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作者:燕山红场  于 2012-4-9 04:4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39评论

国际在线消息:据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报道,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0岁。
  伊戈尔·罗高寿于1932年3月1日出生在著名汉学家、翻译家阿列克谢·罗高寿之家。1955年毕业于苏联外交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1992年至2005年曾任俄罗斯联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从2005年到其去世前一直担任俄罗斯联邦议会联邦委员会阿穆尔州ZF代表。伊戈尔·罗高寿的葬礼将于周三在莫斯科举行。
 罗高寿,俄驻华大使当了14年  

“在中国,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罗加乔夫是谁,但是,有谁会不认识罗高寿呢?”5月17日,在罗高寿大使的送行仪式上,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如是说。在结束了自己长达14年的任期之后,73岁的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已于本月21日卸任回国。罗高寿在中苏、中俄外交舞台上活跃了半个世纪。临行前,罗高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一生都与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紧密相连,我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祖孙四代结缘中国

  罗高寿本名伊·罗加乔夫,他的父亲是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阿·罗加乔夫。罗高寿从父亲那里继承下对中国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传递给自己的子孙。如今,罗加乔夫家族已是祖孙四代的“汉学世家”了。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罗高寿的父亲阿·罗加乔夫就来到中国,为当时的 军出谋划策,并亲历了北伐战争。在来华工作期间,他接触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  回国后,阿·罗加乔夫开始专门从事汉学研究,并根据“罗加乔夫”的中文译音,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味十足的名字——罗高寿。阿·罗加乔夫一生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和《水浒传》。
罗高寿大使的中文名字自然也是从父亲那里继承而来的。回忆起自己的父亲,罗高寿大使用标准的汉语对记者说:“我们家是‘子承父业’!”自上世纪50年代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罗高寿一直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他先后以苏联援华专家、苏联驻华使馆参赞等身份来到中国。1992年,他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
在罗高寿大使的影响下,他的女儿佳琳娜学的也是中文,作为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北京分社的记者,她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好几年。此外,罗高寿大使的孙子阿列克谢也立志要成为一名汉学家,正在莫斯科读大学的他,第一外语选择了汉语。

  三次驻华感受各异
罗高寿大使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1932年,当时他刚出生一个多月。在后来的外交生涯中,罗高寿曾先后3次常驻中国。谈起这3个不同的阶段,罗高寿感慨地说:“我有幸见证了不同时期的中国!”
 罗高寿第一次常驻中国是在1956年至1957年。当时,罗高寿作为苏联专家,在中国国务院任翻译工作。作为年轻的中国问题专家,罗高寿“亲眼看到中苏关系的蓬勃发展时期是如何结束并开始变冷的”。

  1969年至1972年,罗高寿作为苏联驻华使馆参赞,再次来到中国工作。当时正处在“文革”期间,与苏联有关的一切都被盖上了“苏修”的帽子。作为外交官,罗高寿深深地感受到了两国间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罗高寿说:“回想起这段历史,不可能不感到心痛。”
上世纪80年代,作为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罗高寿见证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他于1992年被任命为俄罗斯驻华大使。这是一段令罗高寿感到自豪不已的经历,“我的外交生涯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亲身参与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起草工作。”回首往事,罗高寿感叹:“为了真正实现两国之间的友好,我们两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
 称他“老朋友”
说到自己曾经接触过的领导人的名字,罗高寿如数家珍:“苏联和俄罗斯领导人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卡西亚诺夫;中国领导人有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 、 、 、 涛、温家宝……”
198 9年2月,作为苏联副外长的罗高寿陪同当时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来华访问,为戈尔巴乔夫的访华作前期准备。访问期间, 在上海会见了他们。这并不是罗高寿第一次见到 。1969年,罗高寿作为苏联驻华使馆官员,曾在 会见苏联领导人时担任翻译。出乎罗高寿意料的是,事隔多年后, 与他握手时居然笑着对他说:“我记得你,你是老朋友了,50年代末,你曾给我做过翻译。”
回首自己的外交生涯,罗高寿自豪地说:“让我感到满意的是,我不但是中俄关系迅速发展的见证人,更是这一进程的直接参与者。”他告诉记者,卸任回国后,他将在俄罗斯联邦会议(俄议会)任职,继续为推动俄中友谊做出努力。
  前任相信他能干好 会说三种外国语言    新大使才四十多岁
 即将接替罗高寿担任驻华大使工作的,是42岁的现任俄罗斯副外长谢·拉佐夫。谈到自己的继任者时,罗高寿表示相信拉佐夫将在大使岗位上“非常出色地工作”。

