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何只有三世佛,沒有十方佛?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26 2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上座部原始佛教提出只有三世佛,沒有十方佛的說法


何為稱三世佛?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出現的諸佛。其名稱、數目,諸經論所列,
並不一致,如《長阿含經》卷一、《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等列過去七佛名;《彌
勒大成佛經》及《彌勒下生經》等說未來彌勒佛之出世;《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
謂,未來彌勒佛、師子應佛、承柔順佛等諸佛出現;《決定毗尼經》、《三十五佛
名禮懺文》及《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等,出釋迦佛等三十五佛名;《觀
藥王葯上二菩薩經》及《觀虛空藏菩薩經》等,列普光佛等過去五十三佛;《無量
壽經》卷上,列舉錠光佛等過去五十三佛。

此三世佛在如《長阿含經》卷一里生提的佛名字是在不同的方向出現的,這個已經
是說明了方向的問題。

十方諸佛,無疑,這是大乘佛法的思想,但末法時期的眾生,亦不可不理解。

十方諸佛,具有兩層含義。

  十方諸佛的第一層含義,是指存在於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下上十個方位
的所有覺醒者(諸佛)。

  十方諸佛的第二層含義,則是指存在於十個方位的所有覺醒者教化眾生時共同
運用的十種方便方法。

  一切迷惑眾生(人類、動物、植物、鬼神)的身、口、意三業中,常常具有殺
生、偷盜、邪淫、妄言、惡口、兩舌、綺語、貪婪、鎮恨、愚痴的十種惡習氣。所
有覺醒的諸佛,便共同運用保護眾生、布施、清凈、真實言、善良言、一致言、少
欲知足、慈悲、智慧的十種善方便,教化眾生轉惡行善,清凈三業,相應並且相合
原本清凈的本性以及宇宙本源,不斷覺知覺悟甚至覺醒,共同達成覺醒達成本性本
源(共成佛道)。

在現代的邏輯學上去分析三世和十方,愛恩斯坦的相對論已經說得很清楚,時間和
空間是相對的,那麼有三世為何不能有十方?



敬請各位大德指點!
我手寫我心!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沙發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7 08:18 | 只看該作者
所以十方諸佛只是大乘的信仰,而不是佛陀的教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27 1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樓 的帖子

你可肯定佛陀的教導全部寫成經典?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8 13:20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27 19:12
回復 Dhammapala 2樓 的帖子

你可肯定佛陀的教導全部寫成經典?

真正的佛教經典不是用寫成的。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5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28 2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4樓 的帖子

呵呵!對不起!我忘記了當時造紙業還未發明,那我就改做「顯示」,你似乎仍然未
答我的問題?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8 21:36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28 20:31
回復 Dhammapala 4樓 的帖子

呵呵!對不起!我忘記了當時造紙業還未發明,那我就改做「顯示」,你似乎仍然 ...

造紙業發明與否倒是其次,而你似乎也沒真正看懂我在說什麼。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7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29 0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6樓 的帖子

如禪宗一樣「以心傳心」?義或密宗的以師傳師?老兄你太高深莫測了。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9 10:49 | 只看該作者
佛教的經典是由僧團結集出來的,結集共誦有一定的程序與內容,這在律都有明確記載。般若屬於初期大乘的經典,是公元一世紀寫成的作品,不是佛陀的言教。

附帶說明一點,天台五時教判是中國古代的祖師大德在沒有傳承信息不足的情況下,閉門造車出來的東西。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chico 發表於 2011-3-29 12:36 | 只看該作者
巴利《小部‧佛種姓經》(日譯《南傳》冊 41;《漢譯南傳》冊 44)敘述過去二十五佛與二十八佛的事蹟,同時也談及為完成佛道,身居候補佛位的菩薩,必須歷經三阿僧祇百大劫或四僧祇百千劫的漫長時間修學。所以,釋迦佛過去修學菩薩道時,曾親近、禮拜、受教於數百千萬的過去佛,並曾接受將來必定成佛的預言(授記)。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0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29 12:42 | 只看該作者
小部成立於部派時代,內容包含許多印度民間傳說、本生故事,並不都是佛陀的教導。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1

主題

4891

帖子

44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41
11
LUG 發表於 2011-3-30 09:17 | 只看該作者
「迦葉,譬如有人伐樹,根在還生。菩薩亦爾,方便力故,雖斷結識,有善根愛,還生三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2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30 1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UG 12樓 的帖子

多謝指點,如大乘佛法所說:菩薩之方便力故,未出三界,是為了度盡有情眾生而已!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4

主題

112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光明大使

Rank: 5Rank: 5

積分
17785
13
shen fuen 發表於 2011-3-30 11:34 | 只看該作者
三世佛, 十方佛, 都是佛, 佛在我心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30 12:25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30 11:30
回復 LUG 12樓 的帖子

多謝指點,如大乘佛法所說:菩薩之方便力故,未出三界,是為了度盡有情眾生而已!

度盡有情眾生,也就是『眾生不盡,誓不成佛』;表面上看,這是大願,說穿了就是宗教牛皮。佛陀說法四十五年,應說已說,我們都還未得度,他老人家早就入滅去了。佛陀從來就沒說過他要度盡有情眾生。

佛陀的德號之一是『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用白話來說,就是『堪受教化者的最佳教練』。佛只能度那些堪受教化者;對不堪受教者,佛陀也沒轍。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1

主題

4891

帖子

44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41
15
LUG 發表於 2011-3-30 1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13樓 的帖子

地藏十輪經》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等至嚴麗,如妙花鬘;智慧深廣,猶如大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1

主題

4891

帖子

44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41
16
LUG 發表於 2011-3-30 1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en fuen 14樓 的帖子

在金剛經中:「菩薩不住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先有德,再有福,德者,利人助人慈悲,幫助人,救助人,應該不覺得有對像,有對象,不要留這念在心中。「風來竹面,雁過長空。」不留痕迹。叫「不住相」,要一切放得下:不可思,不可以思想它,不可量,不可量度。所以叫不可思量。要福慧雙修。有錢,有富貴公名,又有智慧。不住相布施,就會得清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7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30 16: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UG 17樓 的帖子

佛陀教我們要念施,也就是憶念佈施的功德,而且它還是十念法之一;大乘卻說要不住佈施,不可以思想它。這又再一次證明了大乘不是佛陀的教導,而且還與佛陀唱反調。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8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31 0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5樓 的帖子

各人的根基業報不同,佛陀只是應機而說法而已,不知D兄你同不同意?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9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31 01: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1-3-31 01:31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9樓 的帖子

天台宗的五時八教如果D兄你認為是無中生有的話,那麼這個大妄語的罪名可不少?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0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1-3-31 01: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en fuen 14樓 的帖子

如果佛已在你心中已經很足夠了,那時候,還管它甚麼三世十方呢?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