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燕 最后的知青

作者:大西洋人  于 2009-12-4 06:0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8评论

我在新华社的《新闻业务》上,看到对外部记者林建杨写的一篇知青采访手记,还附有那篇文章──《最后的知青》全文。我觉得,《最后的知青》是我这些年看到对知青的描写文章中,比较客观、真实的一篇。(文章附在本文后面)

说它客观,文章把一个有名有姓的知青,从下乡之初,到现在的生活状况,完整地摆在读者面前。张芬,一个重庆市的女中学生,一九六九年下乡到一个贫困山村插队。她在那里结婚、成家,生活了四十年,经历了从一个城市姑娘到农村老太太的全部过程。除了岁月和身体的变化外,唯一伴随着她四十年没有丝毫改变的,就是贫困。

文章的每一个字都看得人心惊肉跳。我几次停下来,闭着眼睛默默想,如果我下乡时,那些在我身边的女同学像张芬一样,嫁给农民,留在农村,生下几个孩子,住着草房,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我现在能面对她们吗?

说它真实,这篇文章触到了上山下乡运动的两条底线,一条底线是农村的贫困,一条底线是对上山下乡运动批判,也就是对毛泽东的反思。

我过去看过的一些有关知青的小说、回忆、纪实等作品。多数作品中,知青只是上山下乡运动的过客,只是农村贫困的旁观者。我所说的贫困,不是仅仅指吃不饱,没有合适的住房,劳动收入微薄,没有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是农村贫困的现象,而不是实质。“知青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认为那些艰苦、劳累、黑暗、愚昧的现象,其实是农民正常的生活,贫困是农村的一种生活状况。《最后的知青》一文,则用“城乡差别”揭开了这种贫困的制度的一角,向读者揭示了农村贫困的原因。

《最后的知青》的女主人公张芬认为,毛主席在“上山下乡”这个问题上是错误的,他的指示“有点刻薄”。她认为“上山下乡”运动失败了。

有一位作家,在一本书中写到知青时说,中国的历史,在一次歪打正着的错误中,造就了一片树林。

是这样吗?还是歪打歪着,造成了一片荒芜?

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项带有明显政治目的运动。对运动的发起者而言,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有一条明显的思想轨迹,而不是象有些文章所说,是政策性的权宜之计,是为解决城市就业、经济危机等问题。知青上山下乡,是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决非毛泽东的即兴之作,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联想到文革前毛泽东与王海容关于教育的谈话,联想到他的“五七指示”,就更能理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他的思想中所占的分量。

一九六八年,经历了三年文化大革命的城市初中、高中学生,被分配到农村“广阔天地”,或插队落户,或新建农场,或屯边垦荒。这就是所谓的“老三届”,六六、六七、六八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一共六届。全国大概有三百万人。

谁能说清楚,毛泽东的这个政策,究竟是毁掉了一代青年?还是为中国储备了一批人才?

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作为一项国家政策,为了解决经济危机,解决城市就业困难而提出来的。当农村无法为城市居民提供足够的口粮时,当城市无法为青年提供就业机会时,政府就动员、组织一批城市居民和青年学生到农村去安家,或者到边疆垦荒。无论说教的多好听,其实就是种地打粮食,让那些留在城里的人吃。这是一个解决经济困难的政策。毛泽东著名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语录,就是五十年代末提出来的。但是,文革中的“老三届”上山下乡,却有其特殊含义,不是经济上的,而是政治上的。

“老三届”知青是红卫兵的延续,这是一个常识。这些知青与红卫兵之间有无法割断的血缘关系,他们不是在城市的待业青年。他们下乡,并不是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没有出路,或者没有饭吃,家里养活不起,而是有其他原因,政治原因。

“老三届”,初中学生多是在一九四九年以后出生,高中生大部分也都在一九四七年以后出生。这批学生,可以说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学到中学、高中,这是一批基本上按照共产党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自己建立起来的的教育体系中,按照毛泽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培养出来的青年。

这三届学生之后,也就是从一九六八年以后,共产党再也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培养青年了。

在文革初期,是这批学生首先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得宠于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得势于年少气盛和“造反有理”的马克思主义道理,杀向社会,杀向机关、学校、居民区、农村,所到之处,天翻地覆,所有的社会秩序都被打乱。

红卫兵,是毛泽东亲自培养,亲自指挥的一支造反大军,是一支实现他的战略目标的突击队。

到了一九六八年,文化大革命已经从狂飙突进发展到路线斗争(权力斗争),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参与权力斗争的工人、干部、大学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且进入舞台中心,红卫兵的作用被逐渐淡化。

但是,因为红卫兵是从文革初期就参与其中的,到这个时候,已经深深陷进文革的泥潭不能自拔。一些思想的先行者渐渐清醒,开始思索文革的实质,思索社会的意义,思索中国的未来;另有一些人则怒火万丈,用“痞子”的办法发泄心中的怨气。

红卫兵不是一支被培养来夺权的队伍,他们自己也没有权力意识,这支队伍在组织结构、思想路线、政策策略上,都没有做好进入国家权力机构的准备。他们虽然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冲动,有闯出一片新天地的决心,也能看到当时的官僚体制的种种弊端,但是,就是没有权力意识,没有夺权、掌权的意识,更没有掌权的准备。因此,在文化大革命由“革命”转为“夺权”并要掌权时,他们的失势就是必然的。

不用这些人了,就要给他们找出路。毛泽东大概就想到了“到农村去”的办法。其实,对于任何青年,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毛泽东都希望他们能有机会到基层去,尤其到农村去,接受锻炼,改造自己。这是他一贯的思想。

