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昂山素季與吳廷覺(資料圖片)
緬甸新總統吳廷覺30日正式宣誓就職,成為54年來緬甸第一位民選產生、且沒有軍方背景的總統。昂山素季在新政府中同時擔任4個部長級職務,落實了她的實權。緬甸政權過渡到昨天宣告完成。 新時代已在緬甸降臨,它誕生的過程比之前的很多預測要順利。吳登盛任總統五年,加快了緬甸的民主改革,直到今天實現政權交接,整個過程沒有出現大的動蕩。如果說這是緬甸的「造化」,大概不為過。 緬甸是在很低的社會發展起點上實現這一變化的,新政府的使命十分艱巨。幾乎被輿論和緬甸選民當成「聖人」的昂山素季面臨帶領民盟拿出執政成就的考驗。 昂山素季同時擔任4個部長級職務,恐怕全世界絕無僅有。她早就表示自己的權力在總統之上,這些都是她要實際領導國家的信號。她的威望給了這些民主政治通常不接受的表現以合法性,接下來她必須證明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確保政治穩定的牢固和發展經濟及民生是緬甸新政府的當務之急。為此緬甸的體制繼續承認軍方對國家政治的特殊影響力,比如軍方擁有議會25%的席位,新政府的3個重要部長由軍人出任,軍方對修憲擁有實際否決權等等。這一切將限制新政府改革的幅度和力度。 以往欠發達國家實現快速發展的例子,幾乎都與威權政治有關。人們現在還找不出一開始就民主很活躍,從而帶動了經濟社會繁榮的發展中國家典型。 也許緬甸要吃第一個螃蟹,讓自己成為鼓勵民主和實現經濟起飛的發展中國家榜樣。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昂山素季成為新的「政治強人」,把效率帶給這個國家。 無論哪種情況都挺不容易的。在第一種情況下,緬甸社會必然要求嚴懲腐敗,實現公平。這會打擊軍方的特權,危及穩定的基礎。而且緬甸缺少滿足民主和公平的已經積攢下來的發展成果性資源,人們對新政權期待很高,希望民主的成果能夠立竿見影。 在第二種情況下,昂山素季更容易與軍方發生衝突,使自己的執政環境進一步複雜化。 國內面臨眾多難題,包括要處理來自民地武的挑戰,緬甸新政府估計會在國際領域走穩健路線,不會參與攪和大的地緣政治紛爭,而會盡量擴大有利於集中精力解決緬國內問題的國際因素。昂山素季已經表現出相關定力,一直很注意保持對美和對華態度的平衡。 看不出緬甸新政府有打算遠離中國、投進美國懷抱的任何跡象。保持中立和大國平衡原本就是緬甸的傳統外交思路。過去軍政府受美國和西方制裁,緬甸被迫向中國一邊倒。吳登盛緩和同西方關係后,緬甸朝「同中美都友好」位置的調整早已開始。作為主觀上的一種動向,這種調整很可能已經到頭了。 世界上因政治變故而對華態度從熱絡高峰有所跌落的國家,後來同中國的關係幾乎都穩定了,而且很多又出現了回調。緬甸應該屬於這些國家之列。 中緬的特殊性在於有民地武問題。一些緬甸人認為「中國的支持」是緬民地武問題無法解決的主要原因,這是很大的誤解。中國須坦誠就此問題與緬甸新政府和緬甸社會溝通,讓緬了解民地武的確是緬甸自己的問題。緬北衝突對中緬兩國都沒好處,中國也是受害者。 加強與緬甸民間和輿論的溝通能力十分重要,這是中國對緬工作的主要短板之一,也是我們如何有效同緬甸社會打交道這一大問題的一部分。中國過去同緬甸社會的溝通的確不足,所幸這個問題已被認識到,我們對這方面出現實質性改進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