注目无形的道。

道是灵,求道时要向形而上去求,即通过心来求。如果找错方向,转而向形而下的外物及知识层面去求,将不会成功。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这两句可以用 ’道创造了天下‘这几个字直接表达。天下有始,即表示天下及万物是被创造的。另一层意思是,天下及万物是存在于一个时空当中。第20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表达的是相近的意思。’以为天下母‘前面省略了主语“道”。道是天下及万物的母亲。之外的所有都是被生的,称为子。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但如果能够得到其母—-道,就可以顺理成章明了天下万物。明了天下万物后要懂得向道回归,守住母这个根本。如此便可以在形而下的世上享平安。即使肉身死去归土,而我们从道而有的灵体,则可以进入永恒。也称死而不亡。

这两句提示我们,凡事要跳过万物,在道上去求。而不是相反地去求形而下。整个道德经的核心就是如此。拨开纷乱的万物,凡事从道上着手。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这两句说的是求道的路径方法。因为道是灵,要用心灵与诚实与道沟通才可以。一旦进入道中,人也就进入了道的安息。欲望变低而不外求。人生少了许多劳苦愁烦,多了不少喜乐满足。

相反地,如果靠自己的感觉器官去向形而下的外在寻求,比如用眼看,耳听的有为方法,人将在劳苦愁烦里看不到尽头。犹太版道德经开头记载:上帝将天地万物,还有环境动物都预备好了,最后才造人。所以人不需要参与造什么,以养活自己,上帝都准备完了。上帝第七日安详的休息了。 没什么需要干,人只需要享受即可。后来因为人类的悖逆,而变得有罪及污秽。从而被圣洁的上帝逐出伊甸园,人才不得不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求生之旅。而人一旦重新归道,即可回归到上帝已完成的安息里。肉身归土之前心灵先享安息,肉身归土之后,灵魂重归上帝身边。有一些心硬悖逆的人,上帝明确说:他们永不可进入上帝的安息。他们霉倒大了。不是说上帝小气,而是因为他们自愿屈服于邪灵,甘愿污秽,圣洁的上帝不可能容许罪的存在。在安息里我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而是在溪水旁果树下—-仰望大道。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人如果能拨开世俗的干扰而进入道中,在道面前谦卑顺服,这样的人呈现的将是世俗标准里的卑小。因为他们心中有道,重内轻外,重天轻世俗。实际却是天地间真正的强大。

用其光,复归其明,

要借助身外的道的辅助,让大道重新进入自己心里。道在外称为光,比如《道德经》或犹太版道德经,以及有道之人的教诲,传道人的布道等,皆可称为光。道在人心,则称为明。

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如果能做到前面的,借助周围道的因素,让道进入到自己心里,那么就不会给当前的肉体带来祸患。这就是习道进道阿!习,帛书版本为“袭”,是因袭,遵照着做的意思。常,就是道的原则。

总结:道生天下万物,要拨开挡在眼前的外物,在道的面前去求。抓住道是灵的本质,求道要向内,用心灵去求。用五官去求就大错特错了。一旦作为圣灵的道进入了自己,人很快就能进入上帝的安息,劳苦愁烦顿去。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15:3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