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代表熱議創新型領軍企業:企業要有「登頂」雄心

[複製鏈接]

292

主題

292

帖子

183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onkey456 發表於 2016-3-7 1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在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中,包括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那麼,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應該如何建設?中國企業在哪些領域已取得領軍者地位,又面臨著哪些困難?兩會期間,本報記者就此話題訪問了有關代表委員,他們認為,中國很多企業存在著大而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培養創新型領軍企業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著力點之一。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企業加速走出去,不僅列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量日漸增長,並且通過多年發展,在高鐵等產業領域,中國企業已成功「登頂」。

「關於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核電領域可以說是個好例子。」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王禹民說,「中國的核電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走出了自己發展的道路,現在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當中,我們採取的辦法就是做好戰略規劃,創出中國自己的品牌。中國核電企業已是國際上的領軍品牌。」

現在,中國除了已經有優秀的核電龍頭企業,還有一大批先進的裝備製造業企業、設計單位、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我們希望有更多領域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像核電、高鐵一樣創新企業管理、更新理念,發展高新技術,打造出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並肩走出去,讓中國成為真正的工業強國。」 王禹民說。

令人欣喜的是,在一些傳統產業領域,中國也湧現了一大批實力雄厚的、在國際上有比較強的競爭力和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企業。

「目前,伊利股份的『全球織網』戰略格局已經完成。」全國政協委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介紹說,在歐洲,2014年2月,伊利聯手歐洲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學府――瓦赫寧根大學,與歐洲「食品谷」1.5萬餘名研發人員一起,共同打造研發實體――伊利歐洲研發中心,這個研發中心是中國乳業與海外研發機構達成的最為重要的戰略合作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科力遠董事長鍾發平指出,「中國企業國際化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不可能通過一次併購或者一兩個大單一下子實現。在我看來,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必須在國際先進技術這門功課上下更大功夫,因為國際一流企業都把自己的專利技術視作最核心的競爭力,不會輕易外傳。」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認為,企業要把主要資源用於從技術上突破,要研發創新,而不是把錢都用在規模擴張上。

鍾發平認為,在中國,作為創新重要主體的企業,往往存在著「功利主義」弊病,不願創新,不願意花大成本、花大力氣推動關鍵性技術的創新,從而導致中國製造業創新水平在低位徘徊。因此,中國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就要摒棄「功利主義」,迎難而上。

「要補上這一課,就需要我們與國際一流企業深度合作、合資,積极參与國際高端產業鏈的分工,以提升自己的技術和水平。」鍾發平說,例如,豐田汽車是全球混合動力汽車的巨擘,而科力遠則是其在中國唯一的戰略合作夥伴。10多年來,科力遠攜手豐田,從鎳氫電池原材料的提供到電池極片生產,再到合資設立電池能量包工廠,經歷了一個從合作到合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科力遠的技術、管理,以及整個智能製造的水平都取得了長足發展。現在,科力遠終於取得了深度混合動力總成技術的重大突破。

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何氏眼科醫院院長何偉認為,國家應對創新型企業,尤其是戰略性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加大支持力度,給予政策上的護航,一是資金的支持;二是對創新型企業在稅收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三是對創新型企業,尤其是戰略性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在申報國家專項扶持時,簡化申報手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教授孫寶啟今年再次提出了一項具體建議:降低中國專利年費收費標準,為創新主體減負。「有必要對當前的專利年費制度進行重新審視,予以調整和完善,切實為創新主體減負,提高專利制度的運行績效,以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型國家。」孫寶啟建議說。

「當前,中國創新領域在現代化上已搶佔了一定先機,我相信,再給20年時間,中國有望全方位地在創新領域站在國際前列。」王禹民說,「困難有沒有?當然有。發達國家走了那麼多年的路,我們要迎頭趕上,不容易。但是,困難是改革中出現的,我們也要在改革中解決。我們對此有信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8: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