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作者:lixixing  于 2009-7-18 09:4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随笔札记|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25评论

关键词:

 

中文繁简字用例漫谈

 

李西兴

 

    前几天,玛克威出版社把即将印行的新西兰华文沙龙文集《给你一片云》里,收载我的一篇文章的校样寄来。我改动了两个字,并因此想起中文繁简字体的转换问题。

我那篇文章《好逑汤和好色之徒》,谈的是影视节目里中文读音和中外翻译的音译问题。文中提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以及《史记会注考证》里的一段注文。我的原文是用简体字写的,校样大概是用的是简转繁自动系统,把“范雎”改为“範雎”;把“诗云子曰”的“云”改为云彩的“雲”。

按:作为姓氏的“范”和模範的“範”,在简体字系统是一个字,但是在繁体字系统是两个不同的字。“范”从草字头,和从竹字头的笵(範的本字),在古文里,有时通用。范、笵、範,这三个字,在古代的原始意思是不同的。范的本义是草名、笵的本义是铸造器物的模子、範的本义是一种出行时的祭祀。范和範也都可以用作模子,规范,法则等意思。但作为姓时,只能用“范”。

    至于“诗云子曰”的“云”和云彩的“雲”之不同,熟悉繁体字的人都知道。鉴于校稿时间紧迫,我只能附加一个注:“云”和“范”在“古书里就是这么写的,不能用简转繁系统自动转换”,以提醒出版商和编辑校对人员。

    我初来新西兰时,见有人在华人报刊上批评简体字,说过这样的话(大意):“运”无车怎行。意思是说,“運”简化为“运”,没有“車”了,怎么运行呢?这种议论,本身就缺乏中国文字常识。按:中国文字是运用六书的原则创造、发展和整理而形成的。“六书”就是: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汉字的字数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增加,因此其中形声字最多。“()”字也是形声字。“辶”,通常被称为“走之底”,就是“辵”(读如绰号的绰),是“疾行”之形,“軍”或“云”都是音。把“軍”简化为“云”,就是把原来的形声字较繁复的声旁改换简单的声旁(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里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之一)。这也是符合中国文字的发展规律的。

    有些简体字,本来是古字。例如“众”字。三个人叠一块,是“众”字最原始的写法。甲骨文里就是如此写法。即《周语》所谓的:“人三为众。”非常好认好解释。繁体“衆”字,它的下部,也是三个变形的“人”。上部原是横着的“目”。郭沫若解释为监督奴隶大众劳动的监工。现在已经演化成像个器皿的皿上加一撇。去掉这个明显写错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正是还原古意,维持传统。

    还有“从”,简体是两个“人”,取“两人相从”之意,也是见于甲骨文的古老写法。繁体的“從”对照小篆,是传写的错字。它的双人旁和右下角应该合在一块,成为一个表示行走的偏旁。这大概是在小篆的时候添上去的。楷书把它割成两半,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根据我长期的文字工作经验,还有两个字在繁简转换时容易发生错误。一个是“后()”,另一个是“里()”。“后”和“後”在古文里意义完全不同。“后”是个名词,指古代的君主或君王的正妻。《尚书·舜典》:“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群后”指众位诸侯国(注意:上古有些小诸侯国,大致相当于一个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君主。另外,史书中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等等,更是不胜枚举。在这些方面,“后”是不能写成“後”的。在这里我要顺便说一句,“后”在甲骨文和金文里,往往和“司”的意思相通。因为“后”和“司”,字形相同而方向相反,一个意为君主;一个意为管理。如著名的商代“司母戊鼎”,其腹部所铸的司母戊三字,有学者认为,也可释为后母戊,应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所铸的重器1976年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土有许多铸有“司母辛”铭文的青铜器物,也可以释为“后母辛”。而“後”的本意,保留在现代的随後,落後,後面,後来,以及後裔等双音词里,是副词或形容词。

“里”和“裏”在古文里,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里”意思有二:一是人的居住地,“乡里”之“里”;二是长度单位,所谓“百里”“千里”之“里”。而“裏”的原始含义是衣被的里层,如《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裏裂。”“裏”有时候还被写成“裡”。这个意思后来被引申为里面,内部。

简体字系统“里”和“裏”为一个字,却不容易使用错。因为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被里,屋里,家里,里面,里边和乡里,千里,百里,其语意区别是很明显的。

