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奶奶:思念、挚爱、传承

作者:我是虔谦  于 2015-8-23 02:0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在人间|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17评论

奶奶离开我二十几年了,可她的音容举止、一叹三息,仍然活生生地留在我的心里。人生代代间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前代人的优良品格,前代人对后代人无私的奉献和挚爱,后代人常要等自己也到了一定的年份后才能真正理解体会; 而最爱自己的亲人已逝,自己只能在绵绵的回忆及幽思里和亲人神交,互通思情爱意。

根据父亲的记载,奶奶是惠安涂寨镇张坑村人,是明代理学大家、大学士张岳的嫡亲裔后。奶奶五岁失恃,外曾祖父续弦后,她便跟两个哥哥相依为命,小小年纪就承担生活重负。感情的无依和人生的磨难,造就了奶奶的坚韧。有一次家庭遭难,奶奶靠着勇敢和机智,挽救了全家。之后,我们曾家离开世代居住劳作的惠安,漂流到晋江安海镇。

奶奶辛劳一生,勤俭克己一生,缺失母爱却慈爱一生,担惊受怕、虔心祈福一生……
现在体会起来,奶奶也是很寂寞的。我小时候,奶奶时而会向我倾吐心声。提到五岁没妈时,她黯然神伤,每次都是这样。母爱,对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也许是因为这样,奶奶对我格外疼爱。我出生后一个月,妈妈因工作所迫不得不远走安徽。家里请来一个奶妈,可是奶妈乳儿众多,轮到我就没剩下多少奶了。有一次,奶奶不放心跑到奶妈家,见我躺在一旁哭,没人照看,头上满是疮包。奶奶不忍,一把将我抱回了家。那时我大概三、四个月。从此,奶奶开始一点一点煮米糊喂我。我是奶奶用米糊喂养大的。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米糊的味道,记得炉子上的米糊冒泡的声音和样子。缺奶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每捏着奶奶丰胰的脖子,嘴里作着吮奶的姿势,经常就这么入睡。奶奶常会疼惜地说:明路太缺奶了。
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我们三兄妹全都是奶奶带大的。用奶奶的话说,她背当床把我们拉扯大。这个形容真的很形象,为了我们三兄妹,奶奶是多么的辛苦!那时候物质贫乏,吃饭是一件满大的事情。奶奶说:只要孙儿一哭,她吃进嘴里的东西也会吐出来让我们吃。

祖孙连心,情意互动。我稍省人事了以后,听奶奶又提五岁没妈的时候,我会搂着她的脖子,在她脸上亲,说:奶奶,你有我啊!“明路懂得心疼奶奶!”奶奶说着,笑了。想到我幼稚之年能让奶奶笑,我自己也笑了。

奶奶的幸福,和所有女人的幸福一样:和男人有关。她一直不清楚爷爷为什么喜欢她,但每次提到当初邻村的爷爷喜欢上她时,她脸上就会露出既饱满又含蓄的幸福表情。奶奶的幸福还不止于此,她还每每会拿爷爷和当时许多有三妻六妾的男人相比,颇为自豪地说:你爷爷就只守着我一个。

说到奶奶一生的担惊受怕,话就长了。奶奶生了六个孩子,由于各种条件的欠缺,只有两女一男活了下来。那种丧子之痛只有做母亲的自己默默忍着。成了独子的父亲,幼时顽皮,稍大了后参加地下党活动,建国后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奶奶就这样时时担惊受怕。我记得是在文革的时候,有一次,好像有谣言传来对我父母不利。奶奶因此昏厥,不省人事。父母闻讯赶回家来,在奶奶床前涕泣呼唤,奶奶这才清醒了过来。也许是那一次的后遗症,后来奶奶夜里常梦魇呓语,我要费好大的劲才能把她推醒。

家道不易,奶奶很早就信神拜佛。几乎每天,我都会听到她在观音菩萨像前为丈夫和儿孙祈福,她的祈语如泣如诉。每年一次,她要步行近二十里路,到安海名山灵源山上去敬拜佛祖。

奶奶八十多岁以后重病过三次,最后那次一卧不起。父亲问她想吃点什么,勤俭克己一辈子的奶奶不假思索就说想吃“红膏蟳”(蟹黄很丰富的闽南海湾螃蟹)和咸带鱼。那时我人已在国外,父亲为治奶奶的病已经耗尽钱财(包括我寄回的钱)。一问市面上“红膏蟳”和咸带鱼的价格,父亲退缩了。真假参半地说:红膏蟳太热,而咸带鱼买不到。这是父亲回忆录的原文:

“母亲对我说的真话假话概不计较,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平晖啊,我只是说说,你不要当真。
母亲的话已过去二十几年,至今言犹在耳。我的母亲,今天儿子要对你说,儿子很惭愧,很没用,很对不起!
母亲一生,那个勤俭,那个节约,我这当儿子的说出来,一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母亲年届九十三,没有吃上十个鸡蛋,没有吃到一条鱼,没有吃到一只鸡、一只鸭……
每年,母亲都会自己腌制一坛酱瓜,一坛豆豉。这就是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主菜食。一生辛苦劳累,尝尽心酸苦辣,仅用酱瓜、豆豉过日子的母亲,竟然寿终百年!这真是个奇迹!是千千万万中国劳动妇女的奇迹!”

