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增加儲蓄是解決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4-6 09: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4-05)

  
● 連鵬

  曾幾何時,中美同舟共濟,領導世界走出世紀大衰退,引來如潮好評。好事者如哈佛大學經濟史教授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更提出了讓普羅大眾津津樂道的辭彙「中美國」(Chimerica),以概括中美已走入「共生時代」。以G2取代G7、G20的勸進聲也喧囂塵上。

  看如今,中美關係的蜜月不在,取而代之的的是一場一觸即發的貿易戰。中美貿易失衡問題儼然成為當前美國貿易和外交政策的主軸。由來已久的以人民幣升值來解決中美貿易失衡的方案,因為諾貝爾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最近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建議對中國產品徵收25%關稅以逼迫人民幣升值的文章而得到了最大的關注。130位國會議員迅速呼應,聯名指責中國人為操縱匯率、使美國對中貿易逆差惡化,並強列要求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上。

人民幣匯率方案的兩個關鍵問題

  在闡述我們認同的解決中美貿易失衡的看法之前,先探討一下匯率方案的兩個關鍵問題:到底人民幣現在還有沒有被人為低估、低估多少?人民幣升值對解決美國貿易逆差有多大幫助呢?首先,事實上,人民幣在2005年7月與美元脫鉤后的三年內升值了21%。金融危機爆發前夕的2008年7月與美元重新掛鉤,跟隨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升值了6.8%。至於人民幣現在還有沒有被人為低估、低估多少,則是見仁見智,差之千里。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學院(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認為人民幣被嚴重低估了25%-40%。經合組織(OECD)則認為人民幣只被低估了12%。高盛基於相對價格和生產率因素的分析,認為曾被嚴重低估的人民幣,現在基本上已經合理。高盛總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還根據中國不斷縮小的貿易順差(今年3月份很可能出現六年來第一次貿易逆差)來佐證其觀點。

  其次,即便人民幣還被低估,其升值對解決美國貿易逆差到底有多大幫助呢?答案是很有限。第一,對於那些許多國家都生產的貨品,如果人民幣升幅大到影響對中國貨品需求,美國消費者並不會馬上購買國產同類貨品(如果有同類貨品的話),而會轉向產於其它地方(如越南、墨西哥、巴西和印度)比人民幣升值前的中國產品貴一些、但比國產便宜得多的替代品;第二,對於那些主要在中國製造的產品。因人民幣大幅升值而受打擊的相關產業將外移。不過,外移的地方多半會以生產成本低的新興國家為主。即使移往發達國家,美國在經合組織30個國家裡(與日本)並居最高的39%企業所得稅也會使大多數企業止步。再說,產品生產的轉移並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產業鏈以及其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經年累月。綜上所述,人民幣大幅升值將令捉襟見肘的美國消費者更雪上加霜,美國的全球貿易逆差也將進一步惡化。其實,這些淺顯的道理,國會議員們也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中期選舉在即,面臨每六個勞動力就有一人失業或就業不足的嚴峻現實,在中美貿易失衡問題上作文章,也算對不滿的國內選民有個交代。

中美消費和儲蓄行為截然相反

  中美貿易嚴重失衡絕非源於匯率,而源於美國特有的結構性問題。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占不含中國的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其對華貿易逆差卻佔全球對華貿易逆差的四分之三。另外,美國對近百個國家(大多為自由匯率國家)有貿易逆差。試圖用匯率來解決大國間的結構性貿易失衡的前車之鑒,莫過於1985年9月美日簽署的使日元暴升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二十多年過去了,美國對日貿易逆差依舊,而日本還在飽嘗協議引起的資產泡沫帶來的經濟苦果。

  究竟是什麼結構性問題導致嚴重的中美貿易失衡呢?是中美兩國截然相反的消費和儲蓄行為:去年,美國私人消費佔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71%,是中國的兩倍;而美國私人儲蓄率4.3%,僅為中國的七分之一。

  全球失衡論的開山鼻祖、摩根斯坦利亞洲區主席史蒂夫·羅奇認為克魯格曼「給華盛頓提出了很壞的建議。我們在非難中國,而不是在管好我們自己的事」,即提升美國的儲蓄率。筆者十分認同羅奇的觀點:解決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本決非人民幣升值,而在於從根本上改變美國長期的舉債無度、寅吃卯糧,量入為出、增加儲蓄。
  
  一個近在眼前的佐證就是:面臨戰後最嚴重的大衰退所帶來的高失業和緊信貸,美國私人儲蓄率從2008年7月人民幣與美元重新掛鉤時的2%攀升到2009年底的4%,而對中貿易逆差也驟降15.4%,達到2006年以來最低的2271億美元。當然,4%的儲蓄率還遠低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7%,而且是為嚴酷的經濟形勢所迫。
美國消費者寅吃卯糧

