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之音 中國人指責北韓忘恩負義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0 0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韓最近的核子試驗不僅招致聯合國安理會的進一步制裁,而且引發中國輿論的公開批評。在這次《對比新聞》節目裏,我們來比較一下中外媒體的有關報導。

  激辯北韓政策,強烈指責北韓

  《環球時報》6月5日報導說:「根據環球網最近的調查,71%的中國民眾認為北韓第二次核子試驗將影響中朝關係,66%支援對北韓予以譴責。」

  《錢江晚報》6月14日報導說:「11日環球網的網上調查顯示,......支援和不支援中國在公海上攔截和檢查北韓船的投票者不相上下,同為47%左右。」

  美國《洛杉磯時報》5月27日報導說:「《環球時報》星期二發佈了對中國20名頂級外交政策專家的調查,發現10個人支援採取嚴厲措施制裁北韓,10個人反對這樣做,兩種勢力旗鼓相當。」

  中國當局還罕見地允許在媒體上公開辯論對北韓的政策,批評和指責北韓。《新聞晨報》6月9日報導說: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曉說,北韓的強硬動作「迫使我們思考中國在北韓半島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實現無核化、保持穩定,還是維持現狀」。

  《錢江晚報》6月14日報導說:「遼寧社會科學院北韓-南韓研究中心主任呂超對記者說,中國這次態度堅決,是因為北韓半島無核化是中國的底線原則,不容踐踏。中國應在維護國際秩序方面顯示出負責任大國的態度。」

  《環球時報》6月5日發表一篇題為《北韓不應得罪中國民間》的評論,以極其罕見的口吻說:「目前,中國民間對北韓的好感度已經下降到歷史最低點。」「這幾年來,北韓先後兩次核試爆,屢屢違反國際協議,很多中國民眾質疑,這樣的情形還能用『鮮血凝成的友誼』來形容中朝關係嗎?更多的網民在網上留言表示反對北韓的所作所為,甚至將北韓的舉動視為『忘恩負義』。

  評論說:「很多民眾『對北韓做得太絕』表示失望,認為『北韓正在破壞東北亞的和平』,並擔憂『北韓的魯莽會將中國拖入戰爭』。」評論提醒北韓說,「沒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幾十萬人與北韓人民軍並肩浴血奮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北韓。」評論指責北韓「根本不顧及中國民眾的意願,......甚至是想把中朝關係當作北韓的牌來打」。

  《環球時報》6月3日的一篇評論說:「北韓再次進行地下核子試驗,激起了世界各國的強烈反應,也給近鄰中國的外交政策提出考驗。曾經被視為中國戰略屏障的北韓,會發展成為中國的戰略包袱嗎?」評論指責北韓「屢屢發難」,把中國「推入十分尷尬的境地」。

  有些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南方週末》6月4日報導說:「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張璉瑰教授批評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用『贖買』的辦法勸北韓棄核是不可取的,是『綏靖政策』。」

  《南方人物週刊》6月8日的一篇評論指責西方國家說:「我們還是眼睜睜看著『核武俱樂部』裏增加了一個新成員──北韓。其中的原因,有美國的輕敵、俄國的包庇、日本的機會主義和南韓的搖擺不定,萬變不離其宗,都離不開短視和自私的算計。」評論說:「確定無疑的事實是,北韓政府根本無意實現北韓半島無核化。現在中、美、日、俄、韓五國面臨的任務,已經不再是在北韓有核之前爭取北韓半島無核化,而是在北韓擁有核武器之後,如何採取對策來加以制約,以維護東北亞安全的問題。」

  在這場公開辯論中,同情北韓的觀點聲音很弱。這裡有一例:《瞭望》週刊6月8日的評論說:「冷戰結束近20年來,北韓一直迫切希望走出東西方對抗的陰影,它對美國作出了許多廣為人知的友好表示。......但幾屆美國政府未能改變在東北亞地區安全問題上的冷戰思維,與美國保持同盟關係的日韓兩國仍把北韓視為敵對國家。在惡劣的外交和經濟環境中掙扎的北韓,最終走上了這條被外界批評為『窮兵黷武』的道路。」

  西方媒體報導中國的辯論

  西方媒介顯然注意到中國這場辯論。美國《洛杉磯時報》5月27日報導說:「一場辯論正在中國激烈進行,什麼時候應該拋棄一個堅持惹是生非的老朋友?......這兩個共產黨老盟友之間長期的紐帶還會堅持多久。」「中國知識精英內部在如何對待北韓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法新社5月28日報導說:「分析人士說,中國發現越來越難以支援北韓了。」

