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俄專家:中國壓制勞工工資和人民幣匯率導致世界經貿失衡貨幣衝突
[列印本頁]
作者:
飽暖思自由
時間:
2010-10-23 02:53
標題:
俄專家:中國壓制勞工工資和人民幣匯率導致世界經貿失衡貨幣衝突
2010-10-22
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周人
俄羅斯媒體稱人民幣利率提高導致盧布21日下跌,俄專家稱中國壓制勞工工資和人民幣匯率,導致了世界經貿失衡和貨幣衝突。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周人報道。
俄羅斯《新聞報》10月21日報道說,由於中國方面突然提高人民幣利率,導致了包括盧布在內的原料性貨幣下跌,俄中央銀行21日外匯一籃子匯率上漲了40戈比,達到2010年年初以來的最高價36.23盧布。當天美元匯率上漲了31戈比,為30.9盧布,歐元上漲了46戈比,為42.76盧布。
該報報道稱,盧布下跌是中國人民銀行星期二出人意料的加息造成,這是中國央行從2007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上調幅度為0.25個基點,結果導致了包括石油在內的商品價格下跌和外匯市場原料貨幣的拋售。
此外,針對近期日漸激化的國際間貨幣匯率爭端問題,俄羅斯財經界專家也表示,中國對此負有責任。曾在1994年至1997年任俄羅斯經濟部長的耶夫根尼•亞辛在18日對此問題評論說:「中國統治者利用維持極低的勞工工資和低估的人民幣匯率,使得中國生產產品輕易的突破了世界各國市場防線,造成巨額貿易順差,打亂了原有的經貿平衡。」
他還表示說:「比如我前幾天希望買一身阿迪達斯的運動服,但所有商店裡的運動服都是中國製造。壓低勞工工資和人民幣匯率使得美國人的國旗都是在中國縫製的。我在商店找到的俄羅斯雙頭鷹國徽也都是在中國綉制的。當然處於愛國主義的情懷,我沒有買中國生產的俄羅斯國徽,但情況的確嚴重。」
他說:「憑藉壓低勞工工資和人民幣匯率獲得的有利條件,中國得到了從僅生產出口簡單的玩具到大規模提高汽車等工業化生產的迅猛發展。」
他還評論說:長期壓低勞工工資和人民幣匯率使得其他國家長期面臨不公平競爭之後,不得不也競相爭取貶值本國國幣,希望以此改變近年來不堪競爭、經貿節節敗退局面,所以導致了被稱為「貨幣戰爭」的國家間貨幣衝突。
有莫斯科銀行專家也評論說,中國在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和成為最大能源消費國之後,其加息也是一種危險的信號,由於世界市場供應增長,發達國家將只能放寬貨幣信貸政策。
以上是由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周人發自俄羅斯的報道。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