下面再谈两组例子。一是“发(髪發)”:头髪的髪(读第四声),和發展的發(读第一声),在简体字里,是同一个字,“发”。现代汉语里,头发的发几乎不单独使用,通常为双音词:如理发、洗发膏、发肤(头发和肌肤)、发型、毛发、长发、短发,等等都读第四声的“发”,是绝不会和发射、发展、发达、发祥、发布、发放、发掘、以及征发、出发、启发、阐发等,第一声的“发”弄混淆的。

二是“适()”;在现代汉语里,最常用的是“适合”这个双音词。但是在古文里,适()的用法是很多,如《诗经·魏风·硕鼠》“適彼乐土”,作到某处去讲;女子出嫁,谓之曰“適人”。还可做“恰好”讲:如《孔雀东南飞》:“適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并且,简体字“适”和繁体字“適”在古文里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字“适”作为人名,读如“括”。春秋时有个南宫适(见《论语·宪问》,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里西岐大将“南宫适”与之名音均同),唐朝有个皇帝叫李适(唐德宗,780-804年在位),以及宋代编《隶释》的金石学家洪适(1117-1184年)。这些作为人名的“适”都读kuò()。当然,也有以“適”为名的,如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適(700—765年)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叶適(1150-1223)另外在古书里,“適”还亦可读di(第二声),与“嫡长”之“嫡”和“匹敵”之“敵”相通;还可读为zhe(第二声,谪),意同贬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九卷“李谪仙醉草嚇蛮书”,就是把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赞誉为天上谪降人间的仙人。

 