  英國《泰晤士報》5月28日的一篇文章說:「北韓違反國際法、咄咄逼人、還欺騙它的談判夥伴,因此而最感到氣憤的國家莫過於中國了。......中國一直堅持說,為了使金正日政權脫離瘋狂的路線,平和的外交途徑比聯合國與西方大國的威脅和制裁更加行之有效,但是北韓的核子試驗使中國這種觀點成為笑柄。中國的憤怒和惱火顯而易見。」
  

  借機抨擊北韓世襲制度  

  6月16日,西方媒體紛紛引述日本《朝日新聞》的一則報導,說北韓內定接班人金正雲在6月10日秘密訪華,會晤了中國領導人胡錦濤,通報他被內定為接班人。

  實際上,在這場辯論中,一些中國專家也抨擊了這個「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世襲制度。《新聞晨報》6月9日報導說,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曉說:「北韓這麼做,首要原因就是為了解決內部的接班問題。 」「目前看來,金正日的小兒子金正雲是接班人,但他很年輕,沒有在黨政軍部門的顯赫資歷。通過核子試驗、導彈試射等活動,可以強化金正日的權威;通過製造外部緊張局勢,可以加強內部凝聚力,凸顯北韓在建設 『強盛大國』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就。這樣一來,可以使北韓上下統一思想,為金正雲接班創造條件和氛圍。」  

  大河網6月8日發表的一篇評論說:「不難發現,......北韓把局勢搞那麼緊張主要是為接班人做準備。最近,北韓已經證實金正雲成為接班人。......北韓的強硬是在轉移國內矛盾,減輕權力交接所可能出現的政權動蕩。這樣也可以一致對外,凝結國內士氣,鞏固政權統治。對外也可以順便試探一下美國對朝的底線。」「在世襲制的國度裏,權力完成交接不經歷一番鬥爭幾乎是不可能的。」(作者:李肅;原題:中國人:忘恩負義的北韓 )

星島環球網  2009-06-19

124

主題

687

帖子

2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0
沙發
大漢魂魄 發表於 2009-6-20 05: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大漢魂魄 於 2009-6-20 05:39 編輯
  北韓最近的核子試驗不僅招致聯合國安理會的進一步制裁,而且引發中國輿論的公開批評。在這次《對比新聞》節目裏,我們來比較一下中外媒體的有關報導。

  激辯北韓政策,強烈指責北韓

  《環球時報》6月 ...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0 03:56

南方人物週刊》6月8日的一篇評論指責西方國家說:「我們還是眼睜睜看著『核武俱樂部』裏增加了一個新成員──北韓。其中的原因,有美國的輕敵、俄國的包庇、日本的機會主義和南韓的搖擺不定,萬變不離其宗,都離不開短視和自私的算計。」評論說:「確定無疑的事實是,北韓政府根本無意實現北韓半島無核化。現在中、美、日、俄、韓五國面臨的任務,已經不再是在北韓有核之前爭取北韓半島無核化,而是在北韓擁有核武器之後,如何採取對策來加以制約,以維護東北亞安全的問題。」


其中的原因,有中國的棋子美國的輕敵俄國的包庇日本的機會主義南韓的搖擺不定,萬變不離其宗,都離不開短視和自私的算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1249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3
外賣郎阿笨 發表於 2009-6-20 05:41 | 只看該作者
外賣郎認為,譴責朝鮮核試,讓咱心理扭曲。

小金和偉大的朝鮮人民現在做的,正是當年我國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偉大中國祖父母輩人民的真實寫照啊。譴責朝鮮,就是對毛主席和爺爺奶奶的背叛!

所以,外賣郎要堅決支持小金和朝鮮人民,搞出原子彈!給欺負他們的每個「紙老虎」,都扔一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1392

帖子

573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3
4
古來萬事東流水 發表於 2009-6-20 13:31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之音又在挑撥離間了,它自己希望中國人指責北韓忘恩負義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6-21 11:00 | 只看該作者
  北韓最近的核子試驗不僅招致聯合國安理會的進一步制裁,而且引發中國輿論的公開批評。在這次《對比新聞》節目裏,我們來比較一下中外媒體的有關報導。
  激辯北韓政策,強烈指責北韓
  《環球時報》6月 ...
akihito 發表於 2009-6-20 03:56


有一定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