或许,毛泽东对处理这批红卫兵确实有他自己的考虑。但是,事情到了下面,到了执行层面,到了接受这个现实的“老三届”身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得宠──鼎盛──失势──抛弃,这就是一九六八年红卫兵的结局。用的时候,全国都说好,人人赞赏有加,所有的人唯恐拿不出更多的赞誉之词,报纸、广播、电视说的天花乱坠,使这批十几岁的孩子忘乎所以。“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要把胜利的红旗,插上白宫之顶!”一旦被抛弃,原来赞赏者又众口一词的谴责,似乎那时候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红卫兵造成的,就该把这些无法无天的暴徒抛弃。

抛到哪里?农村。

我下乡那天,当火车缓缓开动时,先是从我乘坐的这节车厢,接着又从相邻的几节车厢里,传出《三套车》的歌声。“你看这匹可怜的老马,它随我走遍天涯,可恨那财主要将它卖了去,今后苦难在等着它。”悲怆的歌声低沉、愤怒,听起来惊心动魄。火车一开出车站,我们就离开这个社会了。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却又无以言表,只能用歌声来表达心绪。

这就是一九六八年知青下乡的背景。并不是象有些人所说,是为了解决城镇青年就业问题。其实,当时的“老三届”,完全不存在就业问题,继续上学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国家也不是真拿不出这三百万人的商品口粮,大部分人的家庭也不是养活不了这些孩子。但是,政治需要,就要抛弃。用时甜言蜜语,弃时如同敝徙。这就是政治,就是当时的现实。

当“老三届”们在一夜之间完成从红卫兵到知青的转变,从繁华的城市被送到偏远的农村以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才逐渐发现,真正叫他们触目惊心的,首先不是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无所适从,而是农村极度的贫穷、落后,是那些淳朴、善良的贫下中农依然过着穷困的生活,在苍白、无望的日子里打法着苍白的时光。这些知青们第一次发现,他们在学校的课本中学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贫下中农当家作主”、“麦浪滚滚闪金光”的描述,统统都是假的!

我下乡所在的生产队,秋季分配,这是农民一年的主要分配季节,全队二百五十六口人,分配的现金总共不超过一千五百块钱,平均每人不到六块,支撑的时间从当年九月到来年五月,九个月;夏季分配,现金只有不到八百块,平均每人三块钱多一点,时间是六月到九月,三个月。队里最强壮的单身男劳力,每年现金分配也到不了一百块钱!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扣除口粮钱,基本没有现金分配。

口粮,夏季分配(小麦),三个月口粮最高不超过九十斤;秋季,加上一半红薯(五斤顶一斤原粮),每人最多不超过三百斤(粮食主要是玉米和高粱)。这些,还都是原粮。

除此之外,还有文化生活的贫瘠。

这对于从城市来的知识青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无法忍受的生活。然而,这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现实。

当谎言被揭穿,当真实赤裸裸的呈现在你面前时,最能教育人。现实非常残酷,它把几百万天真、单纯的心灵放在太阳下暴晒,放在贫穷中锤炼,放在愚昧中煎熬……它逼着我们思考,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不是当红卫兵才受骗,我们一直在受骗!

我以为,这就是文革中“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的意义,这就是“歪打正着”的意义。

大概,连毛泽东都没有想到,他把“老三届”送到的不是农村,而是送进了炼狱。他希望他们完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体力锻炼,而他们却开始了突破思想牢笼的探索;他希望他们认识到“脚上有牛屎的农民最光荣”,他们看到的却是愚昧和落后;他希望他们看到真实,他们却用这真实戳穿了谎言。当年几百万曾经高喊着“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的知青,他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分化、裂变,开始新生,那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情景啊!只不过这样的过程,不是发生在学校的课堂上,也不是发生在所谓“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而是发生在风雪弥漫的漫漫长夜,发生在风雨凄迷的泥泞路途,经历九十九座刀山的切割,九十九次冰河的浸泡,完全靠着自己内心的煎熬、挣扎、思索,才得以完成。

当然,说知青上山下乡是为了解决城市就业难,也不无不可。但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虽然现在城市就业难普遍存在,可是,有哪一个领导,有哪一届政府,敢再提出“上山下乡”来解决就业难题呢?

因为我们已经用亲身经历告诉了后来人,这条路,代价太大,经历太惨痛了!
本文作者乔海燕做过红卫兵、知青、医生、记者和编辑,现为凤凰网副总裁。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0 回复 sousuo 2009-12-4 06:25
这条路,代价太大,经历太惨痛了
0 回复 8288 2009-12-4 07:29
sousuo: 这条路,代价太大,经历太惨痛了
但也造就了不少人.知青对农村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
1 回复 jjsummer95 2009-12-4 08:17
当代人缺少这种磨练
0 回复 sousuo 2009-12-4 09:48
8288: 但也造就了不少人.知青对农村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个极复杂的社会问题,知青们的命运是一回事,但最不让人接受的是它的强制性。
0 回复 yulinw 2009-12-4 10:01
sousuo: 这是个极复杂的社会问题,知青们的命运是一回事,但最不让人接受的是它的强制性。
正是~~~,连这批人自己都不愿意触及。
0 回复 yuxin_9605 2009-12-4 11:18
并不是每一个人可以直面人生的.
0 回复 8288 2009-12-4 12:35
sousuo: 这是个极复杂的社会问题,知青们的命运是一回事,但最不让人接受的是它的强制性。
在当时有个人意志吗.不强制就不会有上山下乡这会事了..各种不公开的复杂的政治因素在红色口号下都变成了合法...你小老百姓能怎样...
0 回复 笑谈红尘 2009-12-4 20:40
无语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大西洋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2.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3.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4.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5.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6.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7.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8.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9.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10.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11.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12.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13.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14.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15.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16.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17.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18.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19.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20.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21.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22.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23.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24.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25.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26.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27.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28.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29.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13: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