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亞洲文化學院基金會主席 Michael S. Chen在UACA中國項目年會理事會上的講話

[複製鏈接]

42

主題

68

帖子

8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utuo 發表於 2012-1-29 1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亞洲文化學院基金會主席 Michael S. Chen

在UACA中國項目年會理事會上的講話

( 中譯稿 )

(2006年12月16日 華盛頓)



我高興地歡迎各位出席本屆年會。

對於Somerset House使我們有可能在華盛頓召開年會,對於Somerset House、Club House Security和所有工作人員在年會期間給予的一切支持,我在此表示感謝。

我對我的朋友和同事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校董會主席趙曉明先生在過去兩年的友好合作以及他今天上午周到的發言表示感謝,我向他所領導的傑出隊伍致敬。

我也感謝我們尊敬的院長先生R. Mallory Starr,Jr.博士的支持和具有震撼力的發言,在中國項目開發和追求穩健的學院管理方面,院長先生表現出少有的綜合領導才能。我還要感謝各位理事和執董會對基金會工作所給予的合作,感謝你們的友誼和密切合作。對我們的執行院長Yinong Chong博士,我和趙曉明主席一起十分敬佩你在UACA一年期的任職期間所取得的成績,我同樣期待著與副院長Shawn Cartwright教授、Huijuan Helen Xu教授、Anchi Hoh教授攜手合作,並相信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正如Shawn Cartwright所說的那樣,我期待著我們共同出訪中國。請接受我們對你們在建設UACA的努力中所取得的成功表示最良好的祝願。   

主席先生,我以前曾有二次榮幸地向各位發表講話。
  
在兩年前的年會上,我談到了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教育發展基金會解決籌資的必要性。我看到了UACA在內部進行的必要的改組,在外部以全新的活力建立夥伴關係,與其他官方援助和發展機構、民間社會、私營部門建立夥伴關係,聆聽我們為之服務的教育發展要求,與他們更加密切地合作。過去的兩年是艱苦的兩年。  

2005年我強調了基金會作為「知識基金會」的作用。我也講到「發展籌資會議」。UACA承諾將與關注這個問題的戰略夥伴一起在任何我們感興趣的領域與之並肩合作。從那時以來我們堅持不懈地積極推動這項議程。

此後不久我們和基金的同伴一起闡明了我們對開展中國項目的觀點。援助和發展動議帶來了真正的變化,在這些合作上又取得了更多的進展。

2006年初我講的是「包括與挑戰」,講到從文化的角度思考發展問題的必要性,講到把傳統文化保護和最容易受傷害的貧困學生從社會的邊緣放到舞台中心。

一年前,中國經濟的發展主宰了我們的注意力,而我講的是「另一種危機」,是那些被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錯位問題、受窮的人們以及找到希望卻眼見其被粗暴奪去的人們所經歷的失學的危機。我講到我們這個機構在緩解危機對人民的影響方面擔負的特殊作用,講到對超脫解決資金問題,把社會和結構問題與教育發展問題綜合考慮的迫切需要。

主席先生,一年之後我們今天又在這裡開會,想想經歷了種種困難並通過我們的集體行動,我們從許多方面看到了人民最好的一面。我們看到了一種匯合——一種對國際性問題需要國際性應對的共識,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為,一方貧困就是國家貧困,他們的聲音越來越響。他們要求建立一個以平等、和諧及社會公正為基礎的社會制度。這也必須成為我們的要求。因為尋求一個更加平等的世界就是尋求持久和平,這是僅靠少數人富裕起來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中國的成功的確是非凡的。在不到一代人的時光之前,十個中國人中有8個中國人靠耕作產生的一天不到一個美元的收入勉強維持生計。三個成年人中有一個成年人是文盲。如今,兩億人民已脫離赤貧,文盲率已降至十個成年人中只有不到一個是文盲的水平。

我上任以來的工作重點之一是親自感受開發事業的脈搏。我們迄今為止已訪問了近二十個亞洲國家。我們與許多中國大學、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作了會面。與上述機構組織就一系列問題作了交談,如教育問題、文化問題、婦女問題、環境問題、醫療衛生問題和改革宏觀經濟的影響問題。

在我所到之處,我無不為我們所服務和合作的中國人民(即便處於困難境地)所表現出的力量、幹勁和進取精神所感染。同時,成千上萬的落後地區人民被貧困所困擾、幾萬名兒童因無家可歸而流落街頭巷尾、許多殘疾人士得不到社會任何支持、最貧困的人民處於凄慘境地,所有這些均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

但無論他們是生活在平原還是山谷,無論他們是住在貧民窟還是邊遠村落,無論他們是操國語還是南方語或北方語,他們均有以下共同的呼聲:他們不要施捨,他們要的是機會。他們不需要外界強加給他們任何解決方案,他們需要的是自身奮發圖強的機會。他們不要我的文化價值或你的文化價值,他們要他們自己的文化價值。他們要以自己的傳統來豐富他們的未來。

我了解到不管人們生活在何方,其要求都是一樣的,無論是今天在這座大廈里開會的人還是在中國各地的人,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想讓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家庭生活得最美滿。我們都要和平和經濟與人身安全。我們都希望生活在富有支持的社區中。我們都要自己的個人尊嚴。

和中國的合作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廣州的貧民窟,一位參加自助社區兒童教育項目的婦女讓我懂得發展不僅僅是一項慈善事業;發展意味著接納貧弱者和賦予權力。

在長江三角洲,一位因河流沼澤地環境惡化而喪失生計的漁民使我明白,如果不保護好環境,辛勤的勞動會付之東流。

廣西,那裡的一位民間藝術家讓我認識到,如果伸出一隻手為窮人提供資金援助,又用另一隻手要他們償還等額的債務,那麼扶貧的效果其實微乎其微。這簡單的一課成為我們提出「中國藝術類貧困女大學生獎學金動議」的基礎。

最重要的是,我領悟到一個共同的人性:和在座的各位一樣,生活在貧困之中的人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享受教育、健康、安全和機會;他們需要發言權,而不是慈善施捨;他們需要機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他們需要對人權的尊重。

我們正是為了這一共同的人性而努力,用激情戰勝貧困。但是,戰勝貧困不能只靠激情,我們必須採取行動,而且要採取有效的行動,必須獻身於這項漫長而艱苦的事業。

我這是第三次以美國亞洲文化學院基金會主席身份發言。我感謝我有這第三次機會對我的同事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校董會主席趙曉明先生、各位理事和執董會表示我深深的謝意。我非常珍重你們在過去兩年時間內給予我的協作。我們更密切地並肩工作,我不斷從你們的豐富經驗和智慧中獲益。


謝謝大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8: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