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駱家輝「廉潔秀」刺痛了誰的神經?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1-09-24 19:14:05
顏昌海 鳳凰播報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2011年9月22日發表社評,諷刺並批評了新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國內民眾一邊倒的批駁《環球時報》,認為駱家輝的行動是美國自由文化中產生的政治常態,當局的恐慌正說明其執政的非法性和病態思維。《環球時報》的社評題目是「希望駱家輝好好做『駐華大使』」,文中諷刺駱家輝是做「廉潔秀」,批評他「以巧妙的方式干預中國輿論,增加中美之間新的誤解和懷疑。」

而大陸民眾則認為,駱家輝不是做「廉潔秀」,這正是美國的精神,是美國的政治文化。自由文化所產生的自然現象。美國的政治文化就是說所有的政府官員,他們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人民為他們服務。但中國大陸病態的政治文化,官員們不是民眾的服務者,而是民眾的影響者和領導者,是人民的主子。在這種政治生態中,中國大陸官方看美國一切事物時,都是畸形的;美國政府官員一舉一動都是有政治內涵、有詭計、有陰謀的。這同時也說明這個中國大陸現在官方輿論的一種極度的恐慌,說明他們自己非常沒有安全感,知道自己的不合法。在美國,政治官員上班的時候是政治官員,下班的時候就是普通民眾,官員不能為所欲為的,是在人民允許之下去行政的,若做的事情就是不合選民意,下次選舉就沒了他。

大陸著名作家王朔發微博說,駱家輝不過是吃了碗炸醬麵,坐了個經濟艙,去了一趟民工子弟學校,並申請將孩子安排在該校讀書,我們的報紙如環球時報就不幹了。警告人家好好做自己的大使。你一個中國報紙,中國貪官你不敢報道也就算了,人家老外吃穿簡單點也礙著你了,非得跟你們一起鮑魚魚翅同流合污。

著名網路評論家笑蜀表示,駱家輝確實沒啥了不起,那些舉動在人家不過是常態之舉。但常態之舉到了中國卻成了奇迹,而讓官媒緊張到如臨大敵,愈加反襯出中國官場的變態。不反思自己的變態反而責備人家的常態,用四川民諺講,這叫沒飯吃怪筲箕。

大陸著名論壇凱迪社區轉載了《環球時報》這篇社評后,一天之內有近5萬人次瀏覽,回貼一邊倒都是嘲諷、分析或駁斥《環球時報》的。網民「堅決不唱紅歌」寫道,作為環球時報,好好辦你的報紙,別成天造謠生事。

被網民調侃為「砸中國官場」的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駱家輝在今年中秋節前夕,攜家人和子女專門探訪北京打工群體子弟,他的親民形象令百姓落淚。北京維權人士野靖環說,與中國大陸官員、甚至一個警察對百姓的囂張跋扈相比,駱家輝的行為令她感動得落淚。他在網上發了一個評論:太感動!太感人了!一個美國大使,而且他的孩子也坐在打工子弟的中間,他沒有一點凌駕於普通老百姓之上,在中國這種事簡直是不可能的,哪一個領導幹部會把自己的孩子和打工的孩子放在一起坐?不可能的!在一起玩都是不可能的。「北京的市長、區長各個部門所謂的領導,上哪見去呀?出門人家都帶保鏢的。有一次我到一個派出所去,派出所居然說,你到這來上訪是非法的!」野靖環還講述了一段在北京東城區公安局長接待日會見局長時的經歷。野女士說,他們在那裡只看到一位小警察,並沒有能夠見到局長,「10幾個人在外邊喊:見局長!出來一大幫警察,連推帶搡給我們按回去屋裡」。在中國,一位公安局局長都如此難見,與上層人物的接觸就更是難比登天了。北京維權人士吳田麗認為,在尊重人權平等的問題上,中國大陸官員應該與駱家輝大使接軌:美國副總統拜登日前訪問中國時,一行五人上街吃炸醬麵,只花了79元人民幣。另一位美國官員,新任駐中國大使駱家輝上任時,全家五口,乘坐普通客機抵達北京,沒有隨從,沒有警衛,全都自扛行李,肩背手提,乘大車前往大使館。

美國官員的這種隨和、親民、簡單、簡樸的形象受到中國民眾好評。卻令中國大陸領導人心裡不是滋味,就在拜登一行在北京街頭吃炸醬麵一周后,《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責西方國家政府,「正在變成民意的綿羊」。而對駱家輝的上任,中國大陸《光明日報》發表文章,題為《警惕駱家輝帶來的美國「新殖民主義」》,中國大陸官方喉舌的反應,掩蓋不住那種如打破了醋瓶子一般的尖酸心態。

