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海:1931年某高幹與下屬通姦致黨組織被毀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2-18 0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海:1931年某高幹與下屬通姦致黨組織被毀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天朝通姦、情婦錄》
  



  《縱橫》2009年02期封面圖

  核心提示:陳紹禹對此本早有所聞,看到胡君前來求教,聯帶想起自己的鬱積已久的心事,於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輕聲地向胡君獻策:「除了向國民黨告密,無法救回你的妻子。」

  本文摘自:《縱橫》2009年02期,作者:李慶剛,原題為:《羅綺園其人其事》

  在中共歷史,特別是中共領導的農民運動歷史上,羅綺園曾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是廣東省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是和彭湃、阮嘯仙齊名的廣東農民運動領導 人。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他曾擔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二屆主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廣東省農民協會常務委員等要職,為大革命時 期農民運動的發展和高漲作出了貢獻。大革命失敗后,他繼續留在革命陣營內,一度出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擔任黨的機關刊物《布爾塞維克》主編,后又任中共 中央宣傳鼓動部副部長併兼任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副部長等重要職務。這樣一個曾經歷血雨腥風鬥爭考驗的人,最終卻因思想道德防線脆弱,生活作風腐敗而致亡身 並給黨的事業帶來損失。本應如同時代的彭湃、阮嘯仙等農運領導人一樣在中共黨史上留下英名的羅綺園,卻因生活作風問題而走向了黨和人民的對立面,成為一個 反面典型,其人生軌跡,令人警醒深思。

  他曾是叱吒風雲的農民運動領導人

  羅綺園,廣東番禺人,1894年出生於當地的一個官僚地主家庭。他的父親曾任廣東省陽山縣縣長。如同海豐的農民運動領袖彭湃一樣,羅綺園後來也背叛了自己的地主家庭出身,成為農民運動的領導者。

  1916年,羅綺園考入上海同濟大學,攻讀文科。1919年「五四」運動后,羅綺園受到革命運動的熏陶,經常發表愛國言論,積极參加學生社團組織。他擔任 了同濟大學學生會委員,參與了會刊《自覺周報》的編輯工作,並為該報撰稿,揭露社會的種種弊端,抨擊反動當局的專制統治。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羅 綺園閱讀了許多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報刊和文章,開始參加學生革命活動。

  1921年8月11日,中共一大剛閉幕不久,中國共產黨公開領導工人運動的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正式成立。羅綺園在其中發揮過積極作用。 有當事人回憶說:「那時,勞動組合書記部很活躍,人家也知道這是共產黨辦的,來找我們實際上就是找共產黨。」「梅白克路(今新昌路)寶隆醫院中的護士也到 勞動組合來找過我們,因為醫院裡的德國醫生態度粗暴,欺侮她們,當時民族自尊心很強,大家要罷工反抗。這件事是通過同濟大學學生羅綺園去發動她們進行鬥爭 的,結果是勝利了,德國醫生向大家道歉。」(董鋤平:《回憶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黨史資料叢刊》第1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84 頁。)

  當時,能為中國人爭回一點自尊,當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經過鬥爭鍛煉,1921 年年底,羅綺園在同濟大學參加了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羅綺園回廣州從事革命活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廣東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羅綺園到廣州后,鑒於他在學生期間的表現,黨組織安排他主要從事青年團的宣傳工作。1923年5月,他出任社會主義青年團廣東區委候補委員,負責編輯團的 機關刊物《青年周刊》。6月,由阮嘯仙等負責的粵區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外圍組織「新學生社」成立,羅綺園任該社社刊《新學生》的編輯。這時,中共三大確定了 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羅綺園 的工作重心也逐漸由編輯刊物轉到領導農民運動上面來。

  為推動農民運動的發展,國民黨「一大」后即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批准設立農民部,作為領導農民運動的專門機構。農民部第一任秘書由彭湃擔任,羅綺園與阮 嘯仙兩人出任農民部組織員。1924年11月,彭湃辭職,農民部秘書一職由羅綺園擔任。從此時起到大革命失敗,羅綺園一直擔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一職。 為支持農民運動發展,羅綺園不遺餘力。他經常找革命政府重要領導人、同時又是他的上級的農民部部長廖仲愷商討解決有關農民運動發展問題。1924年11 月,廣寧地主武裝摧殘農會,破壞農會的減租鬥爭,在羅綺園、彭湃等人的努力下,廖仲愷手擬了孫中山大元帥命令,並派衛士隊和鐵甲車隊前往廣寧支援農民的斗 爭,使鬥爭最終取得勝利。1925年春,中山縣有一夥地主成立「競進會」,與農會對抗,並勾結土匪,欺壓農民。羅綺園和陳銘樞等率一團革命軍同到中山縣石 岐鎮,支援農民鬥爭,打垮地主武裝,在各鄉建立了農會組織。

