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誰砸了「大媽殺手」畢姥爺的飯碗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14 1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是誰砸了「大媽殺手」畢姥爺的飯碗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畢姥爺攤上大事相關資訊總匯
  4月6日,央視著名主持人「畢姥爺」畢福劍在飯桌上唱評《智取威虎山》的視頻流出,4月8日傳出央視停播其主持節目《星光大道》4期的消息。但到了4 月10日,形勢急轉直下,央視官方網站上的主持人介紹頁面中,「央視主持人大全」里已經沒有畢福劍的介紹,央視官網搜索「畢福劍」也搜索不到任何消息。

  這顯然是意味著,畢姥爺即使不被撤銷黨籍、央視開除,至少也註定當不成主持人了。剩下可供他選擇的央視崗位,要麽是在文藝中心、節目組噹噹編導或顧問,要麽是給別人打打下手,逃不脫被邊緣化的命運。當然以他的資歷和能力,離開央視另擇高枝是完全可能的。但畢姥爺主要是一名「大媽殺手」,跟大多數地方台的年齡定位不符,所以就算他找到新東家,也不可能再現在央視的輝煌了。

  況且畢姥爺是個犯了政治禁忌而下台的人,各路地方台也是黨管黨辦媒體,敢不敢收留他也很成問題。現在雖說還處於停職調查階段,但畢姥爺的簡介肯定是回不到央視主持人大全里了。

  到底是誰砸了畢姥爺的飯碗?畢姥爺參加了一個飯局,他唱著《智取威虎山》的著名選段,罵了領袖毛澤東,也調侃了解放軍和共產黨。他之所以敢這麽干,是因為他相信中國有了進步,已經不是張口得禍的時代。他信任自己的國家、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也信任飯局上的所有人。但是他錯了,不僅有人告密,而且國家也不像他想像的那樣寬容和開明,他觸犯了政治禁忌。老實說,我們這個國家對自己的歷史本來就缺乏反思,現在我們進一步發現,我們對國家的認識也不能算恰如其分。

  事實上,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所謂政治「新常態」。總書記習近平已經多次強調,要佔領意識形態陣地,要嚴厲對待「吃共產黨飯、砸共產黨鍋」的人。從 2014年開始,黨已經宣傳「要把庭院打掃乾淨」,強調「尤其是體制內的人,絕不允許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而不管你資歷多深、名聲多大。在意識形態部門尸位素餐者,要調離崗位;砸共產黨鍋者,要收回共產黨給他的飯碗。」有的人可能覺得這種話只是說說唬唬人的,但黨實際上已有周全的部署,路徑就是先反腐積累一定本錢,再逐步將國內政治引入「新常態」。如果誰被視為「砸共產黨鍋者」,有關方面就要收回「共產黨給他的飯碗」了。

  但不得不說,畢姥爺所面臨的形勢急轉直下,跟最近幾天的輿論走勢有關。畢姥爺的視頻傳出后,連《人民日報》都把主要心思放在譴責告密者上,央視則聲明「認真調查並依據有關規定作出嚴肅處理」,這本是一種可進可退的說法。但4月1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署名評論《黨員畢福劍必須講規矩》,指責「一分多鐘的視頻中,畢福劍把個人和小圈子的快樂建立在嘲弄調侃領袖和軍隊之上,建立在損毀黨的形像之上,而看起來他卻很享受這種感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大概是看到這篇評論,央視遂下決心砸掉畢姥爺的飯碗。

  《中國紀檢監察報》是中紀委機關報,它關注的是黨風黨紀,態度嚴肅一點,也屬正常。但這可能不是問題的全部。畢姥爺這種可大可小,碰到此類事件,黨的高層會採取一種觀望態度,不急於表態,就像鄧小平說的「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對」。相比之下,《人民日報》用什麽口徑講話,必須自己拿捏著辦,而作為中共中央的喉舌,它應該是不想把政治空氣搞得過於肅殺。而《中國紀檢監察報》跟中央實際上距離可能反而近一些,但在媒體中的地位又有些邊緣,因此對於畢姥爺的事,它不僅適於旗幟鮮明地表態,而且也有可能更了解高層的心思,也就能夠「低調」地傳達黨的高層的意志。

  實際上,正是輿論對畢姥爺的持續熱議,使黨下不了台。在黨的領導下,對事情和問題的官方定性總是要看它「社會影響」大不大,小即問題不嚴重,大即性質惡劣。如果大家不去議論它,事情或許還可以輕輕地放下;但正因為有太多的人想為畢姥爺辯護,有太多的人想借題發揮,對人民進行價值啟蒙,結果不僅將畢姥爺置於舉國關注之下,而且將中國共產黨的顏面、習近平有關飯與鍋的講話精神、黨紀的嚴肅性置於烤炙之中。如果讓畢姥爺繼續吃肉罵娘,將來人們豈不是要把老虎當大貓?

  我想起了裴多斐的那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有些人士打著替畢姥爺說話的旗號,將畢姥爺的「社會影響」放大了一百倍,這時候黨想冷處理都不行了。到底是畢姥爺的飯碗矜貴,還是言論自由的價值重要,答桉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既然生命和愛情可拋,讓畢姥爺丟掉飯碗,這事算得不什麽?明白了這一點,畢姥爺也算是求仁得仁、捨身取義。(楊彼得 資深時事評論人)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XFQkkYj6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