拜登吃面,在中國傳為美談:貴為一個大國的副元首,竟如此節儉!熱議的背後,是中美兩國官場的絕然對照。中國大陸官員出行,豈是區區79元,就能打發他的胃口?必是大魚大肉,必是佳肴美酒,必是大擺闊場,必是揮金如土。而美國新任駐中大使駱家輝上任:有隨從,沒有警衛,全家五口,乘坐普通客機;美國大使館方面並沒有安排歡迎場面,駱家輝夫婦及三個年幼的孩子,全都自扛行李,肩背手提,乘大車前往大使館履新。這一場景,令中國民眾耳目一新。中國大陸官員,不要說中央大員是如何地講排場、耍大牌,動輒警車開道,豪華車隊,浩浩蕩蕩,水泄不通,還刻意製造歡迎場面,人為安排鮮花掌聲;哪怕是一個「七品芝麻官」,諸如縣長、鎮長、鄉長之類,出行也都要擺個大陣仗,前呼後擁,大搖大擺,出盡風頭,窮盡「人模人樣」。

令中國人記憶猶新的還有,2009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抵達上海,大雨滂沱中,奧巴馬獨自撐傘,步出艙門,快速走下旋梯,矯健身形,如旋風一般。中國人見證這位美國年輕黑人總統的風采:體魄強幹,動作利索,單影獨行,毫無排場。輿論當時評述:奧巴馬的活力,正是美國的活力。與中國大陸領導人形成鮮明對照,他們多半老態龍鍾、表情麻木、動作遲緩,對應的是其背後的思想保守、作風腐朽、生活腐敗。中國政治的死氣沉沉,不言而喻。就在駱家輝抵京上任兩天後的8月16日,中國大陸《光明日報》發表文章,題為《警惕駱家輝帶來的美國「新殖民主義」》,文中寫道:「剛到中國的駱家輝,一下飛機就給中國的官員們來了一個下馬威,沒有隨從、沒有警衛、沒有鮮花和掌聲……顯然,這種做派更能贏得中國普通民眾的好感。」文章接著說:「給中國的官員們上課絕不是駱家輝的目的,為美國收攬贏得中國的民心強化中國民眾崇洋媚外的奴性,進而召集民意以壯大美國在中國的支持力量,藉以分化中國斷裂甚至碎裂的意識形態才是這位華裔大使的如意算盤。」

且不說,《光明日報》這種「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心態,是如何地令人啼笑皆非,就說中國大陸官員們,為何就達不到「沒有隨從、沒有警衛、沒有鮮花和掌聲」的如此簡單的境界?讓你們輕車簡從、粗茶淡飯,難道就比登天還難么?!猶記得2002年冬,接班之初的胡錦濤,前往西柏坡朝聖當年艱苦奮鬥的遺迹。據報,胡錦濤一行9人在當地吃了簡單的工作餐,胡錦濤自付他本人消費的人民幣30元。胡錦濤當時作為一經報道,也曾一度贏得民間好評啊!沒過幾年,駱家輝的行為就成了「為美國收攬贏得中國的民心強化中國民眾崇洋媚外的奴性」,這讓當時胡錦濤胡錦濤當年的艱苦奮鬥情何以堪?!

就在拜登一行在北京街頭吃炸醬麵一周后的8月26日,大陸官方喉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題為《為什麼西方國家需要政治變革》,指責西方國家政府「正在變成民意的綿羊」。試問,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的政府,不成為「民意的綿羊」,又要成為什麼呢?官媒的叫陣,莫非是西方政府應該向中國權貴那樣,「變革」為「民意的豺狼」?不清楚美國領導人是否有意給中國大陸領導人「上課」,但美國領導人的言行,的確值得中國人深思。據悉美國副總統拜登與全國人大委員長會見,隨口說了一句:「你這裡的辦公室比我的大多了!」看似調侃、實為暗諷。可惜,中國大陸官員有多少反省?!

但民間的反省和追問卻是很熱烈的。在中央電視台的記者芮成鋼諷刺美利堅合眾國很窮,窮到大使出門坐經濟艙之後,就有網民寫了「駱家輝致信芮成鋼」的網文,至今仍在網路熱傳》。該文抄錄如下:

「我是一位華裔,當初奧巴會總統讓我到這裡來時,以為我的面孔會給中美關係帶來很大轉機,可惜事與願違,我這張臉孔並沒給中美關係帶來多少好運。中央電視台和光明日報接連地批評我,讓我沒想到。

