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草木之爭——造紙原料的歷史變遷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0-6-7 2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紙業的技術進步和紙消費量的增加,造紙的原料結構也在不斷地演變。

    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誕生於東漢時期的蔡倫時代,當時造紙的原料是以麻為主的破布和漁網;到了唐宋年間,造紙開始使用麻、樹皮、稻草等原料;而當中國的造紙術傳到西方后,製漿的原料依然以麻布和稻草為主。

    近100年裡,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和現代製漿技術的出現,在西方,木材開始逐漸成為造紙的主要原料。人們發現,木材比其它原料更適合於現代化大生產:纖維形態比其它原料好,而且,易製造出各種高質量的產品,生產效率高,易於污染治理,體積密集,便於運輸、保存。

    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木材在造紙原料結構中的比重,已由1880年的10%上升到1970年的93%。現在世界上主要的造紙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日本、瑞典、芬蘭等,幾乎全部用木材纖維造紙。過去主要用草造紙的國家,如生產草漿歷史悠久的西班牙,紙張產量和質量長期上不去,品種也少,自20世紀60 代開始營建造紙用材林,到70年代後期,西班牙草木比例改成3:7后,紙和紙板的產量便猛增4.4倍。反之,繼續以草類為主的一些國家,造紙工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困難。這些情況有力地說明了,木材造紙在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在一些森林覆蓋率達到30%至70%的國家,每年用於製漿造紙的木材占原木總產量的30%至60%以上。如美國1974年製漿造紙用材達到 1.8億立方米,占採伐量的36%;瑞典佔63.8%;芬蘭佔55.5%;日本是個木材進口國,1977年製漿用材為3400萬立方米,占木材總消耗量的 31.4%。這又說明,木材製漿造紙乃是森林資源最經濟合理的一種綜合利用。

    在我國,由於建國后對紙業的屬性認識不足,加上中國森林資源非常貧乏,當時百業待興,經濟建設需要木材的領域很多。許多人錯誤地認為,用木材造紙是浪費資源,用草類原料才最符合中國國情。到1958年則形成了「以草為主」的原料方針,「草木之爭」被提高到政治路線之爭的高度。但歷史證明,這種原料政策不符合紙業的產業特徵,阻礙了中國紙業的發展,也成為現今中國造紙業面臨生存危機的罪魁禍首。

    20世紀70年代,紙業界的有識之士就指出「中國紙業應該走以木材為主的道路」,於是新一輪「草木之爭」宣告開始,直到90年代中期,國家才最後明確了以木材為主的路線。

    我國造紙工業「以草為主」方針的失誤,通過30年來的社會實踐和歷史考驗,已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這一爭論長達40年,幾乎斷送了中國紙業的性命。今後要執行「以木材為主」的原料方針和「必須多辦大型骨幹木漿廠」的建設方針,已日益成為我國廣大造紙工作者的共同願望。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另外,據悉
木材纖維在世界造紙原料中佔90%以上,在中國約佔20%。)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沙發
TCM 發表於 2010-6-8 03:56 | 只看該作者
好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3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0-6-8 06:02 | 只看該作者
TCM: 好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3: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