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要站在紀實攝影這一邊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9-9-26 1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首府華盛頓出了重大車禍,點開紐約時報網站,我卻吃驚地發現,壓在這條新聞上面的竟然是一則來自中國的報道:《中國工人工作條件惡化》,文章所配的照片是十七歲男孩劉攀父母憂傷,絕望的面孔。

  劉攀的生命已經被文具廠的機器碾碎,遺留在他的工作證上的照片,清秀稚嫩——15歲,他就在這裡上班了,每月工資不到1300塊。

  前段時間,英國《衛報》也推出了一系列中國報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段視頻:《從工廠到農村》,記者跟蹤深圳一位因為經濟危機而失去工作,不得不返回農村的一個女孩,一路隨她拍攝,直到回家,片子末尾,回到家的女孩說:「我不能再在這裡呆下去」,這讓我體會到了她身份的尷尬,同時也在想,她下一步又會去哪呢?

  衛報的這個欄目叫做《十字路口的中國》

  把腳步在《衛報》上挪一挪,發現他們的藝術評論專欄作者 Jonathan Jones竟然寫了一篇關於攝影的文章《「黑色」天才 Guy Tillim》( The dark genius of Guy Tillim)介紹來自非洲的一位紀實攝影師。實話說,我沒有想到Jonathan會寫攝影,更沒想到他竟然會寫紀實攝影,他這個欄目向來都是藝術史,繪 畫和展覽的評論文章。

  Jonathan說話也刁鑽,文章上來就是:「你大概從來也沒有聽說過我稱呼一個攝影師為天才。我認為對於那些僅僅拿著一台機器,快門一響,作品就被稱之為藝術的人,我們已經給他們太多的寵幸。」

  Jonathan所欣賞的這位非洲攝影師,不但報道非洲的戰亂衝突,同時也拍攝城市裡的嘈雜和新舊更迭,是個典型的納切威一樣的人物。

  

  「Tillim是個激進的藝術家。當下的藝術博物館,富有世界的人群試圖製造一個夢幻般的現代非洲的形象——就好像慶祝一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東西突然顯現出來——而他卻仍然在記錄複雜而動蕩的非洲大陸。」

  「他是一個真正的講故事的人,他在講述真實,直接或者間接,平凡敘事或者詩意的表達,但無論如何,只有這樣,攝影才會顯現出它的藝術的力量。」

  坦白說,我並不能完全認同Jonathan的觀點,比如他對所謂表達日常生活的攝影被推崇的不滿。但是他的言談卻仍然給我很多啟發。

  當 我把這篇文章的題目定為《我要站在紀實攝影一邊》的時候,猶豫再三,我並不希望製造所謂紀實和藝術的衝突,「共生」帶來的舒適反而是我最近的深刻體會。這 就好像紐約的地鐵,左邊是黑人,中間是黃皮膚,右邊是白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打扮,但是誰都不會多看誰一眼,每個人都自在地活著,這當然是最好的。

  只是Jonathan的談話讓我想到之前和曾翰等一些朋友討論過的一個話題:究竟什麼樣的攝影才能叫做「中國的」攝影?當時,我們並沒有得出答案。但我現在認為,事實上,並沒有「中國的」攝影,只有「在中國」攝影。

  儘管剝離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外殼,在最裡面,所有的人都有著相同的靈魂和感性的需求,但這個脫離外殼的絕對條件似乎並不存在。

  我最近看了一些畫冊,我開始關注前言,我發現那裡面透露出他們為什麼要這麼拍照的原委 :

  Dieter Appelt,德國攝影師,二戰結束時,他還是個孩子,當跟隨父母回到家鄉,農田裡是成堆的士兵屍體,這個場面留存在他頭腦中,並一直影響他的創作——黑色,散發死亡氣息。

  Thomas Demand,德國攝影師,他成長在德國戰後的氛圍中,建築要重建,人心也要重建,大屠殺的陰影仍然在人們心中回蕩。建築則成為那個時代一種新的精神象 征,出現了包豪斯,是建築的民主和現代思緒的結合體。在Demand成長的小城,連郵局都是Richard Vorholzer設計的,他負責主持了戰後大部分建築的重建。Demand說,我的個體環境一直和公共歷史相關,這是我的幸事。

