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臨床研究表明3D鉬靶能比常規篩查多發現34%的乳腺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10-20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10月20日 09:12 新浪科技-自媒體綜合

  新浪財經APP縮小字體放大字體收藏微博微信分享

  

  來源:奇點網微信公眾號

  對於癌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了。據統計,在2012年,美國乳腺癌造成的死亡,相比根據以往數據的估計值,減少了49%,而其中乳腺癌篩查的貢獻超過了三分之一[1]。

  篩查技術哪家強?長期以來,乳房X線攝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鉬靶」,一直是乳腺癌篩查的首選。不過最近,這一名頭可能要易主了。

  隆德大學的Sophia Zackrisson和Ingvar Andersson等的研究證明,數字乳腺斷層攝影(DBT),也就是通常所說的3D鉬靶,特異性與傳統方法相似,而靈敏性足足高了20個百分點。這一結果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上[2]。

  

  不同密度的乳腺,從左往右密度依次增加

  其中C會遮擋小的腫塊,D會嚴重影響鉬靶篩查的準確性

  乳腺X線攝影,作為乳腺癌篩查的扛把子,為女性的健康做了不少貢獻。不過,乳腺X線攝影的準確性卻不是很好,特別是對於那些乳腺密度本來就比較高的人[3]。這一方面漏掉了不少乳腺癌患者,延誤了早期治療的時機,另一方面也給不少本來沒患乳腺癌的人帶來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數字乳腺斷層攝影應運而生。DBT中,X射線管在乳房上沿圓弧運動,獲得多張不同角度的低劑量投影圖像。之後,計算機根據這些圖像,重建出乳腺的3維立體圖像。[4]。

  

  理論上,DBT可以減少乳房X線攝影中,組織重疊遮擋造成的假陰性和假陽性結果,提高篩查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也顯示,DBT聯合乳房X線攝影,相比單純的乳房X線攝影,可以增加乳腺癌的檢出率,減少不必要的複查[5]。

  不過,2014年的研究還不能說DBT就一定比傳統方法好。要想證明DBT的優勢,那還是得跟乳腺X線攝影一對一的比一場。這也就有了Sophia Zackrisson和Ingvar Andersson等的研究。

  

  隆德大學

  研究人員總共招募了14848名志願者,對她們分別使用兩種方法進行了乳腺癌篩查。在傳統的乳房X線攝影中,每個乳房照了不同角度兩張照片,例如一張軸位一張斜側位。DBT則用斜側位拍攝。拍攝后,對每名志願者進行1.5到2年的隨訪,直到她們的下一次篩查。

  影響篩查效果的除了拍照方式,讀片醫生的經驗也不能忽視。總共有7名放射科醫生參與了讀片,他們都有2年以上的乳房放射學經驗。DBT和傳統乳腺X線攝影的圖像被隨機分配給這些醫生,同一個志願者的兩組圖像不會分給同一個醫生。

  

  在14848名志願者中,DBT發現了535名可疑患者(3.6%),而乳房X發現了370名(2.5%)。這些可疑患者被召回,在當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斷,通常是經臨床評估和進一步的影響學診斷後,靠細針穿刺活檢確診。

  最終,試驗中共發現了137個乳腺癌患者(其中2個是雙側乳腺癌),其中88人兩種方法都發現了(包括1個雙側乳癌)。不過有41人只在DBT中發現了乳癌(包括1個雙側乳癌),乳房X線攝影沒有發現。另外有8人只被傳統的乳房X線攝影發現了。DBT發現的乳腺癌患者比傳統方法多了34%。

  值得注意的是,在僅由DBT檢測到的乳腺癌中,90%是侵襲性的,如果只使用傳統方法,漏掉這些患者,後果可以說是很嚴重的。特別是在傳統方法最難檢出的小葉癌上,DBT檢出了24例,其中11例沒被傳統方法檢出。

  在篩查后1.5-2年的隨訪中,又有22人被診斷為乳腺癌,佔總試驗人數的0.148%。

  

  Skåne大學Malmö醫院

  根據這些數據,研究人員計算了2種篩查方法的特異性和靈敏性。DBT的特異性和靈敏性分別是97.2%和81.1%,而傳統方法的特異性也有98.1%,但靈敏性卻只有60.4%。

  「對很多婦女來說,乳腺癌篩查的方法有必要改進,數字乳腺斷層攝影會是最合適的方法。」Sophia Zackrisson表示,「數字乳腺斷層攝影將會用於乳癌篩查,剩下的只是時間和適用範圍問題。」

  在一些地方,比如 Skåne大學Malmö醫院,DBT已經開始用於乳腺癌篩查。不過,任何篩查方法都有過度診斷的風險。為此,研究小組正在進行一項meta分析,以進一步評估DBT的成本和效益。

  參考文獻:

  1。 Plevritis S K, Munoz D, Kurian A W, et al。 Association of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with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by molecular subtype in US women, 2000-2012[J]。 Jama, 2018, 319(2): 154-164。

  2。 Zackrisson S, Lång K, Rosso A, et al。 One-view breast tomosynthesis versus two-view mammography in the Malmö Breast Tomosynthesis Screening Trial (MBTST):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y[J]。 The Lancet Oncology, 2018。

  3。 Wengert G J, Helbich T H, Kapetas P, et al。 Density and tailored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practice and prediction–an overview[J]。 Acta radiologica open, 2018, 7(9): 2058460118791212。

  4。 Niklason L T, Christian B T, Niklason L E, et al。 Digital tomosynthesis in breast imaging[J]。 Radiology, 1997, 205(2): 399-406。

  5。 Friedewald S M, Rafferty E A, Rose S L, et al。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using tomosynthesis in combination with digital mammography[J]。 Jama, 2014, 311(24): 2499-2507。

  本文作者  |  孔劭凡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2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