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和靜鈞:美國「檸檬水女孩」緣何「感動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8-17 09: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8月16日07:41新京報

和靜鈞 學者

美國「檸檬水女孩」的故事真正上升為「公共事件」,是因為此事實質損害了美國一個最重要的立國精神,那就是「創業」。「美國城管」驅逐創業體驗的小朱麗,雖於法有據,但與國家精神相衝突,必然成為一場被公眾討伐的風暴。

最近,美國「檸檬水女孩」的故事成為不少媒體關注的焦點。經8月15日《新京報》報道后,引起許多網友關注。筆者注意到這則新聞的後面,很多網友跟帖直呼「感動」。

筆者找來了美國《紐約時報》8月7日的報紙和加拿大多倫多8月11日《薩尼亞周報》,再結合《新京報》的報道,基本了解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美國市民瑪麗亞·法夫剛7歲的女兒朱麗·墨菲受卡通片的啟發,想售賣自製檸檬水來體驗初次創業,得到母親的大力支持。而小朱麗剛擺下檸檬水攤,一名「美國城管」———衛生監督員就過來要求小朱麗掏150美元辦衛生證,否則將面臨500美元的罰款。

瑪麗亞向「美國城管」解釋小朱麗的動機卻得不到理會。圍觀的美國市民建議小朱麗改賣為贈送,然後接受捐贈,但還是遭到「美國城管」的阻止,小朱麗只得含淚離開。此事被親眼目睹的市民以一篇「美國法西斯分子是如何迫害小女孩創業熱情的」文章刊發在網路上,而迅速成為一樁轟動美國的公共事件。

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但是為何能感動諸多中國讀者?

其一,「美國城管」很嚴厲,但沒有對無證擺攤者暴力執法,沒有沒收其「作案工具」,沒有給「拒不服從」的小攤小販一頓拳腳,也沒有把小攤販們追得雞飛狗跳。產生這種對照心理,是讀者一種下意識的內省。長期以來,一些地方的城管屢屢被指執法粗暴,但鮮有當地政府負責人出面道歉,更鮮見地方長官推心置腹地要求手下人多點人性化處理的「懷柔公關」,中國讀者的「感動」其實就是對國內執法人員提高職業素養和尊重勞動者的情緒反映。

其二,小朱麗事件真正上升為「公共事件」,是因為此事實質損害了美國一個最重要的立國精神,那就是「創業」。美國視「創新和創業」為「天職」,沿襲了清教徒的人生觀。長期以來,美國中小學教育重視創業教育,鼓勵創業體驗,並適時引入與時俱進的實用課程,如理財課程。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把「社會服務」與學習結合起來,成為「服務學習」,有利於加強「孩子們的公民意識、責任、學業成績與同情心,並成為社會的貢獻者」。「美國城管」驅逐創業體驗的小朱麗,雖於法有據,但於情於理有悖,與國家精神相衝突,必然成為一場被公眾討伐的風暴。

筆者與眾多同時代人一樣,少時因生存原因在街頭賣過「檸檬水」,雖這樣的「創業」與美式「創業體驗」絕不是一回事,但面對當下越來越多中小學生們成天抱著書,沒有被鼓勵走入社會體驗創業,導致我們的小孩子脫離現實生活的冷暖,也讓他們無從體驗公民責任的厚重。

從這點看,美國檸檬水女孩能夠「感動中國」,似乎不難理解。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9: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