                                  ---2009716日于奥克兰
 
 
5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7 回复 fanlaifuqu 2009-7-18 10:02
礼字也不是简体,是象形字。一个人跪在天地君父母之前。
8 回复 lixixing 2009-7-18 10:13
fanlaifuqu: 礼字也不是简体,是象形字。一个人跪在天地君父母之前。
谢谢关注及补充文字范例。
7 回复 hr8888hr 2009-7-18 10:21
简体字的好处之一就是有的一个字顶两个或几个繁体字
9 回复 mzou 2009-7-18 10:38
汉字简化由来已久,也许是一种发展,就像英语一样,colour 简成 color。
我看繁体比较慢、感觉累。但新西兰的很多华人报纸选用繁体,我想是为了台湾香港、亚洲其他地区的华人方便吧。
7 回复 hr8888hr 2009-7-18 10:49
lixixing: 谢谢关注及补充文字范例。
我觉得简体字不是现代人的发明,看看王羲之草书,我倒认为大多数简体字是从他那儿脱胎的
7 回复 lixixing 2009-7-18 11:34
hr8888hr: 我觉得简体字不是现代人的发明,看看王羲之草书,我倒认为大多数简体字是从他那儿脱胎的
大致上来说,简体字一半来自“俗体字”,一半来自“草书”。熟悉草书字体的朋友,能找出许多“简体字”的来源。
7 回复 lixixing 2009-7-18 11:42
hr8888hr: 简体字的好处之一就是有的一个字顶两个或几个繁体字
现在还有许多人,包括著名专家,对此有看法。其实,这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文人常使用的文字“假借”法。在以双音和多音字词为主的今天,要在实践中看,假借字能否引起语言文字交流上的误解。我文中所举的例子,实际上也在说明这个问题。如“里”和“裏”;还有“发(髪發)”等。网友也可以提出许多类似的释例。
8 回复 hr8888hr 2009-7-18 11:51
lixixing: 现在还有许多人,包括著名专家,对此有看法。其实,这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文人常使用的文字“假借”法。在以双音和多音字词为主的今天,要在实践中看,假借字能否引
日常应用当中,我未发觉有混淆意思的多义字,除非一些闲人为营造气氛用多义字有意搞一些对子去增加观赏性的.
7 回复 lixixing 2009-7-18 11:52
mzou: 汉字简化由来已久,也许是一种发展,就像英语一样,colour 简成 color。
我看繁体比较慢、感觉累。但新西兰的很多华人报纸选用繁体,我想是为了台湾香港、亚洲其
海外老一辈华人,自小学繁体字。另外,异国华人报纸,最初多为港台人创办,他们也是学用繁体字的。现在中国大陆出国人士多了,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如一位67年出生在大陆的移居美国的华人,是生物化学博士。但是他维护简体字的许多论述,比国内许多饱学的国学大师们还要犀利。真是后生可畏啊!
7 回复 lixixing 2009-7-18 12:08
mzou: 汉字简化由来已久,也许是一种发展,就像英语一样,colour 简成 color。
我看繁体比较慢、感觉累。但新西兰的很多华人报纸选用繁体,我想是为了台湾香港、亚洲其
美国人,即使一个单词省略一个字母,colour 简化为 color 人们立即趋之若鹜,马上采用。在中国,把原29笔划的“鬰”简化为只有8笔的“郁”,把原31笔划的“籲”简化为只有6笔的“吁”,却招来许多说是“破坏中国文字传统”的责难。某些守旧的中国文人,思维真得很奇怪!
7 回复 hr8888hr 2009-7-18 12:14
lixixing: 海外老一辈华人,自小学繁体字。另外,异国华人报纸,最初多为港台人创办,他们也是学用繁体字的。现在中国大陆出国人士多了,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如一位67年出生
大陆学英语比不上香港, 可大陆学中文,看看我们这一代,包括我的父辈(85有余了),既能娴熟地应用简体字,又能顺利地阅读过去或港台的繁体书本, 反观港台的人, 不但看不懂很多字, 就是名词,如软件他们叫软体等,他们再推敲都猜不懂大陆很多的名词. 光凭就这一点, 说明大陆的简体字中文教育, 远优于港台的繁体字教育. 
8 回复 彩舟云淡 2009-7-18 12:31
前几天看电视也在讨论这个话题,简体是发展趋势啊
7 回复 mzou 2009-7-18 14:11
lixixing: 海外老一辈华人,自小学繁体字。另外,异国华人报纸,最初多为港台人创办,他们也是学用繁体字的。现在中国大陆出国人士多了,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如一位67年出生
对,是这样。
8 回复 mzou 2009-7-18 14:14
lixixing: 美国人,即使一个单词省略一个字母,colour 简化为 color 人们立即趋之若鹜,马上采用。在中国,把原29笔划的“鬰”简化为只有8笔的“郁”,把原31笔划的“籲”
那些繁体字可作为文字发展的研究用,日常写字那么复杂不凡便太多。看看现在 的手机文字,才会让老学究们跌破眼镜。
7 回复 hr8888hr 2009-7-18 17:06
mzou: 那些繁体字可作为文字发展的研究用,日常写字那么复杂不凡便太多。看看现在 的手机文字,才会让老学究们跌破眼镜。
因为那浪费了那些老学究多年的心血
6 回复 lixixing 2009-7-18 17:21
hr8888hr: 大陆学英语比不上香港, 可大陆学中文,看看我们这一代,包括我的父辈(85有余了),既能娴熟地应用简体字,又能顺利地阅读过去或港台的繁体书本, 反观港台
大陆学英语比不上香港,是以前的事。因为英语是香港的法定官方语言,而大陆官方对外语学习不像香港那么重视。现在大陆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青年人学习英语的进度,绝不比香港的年轻人差。
7 回复 hr8888hr 2009-7-18 17:35
lixixing: 大陆学英语比不上香港,是以前的事。因为英语是香港的法定官方语言,而大陆官方对外语学习不像香港那么重视。现在大陆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青年人学习英
我认为不是大陆官方对外语学习不像香港那么重视,你看我这代人学英语都花了那么长时间,费了好那么多精力,考过什么级的,可到美国后一听别人说话就发怵,别人问叫什么名字都不会听. 我认为这是大陆师资和教育方法问题.
大陆学的英语不实用,花梢子多,学语言首先讲究的是语感,换言之是对语言发音的敏感程度,即是听到一个音就明白其意思的能力.大陆学英语靠眼的多,实际需要上只有耳朵灵光了,眼才有可能发挥作用. 所以说大陆一个本科生还真不如香港一个初中生, 这从美国的就业情况就可以窥视一,二. 
9 回复 lixixing 2009-7-18 17:54
hr8888hr: 我认为不是大陆官方对外语学习不像香港那么重视,你看我这代人学英语都花了那么长时间,费了好那么多精力,考过什么级的,可到美国后一听别人说话就发怵,别人问
从学习外语的实践来说,你的话也不无道理。
7 回复 buweizhai 2009-7-18 20:08
学习了。

运的繁体字的解释倘若作为严肃的论据很是滑稽的。就像有人说健体字爱里没有了心。这是懂一半者的论点。
7 回复 xiaowenx 2009-7-19 02:11
謝謝。很實用。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20: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