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毛澤東讓北大荒農田變為北大倉

[複製鏈接]

8500

主題

8690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65318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22-1-25 22: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毛澤東讓北大荒農田變為北大倉



1947年,按照中共中央、毛主席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重要指示,從部隊和地方抽調一批幹部奔赴北大荒,拉開了北大荒開發建設的序幕。

1948年,毛主席領導中國共產黨揭開了移民開發這片荒原的序幕。經過幾十年北大荒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已擁有113個大型農牧場,2000多個企業,3560萬畝耕地,177.8萬人,分佈在黑龍江省嫩江流域,三江平原,黑龍江谷地,牡丹江流域12個市74個縣總面積5.7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約定俗成,如今的北大荒,成了黑龍江墾區的代名詞。

195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又發出《關於動員十萬轉業官兵參加生產建設》的指示,要求全軍轉業官兵去開發北大荒,屯墾戍邊。當年4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農墾部長、進軍北大荒的總指揮王震上將,從北京來到黑龍江密山車站廣場,召開了「萬人大會」。一望無際的北大荒,由此播下千萬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種子。

北大荒,位於東經123°40′到134°40′,橫跨11個經度;從北緯44°10′到50°20′,縱貫10個緯度,總面積5.53萬平方公里。指黑龍江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與三江平原廣大荒蕪地區。她的北部是氣度不凡的小興安嶺地區。西部是松嫩平原區。在中國地圖最上端的雞冠嫩江流域、龍江谷地與三江平原那廣大的荒蕪地區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叫北大荒。1948年解放戰爭正炮聲隆隆的時候,  毛澤東就高瞻遠矚地揭開了移民開發北大荒的序幕。

新中國成立前後就有成軍成師身經百戰的官兵在苦寒中點燃墾荒的篝火。之後還號召幾十萬英姿勃發的知青、更有多少學富五車的農業專家和方方面面的有關專家去獻身於開發北大荒。若按「萬能」的市場化運作該拿多少金錢能堆起!  這支百萬墾荒大軍該拿多少物質刺激能讓這百萬大軍捨生忘死創造出世界墾荒史的奇迹。

在北大荒博物館長達25米的銅牆上鐫刻著12342名長眠黑土地的拓荒者名字!12342名啊!這幾乎等於一個甲種主力師的官兵,  為了讓中國人民能捧起自己的飯碗,  他們義無反顧地在墾荒的攻堅中壯烈地「戰死」在北大荒。這一份壯烈! 不震爍古今! 這一份煌煌怎能相忘於中華民族的子孫!

經幾十年艱苦奮鬥, 經幾代人傳遞接力,  毛澤東開創的「北大倉」農場建在5.76萬平方公里上。百萬開荒者聽毛主席的話,  艱苦奮鬥、勇於開拓、
顧全大局、無私奉獻! 在打造中國人的金飯碗中這十六字北大荒精神將永遠閃亮在中華民族創業劈山拓谷改天換地那浩蕩中國人的前行。北大荒偉業功在千秋!  北大荒精神光照萬代!

據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館長丁軍介紹,當時的新建點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為不誤農時,戰士們用大蓋帽、上衣、褲子裝種子,樹桿削尖,在新翻的壟上捅眼點播大豆,學著老鄉的樣子說:「春天捅一棍,秋天吃一頓。」一個新建點每人每天背70公斤種子,走幾十里地,僅用幾天就運了13萬斤種子。

雁窩島新建點,四周環水,戰士們每天就吃玉米粒、小麥,用鹽水煮黃豆,最後連鹽都沒了,就用清水煮野菜,拾野鳥蛋吃……可戰士們都很樂觀。854農場一分場的復轉官兵用刀在草棚大門上刻下自己的誓言:「開發北大荒,為祖國建糧倉,永遠留邊疆……」

北大荒一到雨季成汪洋,為確保豐收,復轉官兵農閑大搞治水會戰,20餘個水庫先後開工,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雲山會戰」。由4000餘名轉業官兵和其他職工組成施工大軍,在七虎林河上遊興建雲山水庫。6000餘官兵抬筐填土,大壩基本是靠手扛肩挑,苦戰194天修建完成的。

