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英國金融時報: 中國經濟初現「軟著陸」
[列印本頁]
作者:
沒事閑逛
時間:
2010-7-4 09:17
標題:
英國金融時報: 中國經濟初現「軟著陸」
7/2/1010, 英國《金融時報》 凱文·布朗 新加坡, 傑夫·代爾 北京報道
緊張的中國投資者昨日又有了新的擔憂理由:有關製造業形勢的一系列報告似乎表明,亞洲許多地方的工廠活動增速正在放緩,在中國甚至可能已經轉入下行軌道。
根據一項非官方但受到密切關注的指數,中國的製造業產出略有收縮。同時中國國家統計局(NBS)稱官方數據不容樂觀。
滙豐(HSBC)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5月份的52.7降至50.4,仍位於臨界點上方,同時,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發表的官方PMI指數從53.9降至6月份的52.1。高於50的指數數據表明經濟活動擴張,而低於50則表明經濟活動收縮。
不過,滙豐還表示其中國工廠產出分類指數降至49.6,與生產指數的輕微回落相吻合。今年初該指數達到60.6,此後一路下降。
疲態日顯的總體局勢,大體上得到了官方指數的支持。根據官方數據,新出口訂單、積壓訂單、進口和就業等分類指數均出現回落,儘管並未全部跌至臨界點以下,而生產分類指數仍位於臨界點上方,從5月份的58.2降至55.8。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官方數據反映了政府收緊政策和全球復甦趨緩的影響。
除了放慢新投資項目審批和銀行信貸增長外,中國政府4月份還出台了一攬子政策,力求遏制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近日,北京方面還讓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
雖然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增長放緩的報告反應緊張,但分析該國的多數經濟學家相信,中國經濟正從今年首季令人眩暈的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增幅達11.9%),走向亟需的減速,而非下滑。
經濟學家們表示,逐步減速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會變成「硬著陸」:一是遏制房地產投機的政策造成建築活動崩潰,二是歐美增長乏力導致中國出口急劇轉弱。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PMI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增長趨緩,部分原因是政府收緊措施開始奏效。但他表示,對硬著陸的擔憂是「誇大的」。
屈宏斌表示,滙豐預期大規模的投資支出和旺盛的私人消費,將會支撐中國經濟在下半年繼續強勁增長。
與此同時,韓國、台灣、印度以及澳大利亞的PMI報告均顯示6月份工廠活動轉弱。日本的PMI月度報告也顯示類似的情況。
在所有六個亞太經濟體,工廠活動的總體水平(包括含產出在內的一系列衡量指標)仍處於擴張狀態,表明製造業也許正回歸更為正常的增長率,而非走向收縮。
滙豐韓國PMI指數從5月份的54.6降至6月份的53.3,這是自2009年12月以來最弱的擴張速度,但也是該月度報告連續第16個月位於臨界點上方。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新加坡經濟學家梁偉豪(Waiho Leong)以韓國6月份出口同比增長32.4%為據,說明亞洲經濟增長「也許還不會馬上跌倒」。
滙豐印度製造業PMI從5月份59.0的27個月高位,降至6月份的57.3。經濟學家們表示,工廠活動和價格正從嚴重高企的水平回落。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