  拉佐夫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副博士,掌握英语、汉语、波兰语。前苏联时期,他曾在驻华商务代表处工作。此后,他相继担任过俄罗斯驻蒙古国大使、俄罗斯驻波兰大使等职。2002年3月,拉佐夫被任命为副外长,分管独联体地区事务。
今年5月8日, 涛主席出访俄罗斯期间,曾在我驻俄使馆会见部分二战老兵。当时,拉佐夫也在座。会见结束后,他曾经表示, 涛主席对俄罗斯老兵的关心很有“人情味”,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作为中国问题专家,拉佐夫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俄中将在现有的战略伙伴关系基础上,为建立多边的、全球化的国际安全体系和公正、民主的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罗高寿一个名字两代深情时
 在驻华的外交使团中,对中国了解最深的恐怕莫过于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加乔夫先生了。早就听说他曾为许多新中国老一辈 做过翻译,与中国社会各界名流有着广泛的交往,加上他父亲在中国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因而我一直想亲眼目睹这位外交名家的风采,听他讲述那令人追慕的往事。终于在今年的2月1日,经新闻文化参赞扎哈罗夫先生的热情安排,我有幸拜访了罗加乔夫大使。 

  大使先生身材略高但很匀称,谈吐风趣,和蔼可亲,举止、神态间有一种中国式的儒雅风范。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但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名字:“罗高寿”。这是他父亲年轻时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罗高寿大使来华工作时,便继承了这个吉祥的名字。 
 父子情深 父亲年轻时几乎走遍中国   

  提起父亲,罗高寿大使的声音里充满了感 彩。他告诉我说:“今年的2月11日是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父亲在青年时就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20年代,他的父亲作为莫斯科东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来中国实习,曾在国民 军中担任苏联顾问的翻译,随同  战大江南北,参加过北伐。毕业后,他于1928-1934年作为外交官被派驻在乌鲁木齐的苏联总领事馆任职。在此期间,罗高寿于1932年出生在莫斯科,刚过满月,就随同母亲来到新疆与父亲团聚。1936-1939年,父亲又被派到驻哈尔滨的苏联总领馆工作,罗高寿和母亲及妹妹也一同来到哈尔滨,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当时哈尔滨和整个东北已被日本军国主义侵占。 
1939年,罗高寿的父亲带着夫人和儿女回到莫斯科。从此,开始了后半生的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他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汉学家,并先后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如古典名著《水浒传》和《西游记》以及现代作家鲁迅的《祝福》、老舍的《无名高地有了名》、马烽和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作品,为中、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父亲于1981年去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子承父业 为诸多中国领导人当过翻译的年轻人
  罗高寿大使继承了父亲的中文名字和丰富的汉学知识,还有他那对中国的深厚情谊。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这时正是中、苏两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年代。罗高寿那时也是莫斯科东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因为汉语讲得好,常常被调去当翻译。在那段时间里,他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1954年起,他参与接待过访苏的中国国家男、女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和足球队等,和许多老一辈中国运动员如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跳高运动员郑凤荣等都是好朋友。1955年,在莫斯科接待来访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其率领的中国京剧团的经历更令他终生难忘。当时,罗高寿已是东方大学五年级的学生,作为京剧团的翻译,有幸观看了大师演出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剧,为之倾倒,从此京剧成了他的终生爱好。   1955年,罗高寿从东方大学毕业后便参加了苏联科学院黑龙江勘察队,担任翻译。这段经历为他参加以后的中、俄边境谈判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1956年,他听从父亲的建议来到中国的卫生部工作,为苏联顾问做翻译并协助他们考察华中地区流行性疾病状况,他们到过长江下游的许多城镇乡村进行实地调查,为帮助中国人民战胜蔓延的血吸虫病做了大量的工作。1957年,他被调到中国俄文版的《友好报》编辑部,不久,便接受任命到苏联驻华使馆工作,开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1958年,由于工作出色,他获得了“中苏友谊奖章”。   罗高寿大使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仿佛时光在倒转。在驻华使馆工作期间,他曾为许多中国领导人如 、周恩来、刘少奇、朱德、 、陈毅等当过翻译。1989 ,他陪同戈尔巴乔夫总书记访华,受到 的接见。接见时, 指着罗高寿说:“我认识你,你就是50年代末那个给我做过翻译的年轻人。”站在一旁的摄影师不失时机地抢拍下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而这时的罗高寿已经是苏联外交部的副部长,兼任苏、中边界谈判苏联ZF代表团首席代表。
  两代深情中俄友谊的使者 

