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朝鮮,你真讓我驚訝!完全封閉的朝鮮令人刮目相看!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4-21 14: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朝鮮"衛星事件"無疑是這段時間的熱門話題,圍繞這一事件的是非曲直,國內外也是眾說紛紜。然而,對朝鮮問題說長道短的人,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朝鮮?筆者坦率地說,自己也知之不多,況且也從未踏上過朝鮮國土。



最近無意中看到一篇研究朝鮮問題的文章,是由蘇拉密撰寫的《崛起,他的名字叫朝鮮》。文中對朝鮮的政治、經濟、科技、軍事以及此次發射衛星的情況,作了詳盡的分析和評述,讀後不僅深受啟發,而且深感驚訝。看來,我們僅僅從媒體上看到的朝鮮,遠不是一個真實、全面的朝鮮,蘇文所提供的情況如果是可信的,那就很值得我們重新作出認識和判斷。



在我們以往的認識中,朝鮮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國家,甚至被一層"鐵幕"所遮掩,根本談不上對外開放。然而,蘇文中所反映的情況完全不是這樣。請看作者的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由於與蘇、中、東歐、經互會的優惠貿易往來,朝鮮提前享受了現代化、國際化帶來的繁榮和幸福;朝鮮早在80年代就基本實現了工業、農業的初步現代化。1988年,朝鮮的人均外貿額為260.20美元,人均GDP為 1040美元(外貿依賴度為25%,和目前日本的外貿依賴度相同,遠低於目前中國的66%)。朝鮮的"人均外貿額",中國直到宣布進入了盛世的2000年才超過,"人均GDP"中國直到2003年才超過;直到現在,代表社會綜合發達水平的HDI"人類發展指數",中國還沒超過朝鮮。也就是說,直到2003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程度,才勉強趕上1988年的朝鮮。現在不是經常說中國是世界的加工廠嗎?那麼,朝鮮早就是紡織廠啦,前蘇聯、東歐和經互會成員國的人民,早就披掛著花花綠綠的朝鮮維綸啦。"看了這段文字,對朝鮮的對外開放情況,無疑會有一個新的認知。當然,作者也談到,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前蘇聯和經互會的解體,朝鮮忽然失去了貿易對象,經濟頓時陷入了困境。但憑藉"社會機體健康,分配體制公平,還有較豐富的人均自然資源,朝鮮度過了九死一生的危局"。



這些年,在我們的印象中,朝鮮災荒頻繁,糧食緊缺,餓死人的傳言滿天飛,朝鮮"窮兵黷武"的說法不僅國外盛行,在國內也頗有市場。但蘇文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作者寫道:"從1995年起,朝鮮進入了自稱為"苦行軍"的經濟調整期,其間的苦難自不必說。當然,也有的誇大其詞,說朝鮮餓死了多少人,從20萬到最不靠譜的340萬各有說法。340萬!餓死率達1/7,也就是家家停喪,人人戴孝。那麼我們分析一下朝鮮的自然資源配置,就知道朝鮮是最不容易餓死人的,即便連續幾年顆粒無收,也很難餓死人。朝鮮歷史上雖處於東亞農耕文明範圍,但由於朝鮮半島北部多山多林、缺乏耕地、人口稀少,不屬於傳統的農業區,而屬於半耕半獵。朝鮮人均耕地只有1.1畝,低於中國的人均1.4畝,而且多為坡地,土壤瘠薄,土壤平均厚度僅15-20cm,中國平原的土壤厚度動輒就是幾百米、幾公里。但朝鮮的森林覆蓋率高達80%,人均森林面積約為6.42畝(中國畝),是中國人均森林面積的4倍多。朝鮮國土面積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份,因此這些森林資源全部處於國民的體能半徑內,不像中國因國土面積廣闊、人口分布不均而資源分佈極不均衡。這就是說,只有當朝鮮人把老林子里的山雞、松鼠、兔子、狍子、小鹿、野豬全部捕殺完,把裡面的蘑菇、松子、榛子甚至把能吃的樹皮樹根樹葉都採集凈,才有餓死人的可能。""朝鮮兩面環海,東西均為豐饒的海灣,海岸線總長約6000公里,是中國人均海岸線長度的10倍。東部沿海暖寒流交匯,是世界級的重要漁場;西海岸有廣闊的灘涂。朝鮮年均降雨量1000-1200mm,和中國的洞庭湖流域相當,境內河流縱橫,湖泊散布,人均內陸水域0.4畝;因此,朝鮮是個水產極為豐富的國家,年均漁產千萬噸以上,歷史最低的1996年為876萬噸。該年人均漁產380公斤,單這麼多魚也不至於讓人餓死吧?" "在 90年代之前,由於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互補互惠,朝鮮在前蘇聯化肥、石油、農機的支持下,建成了發達的集約農業。農業靠佔總人口30%的農業人口和12 萬台大型農機工作;糧食產量曾一度超過1000萬噸成為糧食出口國。在依賴化肥、能源的集約農業崩潰后,糧食產量降低到250-300萬噸。300萬噸糧食是少了,但輔以豐富的林產、水產,採用配給制,足以保證不會餓死人。更何況近年來糧食產量已恢復到了400-450萬噸,離滿足全民澱粉需求的480萬噸還有距離,但填飽肚子是沒有問題的。這就使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在這次導彈危機前,朝鮮會首先單方面終止美國的糧食援助計劃了,那就是一句話:不稀罕!先絕了你試圖用糧食和我討價的念。假如你聽到『朝鮮人又在森林裡挖植物根莖充饑'的報道,你不要輕易相信,也許人家是在挖野山參;假如你聽到『朝鮮人把狗啃過的骨頭用液體浸泡以獲取營養成分'的傳聞,你也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也許人家泡的是虎骨酒。"呵呵,作者的筆融很詼諧,但看到這些,我想讀者自會作出自己的判斷。