從1947年開始,先後有14萬轉業複員軍人、10萬大專院校畢業生、20萬內地支邊青年和54萬城市知識青年在這片荒原上耕作,創造了人類開墾史上的奇迹,鑄就「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也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

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對「北大荒」進行了有組織的全面開發。從1958年起,北大荒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數十萬名解放軍複員官兵、知識青年和革命幹部,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來到「北大荒」。他們爬冰卧雪,排干沼澤,開墾荒原,北大荒初期的工作,就是開墾荒地。建場的時候,進點建場的人員都是靠著兩條腿一步一步走的。茫茫荒原,荊棘叢生,塔頭甸子和沼澤遍布。每刨一鎬,把泥水濺起老高,人都變成了泥猴。沒有伙房,露天打灶;沒有水井,就用泡子水過濾做飯;沒有蔬菜,就挖野菜吃。有時工作的地方處處是水,中午吃飯無蹲坐之地,只好邊走邊吃。出征歸來,臉和脖子上都被蚊子咬得胖出一圈。建立了許多國營農場和軍墾農場,為國家生產了大量的糧食,把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建設成為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成為我國現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20世紀50~70年代曾組織複員轉業軍人、農民、知識青年進行了大規模的墾殖,成立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時又創建了一大批國營農場,從戰場走向荒原,有1956年王震將軍率領的鐵道兵七個師和1958年從各軍種兵種轉業來的十萬官兵;有1959年來自齊魯大地的六萬支邊青年,有1966年來自瀋陽軍區的萬名復轉官兵;有1968年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三千現役軍人和從全國各地來北大荒的80萬城市知青;還有數以萬計的科技人員、各地的高等院校畢業生來到北大荒的建設者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已建成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商品糧基地,北大荒已變為北大倉。

在1968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上上下下又有五十多萬知識分子來到了這裡,為墾區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這批人都有不錯的學識,放棄了城裡的工作,轉而將青春奉獻到這裡。也正是這一批批聲勢浩大的動作,讓北大倉逐漸變成了另外一番模樣,奠定了日後國民經濟長足發展的根基,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合理的利用了起來。

開墾北大荒不僅僅是一場行動,背後更是一種精神,大家顧全大局,勇於開拓,創造了豐碩的物質成果,現如今,我們再次提到那批人的奉獻精神,內心深處還是會流露出敬意,年輕人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成功征服了這片黑土地,讓歷史有了滄桑巨變。一位名叫王進明的老人回憶說:「當年自己看到了報紙上的志願書,想都沒想就直接報了名。」他在去之前,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未來要經歷什麼,直到進入了墾荒隊接受了培訓以後,才漸漸明白身上擔子的艱巨性。

那些關於北大荒有多麼艱苦的表述,也從來沒有危言聳聽。比如黑龍江東北部的蘿北縣,75萬公頃的土地,僅僅只有一萬多人,如此肥沃的土地竟然是一幅人煙稀少的模樣,多多少少讓人覺得有些浪費。當年意氣奮發的小夥子們如今早已老去,可這片土地也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故事。

什麼是北大荒精神?這便是「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字字鏗鏘有力,發人深思。北大荒人在創造豐碩的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倉的同時,更用他們的青春和生命,忠誠與堅韌為中華民族的後人留下了名傳千古的創業精髓。人們讚美拓荒者,歌頌拓荒牛,更頌揚在艱苦跋涉中取得輝煌業績的北大荒精神。他們在亘古荒原上發起了「向地球開戰,向荒原要糧」的偉大壯舉。半個世紀來,幾代拓荒人承受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戰天鬥地,百折不撓,用火熱的激情、青春和汗水以及生命把人生道路上的句號劃在了祖國邊陲那曾經荒蕪凄涼的土地上,他們以「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內容的北大荒精神,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墾荒英雄們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們已把生命融入了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這片桀驁不馴的黑土地,實現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歷史性巨變。現今國家已經決定停止開發三江平原的荒地,並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三江平原的荒地。千里沃野上,北大荒人耕種的稻米、大豆、玉米成方成片,一望無邊。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7: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