  从1992年至今,罗高寿一直担任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多年来的对华工作,使他对中国的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精辟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是稳步地分阶段性的发展,进步得很快,走得也很远,正如 同志所说的那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还说:“目前,在俄罗斯,没有一个大的政党和社会团体不赞成同中国发展友好和睦的关系。因此我们将全力推动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密切我们的友谊,使其世世代代持续发展下去。”1996年8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授予罗高寿“友谊”勋章,以表彰他在外交工作中的成就。 
 如果说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的话,那么近两年的中、俄文化往来可谓 迭起。据扎哈罗夫参赞在一旁介绍,199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中俄建交50周年、中俄友好协会成立50周年和普希金诞辰200周年,两国文化交流格外活跃。来访的俄罗斯文艺团体多达76个,中国的中央芭蕾舞团和杂技团等访俄也获得成功;近10个俄罗斯艺术展在中国举办,大约300多篇关于俄罗斯文化、经济、政治的文章在中国的报刊上发表;中国还购买了40多部俄罗斯影片;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和俄罗斯文化部部长叶戈罗夫互访,并签署了有关文化合作计划和文件。今年,双方文化交流的热情依然不减,随着年初莫依谢耶夫民族歌舞团访华后,基洛夫歌剧团、克里姆林宫芭蕾舞团、俄罗斯城市芭蕾舞团、莫斯科古典芭蕾舞团、红旗歌舞团和红军歌舞团也将相继来访,带来好戏连台。此外,双方在出版、广播影视、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文化合作也全面展开。这一切都使人回想起50年代末中、苏之间密切的文化交往,那时候,几乎人人都会唱几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乌兰诺娃在《天鹅湖》中的艺术形象铭刻在无数文艺爱好者的脑海中……罗高寿大使说,他在中国每每听到中国人朗诵普希金的诗,听到中国人唱俄罗斯歌曲,心情就异常激动,因为他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的存在。 

  在采访结束前,由于我们知道大使非常喜欢音乐,所以要求他在钢琴前照一张相,谁知他竟为我们弹奏了一首中国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喜出望外。激动之余,我们请大使为读者写一句祝福的话,稍加思索后,他挥笔用中文写下“龙年大吉”。罗高寿大使的人格魅力和丰厚的汉学素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统上,中国人非常重视起个音好、意好的好名字,并相信好名字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在中国人看来,“罗高寿”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好名字,不仅如此,它还凝聚着罗高寿父子两代人对中国人民的浓浓深情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9 个评论)

