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陶淵明〈歸園田居〉的奮鬥精神 [列印本頁]

作者: 笨蛋阿Q    時間: 2007-4-1 13:39
標題: 陶淵明〈歸園田居〉的奮鬥精神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霑我衣。衣霑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註解: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楊惲〈拊缶歌〉「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願:〈歸去來兮辭〉序文說:「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淵明的願、淵明的平生之志就是「保全天真,做我自己,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  *陶淵明是道地的田園詩人,因為只有他真正做到下田躬耕(言行一致),深切體會田家艱苦生活,此是淵明與其他田園詩人最大不同之處。   

白話:
南山腳下種豆子,雜草叢生豆苗稀。清晨出門理荒穢,明月伴我荷鋤歸。
道路狹窄草木長,夜露沾濕我衣裳。衣裳沾濕無所謂,只求心願不相違。

詩意賞析:
    這首詩我們國中時就讀過,詩句又淺白,可你們看出陶淵明了不起的地方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說的是真話,若是別人會覺得慚愧臉紅,可他一點都不。豆子辛辛苦苦種下去,卻換來雜草比豆苗還要多的難堪局面,為何如此?因為他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原本是讀書人而不是莊稼漢,對農事根本不精通也。通常我們認真做一件事,總是會期待有好的結果發生,而「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卻是事與願違。設身處地想想,如果當事人是你,你看到這種事與願違的景象時,你有什麼反應?心裡很難過,算了,我認輸了?打退堂鼓了?可是陶淵明呢?絕不放棄。你看他接著說:「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兩句是是全詩的精神所在,也是陶淵明的精神所在。「興」,起也,有振作奮發的意思在焉,當然也可以直接解釋作高高興興。「我每天一大早就高高興興起床,扛著鋤頭去田裡翻土除草。別的農夫慣例在夕陽西下時收工回家,而我呢?因為深知拙於農事,故留下來繼續工作,相信勤能補拙的道理,所以常常帶月荷鋤歸。」是什麼力量在背後支持他「擇我所擇,愛我所愛」而始終無怨無悔?是他的「願」也,所以陶淵明說:「即使遭遇到挫折,吃下許多的苦,我都不在乎,只要『但使願無違』,我就心滿意足了。」顧隨《顧季羨先生詩詞講記》說:「陶詩平凡而偉大,淺顯而深刻。」我們可以從這首詩中看出來。(阿Q)

[ 本帖最後由 笨蛋阿Q 於 2007-4-1 13:44 編輯 ]
作者: 浮雲    時間: 2007-4-3 06:14

作者: 笨蛋阿Q    時間: 2007-4-3 11:01
標題: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淵明回歸田園是回歸自然的最高境界,無人能及。
作者: 浮雲    時間: 2007-4-5 03:37
原帖由 笨蛋阿Q 於 4/2/07 19:01 發表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淵明回歸田園是回歸自然的最高境界,無人能及。


樓主高見,淵明的確高人也.
作者: 浮雲    時間: 2007-4-5 03:47
好文!!收藏了.
再次謝謝樓主.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