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僕人如何對待主人>

[複製鏈接]

3248

主題

326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1-20 19: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僕人如何對待主人>
讀經「6: 1-10」「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在提摩太前書第六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勸勉那些在人手下作僕人的人,應如何對待他的主人,以及要提防傳異端的人,並警告被錢財引誘離了真道的人。保羅首先說:「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這「在軛下做僕人的」就是奴隸。「自己主人」在此特指不信主的主人。當時社會盛行奴隸制度,可能有一些信主的奴隸認為「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加5:1),從此不必再受制於奴隸的身份。因此對主人的態度不再像從前那樣服從了。所以使徒在此勸勉那些作奴僕的,應該知道他們的「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作奴僕的既然信主,在主裡面享受自由,若主人還沒有信主,他就更應該顯出忠心,感動他的主人,叫他可以信主。如果作僕人的不盡僕人的本分,對主人不忠心、不恭敬、沒禮貌,就叫主的名受羞辱,使人誤解救恩的道理,就不能引導主人歸主。在今天的社會上仍有上司、下屬以及僱主、員工之分,信徒對人沒有正確的尊重,結果只有導致神的名和真道被人蔑視,徒增笑談。所以當恭敬的,我們信徒仍要恭敬他(羅13:7)。「僕人有通道的主人,不可因為與他是弟兄就輕看他,更要加意服事他,因為得服事之益處的,是通道蒙愛的。你要以此教訓人、勸勉人」。如果主人是信主的,僕人也是信主的,兩人在基督里便是平等的關係,是弟兄關係。有些僕人因此便不再恭敬主人,反而輕看了主人,不再那麼殷勤地服侍主人。保羅針對這個問題提醒作僕人的,「更要加意服事他,因為得服事之益處的,是通道蒙愛的」。今天奴隸制不復存在,但這一原則也可以應用於基督徒員工和老闆之間。基督徒員工不能因為自己所在公司的老闆是基督徒,「與他是弟兄就輕看他」,不殷勤服侍,不尊重和順服老闆,卻要主人給他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待遇。但保羅在此特別更正這種觀念。反過來,主人若因為這僕人是信主的,以為他應該格外忠心,應多作工而不必給他足夠的薪水,這也不是聖經的道理。許多信徒常常不明白與其他的弟兄一方面有肉身的關係,另一方面則有主裡面的關係。按肉身關係,他們是主僕,他們有自己的崗位,各有應當盡的本分。而基督徒應該看服事是一種特權,因為它具有美好的功效,使我們這通道蒙愛的人,能得服事的益處。

接著保羅說:「若有人傳異教,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保羅在本書將結束時,再提到這些傳異教之人的情形,這些話不但是對提摩太講,也是對提摩太所牧養的以弗所教會講,使信徒知道使徒保羅對這些假師傅的態度。保羅洞悉這些人是完全與基督敵對的,他們「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就是耶穌基督在世上自己直接說的話,祂在世上曾說祂自己是父懷裡的獨生子,是神的羔羊,是羊的門,是與父同等的,是道路、真理、生命…,所以假師傅是不服主所說那些純正的話的。另外所有聖經裡面的話都是屬於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雖不是基督自己直接說的,但是聖靈借著神的僕人所說的,卻都是屬乎基督純正的話。而那些假師傅所傳的和全部聖經純正的真道並不相符,所以他們是不服從那些純正的真道。今天教會中也有類似的假師傅,他們不信基督真正復活,把基督的復活算作是精神的復活。他們還把一切叫人敬畏神的道理都看作是迷信、偏見和不合潮流。信徒若對基督純正的話缺乏清楚的認識,就會給那些傳異教的人有機可乘。而假師傅敗壞的本質和所生的惡果是:「他是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並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假師傅是「自高自大」,高抬自己,以為自己滿腹經綸,其實按他所該知道的,仍是「一無所知」。雖然這些假師傅「一無所知」,但他們卻「專好問難」,就是專門問一些今天在肉身中難以完全了解的事,把別人問倒,使信徒產生一種印象,以為那些在主的真道上虔誠追求、誠心愛主的人不見得比他們強,因為無法解答他們所問的難題,這樣他們的無知卻被遮蓋了。這些人又因「自高自大」,就喜歡「爭辯言詞」,這樣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通常嫉妒的結果一定會引起紛爭,假師傅因嫉妒那些敬虔愛主的人,自然會在信徒中間製造事端,挑撥是非。他們既然不能從真理方面來追求長進、得人的敬愛,就在暗中毀謗那些敬畏神的人,捏造各樣的壞話,叫信徒懷疑主的僕人、不信任那些忠心傳道的人。結果在教會裡就生髮彼此猜疑的心,這實在是「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邪惡不但使真理完全不能在他們心中佔有地位,也把他們所知道的真理完全奪去,以致他們只會在教會中為權益,為錢財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他們懂得敬虔的事,可是他們卻把敬虔當作可得利益,這是最卑鄙的事。今天在教會中的假師傅,他們就是以敬虔當作賺取錢財的途徑。

但保羅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知足」在此是指對屬世方面的知足。我們若過敬虔的生活,對屬世的物質又有知足的心,「這便是大利」,就是有很大的益處,不但可以得神的喜悅,得到屬靈的祝福,而神也會實際供應我們物質上所需用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對今世的財物知足呢? 「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我們是空手來到這世上,並沒有攜帶任何身外之物。我們現在比起初來到世上沒有攜帶任何身外之物時,已經擁有了許多。而且當我們離開世界時,也是空手而去,不能隨身攜帶任何物品。就是在這世上我們得到了很多,但本身所能享用的仍然非常有限。不能享用的也是不能帶去,因此「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就是要以現在所有的為足,只要有穿的、有吃的,就應當知足了,若存這樣的心,就不會在這世上妄自貪圖。

保羅就以貪財的嚴重後果來警告我們:「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里,叫人沈在敗壞和滅亡中」。「那些想要發財的」,就是有強烈的慾望想要發財的人。窮人固然想要發財,有錢的人更會認為他們所有的錢還不夠,而「想要」愈多,結果就會陷在迷惑、落在罪惡的網羅與各樣的痛苦當中。結果亦必將落在許多有害無益的私慾里,在罪惡的各種享樂之中,走向滅亡的道路,可見貪財是多麼的危險。因此保羅又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因「貪財是萬惡之根!」所以貪財的罪會生出各樣的罪惡。當「有人貪戀錢財」時,就會被一些和錢財有關的事「引誘離了真道」,結果「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這是告訴我們,錢財只能給人帶來暫時的快樂,最終反而給人增加許多的愁苦。就如有人貪污受賄、挪用公款、詐騙盜竊,甚至走私販毒、賣淫嫖娼、綁架勒索、偷稅漏稅、拐騙婦女等無惡不作,而這罪惡的行為就會給人帶來敗壞和滅亡。因此誰想要發財,就必掉進試探的網羅里,最終都是以悲劇收場,這些實在是活生生的例子。而現今的世代有許多人都是:「想要發財的人」,都想擁有更多的財富,因而陷入貪戀錢財的危險里。那麼今天我們是否也陷入貪戀錢財的危險中呢?若是,我們就要認罪悔改,如果不悔改,就是對聖經的提醒和警告麻木,這樣我們離開真道是遲早的事,這是非常危險的!為此,願我們每個信徒今天不但要接受使徒保羅在這裡的警告,還要倚靠耶穌基督,使自己不落入貪財的危險中,並要牢記主耶穌的教訓:「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