  1924年8月至12月,羅綺園擔任第二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主任,適逢以陳廉伯、陳恭受為首的反動商團發動叛亂。羅綺園響應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政府號召,將學生組成農民自衛軍,參加了平息反動商團叛亂的戰鬥。

  1924年11月羅綺園被選為中共廣東區委委員。不久,又擔任中共廣東區委農委書記(一說彭湃任該職務),成為廣東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5年 5月,廣東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宣告成立省農民協會。羅綺園和彭湃、阮嘯仙三人被選為廣東省農民協會常務委員,擔負領導全省農民運動重任。由 於彭湃和阮嘯仙經常下鄉指導農民開展鬥爭,故省農民協會的日常事務常由羅綺園負責。1925年6月,廣州、香港工人爆發了聲援上海「五卅運動」的省港罷 工。羅綺園奉命到石井兵工總廠發動工人參加罷工。接著,出任石井兵工總廠訓育主任,培訓工人運動骨幹。

  1926年1月1日,農民部主辦的《中國農民》(月刊)在廣州創刊,羅綺園擔任主編。為該刊撰稿的大多是共產黨人,有毛澤東、李大釗、林伯渠、彭湃、阮嘯 仙等。該刊第一、二期上先後發表了毛澤東的《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和《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兩篇著作,李大釗的《土地和農民》、 彭湃的《海豐農民運動報告》、譚平山的《國民革命中的農民問題》等重要文章,也都在該刊發表。羅綺園本人在第二期上撰寫的《本部一年來的工作概述》,記載 了農講所一至五屆的辦理經過,以及在第九期刊登的《第六屆農講所辦理經過》,為後人留下了研究農民運動講習所和農民運動的重要文獻資料。

  1926年5月,廣東省農民協會召開全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羅綺園繼續被選為廣東省農民協會常務委員。不久他在第六屆農講所講授了《廣東第二次農民代表 大會決議案》這一課程。7月北伐戰爭開始以後,因革命中心北移,廣東農民運動進入困難時期。8月,羅綺園主持了廣東省農民協會擴大會議,並在會上通過了他 起草的《廣東省農民目前最低限度之總要求》的決議,成為指導當時農民鬥爭的綱領。

  1927年2月23日,廣東潮、梅、海陸豐17縣屬農民代表大會及勞動童子團代表大會在汕頭召開,大會發出請省農會發起組織全國農會等項通電,推動了全國 農協在武漢的創建工作。次日,羅綺園在大會上作《廣東省農民運動報告》,彭湃作《潮梅海陸豐辦事處會務報告》,有力地推動了海陸豐農民運動的發展。

  這一時期的羅綺園,的確是個叱吒風雲的農民運動領導人。

  他曾是反抗國民黨屠殺的不屈的共產黨人

  1927年國民黨發動「四一二」、「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后,為避免更大損失,中共廣東區委從廣州遷往香港,羅綺園卻留下來堅持鬥爭。5月下旬,羅綺園趕到 韶關,將北江農軍學校學生、北江各縣農民自衛軍和韶關鐵路工人組織起來,成立了由1000多人組成的廣東北江工農自衛軍,羅綺園親自擔任總指揮,揮師北上 武漢,共同討伐以蔣介石為首的反動派。

  到武漢后不久,羅綺園奉命前往香港,並帶去中央關於領導農民暴動的決議。1927年9月6日,中共南方局在汕頭召開第一次會議,決定由張太雷任書記,李立 三等為委員,羅綺園為秘書。10 月5日,在南方局和廣東省委的聯席會議上羅綺園被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候補委員。10月底海陸豐爆發了第三次武裝起義,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羅綺園滿 腔熱情地謳歌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撰寫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反動派與海陸豐蘇維埃》等文章,充分肯定了蘇維埃政權的地位和作用。11月,中共中央在上 海召開臨時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接著,羅綺園接替瞿秋白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並任黨報委員會委員。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沙發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2-18 07:54 | 只看該作者
南昌起義軍入粵后,為加強對廣東省委的領導,中央派羅綺園等人回廣東工作。在12月舉行的廣州起義中,羅綺園率領橫沙鄉農民赤衛隊參加戰鬥,並擔任農軍總指揮。廣州起義失敗后,他又回到上海工作。

