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何我們從小學習的語文是假語文

[複製鏈接]

3996

主題

4055

帖子

5529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發糕 發表於 2014-5-13 1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王旭明

在前不久舉辦的全國真語文教學活動青島站上,我聽了一位年輕教師上的研討課《斑羚飛渡》。課後我發了這樣一條微博:「老師無節制地放縱情感,什麼老羚羊的無私奉獻呀,勇敢付出呀,偉大與崇高譜寫動人之歌云云,在音樂和畫面的烘托下,鬧極。這就是當下時髦而虛偽的語文課。」這真的是一堂「假語文」課!

其實,類似這樣「時髦而虛偽」的假語文課堂和假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就我聽過的課來說,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假語文課。有感於此,我們在2012年底開展了真語文教學活動,並鮮明提出:真語文就是語文;真語文強調回歸傳統,找回本真。其基本要求是: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為目的;語文課一定要培養學生自然、健康的表達習慣,一定要培養學生自由、個性的心理品質,一定要培養學生獨立創造的人格特徵;語文課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了解國學知識。

  我們知道,語文教育包括教材、教學、評價、教師等若干方面,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真語文實際上涉及教材研發、考試評價、教師培養、課堂教學等語文教育諸多方面,而我們之所以選擇課堂教學作為切入點,是因為相對而言,課堂教學對於教師和我們來說自我調控的空間大一些,教材、教師、評價等方面則需更高層面的機構和更大的政策調整去解決。

  我們為什麼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真語文教學研究和觀摩活動呢?

  開展真語文教學活動,是語文教育現實之需。當前,社會各界對目前語文教育現狀大都十分不滿。語文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主要表現為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技能。這說起來簡單的目標,聽起來簡單的技能,本應該是很有趣味的課堂,在當下卻變得複雜了。我常常聽一線語文教師說,語文課總是承擔著很多語文之外的任務,語文老師除了教語文,還要「教」思想品德、政治歷史,甚至美術、音樂、體育。作家葉開讀了其念小學的孩子的語文教材后,不滿於「有些課文寫得太糟糕了」,寫了很多文章抨擊,後來結集為《對抗語文》出版,一年之內加印了五次。概而言之,社會各界對語文教育的不滿,一是教材,二是考試,當然更重要的還有課堂教學。

開展真語文教學活動,是語文課程特點使然。語文是影響人一生的重要課程,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關乎人的精神成長。在古代,自漢語誕生之時起,語文教育就隨之產生。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學生「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言語」和「文學」實際已經相當於語文教育的內容。經過千百年的積澱,古代語文教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思想和經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一部分。到了近現代,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等語文前輩的教育思想精髓對我們也有很多啟示。葉聖陶先生在《認真學習語文》中告訴我們:「學習語文還可以養成想得精密的習慣,理解人家的意思務求理解得透徹,表達自己的意思務求表達得準確;還有培養品德的好處,如培養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等,這樣看來,學習語文的意義更大了,對於從事工作和培養品德都有好處。」

  進入新世紀,隨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制定,語文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語文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縱覽古今,無論是古人留下的有關語文教育的寶貴經驗,還是新時期對語文課程性質和功能的定位都告訴我們:語文就是「語」和「文」,就是語言文字的運用,就是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這與真語文的理念高度一致,完全相同。

  開展真語文教學活動,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指出,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其核心是「真」和「實」。求真務實也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擔負著神聖的母語教學任務的語文課程尤其應該以真為美,以實求進。劉延東同志在紀念《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1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一種基本能力,是綜合素質的重要構成因素。良好的口語、書面語表達水平和語文綜合能力對個人成長、成才、成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響。加快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提高全體國民的語言文字能力和應用水平。在求真務實之風吹入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國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水平倍受重視之時,語文教育卻面臨華而不實、繁蕪叢生的局面。所有過分誇張、大量渲染、煽情濫情、濫用現代化手段等不以語文為主角的語文課,不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的語文課我們都稱之為「假語文」。因為假語文的存在,我們才提出真語文;因為假語文的猖獗,我們才提出真語文;因為假語文和求真務實的十八大精神相悖,我們才提出真語文。

  真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一年多來,得到了眾多語文教育同仁的熱情響應。原國家教育委員會總督學、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李宇明,北京大學教授張辛,湖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周慶元,著名中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餘映潮、黃厚江、張賽琴等,他們通過做報告、上示範課、開大講堂、撰文討論、微博熱議等多種形式探索語文教學歸真之路,深受一線語文老師的歡迎。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支持,真語文活動才充滿希望。也正是因為假語文大行其道,我們才聚集在一起,如此痛心疾首,不惜被稱為「毒舌」去打擊它。從這個意義上說,別的理論都可能常青不老,而真語文,我希望它是有壽命的,我希望它早一天結束壽命,我希望它早一點退出歷史舞台,即假語文消滅之日就是真語文結束之時。

  在這裡,我特別呼籲: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專家和教研員,能夠接受並支持語文回歸到語言文字的本質特徵上來;能夠接受並認同語文的人文性,凝聚並體現在語文的工具性當中;語文的現代化不等於聲、光、電並用,而是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和教學內容的現代化;語文的現代化要堅持以語文為主、現代化教學手段為輔的原則;各級領導和專家,能夠支持語文老師作出真語文探索,給他們鼓勵,給他們各種榮譽,給他們提供各種便利,為弘揚真語文作出貢獻。

  愛麗絲·門羅說:「我們可以失望,但不能虛假。」真實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最能打動人、感染人的力量,真實的背後是自信和勇氣。如今,我們的國家和政府也越來越勇於展現真實的一面,政務越來越公開透明,文風越來越求真務實,新聞言論越來越自由開放……真實,讓人坦然從容、快樂幸福;真實,讓人胸有目標、心有所向。

  這個時代需要真實,需要真實的人,需要真語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