首先是我坐飛機坐了經濟艙,讓中央電視台的記者芮成鋼以為美利堅合眾國很窮,窮到大使出門坐經濟艙。我向他們解釋了美國官員出差全是坐經濟艙,這位記者還是半信半疑,繼續在微博上諷刺我。也許這位記者習慣中國領導出門坐商務頭等艙,旁邊坐5個警衛的行頭,我當時想告訴這位記者,你們的官員在浪費納稅人的錢,後來一想,這位記者的智商可能聽不懂。我想告訴他,美國人不缺錢,因為中國人總借給美國錢,我也沒說,我還是怕這位記者聽不懂。我懷疑他的頭腦裝的是不是水。其次,我下飛機后,坐計程車到大使館,讓孩子上普通的打工子弟學校,結果竟招致一位相曉冬在〈光明日報〉作文批駁我,說我想用此分化中國。這位作者可能習慣了許永邁許三多出門有5輛警車開道的陣勢,習慣了領導開車撞倒他們揚長而去,習慣了領導睡90位女人的淫蕩,儘管其中這些女人中很可能有他的親戚,他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漸漸地,他們不習慣部級官員輕車簡從了。也許被侮辱習慣了,他們不習慣被尊敬。在受虐狂面前,你必須當施虐狂,否則他們不會尊重你。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的祖父告訴我,孩子,不要忘記你的根在中國,今天我回到的根之國,結果發現根腐爛了。輕車簡從就能分化中國,我的根之國,你怎麼了?難道我非要像許三多一樣,才能讓你們中國人高興嗎?你們是受虐狂嗎?我把我的孩子送往普通打工子弟學校,這竟然引起中國人不滿。與此相反的是,當很多中國權貴把自己的孩子送往美國高等學校時,美國人絲毫不會驚訝,因為我們美國人知道,腐敗權貴有的是錢。在我們美國人的眼裡只有一個觀念,人人平等,不因為你的父親是誰,你就高人一等。

雖然我來中國不到一個月,看到很多小孩子闖禍,說出他父親的名字,讓我搞不懂。在美國沒有這個現像,美國只允許美國人在國外闖了禍,很自豪地說我是美國人,絕對不允許他們在國內搞特權。在美國,年輕人在國內活著不靠爹不拼爹;美國只允許美國人在國外遇到困難拼政府,他們只想說,我是美國公民,就像中國年輕人在國內說自己是誰的兒子。只要是美國人,不管你走到那裡,美國總統和政府會保護你。前年,有兩位美籍華人女記者被朝鮮扣留,前總統柯林頓親自飛到朝鮮解救,這就是美國政府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感想,我的信。不過,我還是以為中國的記者還是有好人,像持有美利堅合眾國綠卡的劉芳菲,像把孩子生在美國的孫曉梅。有時一看中央電視台的節目是,很多拿有美國綠卡的嘉賓們在電視侃侃而談,有時甚至在批評美國,我心裡很高興,這些人潛伏的真好。如果有一天,芮成鋼到我的大使館申請美國美國簽證時,我一定提醒我的簽證官,美國不歡迎腦子進水的記者。

特此聲明:此文為虛擬,人家駱家輝不會給腦子進水的人寫信。他知道很多人表面反美,其實私下做夢都想拿到美國綠卡。」

事實上,奧巴馬總統正式提名駱家輝為下一任駐華大使后,外界就一致讚揚此舉體現了民主制度的包容性。駱家輝表示,他非常榮幸地接受這項任命:「我要回到我爺爺,我父親,我母親的出生地。美國是我出生長大的地方,我要以忠誠和滿腔熱情維護美國的利益。」駱家輝講述了一百多年前他的爺爺遠渡重洋到一個美國家庭作僕人,後來回中國成家。他的父親出生在中國,十幾歲的時候才來到美國,當兵參加了二戰,之後做小生意養活家庭。今年一月份駱家輝的父親去世。他說,如果他父親還活著,一定會為他感到非常驕傲。

華裔學者,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問題專家李成對美國之音說,美國駐華大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駱家輝獲得這一任命,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這一職務的華裔,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它所帶來的象徵意義是很深遠的,比其它任何舉動都更能說明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念的包容性、多元化,是美國軟實力的表現。今年61歲的駱家輝來自華盛頓州,在擔任商務部部長之前,駱家輝擔任過兩任華盛頓州的州長。從長相上看,駱家輝完完全全是一個中國人。不過駱家輝的普通話講得不好,只會講老家廣東台山方言。

中國問題觀察家們認為,這是第一位華裔擔任駐華大使這一要職,具有深遠意義;駱家輝有能力更好處理美中關係。但也有中國網民擔心:駱家輝可能懂經濟,懂政治,「人氣」也高;但他不懂中國大陸官場,也對蘇共體制的野蠻本性缺乏如里根似的了解,更沒有切身感受的經歷。

果然不出網民所料,駱家輝就職不到一個月,大陸官媒的指責鋪天蓋地而來,指責他以巧妙的方式干預中國輿論,增加中美之間新的誤解和懷疑,還教訓駱家輝應該自重,不要把他的身份搞錯了,並指示美國駐華使館「新的使命」。可見,駱家輝「廉潔秀」刺痛整個體制的神經,已經讓它不顧自己體面地潑婦罵街、肆意「干涉別國內政」了。

不過,這也僅僅是這個體制的自彈自唱了,外界除了嘲笑就是鄙夷。而大陸民眾的極大反彈,就是對駱家輝乃至美國軟實力的讚許,這面廉潔自律的鏡子,讓中國民眾看到了一黨專政下社會的種種弊端和罪惡,從而使普世價值在中國大陸的環境中得以生根開花結果。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