帮父亲整理回忆录至此,我喉咙哽堵:从来没听奶奶提过任何要求,万里之外,无法满足奶奶这最后的一点点欲望 …… 永远的情何以堪啊,此时此刻,我好心疼奶奶,只有虔诚地为祖母向神祈祷,愿慈爱万能的神安慰保守我奶奶的在天之灵……

整理父亲的回忆录,我仿佛重回生命的本初。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切地意识到,我不仅深爱祖母,我也从祖母身上看到了自己。一个流落他乡的惠安女,奶奶的勤俭和刻苦耐劳,她的十足韧性,奶奶之作为一家的灵命守护……如此种种,甚至她的爱担心操劳,似乎都传递给了我。难怪有一次奶奶见我因家事眉头紧皱,就说:明路像我。
而今,在经历了种种家庭波折以后,在自己的孩子也已离家奔赴前程以后,从孙女的角度,更从女人的角度,我才真正懂得和理解奶奶的许多期盼、不舍和苦痛,懂得奶奶对家的付出和守护。我当更坚强,更克己,也更知足、虔敬、不忘本。(发表于美洲文汇周刊第5472015年8月8日)

 

奶奶和父亲在一起,这时奶奶应该是三十岁不到吧。

 

我在奶奶的臂弯里,左右是姐姐和哥哥。


高兴
8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3 回复 jc0473 2015-8-23 09:26
由衷难过~~
2 回复 秋收冬藏 2015-8-23 11:35
典型的传统中国女子。
4 回复 【小虫摄影】 2015-8-23 12:14
勤俭克己一生,中国女人的美德,现在中国社会很难有这样的人,好文
4 回复 我是虔谦 2015-8-23 12:37
jc0473: 由衷难过~~
感谢你阅读同感!
3 回复 我是虔谦 2015-8-23 12:38
秋收冬藏: 典型的传统中国女子。
谢谢深情评论!
5 回复 我是虔谦 2015-8-23 12:38
【小虫摄影】: 勤俭克己一生,中国女人的美德,现在中国社会很难有这样的人,好文
谢谢你的阅读和点评!
3 回复 T26118 2015-8-23 18:53
读过你很多文章,包括你正在连载的中篇”弃婴“,果然是北大人,字字珠玑。这一篇太感人了。每个人都被这种亲情与爱包裹,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笔力把它表达出来。谢谢你。
4 回复 jc0473 2015-8-23 21:41
我是虔谦: 感谢你阅读同感!
是福建惠安女吗
4 回复 兰黛 2015-8-23 22:48
很难过,也很感动!
2 回复 我是虔谦 2015-8-24 04:41
jc0473: 是福建惠安女吗
谢谢问起,我是惠安女之后。我很以为自豪。
3 回复 我是虔谦 2015-8-24 04:41
兰黛: 很难过,也很感动!
抱抱兰黛!
2 回复 我是虔谦 2015-8-24 04:42
T26118: 读过你很多文章,包括你正在连载的中篇”弃婴“,果然是北大人,字字珠玑。这一篇太感人了。每个人都被这种亲情与爱包裹,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笔力把它表达出来
我写的时候,常常也感到吃力,原因很多。这时候一是要放松自己,心理上调节一下,另一个更重要,就是要咬牙坚持写下去。谢谢你的鼓励!握手!
4 回复 jc0473 2015-8-24 05:38
我是虔谦: 谢谢问起,我是惠安女之后。我很以为自豪。
致敬!很敬佩~~~
6 回复 尼罗河水天上来 2015-8-24 10:04
你奶奶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的伟大中有隐忍,有智慧,有慈悲。

你的文章让我想起舒婷的《惠安女子》:
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的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让人们忽略了你的裸足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从你的文章中看得出你有过人的记忆力。冒昧问一句,你奶奶得的是什么病。多次发病不应该是恶性肿瘤,但是一般良性疾患又怎么会要这么多钱去治。这只是我的一份牵念,不一定要回答。
3 回复 xqw63 2015-8-24 12:01
中国的传统女人,真的是一辈子只知道吃苦
5 回复 我是虔谦 2015-8-24 14:02
xqw63: 中国的传统女人,真的是一辈子只知道吃苦
  

谢谢你的评论!
4 回复 我是虔谦 2015-8-24 14:04
尼罗河水天上来: 你奶奶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的伟大中有隐忍,有智慧,有慈悲。

你的文章让我想起舒婷的《惠安女子》:
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
她得的不是肿瘤一类。她先是意外创伤,后来是老年人的病。谢谢你引诗分享!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13: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