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良渚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將成為中國的龐貝古城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0-27 0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0-14 07:47浙江在線-

  國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第一批考古遺址公園名單,浙江省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北京圓明園、陝西秦始皇陵等12個項目名列其中。


  良渚遺址為何如此「受寵」?因為這裡是見證5000年文明史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良渚考古遺址公園,將讓全世界都觸摸到來自5000年前的中華文明。


  昨天,記者在餘杭良渚管委會了解到,良渚考古遺址公園非同於一般概念的公園,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這裡將不斷展現新發現,因此是一個只有開始沒有結點的工程。


  良渚遺址因價值地位入選


  考古遺址公園是國際上通用並已日趨成熟的考古遺址保護和利用模式,它一方面通過多種展示手段的綜合運用,將遺址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紹給普通參觀者,另一方面通過對遺址整體景觀的精心塑造,使遺址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遊覽勝地。希臘的雅典衛城、柬埔寨的吳哥窟遺址、義大利龐貝古城等都是世界知名的考古遺址公園,而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考古遺址公園還不多。


  國家對首批考古遺址公園的評審要求十分嚴格,全國範圍內有20多個大遺址提出申報,競爭十分激烈。良渚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良渚大遺址的文物價值和保護措施得當。作為中國新石器晚期著名的考古大遺址,良渚遺址的價值和地位早已得到國內外考古學術界的一致公認,在42平方公里的良渚遺址保護區範圍內,有大小遺址點135處。同時,良渚遺址也是中國大遺址保護的典型範例。


  昨天,餘杭良渚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以歷史文化認識發展為主線,同時輔助於生態景觀綠地,並對公園周邊的山地森林綠化加以系統改良,形成一個集遺產保護、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公園的一期旅遊基礎設施——美麗洲公園和良渚博物院已於2009年9月建成開放,如今的良渚博物院所在的良渚廣場,就是將來考古遺址公園的主入口和遊客集散與換乘中心,而公園核心區塊的規劃設計目前仍在進行中。


  遺址公園不會種法國梧桐


  目前,良渚遺址已發現墓地、祭壇、大型建築基址、大型防護性工程、村落、作坊等遺迹,顯露出一個龐大而完整,並帶有早期「都邑」性質的空間形態。在將來的良渚考古遺址公園裡,這些都會被一一解讀、復原。


  「比如,我們常常提到的良渚古城牆,如果沒有解剖出來,大家看不見,也不會相信。而考古遺址公園會用特殊表現手段來展示它,哪怕沒有人介紹,普通觀眾也能看到哪裡是城,哪裡是城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良渚古城遺址發現者劉斌說。


  要特別指出的是,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絕非普通概念上的「公園」。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的建設,都必須有考古依據,絕對不會為了美觀或便利等目的而人為胡亂添造。劉斌這樣形容:「將來大家來到這裡,就像是回到了5000年前,不用專家介紹,就能感受到當時的情境。」


  究竟會嚴謹到什麼程度?劉斌打了個比方,在這裡種樹也要有考古依據,為什麼種這個樹?「古代沒有法國梧桐,那這裡就絕對不能出現。如果考古無法證明良渚時期有月季花,那也不能種,絕對不能出現『假古董』。」


  遺址公園


  為成功申遺添砝碼


  良渚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良渚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最終是為了確保良渚遺址成功申遺」。而良渚要成功申遺,首先要讓全世界真正認識良渚。


  「像良渚這樣具有豐富內涵的遺址非常少見。每次外國專家來參觀,都驚訝於5000年前中國人就能把東西做得如此精緻,他們會反問我們為什麼不宣傳。等到良渚遺址公園建成,我們可以向世界證明我們的5000年文明史。」劉斌說。


  2006年,良渚遺址已入圍國家文物局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根據計劃,在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期間,相關部門將適時提請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啟動《世界遺產名錄》申報程序。


  良渚考古遺址公園什麼時候會完工?劉斌說,這是一個只有開始沒有結點的工程。就像義大利的龐貝古城,其考古發掘工作從1748年開始,至今已經歷了兩個多世紀,目前仍在繼續。義大利的學者說過,龐貝古城的考古至少還要再做250年。所以,只要考古發掘研究工作不結束,良渚考古遺址公園就沒有真正完工的那一天。因此,有專家稱良渚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堪稱「百年大計」。


  而對於觀眾而言,這樣的考古遺址公園永遠都將充滿了新鮮感。也就是說,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觀眾將不斷看到新發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