  「八七」會議后遷到上海的中共中央決定重新出版中央機關刊物,並定名為《布爾塞維克》。1927年10月24日,《布爾塞維克》(周刊)在上海愚園路亨昌里418號(今愚園路1376弄34號)創刊。羅綺園來到上海后,在宣傳部工作。

  曾是編委會成員的鄭超麟在回憶錄中說:羅綺園屬於接近譚平山的人,張太雷為了防止平山的朋友在廣東搗亂,便把楊匏安和羅綺園調到上海來。這就是羅綺園來宣 傳部的原因。他說:羅綺園是廣東群眾領袖,他文章也寫得好,而且很幽默的。住在宣傳部時,對鄰居說他是我的「表兄」。不久,「表嫂」也來了,還有四五個 「表侄」。他知道中央為什麼派他在宣傳部工作。有一次曾向我表示他並不是平山一黨,他和匏安向來看不起平山。

  這時,離開了中共中央領導崗位的陳獨秀也蟄居上海,整理了一部學術著作《中國拼音文字草案》。其中分北京話、漢口話、上海話和廣東話,每種方言的發音,都請人校核過,羅綺園參加了廣州話的校音工作。

  在廣州起義失敗后的4個多月中,中央兩次委任李立三到廣東做重建和恢復黨組織的善後工作。但在「左」傾盲動路線的指導下,李立三的工作並不理想。1928 年3 月18日李立三致信瞿秋白,表示要「極力加緊工作」,「計劃在短期內造成暴動的局面」,並期望中央調來更多幹部,他特別要求希望「恩來同志即來指導擴大會 議」,「速請羅綺園回來擔任《紅旗》(廣東省委機關刊物——筆者注)編輯」 。

  中央沒有同意李立三的意見,周恩來和羅綺園也就沒有去廣東。中共六大后不久,李立三成為黨內舉足輕重的4位常委之一,擔任宣傳部部長兼黨報委員會主任,羅綺園也出任《布爾塞維克》編輯委員會委員。

  李立三接任中央宣傳部部長后,為加強宣傳工作,決定創辦中央機關報《紅旗》。此事交由中宣部下屬的文化工作委員會負責人潘漢年與羅綺園、李求實籌備出版。1928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創刊。

  因工作頗有成效,1929年6月在六屆二中全會上,羅綺園改任中共中央宣傳鼓動部副部長,並擔任《布爾塞維克》主編。羅綺園的工作突然繁忙起來。他曾為中 央幹部訓練班(惲代英任主任)作過報告。王凡西在《雙山回憶錄》里說:那次訓練班中除了周恩來與我們討論政治問題之外,其他的人都給我們報告實際工作經 驗。羅綺園給我們講農民運動,大家對他的印象不好,他可能知道的東西不少,但是講不出來,同時他毫無泥土氣,無論談吐或舉動上,都不像是干農民工作的;性 情不開朗,也不適於群眾工作,此人在早期之主持農運,可能由於某些偶然因素。

  偶然因素中又有必然。在農運人才缺少的情況下,1930年羅綺園又兼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副部長。這時,羅綺園還參與到對陳獨秀的批判當中,1930 年6月14日,他以「易元」的化名在《紅旗》上發表《紅軍與陳獨秀先生》的文章。針對當時認為陳獨秀攻擊紅軍是「土匪」的言論作了批判。

