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人23年收養400餘流浪兒 遺體告別儀式今舉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11-16 19: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10-11-16 19:25 編輯

來源: 山東新聞網-山東商報     2010年11月16日  



鄭承鎮住院期間,公交車隊幾位工作人員曾去醫院探望(資料片)


  昨天,記者從濟南天橋區獲悉,鄭承鎮老人去世后,他生前所在轄區的北坦街道黨工委成立了治喪領導小組。今天(11月16日)下午13:10,老人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濟南市殯儀館舉行。屆時,省、市、區的文明市民代表將參加告別儀式。市民如果想送老人最後一程,也可以自發前往。

  根據鄭承鎮親屬的要求,老人將被安葬在華山下的龍泉公墓。他傾注自己的心血照顧流浪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倡導了良好的社會風氣。為表彰其感人的行為和高尚精神,天橋區政府將妥善安排善後事宜。對於老人住院期間產生的近33萬元費用,將通過醫保辦並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不讓其家屬承擔一分錢。

  天橋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傑告訴記者,對於鄭承鎮的遺產,電腦將由孩子繼續使用,其他物品將會徵求老人親屬意見後進行安置。另外,老人去世前已經選到了天和新居的廉租房,對於這套房子,天橋區政府將根據相關政策,協調房管部門作出妥善安排。

  明天,也就是11月17日,濟南市民政局和濟南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將把鄭承鎮家裡現有的9個孩子接過去入住。針對這些孩子的情況,救助站將長期予以接納,並雇請三名專人照顧孩子們的生活。對於上學的問題,目前孩子們就讀的學校都表示,會繼續免除他們的學雜費,讓他們繼續安心讀書。

  最後的全家福

  這張鄭承鎮老人和孩子們的「全家福」拍攝於去年11月29日,是記者應老人的要求而拍,也是這個溫暖大家庭的最後一張全家福。從畫面上可以看到,雖然屋內陳設簡陋,空間促狹,但開心的笑容和發自內心的幸福感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除了那一張張稚嫩的面孔,「鄭大爺」的滿足和愜意讓人尤為動容。現在,老人走了,但他尚未完結的使命還需要全社會來繼承,這樣,老人才能無憾地安眠。

  願老人家一路走好!

  車隊與「鄭大爺」結緣三年

  幾十張老照片留待追憶


  商報濟南消息 「我們今天去了鄭大爺家,有不少人也去看他,家裡氣氛很悲傷……」昨天下午,公交恆生七隊的服管員郭秀娟在電話中傷心地說,車隊與鄭承鎮老人已結緣三年,這期間留下的幾十張照片見證了雙方非同一般的感情,以後,憑著這些照片,就可以想到老人以前的點點滴滴。

  「08年偶然一次機會,我們在報紙上看到了鄭大爺的事迹,被老人感動了,於是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去家裡看望了老人和孩子,給他們送去了一點東西。」駕駛員周欣告訴記者,由於車隊的K98路車剛好經過鄭大爺家門口,從此,恆生七隊與老人一家結下了不解之緣,「鄭大爺還是我們公交公司的義務監督員,我們也在老人家裡設立了恆生七隊駕駛員的愛心基地,逢年過節我們都要帶著餃子、元宵去給一家人做飯,心裡總是牽掛著他們。」平時,車隊也經常和鄭大爺一家聯繫,冬至到了,大明湖新景區開園了,都要去看看鄭大爺,帶著一家人到處逛逛。

  「前段時間我們給老人打電話,是孩子接的,說老人病了。」駕駛員尹東良有些傷感地說,「住院期間我們也曾多次去看望老人,想不到他這麼突然就離開了……」昨天上午,車隊的呂曉燕、薛山等幾位駕駛員來到鄭大爺家,為老人送上了花圈,「一進靈堂,好多人都忍不住哭了,我們明天還會去殯儀館,去送老人最後一程……」 記者 張夢堯

  公交車隊出車

  今送老人一程


  商報濟南消息 昨天一早,濟南市K50路車隊駕駛員趙合義、宋濤、付瑋、裴宗繁、李萍等一行五人趕到鄭承鎮老人靈前,哀悼老人。

  「我們是從公交移動電視上得知老人家去世的消息,老人生前的事迹我們很熟悉,早就想來看看,不想老人突然就走了。今天我們來,想送老人最後一程,這是我們全隊駕駛員的一個心愿。」

