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劉翔意外退賽的「陰謀論」從何而來
[列印本頁]
作者:
小辣辣
時間:
2008-8-21 03:28
標題:
劉翔意外退賽的「陰謀論」從何而來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8/0820_23_733987.shtml
2008年08月20日 08:34中國青年報 作者:曹林
毫無疑問,劉翔的因傷退賽是近來公眾關注的最大焦點。輿論的表情非常豐富,有驚諤、遺憾、悲嘆、含淚、關切、煽情、鼓勵、讚美等等。大多數人接受了官方發布的消息,認為這純粹是一場讓惋惜的意外,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場陰謀,並言之鑿鑿傳得煞有介事:
一種說法是,劉翔已經成為中國田徑的旗幟,更成為中國田徑的搖錢樹。據統計,劉翔2008年光代言收入將超過7800萬元,中國田徑協會按15%分成,也將超過1000萬元。一旦劉翔北京奧運會失利,中國田徑協會的業績和收入將大受影響,不如體面地選擇因傷放棄金牌。還有一種說法類似,不過主角換成了贊助商,贊助商有點懷疑劉翔是否能夠成功衛冕,於是與劉翔商量出退賽的結果。還有猜測其實田徑隊早知道劉翔的傷情參加不了比賽,但又怕不好向贊助商、買高價票的觀眾和全國人民交代,於是策劃了臨場悲情退賽的那一幕。論壇充斥著對劉翔退賽真相的故作高明的猜測,不外都是「陰謀論」的調子。
稍有點理性的人都不難發現這些猜測的矛盾:奧運將中國置於全球媒體的關注之下,田協不會愚蠢到在全球媒體的眼皮兒底下玩貓兒膩;劉翔因傷退賽,其商業損失一點也不比奪冠失利少,何必費心演出這一幕。如果贊助商不看好劉翔,當初怎麼會選擇劉翔?即使有人想在背後操縱一切,自信、好強的劉翔也不會接受操縱。沒有運動員會放棄在賽場上一決高下的機會,更何況是在自己家門口的奧運會上,他已經等了整整4年。
「陰謀論」不堪一辯不值一駁,不過這種陰謀思維是非常有意思的。正如英國《新科學家》周刊所說:幾乎每個大事件背後都會有一套陰謀理論。黛安娜王妃單純是一場醉酒駕車的犧牲品,還是死於英國皇室的陰謀?阿姆斯特朗是真的實現了月球行走,還是播放的在內華達州拍攝的影片?中國的非典疫情是一場流行病,還是美國人的生化陰謀?印度洋發生大地震是自然災難,還是有人在測試生態武器?各種領域、各種事件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陰謀論,什麼貨幣金融陰謀論、「9·11」陰謀論、刺殺肯尼迪陰謀論、HIV病毒陰謀論。
如果知道世界上流行著這麼多有著豐富想像力、荒誕不經的陰謀論,你就不會憤怒於對劉翔退賽的陰謀分析了。
陰謀論大行其道,首先因為它迎合了人們一種錯誤的哲學思維,即某種重要的、影響廣泛的後果,很可能是由重要的、影響廣泛的原因造成的。這就是帕特里克-萊曼的「重大事件-重大起因」思考模式。波普爾對這種思維的歸納是:這個世界上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都肯定有某個人是造成此事的原因,而且是某個人故意做的。人們總嘗試著將一些重大的事件與一些重大的原因結合在一起。陰謀論由此而生,他們也試圖從劉翔退賽這樣的大事件、爆炸性新聞中尋找一個重大的原因,傷病這種「小原因」不足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然後,陰謀論迎合了人們某種「假想存在某個敵人」的思維,這些人總臆想著世界充滿了敵人,他人即是地獄,社會是人與人鬥爭的野蠻叢林。這種鬥爭意識使人時時處於緊張的猜疑之中,或臆想著受壓迫,或臆想著被蒙蔽,這就是陰謀論的土壤。關於劉翔退賽的陰謀論就帶有這樣的特徵,設立了政府和商人作為對立面,雖然信口開河牽強附會,但頗能贏得一些人相信。
陰謀論所以有廣泛的市場,還因為它充滿著懸疑的刺激、驚險的誘惑和生動的故事性。這極大地豐富著人們的談資,所以陰謀論會在當代文化中無處不在,數以千計的電影、脫口秀和電台熱線節目都以它們為主題。一些人在故作玄虛、神秘兮兮、嘩眾取寵地談論一個陰謀時,既顯得自己很聰明、能洞察一切,又能滿足公眾對故事性、觀賞性和刺激性的偏好。
哲學家羅素說過:從虛假的前提出發,狗屁都可以推出來。只要精心選擇證據以支持預設的立場,任何荒誕不經的結論,都可以讓不具備分辨能力的人信服。如何炮製一套完美的陰謀理論呢?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的建議是:選擇你的對立面、選擇你的事件、構造你的故事、準備你的辯護詞——我認為這還缺一個最重要的建議:選擇一個信息不對稱的環境。
作者:
dwz691
時間:
2008-8-21 10:26
劉翔退賽是陰謀還是陽謀我們管不著,但劉翔這次退賽,特別在起跑線上退賽是完全徹底地辜負了全國人民的期望,這是不爭的事實.
作者:
qionghua
時間:
2008-8-21 12:11
不就一個比賽嗎?就算感覺狀態不好,不比退賽了,又能如何?一個運動員,至於陰謀嗎?提陰謀的人,心也太醜惡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