  此時,羅綺園的革命熱情是高漲的。1930年8月30日,是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四烈士被國民黨殺害一周年紀念,作為與彭湃曾經共同戰鬥過的戰友, 羅綺園以「易元」化名在中共河北省委機關刊物《北方紅旗》第29期上發表了《彭湃同志傳略》一文,記述了彭湃革命的一生,他讚揚彭湃說:「彭湃同志是中國 農民革命浪潮中第一個潮頭,他開闢了這十年來農民革命歷史的頭一篇。中國的農民,從廣東以至東三省,誰個不知道有彭湃,誰個不知道彭湃是他們的領袖。而中 國一切地主豪紳又沒有一個不切齒痛恨彭湃的」,「彭湃這兩個字,在農民則當作救星,而地主豪紳卻如見了催命符一般害怕。他的名字,簡直震動了全世界的人 心」。羅綺園指出:「彭湃是不難學的,他不是天神,他只是革命群眾的領袖。」他指出彭湃八種精神:有富有開路先鋒的精神;有不顧一切,排除萬難以貫徹目的 的勇氣;不怕挫折,而且從不灰心;宣傳煽動能力很大;最善於鬥爭;階級觀念極其強烈;對付敵人非常嚴峻;在鬥爭中最勇敢。羅綺園指出:「彭湃同志所以能成 為群眾領袖,因為他能夠發揮以上所說的八點特長,而這些特長,是每個共產黨員都有資格並且有機會去學習的。」歷史的反諷之處在於,最有可能學習彭湃這些特 長的羅綺園並沒有真正學到。

  1931年1月至3月,羅綺園成為南方局成員;同年2月任出版部負責人。1931年7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以後,他開始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這是羅綺園人生和事業的頂峰,卻也是其人生下滑和墮落的開始。

  1931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主席向忠發被捕叛變,在供述中,他提到「經濟來源」時指出,「紅旗報二千元(現由羅綺園負責)」。這就把羅綺園暴露在國民黨的眼皮底下,加劇了被國民黨特務捕獲的危險。

  然而,出賣羅綺園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他最終成為因生活作風腐敗而叛黨亡身的反面教材

  羅綺園擔任宣傳部副部長時,正是白色恐怖極為嚴峻的時刻。但他沒有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卻過分沉溺於地位變化、權力膨脹所帶來的虛榮與快感中。羅綺園的思想 開始變質,生活作風開始腐敗。他利用工作關係和權力影響,將黨的工作紀律拋諸腦後,與《紅旗日報》(193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與《上 海報》合併為新的中央機關報《紅旗日報》)工作人員胡某的妻子勾搭成奸。胡某忌恨在心,遂尋機報復。

  對於羅、胡出現的私生活糾葛,有關部門沒有引起高度重視並加以解決。7月下旬,胡某被派去溫州工作,開船前五分鐘他借口上廁所跳上岸向國民黨告密。同行人員發現時,船已開行無法報警讓特科紅隊採取措施。胡某趕到南京向國民黨告密后,陳立夫立即布置大抓捕。

  曾是國民黨中統特務的黃凱回憶說,顧建中帶來一個姓胡的黃埔四期生,此人自稱中共軍委幹部,他寫信給老蔣(指蔣介石)告密,並提供了一批重要幹部的住址。 我們根據胡某的線索按圖索驥,首先以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楊匏安為目標。1931年7月25日清晨,在捕獲楊匏安的同時,羅綺園也遭逮捕,據史料記載,國民黨 特務此次行動一共抓捕了16人。中共中央《紅旗日報》美生印刷廠也遭敵人破獲,黨組織遭到嚴重的損失。

  黃凱說,楊匏安被捕后,我曾經秘密親自找他談話,勸他為家庭為個人前途著想,考慮自首,但被楊先生毅然拒絕。他說:「殺了一個楊匏安,殺不盡千萬個楊匏 安。」接著我就趕到南京向陳果夫彙報,並建議將楊軟禁,因為楊在民國十三年擔任過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是陳果夫的上級,陳果夫也頗贊成。

  曾是國民黨中統特務頭子的徐恩曾在《我和共產黨戰鬥的回憶》中這樣描寫這段歷史,錄下供一參考:

  一位曾受莫斯科訓練的共產黨員胡君,回國以後,被派為共產黨江蘇省委,他有一個年輕而又美麗的妻子──陳小妹,也是共產黨員,同被派在江蘇省委的婦女部工 作。夫妻二人的感情很好,同在一起工作,鶼鶼鰈鰈真是一對理想的配偶,可是好事多磨,有一天陳小妹忽然接到共產黨中央轉來的命令,派她去和中共的另一要員 羅綺園「住機關」(因為羅的住所,需要有個女人去掩護,所以共產黨派她住到羅的機關里,表面上裝成羅的妻子)。根據共產黨的工作紀律,任何命令事先都毋須 徵求同意,只有絕對服從,此事當然也不例外,陳小妹接到命令,立刻和丈夫商量,二人心裡萬分不願,但是鑒於「紀律」的森嚴,不敢違抗,只好忍痛分手,不 過,問題卻從此發生了。