1 回复 卉樱果 2012-4-9 05:28
罗高寿蛮中国的,以前真不知道这个人也
1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4-9 05:35
卉樱果: 罗高寿蛮中国的,以前真不知道这个人也
    在京城就看到他穿着懒汉布鞋给薛范颁奖,在此听他唱歌、讲话,与之合影,....又走了一位..他的妹妹在我们研究所。
1 回复 Cristal 2012-4-9 05:41
第一次听说此人。
1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4-9 05:50
Cristal: 第一次听说此人。
    他的父亲翻译了古典名著《水浒传》和《西游记》以及现代作家鲁迅的《祝福》、老舍的《无名高地有了名》、马烽和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作品。他在五十年代担任首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冯玉祥的夫人)的俄语翻译。
1 回复 黄笑吾 2012-4-9 05:54
高寿
1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4-9 05:56
黄笑吾: 高寿
   谢谢来访!
1 回复 Cristal 2012-4-9 09:55
燕山红场:      他的父亲翻译了古典名著《水浒传》和《西游记》以及现代作家鲁迅的《祝福》、老舍的《无名高地有了名》、马烽和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作品。他在五十 ...
知道了,谢谢介绍!
1 回复 宜修 2012-4-9 10:29
卉樱果: 罗高寿蛮中国的,以前真不知道这个人也
从小就熟悉的人物。最早知道他,除了知道他是苏联的汉学家外,还认为他是苏修呢!

刚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说:“毛主席当面夸赞过罗高寿的中文名字呢!”
1 回复 宜修 2012-4-9 11:16
Cristal: 第一次听说此人。
从小就熟悉的人物。最早知道他,除了知道他是苏联的汉学家外,还认为他是苏修呢!

刚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说:“毛主席当面夸赞过罗高寿的中文名字呢!”
1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12:14
宜修: 从小就熟悉的人物。最早知道他,除了知道他是苏联的汉学家外,还认为他是苏修呢!

刚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说:“毛主席当面夸赞过罗高寿的中文名字呢! ...
一休姐博学多才!
1 回复 麦燕萍 2012-4-9 12:14
多谢介绍
1 回复 卉樱果 2012-4-9 13:11
宜修: 从小就熟悉的人物。最早知道他,除了知道他是苏联的汉学家外,还认为他是苏修呢!

刚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说:“毛主席当面夸赞过罗高寿的中文名字呢! ...
你们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1 回复 Cristal 2012-4-9 23:27
宜修: 从小就熟悉的人物。最早知道他,除了知道他是苏联的汉学家外,还认为他是苏修呢!

刚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说:“毛主席当面夸赞过罗高寿的中文名字呢! ...
啊,可能我那时还小,不知道。
1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4-10 00:00
宜修: 从小就熟悉的人物。最早知道他,除了知道他是苏联的汉学家外,还认为他是苏修呢!

刚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说:“毛主席当面夸赞过罗高寿的中文名字呢! ...
    今日研究所的一楼已经公布了他的讣告,明日即将拍下:彩色的照片、红纸为底、红色的鲜花——这就是俄国的传统讣告! 与国内黑色的截然不同!
1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4-10 00:01
麦燕萍: 多谢介绍
    不客气
1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4-10 00:02
卉樱果: 你们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博学多才的才女
1 回复 宜修 2012-4-10 08:38
麦燕萍: 一休姐博学多才!
非也。小时候的广播里常常收听。 那时候,恐怕还没你呢!
1 回复 麦燕萍 2012-4-10 08:40
宜修: 非也。小时候的广播里常常收听。 那时候,恐怕还没你呢!
哪里哪里?俺也不会比一休姐小多少。
1 回复 宜修 2012-4-10 08:46
卉樱果: 你们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非也。小时候在广播里常常收听的内容。实话实说。
1 回复 宜修 2012-4-10 09:01
Cristal: 啊,可能我那时还小,不知道。
正是。我们小时候听广播,常常听到。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燕山红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2.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3.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4.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5.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6.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7.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8.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9.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10.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11.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12.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13.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14. 伟大的胜利日70周年 广场掠影 [2015/05]
  15.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16.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17.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18.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19.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20.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21.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22.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23.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24.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25.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26.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27.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14: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