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BCD」跨國糧商 四大家族操控中國糧市

[複製鏈接]

247

主題

492

帖子

24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et360 發表於 2008-8-28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請記住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
  一個廣為流傳但未被證實的說法,去年十一前,中儲糧拋售20萬噸食用油儲備調節價格,調查發現70%讓跨國糧商買走了,這就讓國家的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失靈。
  這無疑讓人聯想到簡稱為"ABCD"的跨國糧商: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Dreyfus)。這四大家族目前壟斷了全球80%的糧食交易量。正是這四大家族奪走了中國大豆的話語權。如今,ABCD在國內跑馬圈地的消息不斷,並已基本完成上下游產業鏈的搭建,顯然這四大家族對中國"寄予厚望"。
  ABCD在華低調布局
  ABCD對中國糧食產業的滲透到底達到什麼程度?
  不妨就從金龍魚說起。金龍魚隸屬於益海嘉里集團,而這一集團是美國ADM和新加坡著名的豐益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也是ADM在中國擴張的典型代表。目前該集團在國內直接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已達38家,另外還參股魯花等多家國內著名糧油加工企業,工廠遍布全國,堪稱全國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
  路易達孚則在上世紀60年代就與中國有飼料和穀物貿易,並相當重視農產品期貨買賣。從2006年開始,路易達孚(北京)有限公司從中國政府手中獲得玉米國內貿易的許可證后,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公開信息顯示,路易達孚從中國出口玉米的業務持續增長,其在美國的棉花公司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棉花供應商。2003 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就已經超過了16億美元。
  嘉吉則在中國20個省市投資建立了34家獨資與合資企業,在華投資項目包括飼料蛋白、植物油、玉米加工、各種食品配料,動物飼料和化肥。
  而邦吉2000年正式進入中國。邦吉在全球32個國家擁有450多個工廠,在四大糧商中,邦吉以注重從農場到終端的全過程聞名。邦吉已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大豆和油子供應商。目前該集團在中國已運營三個大豆加工工廠,而在廣州正在興建另外一家工廠。
  這四大家族行事低調,儘管在中國已進行多年投資布局,卻鮮有動作見諸報端。即使是堪稱全國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益海嘉里也是如此。
  跑馬圈地來勢洶洶
  不過,悄然入華的ABCD圈地勢頭不可小覷。東方艾格食用油分析師陳麗娜告訴記者,金龍魚目前在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份額已經在40%左右,加上嘉里其他品牌,市場份額已經不下一半,牢牢掌握話事權。此外,該集團還全面進軍小麥、稻穀、棉籽、芝麻、大豆濃縮蛋白等糧油精深加工項目,同時又先後投資控股和參股鐵路物流、收儲基地、船務、船代等輔助公司。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告訴記者,跨國糧商近來的動作都指向糧食流通與糧食加工,特別是加工領域。而其中一些收購地方糧庫的行為足以彰顯跨國糧商卡位流通領域的野心,其可以通過控制收購節奏衝擊現有的糧食價格體系。如果從食品油拓展到麵粉與大米環節,影響將會很大。
  記者諮詢多處研究機構與專家獲悉,目前跨國糧商具體的產業分佈與市場份額還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是從產業鏈的角度看,上下游都出現了他們的身影。曹建海告訴記者,上游的化肥農藥以及下游的糧食加工都是外資可以發力的環節,因為市場都是開放的,就是種子的生產流通也已市場化,糧食產業的經營主體逐漸多元化。
  據嘉吉(美盛)內部人士透露,嘉吉在中國有四個化肥廠,其中秦皇島與煙台的廠都是獨資廠,"雖然我們的產品份額不高,但是這兩年行情看好,很多代理商都希望代理我們的產品。"
  涉嫌操縱市場價格
  那麼,是不是狼來了?有分析認為,去年植物油大幅漲價不排除有市場操縱因素。佐證之一是一個廣為流傳但未被證實的說法,去年十一前,中儲糧拋售20萬噸食用油儲備調節價格,調查發現70%讓跨國糧商買走了,之後囤了起來,不投放市場,這就讓國家的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失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研究部副部長徐小青告訴記者,除了大豆比較明顯外,現在還沒有相關的統計數據可以說明跨國糧商帶來了哪些衝擊,"在糧食領域,現在還很難看出有什麼影響,對於他們哪些要控制哪些可以借鑒,都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分析以把握格局。"
  據記者了解,目前無論是國務院系統還是農業部系統,都鮮有對於四大糧商的統計分析,困難就在於調研數據難以獲得,網站信息也是語焉不詳。記者從一位專家處獲悉,巨頭們已經向他"喊冤"了,然而,即便面臨諸多非議四大家族仍未就此做出明確回應。(記者 王海艷 實習生 潘紹俊)



社科院專家稱跨國糧商攻城略地是危險信號 主要是控制糧價

「跨國企業正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主要目的就是在本輪全球糧食危機中,控制糧食價格,」昨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李國祥就跨國糧商動向對記者表示,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也是僅有的糧價窪地,跨國糧商希望趁機攫取豐厚利潤,「生產是難以控制的,貿易、加工環節則是他們緊盯的切入口。」

而根據糧源控制大戶中儲糧披露的信息,四大糧商正頻頻向其示好,希望合作。對於布局全球的跨國糧商,其產業鏈優勢使其在任何一個環節的切入都極具威脅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表示,跨國糧商在國內糧食加工或流通領域攻城略地,是危險的信號,將威脅中國糧食安全。

擅長全球產業鏈布局

簡稱「ABCD」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通常被稱為國際糧食市場的「幕後之手」,這四巨頭壟斷著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賺得缽滿盆滿。以嘉吉為例,已公布的財報顯示,2007年5~11月,嘉吉凈收益同比增長了61%.

嘉吉主張開放自由貿易,是法國第三大糧產輸出公司,美國最大的玉米飼料製造商,美國第三大麵粉加工企業和屠宰、肉類包裝加工廠,最大的生豬和禽類養殖場。其糧食輸出和交易業務,不但美國第一,而且世界第一。同時,它還擁有全美最多的糧倉,從食品的生產、包裝,到市場的每一個環節,無不一手包辦,公司業務橫跨五大洲及66個國家。

跨國糧商的攻擊力不單是規模,更在於上下游產業鏈的建設,從而得以控制利潤的流動。李國祥表示,以大豆為例,當年跨國糧商為擠出中國大豆壓榨企業投入的資金達20億美元之巨。如今中國大豆60%以上需要進口,其中很多是不經過中國公司進口的,跨國糧商直接進口從而先獲取一部分利潤。然後在加工領域,其還可在豆油與豆粕兩者之間進行博弈,哪部分獲利多就加大哪部分生產並有能力影響價格。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僅僅是跨國糧商龐大的全球戰略布局中的一環。跨國糧商早已控制了南美和美國等大豆主要生產地區。在全球的價值傳遞中,跨國糧商將其控制的大豆低價賣給旗下的貿易公司,然後再高價賣到中國的企業。將生產與加工環節的利潤轉移到貿易環節,而在控制利潤流動的過程中,避稅自然可以輕易做到。

嘉吉方面在其網站上則否認包括嘉吉在內的農產品公司利用全球糧食危機牟取暴利,並認為,「事實上沒有人能夠控制中國進口大豆的價格,大豆的價格完全由全球市場決定。四五家國際性的貿易公司加上一些中國的貿易公司之間為獲取中國買家的合同而展開的激烈競爭將最終決定中國進口大豆的價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