  美國消費者舉債無度、寅吃卯糧,其實是在高度扭曲的「揚消費、抑儲蓄」政策下的合理選擇。要從根本上提升儲蓄率,必須從社會保障、貸款制度及監管、稅收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多方面著手。

  首先,社會保障。許多美國人都相信完善的社會保障,可以讓他們退休后高枕無憂。所以有43%的美國就業者為退休所存不足1萬美元。其實,美國在社會保障上,是十足的寅吃卯糧。現在退休者工作時交給政府的退休金和醫保專款早就用光,他們所拿的是現在就業者所交的。美國政府的退休金和醫療保險信用基金理事會,在去年的年度報告中指出這一漏洞已高達107萬億美元,為美國2009年國民生產總值的7.5倍,相當於每位就業者負債78萬美元。學術界對這一經濟「定時炸彈」早就憂心忡忡,認為解決的辦法需要三管齊下:推遲享受退休金和醫保的法定年齡,減少退休金和醫保福利,以及增稅。只要政界拿出政治智慧和膽略,直面和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了解真相的消費者一定會未雨綢繆,顯著增加個人儲蓄。

  其次,貸款制度及監管。防止過度舉債有助於提高儲蓄率。對金融洐生工具,要審慎使用,完善風險評級,提高風險準備金,降低槓桿倍數。加強對房貸及相關信用貸款監控,將目前銀行在非常時期(高失業、高貸款拖欠和違約)對借貸者收入和貸款額度的謹慎評估以及對首期的要求(一般為20%),常規化和制度化。

  再次,稅收政策。稅收政策應逐漸轉向防止過度消費、鼓勵儲蓄。面臨令人咂舌的貿易赤字、財政赤字和社會保障赤字,加稅可以說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增加的稅收應該主要來自針對消費徵收的、有助於抑制過度消費的增值稅(Value-Added Tax),而非目前的收入稅。消減儲蓄稅以鼓勵儲蓄。

聯儲局應及時調高利率

  第四,貨幣政策。在經濟大衰退的非常時期,美聯儲採取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即零利率和「量化寬鬆」 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把貨幣發行量從8500億美元增加到2萬2000億美元),無可厚非。但是經濟穩定之後,美聯儲應該及時和適當地提高利率、回籠貨幣,以避免重蹈上次超寬鬆貨幣政策的覆轍。2002年底至2005年初,美聯儲過長地保持超低利率,使儲蓄率因嚴重的負利率而驟降到1%的最低紀錄,導致房屋投機盛行,誘發了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大衰退。

  最後,財政政策。毫無疑問,增加儲蓄短期內可能會減緩經濟的復甦(即所謂的 「節儉悖論」,Paradox of Thrift),但長期而言則有利於經濟的持續發展。迄今為止,政府的所為基本上局限在短期效益上。對汽車和購房的刺激方案都是用津貼和稅收優惠來誘導私人借貸和消費,使儲蓄率從去年6月的5.4%銳減到今年2月的3.5%。只有政府拿出「長痛不如短痛」的魄力來,順勢和扶持消費者的儲蓄行為,才能幫助解決貿易赤字、財政赤字和社會保障赤字諸問題。

作者是加州矽谷某高科技公司總經濟師


(聯合早報網)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沙發
cenote 發表於 2010-4-6 09:18 | 只看該作者
要美國人增加儲蓄是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難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主題

457

帖子

1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3
3
毒辣 發表於 2010-4-7 14:21 | 只看該作者
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4
小辣辣 發表於 2010-4-7 22:04 | 只看該作者
這比登天還難. 美國人已習慣於今天化明天的錢了. 沒有儲蓄的習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5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4-7 23:16 | 只看該作者
這裡有個問題,如果美國增加儲蓄了,近期美國的消費就會下降,也就變相貿易保護了,中國經濟還是會受損失。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6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0-4-8 00:04 | 只看該作者
讓美國增加儲蓄就像不讓中國維持儲蓄一樣 -- 不可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匿名  發表於 2010-4-8 00:25
一個遙控玩具都要限制向中國出口,美國對中國貿易不逆差才怪了。難道要中國買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嗎?
8
匿名  發表於 2010-4-8 00:59
美國不因該通過施壓中國,以阻止中國的發展。應和中國競爭,不斷創新,開發經濟發展的新領域,領導世界新科技的潮流 ,這才是正道。不要整天搞虛擬經濟,敲敲鍵盤就發財。發生經濟危機就向其它國家開刀,掠奪它國財富。不要在金融方面耍小聰明。別人不是傻瓜。要懂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美國現在已沒有能力阻止歐盟,中國的發展了。世界各地的聯盟越來越多,要擊破一個聯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美國要學會和其它國家協商,放棄霸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