  據悉,得知今天鄭承鎮老人追悼會的消息后,車隊主動聯繫到了鄭承鎮老人生前所在北坦辦事處生產路居委會,在今天的告別儀式上,車隊將免費提供包車,送好人鄭承鎮老人最後一程。

  「沒有鄭大爺,我就沒有今天」

  孩子們從各地趕來送別

  「沒有鄭大爺,我就沒有今天」

  商報濟南消息 昨天上午,安置在鄭承鎮屋內的靈堂前,幾位中年人正跪在鄭承鎮老人的遺像前,不停地抽泣著。這些是鄭承鎮老人曾經收留過的孩子,他們已經從流浪少年長大成人,擁有了幸福的家庭和自己的事業。當聽到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他們都不約而同從各地趕來。

  專門從單縣趕來的王先生向記者回憶了見到鄭承鎮老人的那一天,他說:「那時我在汽車站附近流浪,身上沒有一分錢,晚上就睡在汽車站候車室,好長時間沒吃飯,餓得不行了。身上也特別臟,突然,他出現在了我面前,跟我說會管我飯吃,帶著我一起回家。有飯吃,我想都沒想就跟他走了,回到家后他給我理髮洗澡,換上新衣服……要不是鄭大爺,我活不到今天!」

  從濟陽趕來的盛先生也是鄭大爺收留過的孩子之一,他坐在一邊,默默地捧著鄭承鎮與孩子們的照片看著。他指著其中一張告訴記者,「最左邊的這個孩子就是我,本來我沒想照相的,可鄭大爺說,我要是哪天離開這個家了,再聚在一起就難了,他拉著我照了一張合影。」盛先生回憶說,那時他們會在鄭大爺的教導下包餃子,每天還會一起洗澡,雖然條件並不好,但過得很快樂。「我會拿著這張照片告訴我孩子,這裡面的老人就是你爺爺,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我。我會把鄭大爺的教導銘記在心,像鄭大爺這樣的好人太少了。」記者 竇昊

  我們欠鄭承鎮老人什麼?

  鄭承鎮老人走了,有人惋惜、有人感嘆、有人悲痛、有人依然漠不關心……作為一個濟南,乃至全國的知名人士,鄭承鎮以「流浪兒之父」被人們銘記。但也有人質疑:一個赤貧的老者,依靠收養流浪兒,逐漸獲得了名與利,他當初的動機到底是什麼?是不是真是那樣聖潔與光輝?

  在社區採訪時,跟居民拉呱,有位趙姓男子吃了多年低保,他覺得自家房后的菜市場很吵,他希望把賣菜的都趕走:「這些賣菜的可沒少掙錢,在這趕走了他照樣去別的地方賣。」記者問他,既然這樣為什麼你不去賣菜呢?他良久,才從牙縫裡擠出一句「我丟不起那個人」。一個人,既嫉妒又懶惰,其想法自然「與眾不同」,可以理解!

  社會上幻想著不勞而獲的人不在少數,當他們看到社會的援助與申領的低保源源不斷送到鄭承鎮老人手裡時,心裡就開始不是滋味兒,於是,對老人動機的質疑成了泄憤的切入點。但我想說,無論老人的動機怎樣,他去做了,而且23年如一日,那始終如一的微笑從沒因為生活的苦難與別人的質疑而消失過。試問,有誰能這樣堅持做一件好事,8000多個日夜不「變心」?

  再者,作為400多個流浪兒的「父親」,鄭承鎮老人把他們從街頭領回家,給他們飯吃,給他們衣穿,但哪來這麼多流浪兒,讓老人永不「失業」?家長和社會是不是有缺位?網吧、撞球廳、舞廳的監管是不是要反思?其他人的良知與愛心在哪?鄭承鎮老人是否應該瞑目?

  鄭承鎮老人走了,社會欠他的不是應景的追念,而是一個長久的反思:我們真能把崇高的信念與理想當做普通的生活去進行嗎?

  斯人已去,下一個鄭承鎮是誰?一切待解。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沙發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10-11-18 2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3: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