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上醫治未病 [列印本頁]

作者: kylelong    時間: 2014-11-15 07:00
標題: 上醫治未病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善治未病之病,於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也就是我們家人推崇備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僅善治已病之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針放血、用藥教葯,都以為我醫術高明,因此名氣響遍全國。」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扁鵲本來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名醫,但上述史載的扁鵲實為約生於公元前407年左右(戰國時代)的齊國名醫,本名秦越人,被後人稱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上醫」和「中醫」的思想,在2500年前左右都已產生。  

當代名醫陸廣莘先生云:「上醫治未病之病,謂之養生;中醫治欲病之病,謂之保健;下醫治已病之病,謂之醫療。」用後現代醫學的說法,「上醫」屬於養生學,「中醫」屬於保健學,或都叫預防醫學,下醫才是今天理解的醫學。

醫學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來的,這種威脅是可以預防和提早發現的。

你可以活到120歲!

世界上絕大多數健康問題度可以通過營養與保養來解決!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