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菲特模式:廣受崇拜卻無人能效仿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5-26 04: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奧馬哈,美國內布拉斯加州:一個朝聖之地。3.5萬名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股東不久前趕到那裡朝拜。這是一項全球盛事,但具有典型的美國風格。4月29日,該集團旗下的產品開始搞特賣;時思糖果(See』s Candies)和Fruit of the Loom的T恤最受歡迎。飛機引擎專用配件製造商精密機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的展品令人眼花繚亂。

  一個鐵路模型代表伯靈頓北方聖達菲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network)。遺憾的是,私人飛機租賃運營商利捷(NetJets)不提供折扣。晚上,我們在一個寒酸的帳篷里喝著雞尾酒,吃著垃圾食品,周圍展示的是昂貴珠寶(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可享受七五折)。


  為了獲得前排座位,真正虔誠的那些人從凌晨4點就開始在世聯中心(CenturyLink Arena)門外排隊。其中很多是中國人,他們的英語一般般,在漫長的大會議程中,他們其實聽不大懂,只是希望離大師近一點。4月30日的大會以一部電影開場,裡面有許多有關伯克希爾家族個性人物的笑話,只有內行才懂。

  接著,儀式進入高潮部分:記者、分析師和股東開始向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伯克希爾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提問,這個環節長達5個小時。即便巴菲特(85歲)和芒格(92歲)再年輕一點,這種耐力也是驚人的。他們回答得輕鬆、風趣、機智;如果說巴菲特的回答有些啰嗦,芒格的回答則簡短而冷峭。

  該公司的商業模式既簡單又高效:一隻封閉基金,其份額只能通過賣給另一個投資者才能變現,並遵循長期持有、與被投資公司密切接觸的戰略。令人意外的是,伯克希爾公司的成功很少有人效仿。當其他大型綜合企業運用財務手段並實行「可接替」管理技能時,巴菲特卻避免使用創造性會計方法,並且從不幻想如果他自己管理精密機件公司,會做得比現任管理層更好。他的方法是找到管理完善的公司,然後賦予它們比在公開市場上會享受到的更大的自由。

  然而,封閉基金已不流行;金融顧問和監管機構青睞開放基金模式,伴隨著對長期投資的種種限制。在歐盟(EU),封閉基金將要被列為複雜產品,理論上,這種產品對小股東(例如蜂擁到此為巴菲特鼓掌的那些)而言是危險的。

  該集團的控制機制嚴密但非正式。在此次股東大會上與分析師的交流證明,奧馬哈總部里人數很少的員工,對旗下運營公司的情況了如指掌。然而,巴菲特儘力強調,該集團沒有正式的報告規則和控制體系,沒有中央預算和目標,也沒有複雜的激勵機制。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時刻是,有人問道,為何他在收購過程中不做傳統的盡職調查;他承認,伯克希爾公司做過錯誤的收購,但這些錯誤沒有一個是原本可以通過盡職調查避免的。

  此次股東大會的最高精神是崇拜,造就這種精神的是非正式的管理風格,但這種精神對於這種非正式管理風格的有效性至關重要。伯克希爾公司的成功基於該公司與旗下運營公司以及股東三者之間的信任。伯克希爾公司的成功與這種看法相差甚遠,即認為公司連接著一群人之間的契約關係,這些人認為就目前而言,在一起做生意對他們有利;該公司的成功也與金融創新一直將我們帶往的地方相距甚遠。

  巴菲特的特殊天賦不體現在他非常善於挑選股票。他的天賦體現為他對企業本質無比清晰的認識:關注競爭優勢、發現優秀管理層、賦予該管理層充分的自由、只看結果。他的天賦還體現在他創建了一種遵循這些洞見的商業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