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iankang001 於 2014-2-26 17:20 編輯
紐約的房客和房東因為當地經濟變化而陷於難解的矛盾之中:許多房東希望利用紐約市租房市場繁榮多收錢,而許多低收入房客卻不知道他們還能住多久。
《紐約時報》報道了這樣一個案例:房東以房屋維修為名,讓工人帶著鎚頭和電鋸,毀掉了房客的廚房和衛生間。儘管紐約市長承諾要為中低收入居民增加平租房數量,但仍滿足不了居住需求。
紐約市房客有時會碰到如下情況:房東發信說他們需要進入公寓兩周進行維修。工人第二天一早就上門,帶著鎚頭和電鋸,幾個小時就毀掉廚房和衛生間。
工人離開之後,位於布魯克林布希維克(Bushwick)一公寓樓的1L房客可以從破爛的廚房地板看到地下室。八個月之後,那所樓房一層六個單元的房客仍然看到廚房和衛生間一片狼藉。
據《紐約時報》報道,那些房客和房東因為當地經濟變化而陷於僵局:許多房東希望利用紐約市租房市場繁榮多收錢,而許多低收入房客卻不知道他們還能住多久
在租金穩定公寓住了23年之後,諾利亞·卡列若(右)及全家想辦法留下,而房東採取恐嚇手法想趕跑他們。(《紐約時報》圖)
一家回收公司工頭、52歲的卡洛斯·卡列若(Carlos Calero)說,「我們唯一的錯處就是在這裡住太久了。」卡列若和妻子、兩個孩子和兩個孫子共住一套兩卧室公寓,每月房租706美元。
由於租房佔全市住房市場的68%,房東-房客糾紛是紐約市生活中的一部分,儘管住房官員說,布希維克小區98 Linden Street那所公寓樓發生的情況並非正常。對於很多房東和房客來說,這種爭執關係重大;尤其是在房價上升到類似卡列若那樣的家庭難以負擔的時候,問題就更為緊迫。
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承諾要為中低收入居民增加平租房數量,緩和緊張。但為了讓新政策真正產生作用,房客維權人士說,市長必須遏制平租公寓的減少。
在高尚化的社區,新租戶租金可能相當於原來穩定租金的兩倍或三倍。律師和執法官員說,許多房客面臨非法卻通常成功的壓力手段,被迫搬出;有的人因為被迫要買斷並出示公民身份證明而被趕出。
政府各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失去的租金管制公寓數量最多,其中布希維克、布魯克林高地、上西城和曼哈頓下城最為突出。
紐約市租金指導委員會成員、代表租戶打官司的城市正義中心副主任艾普斯坦(Harvey Epstein)說,很多案例都是房客放棄。
公寓在某些條件下可以合法擺脫租金管制,包括政府對一所大樓的補貼到期、共有公寓或合作公寓改建。但一套平租公寓變成市場價公寓卻有大量的漏洞可鑽。
這些漏洞包括:當一套空置公寓的月租金達到2500元后,可以脫離管制(vacancy decontrol);當房客搬走後,房東可以將空置公寓的租金增加20%,稱空置加租(vacancy allowance);當房東對單個公寓進行翻修后,每投入40元,每月可加收1元房租;如果房東對整棟或部分樓房進行翻修,每投入84元可加租1元。
房東為了儘快脫離管制,以上幾種方法並用,就可以把一套租金遠遠低於2500元的公寓變成市場價出租。
儘管紐約州2011年收緊租房法規,要讓平租房擺脫管制更為困難,紐約市2012年仍然凈減少2500套平租房。根據統計,2012年新增租金穩定公寓6960套,但擺脫租金管制的公寓卻高達9499套,其中71%都是通過空出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