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讓中國老漁民告訴你:為什麼說南海是中國的

[複製鏈接]

913

主題

1134

帖子

6398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我為人父 發表於 2015-6-10 1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漁民解釋為什麼他們認為南海是他們的
  中國潭門——小小的漁船漂出河流,進入了南海。大型船隻——擁有三到四層甲板並擁有重裝備的船隻——被停泊在人口眾多的小鎮旁,岸邊都是低矮的建築。然後有一艘大船——高高的船首,駕駛室在船尾——飛掠而過。這艘船將出海一周,或者最有可能是幾周。
  我們坐大巴抵達這裡:來自12個國家的50名記者,這是夏威夷東西方研究中心安排的一次旅行。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是海南的潭門,位於南海的北部,我們是來這裡和漁民交談的。我們不會一條船一條船的去詢問漁民們的故事。
  我們在當地的導遊在這條河流的南岸安排了一次會面。一支退休漁民代表團將會在那裡迎接我們並向我們講述他們的謀生方式。
  中國及其鄰國就南海問題發生爭議,而漁民們在其中也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中國海警船將越南和菲律賓漁民驅趕出自己的島礁和漁場。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知道中國漁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一支退休漁民代表團將會在那裡迎接我們並向我們講述他們的謀生方式。
  蘇成峰今年80歲,已經退休11年了。在爆竹聲消逝后,他幾乎是最健談的一個。
  他說以前(周邊國家的領土聲明變得認真起來之前)他在南海上並不經常遇見其他國家的漁民,因為這些國家漁民的船隻比中國漁民的船隻來得小,而且坦白說,他們的捕魚技巧也沒有中國漁民高。他說,這片海是中國傳統的漁場。
中國漁民世世代代都在南海上捕魚,他說。「這些是我們的海洋,就像一個農民去自己田地里一樣。」
我們詢問了他有關過往的事情。我們問他在他還小以及他父母還是一名漁民時,也就是說新中國成立之前南海是什麼情形?他沒有給我們提供太多的答案;沒什麼特別的,沒人談論這種事情。
  79歲的吳述金,79歲的麥運秀以及82歲的黃慶和在一旁傾聽,時不時的說一兩句話。他們以前都當過船長。他們捕撈過 瀨魚,石斑魚,馬鮫魚。他們會將捕撈到的魚直接在船上晒乾,或者賣給買家漁船,然後買家漁船再把這些魚運上岸邊。
  突然,盧玉勇出現了。他今年51歲,仍然是一名活躍的船員。他接過了話頭。「船上的生活非常艱難,」他說。
中國漁民世世代代都在南海上捕魚
  他拿出了一個粉色的塑料袋,裡面裝的是傳統的中國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他說(包括了火藥,造紙術和印刷術)。
  突然間他跪在了地上,並鋪開了一張海圖。他向我們展示如何在海圖上使用指南針,但是遇到了一點麻煩,可能是因為這個指南針上印的是傳統的標誌,而不是現代的那種印有360度的指南針。蘇也跪下來,所有記者以及當地人圍繞在一旁。
  盧玉勇說他很高興看到中國現在在南海上建立島嶼;他已經有三名家人在風暴中死去,因為當時沒有地方可以躲避,也沒有人幫助他們。而在某些島嶼上建立永久性的設施是可以救命的,他說。
但是當其他國家的漁民敢在南海上進行捕撈時,他說,「他們是在侵犯我們的領海。」
  「如果我們想的話,我們可以一直抵達澳大利亞,」他說。「但是我們不會。那不是我們的地盤。這不是愛不愛國的問題。而是要在自己的領海里捕撈才對。」
  他說,中國漁民是首先發現南海島嶼的。「而且不同於其他國家,我們是文明的,」他說,並再次提到指南針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他收起了地圖,拿出一張白紙並在紙上畫出了自己的海圖,稱之為「祖先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8: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