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作者:广南子  于 2007-11-14 15:1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文史博览|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3评论

读好书,读一流的书——从高位进入

    大家都说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我说是信息“连续爆炸”的时代。

    书有各种各样的书,正如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一个做家长的看见孩子在外面蹦蹦跳跳地玩耍可能觉得有点不对劲,而看见他在伏案读书就觉得很放心——可是我要说:也许这位家长错了,因为孩子读的不一定是好书,这比不读书更糟。

    一个当妻子的看见丈夫在外面打牌、喝酒可能觉得不舒服,而看见他躺在床上读书就觉得他很有出息——可是我要说:也许这位妻子错了,因为他丈夫读的那本书正使他变得卑鄙。

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否则不如不读。

    读书,还要读一流的书。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本,一个人的阅读量在它面前真是沧海一粟。我们没有义务用宝贵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

    有的青年朋友说:读通俗的书有趣,读世界名著费力。

而我说:你一定要习惯从高位进入!强迫自己从高位进入!读书,做人,无不如此。

    假如你一开始就习惯了低位,那么品位可能永远会那么低。就像唱歌,你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个低调,在演唱过程中,你再往高调上唱就显得很滑稽,也不可能。

     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成了一位渊博的学者,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一 年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这样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最高峰我总算攀登过了!


一段时间专门读一种类型的书


    读书要忌杂。哪怕是一流的好书,也切忌杂乱无章地读。好书需要形成系统,需要时间间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正如看电影,哪怕是两部世界经典电影,如果你连续不断地去看,那么他们势必要相互冲突,势必要将彼此的视觉、听觉、“味觉”冲刷得支离破碎,结果你势必什么印象也得不到。这就像人的胃吃了相互冲突、消化不良的东西,再好的营养也会泻光的。

    著名学者梁实秋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

    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是他的读书秘诀。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图书馆的老职员对我说:“我只要看一个学生的借书卡就可以预测这个学生的前途。”我相信这是他多年的经验之谈。

    无数事实说明:读书不在多,而在于一个“精”字,在于有没有合理的系统和计划,你的系统和计划之间有没有良好的逻辑关系。

    举例说:假如你读诗,在一段时间可以专门读一读唐诗,而在某段时间里则可以专门读李白,在你精读了李白的代表作以后,写点读后感,再看一看有关李白的评论文章,强迫自己在高层次上与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对话。


读书应求缘,求“同构关系”,建立自己的“偶像”


    说白了,读书不可强求,应该去读自己喜欢的、“有缘分”的书。哪怕是一流的好书,如果读上去头疼、脑涨、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感到无法接受,那就暂时放下它,不要糟蹋了书,也糟蹋了自己。

    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识星座漫天闪烁,总有一座是与你有缘的,或者说具有某种“同构关系”。你们的生命信息、审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信、彼此沟通、彼此呼应。在这个“波段”上,你们彼此间能产生最大幅度的共鸣。

     比如在我的大学时代,我听说我的同学把《红楼梦》读了三遍、五遍甚至七遍,我就非常惊讶,也非常羡慕,于是也捧起《红楼梦》来啃,可是啃来啃去还是没有感 觉,只好放下了。过了若干年以后,当我重新捧起《红楼梦》,感觉又不一样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我的审美趣味和接受波段发生了变化,我和 《红楼梦》终于产生了最大幅度的共鸣。

    对年轻人来说,读书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偶像”。说白了,就是——我崇拜谁?我最喜欢读谁的书?

    现在有的年轻人常以目中无人为时髦,这也看不起,那也无所谓,更谈不上崇拜谁了,似乎崇拜别人就意味着自己的无能。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我看来,没有崇拜就没有进步的阶梯,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也没有追赶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读书显然是盲目而可笑的。

    现在我带研究生,隔段时间我总要问他们:你们在读些什么书?你们最喜欢的作家和书是什么?凭此我就能摸清这个学生知识生命的脉搏。

    我的好朋友、诗人周涛最崇拜的古代诗人是辛弃疾。直到现在,谁只要在他面前提到辛弃疾,他会马上激动得热泪盈眶,浑身出汗甚至颤抖。

    我大学时代特别崇拜的作家是雨果。后来我又长期为海明威的男子汉气慨所倾倒。我觉得,只有崇拜一个人,你才能产生读他、了解他、超越他的激情。

读书不应依赖做卡片

    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教授都习惯于做读书卡片。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尤其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而言,我认为读书应该读它的精髓和神韵,而不是把他们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

我们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在观赏一朵美丽的花,她应该是生长在泥土中随风摇曳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我们“读”到的、令人陶醉的应该是她整体的风韵或者一种神韵。如果我们将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们还会那么爱她么?这朵花还有什么观赏价值呢?


做一个好的“淘书者”

    这和上面讲的第二点具有某种“同构关系”。

这和著名学者梁实秋的那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好的读书人同时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淘书者”。

这里的淘书指“淘汰”——也就是要不断扔掉自己的书。

    我每次搬家,都要扔掉大量的书。最多的一次扔了一万多本。上海的报纸都当做新闻报道了。我都扔掉了哪些书呢?归纳起来大约有这么几类:

1.过时的旧书。主要指观念、知识结构过时的书;

2.十年没有碰过,估计将来的十年也不会去碰的书;

3.以前买的,已汲取过营养,或者干脆营养不良的书;

4.包装陈旧、不成套、系统零乱或翻译版本不好的书。


    总之,除了工具书和资料库,我们的书房为自己留下的应该是一流的精品,让平庸和琐碎离我们的书桌越远越好。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4 回复 散落的雪 2007-11-14 17:42
好文,的确有道理。
5 回复 雪国流学记 2007-12-28 09:42
10年前在学校读过此文,有同感也一直在实践。 今天重读,有若故友重逢。 请原谅未经您的许可我就转贴了。
4 回复 巴黎细雨 2008-1-27 23:48
很好的一篇文章,会影响我以后的读书取向,谢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6.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吃在美国 [2008/02]
  12.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3.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4.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5. 馬上不一樣! 馬英九例行發表六四感言 強烈措辭變不見(附全文) [2008/06]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1.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2.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5.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6.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7.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3 00: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