  原來陳小妹竟是一個在中國傳統的倫理社會中長大起來的女子,雖說已受過布爾什維克的洗禮,對男女問題,不像一般舊式婦女那樣拘謹,但是要她去和一個未曾見 過一面的男子同居,此事究竟有點為難。於是常常找機會向她的丈夫訴苦,胡君呢?本來已對「領導方面」這種「亂命」非常忿恨,經不起他的愛妻的一再哭訴,更 感無法忍耐,只是奪走他的愛妻的是共產黨,不是一個普通人,這將如何處理才好呢?想來想去,沒有主意,後來想到老同學陳紹禹以足智多謀見稱,乃走去和他商 量,陳紹禹對此本早有所聞,看到胡君前來求教,聯帶想起自己的鬱積已久的心事,於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輕聲地向胡君獻策:「除了向國民黨告密,無法救 回你的妻子。」

  「向國民黨告密?」忠實的胡君,簡直認為陳紹禹故意開他玩笑,要不然就是有意測驗他對共產黨是否忠誠。因此,初聽之下,不由驚呆了,但細看陳紹禹一本正經 的表情,不像是開玩笑,彼此的友情,也沒有設計陷害他的理由。再仔細一想,除此以外,的確別無更好的方法。結果,「小資產階級的溫情主義」戰勝了無產階級 的馬列主義,胡君終於接受陳的建議向我們求援了。

  不過有一點,與陳紹禹的原意不符,陳的獻策是要胡君自己不出面,匿名報告羅綺園的住所,同時,事先將陳小妹約出來,以免同時被捕,胡君一想,此事不舉發則已,一經舉發,自己就不能再在共產黨內存身,所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出頭檢舉。

  在一天的早晨,胡君引導我們到馬斯南路一座很華麗的巨宅中,把他的愛妻接出來,並把羅綺園捕到。在另一個房間里,又捕到共黨的另一要員楊匏安。

  羅綺園和楊匏安都是共產黨的中央委員,在共產黨的地位,僅次於陳獨秀、李大釗,而和瞿秋白、毛澤東等相等,在所謂「國共合作」的跨黨時期,他們又是國民黨的中央委員,當時是屬於瞿秋白、李立三的一派,而與留俄派的陳紹禹等不睦,所以就被出賣了。

  楊匏安是華南地區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國共合作時期在國民黨內地位也很高,蔣介石知道他受過共產黨的處分,竭力進行勸降。楊匏安每天都被看守叫出去 「會客」,來者都是國民黨要人。面對誘降,楊匏安的回答只是:「死可以,變節是不能的。」同獄難友無不為之感動,連看守的獄卒也敬佩地稱他為「鐵人」。

  而羅綺園卻發生了動搖。楊匏安與羅綺園共事多年,他覺察到羅綺園被捕后垂頭喪氣,為勸說羅綺園振作精神,保持革命氣節,他口誦《示難友》一詩,贈與羅綺園 和同獄難友。詩云: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生無可戀,大敵正當前; 知止窮張儉,遲行笑褚淵;從茲分手別,對視莫潸然。

  但羅綺園卻苟且偷生,寫了自首書,當了叛徒。敵人想把楊匏安也勸降過來,最後蔣介石親自把電話打到獄中要楊匏安接,但楊匏安卻將話筒摔到牆上。

  羅綺園、楊匏安被捕后,黨組織曾通過宋慶齡、何香凝出面營救,並準備在敵人將他們解往南京途中武裝劫車,但國民黨方面卻下達了就地槍決楊匏安的命令。1931年8月的一天晚上,楊匏安被害於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時年35歲。

  鑒於羅綺園因生活作風被捕叛變給革命帶來的損失,1931年8月28日,中共中央通過《中央關於叛徒羅綺園、廖划平、潘問友的決議》,決定永遠開除羅綺園 等人的黨籍。出賣了自己和同志、企圖苟且偷生的羅綺園,並沒有得到劊子手的饒恕,不久便遭槍殺,時年37歲。羅綺園就這樣為自己本應轟轟烈烈的人生畫上了 恥辱的句號。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S38Em10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2: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