  Mitch Epstein,美國攝影師,在他學習攝影的時候,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正處於美國的社會變化和轉型時期,他的老師是新紀實派Garry Winogrand,不同的是,他開始拍彩色,在他的鏡頭裡也一直在試圖給美國社會予以一個定義。

  

  Mitch Epstein

  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佐藤玲(Rei sato)的畫冊SUN,照片都是她在去工作室的路上拍的,零零碎碎,看得讓人覺得心裡分外晴朗。這讓我想到還有很多日本女性的照片,我覺得那都是一種「 家庭主婦」的視角——這並不是貶低,而是羨慕,羨慕她們能有那樣一種真正的生活的視角。

  我每次路過華盛頓公園的時候,看到草坪上東倒西歪的小青年,唱歌的青年,party的青年,還會想到 Ryan McGinley,大概他就是在這種環境里成長起來的:每個夏天都他們都在狂歡,總是覺得夏日的假期不夠長。

  但華盛頓公園不屬於我,我只是過客。我想到的是十多年之前,學校活動中心門口的小公園,我和我的同學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我們議論:「那才是攝影」。那是在看完孫京濤組織的他們攝影小團體的照片放映活動之後。

  這些日子,我一直想起他們的作品,孫京濤的《幸福路》,袁東平的《精神病院》和《窮人》

  我想,這些才是伴隨我們成長的中國現實,網路帶給我們很多無脈絡的信息,但是我們卻仍然必須在脈絡中成長。

  我想起寫這些,並且在標題上寫著《我要站在紀實攝影這邊》主要是想宣告一下第二屆ofpix基金開始評選了。在這個鏈接可以看到介紹。這次則把基金的發發對象定位為「社會紀實攝影」。

  什麼是社會紀實攝影?

  最近剛剛看完一本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的作品集,他用自己的照片幫助勞工階層,作為證據,而最終促使廢除童工法的出現。這就是社會紀實攝影。這些作品的目的不是為了出 畫冊,而就是為了作證,為了改變現實。海因在拍照的時候,曾經給他的老師寫信:「我感到,這些照片是有用的」。他還在哥倫比亞大學修社會工作的課程, 這使得他對如何用照片來反映社會問題,有著更為清晰的思路。

  

  海因的畫冊翻到最後,就只是心酸。一方面是他所拍攝的童工,那單純、直逼你而來的眼 神,和他們令人絕望的工作環境之間的反差讓人透不過氣來,另一方面也是為攝影師的遭遇而嘆息。他為家庭所迫,曾在工廠打工,一天干13個小時,疲憊不堪。 他從來沒有富有過,後來他試圖向派遣他拍攝童工的機構申請加薪,那時候,他的照片已經獲得很大的社會效應,但對方不但不加薪反而給他減薪。他不得不辭職, 去歐洲為紅十字會服務。他六十多歲還為雜誌工作,晚年經濟仍然窘迫。

  把基金頒給拍攝社會紀實的攝影師,並且用這樣一種有些極端的方式說出「我要站在紀實攝影一邊」,我們的意思是,相對於把照片用來表達私人感情,用來掛在牆上欣賞,用來賺錢,放在「在中國攝影」這個語境下的時候,我們更願意利用這個基金鼓勵社會紀實攝影,盡我們微薄的力量。這絕對不是否認另外一些攝影,它們同樣有意義。

  和詹臏討論ofpix基金的時候,他提出一個視野的概念,以前的camp的徵稿作品中也呈現了一些問題,比如,你不能再拍流浪貓了——也並非是不能拍,而是有比這個更為重要的現實,如果你把眼光從身邊移開,你會看到更大的現實。

  我們還希望ofpix的基金項目能夠和NGO組織合作,這樣它們就能夠發出更大的聲音,並真正起到效果。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463

主題

4312

帖子

339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8
沙發
xifa 發表於 2009-9-26 13:07 | 只看該作者
新聞攝影基本屬於紀實攝影,但是紀實的並不都是新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3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09-9-26 1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7

主題

1萬

帖子

593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939
4
媽媽咪 發表於 2009-9-27 04:5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

主題

2800

帖子

967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7
5
Andy(路遙) 發表於 2009-9-28 00:12 | 只看該作者
要拍好紀實攝影比風光攝影更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14: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