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六四」再反思:「六四」本來有勝機,機遇訴求宜分開

[複製鏈接]

554

主題

562

帖子

3573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73
曾節明 發表於 2019-4-9 12: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六四」再反思:「六四」本來有勝機,機遇訴求宜分開







很多反思「六四」的人,不能將「六四」運動的主流訴求,與「六四」運動造成的客觀機遇區別開來,有人因為「六四」跪求共產黨實行憲政民主的改良訴求,就全盤否定「六四」運動,這是有失偏頗的。

呼籲中共來實行民主憲政,這是「六四」運動的局限性和荒謬性所在,但是這改變不了「六四」運動的民主運動性質:
「六四」運動的訴求是憲政民主,因此「六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民主運動,它是上世紀中國大陸最大的一次民主運動。


雖然方式是籲請中共改良,但毫無疑問的是:「六四」運動造成了迄今為止中國最好的一次「變天」機會(去除共產黨政權),它使得中共中央於1989年5月,前所未有的一度陷入失控的狀態,從「變天」的角度來看,「六四」學生做得很好,但關鍵時刻,中共政改派領袖、中共中央總書記選擇了逃避:
如果5月19日前後,趙紫陽突然投奔戒嚴部隊的某開明派將領(當時鄧小平尚未對趙採取措施,他是有這個機會的),以總書記的身份號召戒嚴部隊堅決服從黨的領導,同時派兵以「製造動亂」為由逮捕李鵬、陳希同,封鎖和軟禁鄧小平、陳雲等元老,同時接管央視、北京火車站、郵電局等重要單位...則趙紫陽獲勝的可能性非常大,據胡耀邦前秘書阮敏先生評估:
當時四分之三的黨政幹部傾向趙紫陽,超過半數的解放軍高級將領動搖、或反對戒嚴。
但趙紫陽的選擇,卻是拱手把勝機讓給鄧小平,自己呆在家裡束手就擒。

因此,「六四」帶來的最好變天機會的喪失,主要責任者是趙紫陽,而不是學生。



那麼,「六四」學領們應該負什麼責任呢?他們的責任就是把一場可控的民主運動,變成了一場不可控的「布朗運動」,從而客觀上為中共頑固派帶來了剿殺體制內外政改派的天賜良機,這個轉折點,就是柴玲和張伯苓發起的「5.13」絕食:

趙紫陽從朝鮮回國后,針對學運發表了「五四」講話,承諾在「民主和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問題」,這等於是變相否定了鄧小平的「四二六」社論,在趙紫陽的開明感召下,學運大幅退場,學生紛紛複課,趙紫陽黨內威望大漲,李鵬、陳希同一夥非常被動,照此發展,中共政改派戰勝專政派是大有希望的,因為趙紫陽成了「平息動亂」的功臣,鄧小平是不可能認錯的,李鵬、陳希同必被拋出來做激化矛盾的禍首...
但柴玲、張伯苓等學領擔心自己遭中共秋後算賬,執意要擴大學潮,以逼迫中共公開、明確地收回「四二六」社論(等於是要求鄧小平公開認錯),於是由甘地主義者張伯苓策劃,發起了熱血沸騰的「5.13」大絕食(居然把共產黨政府當作英國殖民政府來對付),「5.13」大絕食逆趙紫陽開明而動,由此打開了盲目激進的大門——從此誰激進,誰受追捧,八九學運,也就演變失控的「布朗運動」,這也給偽裝激進的李錄等中共特務,提供了打入學運,操縱學運的大好機會。

由於「六四」運動演變為失控的「布朗運動」,為中共特務操控,以為鄧小平、陳雲一網打盡內外政改派服務。因此,在五月底解放軍大軍合圍、磨刀霍霍、即將開刀的危急時刻,拒絕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的參謀部部長劉剛的戰略轉移方案,遭到以柴林、李錄為首的「廣場指揮部」的拒絕,劉剛的方案是:
五月三十日主動撤離天安門廣場,從天安門出發,以民主大遊行的方式,進佔北京的各大學校園,搞校園割據。同時將全國的八大地區與北京的八大學校對應,比如說華北地區同北大對應,要求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都參與到對應的北京高校的遊行隊伍和以後的校園集會活動。要求北京各高校保障外地來京學生的食宿。
應該說,劉剛的這一戰略方案是相當高明的,若得實施,將完全打亂鄧小平的軍隊屠城部署,令二十萬「戒嚴部隊」合擊分進天安門的計劃落空。


鮮有人注意的是:鄧小平調軍進京,猶如放虎出籠,是冒了一定的風險的:
東漢末年,首輔何進調外兵進京,以對付「十常侍」,結果引來了董卓,西涼軍軍閥乘機把持朝綱,變漢室為傀儡,而各地諸侯並起,中國歷史走向三國時代...
解放軍將領中難道就沒有董卓式的人物么?恐怕只是沒有機會而已,至少楊尚昆一度是騎牆觀望的...軍隊進京,日久容易生變是規律,一旦不能在短時間聚殲「反革命暴徒」,隨著士氣的走低,和軍內野心家的萌動,北京發生的兵變的風險是不小的。

拒絕劉剛的建議,令「六四」運動失去了最後的翻盤機會。



需要指出的是:在「5.13」絕食的階段,「六四」運動的訴求是很低的,僅要求中共收回「四二六」社論,近似於維權,比跪求中共改良還溫和;只在以首都知識界為主的知識分子、精英人士加入進來之後,才形成了以真實選舉、新聞自由為標誌的憲政民主訴求,「六四」運動這才稱其為一場民主運動。

綜上也可以看出一個規律:以激烈的態度來追求改良,結果往往是悲劇,甚至被浸入血海,比豁出去還要慘,這是因為以激烈的態度來追求改良,就給了頑固的當權者喘息和反撲的機會,而且暴露了自己的有生力量:
從體制外反抗的角度看:「六四」運動就象一大群羊把一隻兇殘的頭狼,逼得退到懸崖邊上,只要再加一把力,足以把頭狼推下懸崖,這時羊群卻停止前進,只是反覆要求頭狼承諾:從此不再吃羊了,否則羊群就不退場。結果頭狼乘機以狼嚎聲,招來狼群合圍羊群,把羊群撕咬於血泊中。

「六四」運動的教訓,就和它的意義一樣,永載史冊。







曾節明 2019.4.8己亥戊辰甲戌於春暖紐約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6: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