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創:是 沒 有 人,還 是 沒 有 傳 統?!

[複製鏈接]

397

主題

956

帖子

805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燕山紅場 發表於 2012-2-20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2月17日的我們研究所授予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名譽博士學位的儀式后,李大使和駐俄使館部分外交官在遠東研究所所長、學術委員會主席季塔連科院士的邀請下步入所長辦公室,即將舉杯相慶。而自己要急匆匆趕到白俄羅斯火車站附近的民宅去授課,在走出研究所大樓時,眼前的一幕讓自己急步跑上前去—— 剛剛在會議室里發言的謝.齊赫文斯基院士正拄著雙拐艱難的向汽車前走去。而在他身邊攙扶僅僅有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庫利科娃,馬上就走到院士的另一側,小心翼翼的攙扶他,在進入汽車時,手在車門上方護住他的頭頂,身子是進去了,但他的腿實在很難彎曲,自己就抬著他的腿輕輕放在車內,掩上車門。
看著老式黑色伏爾加車遠去,心裡百感交集。謝爾蓋•列奧尼多維奇•齊赫文斯基,1918年9月出生於列寧格勒,1938~1957年、1967年起蘇聯外交部工作人員。1939~1940年駐烏魯木齊副領事,1946~1949年駐北京總領事,1949~1950年駐華大使館參贊。1949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齊赫文斯基以蘇聯駐北平總領事和蘇聯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的身份,參與了蘇聯承認新中國政權的全部過程,並受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的邀請,參加了十月一日的開國大典。1999年10月1日,應邀登上天安門觀禮台,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50周年紀念日慶祝活動。按說他出門至少應該有人陪同,而攙扶他的嘉麗娜.庫利科娃也是七十多的老人。即將九十四歲的老人在飛雪中赴會已經不容易,地上冰雪很滑,難得就不能找個中年男士來。是的,我們研究所罕見年輕人,四五十的就是最年輕的了。可是,總該有人想著——他是拄著雙拐的老人。我的學生就是他的秘書 ——二十多歲的女孩,可從來沒見到過她哪怕是一次的陪同。
無獨有偶,一年前,參加了紀念父親阿•波•羅高壽誕辰110周年俄聯邦委員會委員、前駐華大使羅高壽也是拄著雙拐的(撞車受傷)赴會,恰恰也是自己將他攙扶進車內的。無論齊赫文斯基還是羅高壽都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作為一個中國人,舉手之勞的敬意體現是自然和應該的。問題是俄國人呢?都去哪裡了?
當目睹了在地鐵里、公交車上,那些七老八十的老人吃力地拉著小車,裝著採購的十多公斤土豆、紅菜、洋白菜時,很是不解。曾經問過一位學生:他們的子女呢?她的回答是:如果去照顧老人,就會喪失工作的機會;而郊區市場里的大量採購是為了便宜。
與一位在京城生活了三年的男孩兒討論此事,他說:在北京從來沒有見到老人們提著那麼多的物品,倒是看到老人們在街頭巷尾、公園橋下唱歌跳舞、打太極拳。
據說俄羅斯民族很注重歷史延續,曾經考察過普京有八分之一的貴族血統,每逢重大紀念日都會有各類的活動。但2012/2/17日的一幕卻讓自己陷入困惑,百思不得其解。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什麼在俄羅斯研究中國傳統文明的中心和基地的遠東所都發生如此費解的現象?真的有些失望,敬請讀者自己評判吧!                               2012/2/20  
  久懷慕藺,渴驥奔泉,厲世摩鈍,拳拳服膺。

451

主題

4891

帖子

44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41
沙發
LUG 發表於 2012-2-21 09:29 | 只看該作者
沒有傳統的人。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鐘、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紅燈籠(宮燈、紗燈) 京戲臉譜、皮影、武術桃花 ...不是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217

帖子

18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1
3
伊夏 發表於 2012-2-29 06:1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幾千年傳承的文化很多還是很精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8: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