過去,我們對朝鮮能否承受美韓的軍事打擊,特別是主要使用海空力量的立體打擊,抱有很大的擔心。波黑塞族不是驍勇善戰嗎,面對美國和北約40多天的狂轟濫炸,塞族人最終低下了高昂的頭,朝鮮也會重蹈覆轍嗎?對此,蘇文也有獨到的看法:"有人說,美國會用飛機和導彈把朝鮮夷為平地,那麼我告訴你,朝鮮本來就沒有什麼地面戰略目標,朝鮮有價值的戰略目標都在地下,連平壤地鐵的深度都128米。你喜歡用上千萬美元的導彈,去炸幾百美元的民房你就炸好了,地面的莊稼照樣長,地下的工廠照樣隆隆轉。" 反過來說,朝鮮實施軍事反擊,後果卻是對方難以承受的。"特別是漢城,在朝鮮幾千門多管火箭炮的覆蓋下,理論上只要5分鐘,韓國的主要經濟體就不復存在了,因為漢城集中了韓國80%的GDP和70%的人口。" "如果美軍直接地面進攻朝鮮,需要增兵40萬;現在美國自己的計算機模擬兵演結果出來了,說增兵60萬才具備地面進攻朝鮮的能力。我看,60萬也是炮灰,因為美軍沒計算472萬群眾武裝和以村為單位的要塞化防禦和山地游擊戰。說到這472萬民兵,我忽然又想起一個問題,比起民主的美國政府動不動就討論禁槍,甚至把玩具槍都列入非法;被指責為集權專制的朝鮮政府竟然敢給老百姓下發472萬支半自動、衝鋒槍,不怕造反;朝鮮政府哪來的底氣?"



以上這些文字,是否告訴了我們一個真實的朝鮮?筆者不敢貿然作出結論,因為自己畢竟沒有親歷親為。但這些情況的確讓我對朝鮮刮目相看,有助於從另一個角度更全面的認識朝鮮。對於這個山水相連、唇齒相依的國家,無論歷史、現實還是未來,我們和他都是難解難分,只不過在相互關係和對朝政策方面,根據情況的不同有所變化罷了。說到朝鮮的"世襲制"體制,筆者固然不敢苟同,但那畢竟是人家的內政,是朝鮮人民自己選擇的權力。保持中朝關係的長期友好,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這有利於中國的國家利益。既然如此,我們沒有理由忽略朝鮮,也需要去更好的認識朝鮮,這也是本文的一個基本出發點。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沙發
韓冰 發表於 2009-4-21 16:07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個氣節的表現,朝鮮有把握自我的能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03

帖子

66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7
3
dj-diesto 發表於 2009-4-21 18: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850

帖子

17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11
4
yoda 發表於 2009-4-22 02:10 | 只看該作者
一個敢向美國說"不"的堅強民族,有骨氣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5
shanren 發表於 2009-4-22 21: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nren 於 2009-4-22 21:55 編輯

閉門造出的「文」。「推算」、「猜測」、「想來」滿篇,也就值兩個「兩毛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7: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