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爾文註釋羅馬書(121)第五章1.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22 0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註釋:

  1.既因信稱義 使徒在前面的經文中特別肯定地指出因信而來的義,現在他開始闡明因信稱義的果效,本章全章因此乃是再一次詳述他以前已經講過的要點。此處他所詳述的不但闡明他的論點,而且也加以證實。他在前面所持的看法,就是人若以行為尋求義,就會廢去信心;邪惡的人並不能堅守他們的義行,因此也就永遠不能得著內心的平安。然而保羅在此指出,若我們借著信心而得以稱義,我們的心靈就能得平靜安穩--得以與神相和。這是因信稱義最主要的果效。任何人要以行為來尋求良心的平安(許多不敬虔的人、無知的人都是如此行),必然失敗;因為人心若不是由於輕視或忘記神的審判而昏昧,就必是充滿了恐懼戰兢;除非在基督裡面我們才有平安,因祂是我們惟一的安息處所。
  相和的意義因之也可以說是良心的安寧,是一個人完全與神和好之後所產生的自覺。法利賽人借行為而來的偽冒的自信,並不能得著此種安寧;照樣那些被罪惡的快樂纏繞著而自以為並不缺乏平安的無知罪人,也不會有此種安寧,雖然這兩等人並不像那些自覺有罪而與神有明顯衝突的人,但因他們並沒有來到神的審判台前,故他們並沒有與神和好的經驗。一個遠離神的人,良心一定是麻木的。與神相和的安寧與出於肉體的自我麻醉的安全感相反;因為肉體總喜歡高抬自己,並認為放縱肉慾是最重要的事。除非一個人得以與神和好,敬畏神,否則他就不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如果神是審判的主,人類就當敬畏恐懼。反對這個真理的人,想要靠行為稱義而並不能有好的行為,他們只是虛張聲勢,胡言亂語;由此可以證明我們所說的是確實的。保羅使我們看到,一個可憐的罪人總不得安息,惟有借著基督的恩惠,我們才能得著安息。他的結論也是基於這個原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