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請專家學者少些偏執多些理性
[列印本頁]
作者:
小辣辣
時間:
2009-4-3 22:41
標題:
請專家學者少些偏執多些理性
2009年04月03日 07:55: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屢建議屢挨板磚,屢挨板磚屢建議,看來經濟學家茅於軾真跟經濟適用房鉚上了,不取消這一制度誓不罷休——繼前幾天「廉租房不設衛生間」的「茅房論」引起熱議后,近日在武漢演講的茅老,又第N次重複了他對經濟適用房的觀點:經適房存在著效率低、不能創造財富、購買機會不平等、創造腐敗機會等問題,一點好處都沒有
,應儘早叫停儘早取消。(《武漢晚報》4月2日)
茅老對經濟適用房弊端的分析一針見血,效率低、機會不平等、滋生腐敗等等,我都非常贊成——但我也不贊成他把經濟適用房說得一無是處,「一點好處都沒有」,進而要取消這種制度,革經濟適用房的命。
再怎麼效率低,再怎麼滋生腐敗,可經濟適用房在住房市場化改革中起到的保障功能是不容抹煞的。茅老只看到媒體報道個別富人開著寶馬住經適房,沒看到絕大多數通過合法程序買到保障房的中下層百姓。激進的住房市場化改革使房價飆升,許多人買不起房,而廉租房、限價房、經適房等政府提供的保障房,起到了很大的保障功能,緩和了社會住房矛盾。
權貴交易、富人擠占、越建越大等等,這些現象肯定很嚴重,但也肯定並非主流。如果客觀地承認了這個現實,就會得出理性的判斷:經濟適用房要改革,要完善,要清理弊端,但不能因噎廢食。為什麼不能通過改良和改革完善制度、去除弊端,而非要一刀切、一棒子打死呢?
你說經濟適用房就是經濟實用,就是比較小的房子,可許多經適房蓋成了180平方米,那就立法限制面積。你說經適房沒有效率、創造不了財富,社會保障本身就不是一個追求效率和財富的活兒,而是為中下層買不起商品房的人提供機會和保障。你說經濟適用房還創造了貪污腐化的機會,可在權力未受約束下,有多少事情沒有貪污腐化的機會?儘可能完善制度堵住權力濫用漏洞就是了,貪腐罪在權力而不在房子。而且,經濟適用房的弊端在於「權貴生病」了,那就治權貴的病吧,怎麼通過取消經適房來讓窮人吃藥?
既然多數弊端都可以通過完善制度進行修補,為什麼動不動就要取消呢?請問,取消經適房制度后,拿什麼來保障中下層百姓的住房問題?替代性的方案是什麼?這種替代性方案能否避免經適房弊端?新的保障措施是否就能一定能遠離腐敗和解決效率問題?這些問題沒有鼓搗和權衡清楚,就嚷著取消這個廢除那個,不過是說說痛快話、過過嘴癮。
一些經濟學家總是責怪別人誤解自己,總是譴責批評自己的人太偏激,缺乏理性,不懂經濟——可你們為什麼不反思自己的偏激思維,說話時為什麼不謹慎一些,留點兒餘地?輿論許多時候的誤解,問題其實首先出在經濟學家自身的偏激、偏執,顧此失彼的表達上。「取消經適房」就是如此,全盤否定經適房,很難不激起反對。某些自由派經濟學家,整天聲稱自己信奉漸進主義的改良論,反對革命論,反對劇烈和偏激,其實有些人骨子裡比誰都偏激,動不動就廢除這個取消那個,就不想著建設性地完善、修補和改良。好像一個專家說「改善某種制度」就顯得很沒水平和不上檔次,而說「取消和廢除」才能顯出自己高明一樣。其實相比廢除,改良要容易接受多了,也更能凝聚輿論的共識。
看看一些專家偏執的表達吧。有個別院士爆出學術不端醜聞,好,那就取消院士制度。高考導致了一些人才被埋沒,好,那就取消這種「萬惡」的高考制度。有一些村官多吃了幾份低保,那還得了,快快取消低保制度。還有國家免檢制度、失業保障制度、勞動仲裁製度、住房公積金制度等等,制度只要一暴露出弊端,必然會有「取消」的聲音。深深地鑲嵌在社會結構中並影響到無數人利益的制度,對一些專家來說就如兒戲一般,說取消就可以取消了。
也許這些專家內心裡其實是偏向改良和完善的,只是覺得如果說「完善某種制度」很不過癮,遠沒有「廢除某種制度」更有刺激性、更能吸引眼球、更適合媒體報道和傳播。不刺激無新聞,不出位難火爆,為迎合媒體報道的要求和輿論炒作的需要,就有了許多刻意極端的聲音和姿態,爭相塗上偏激的口紅,以在喧囂中引人注目。(曹林)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