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浙東第一橋--通濟橋

[複製鏈接]

2397

主題

3278

帖子

363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6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黃花梨 發表於 2006-2-19 1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餘姚舜江樓前有座陡拱型三孔石橋,橫跨姚江之上,溝通餘姚南北兩城,名為通濟橋,俗稱江橋,造型古補,氣勢雄偉,海船通過不需扯落風帆,有「浙東第一橋」之稱。




通濟橋又名舜江橋,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原系木橋,叫德惠橋,后又改名為虹橋,屢建屢毀。到了元朝,有個和尚叫惠興的發起築石橋,可是沒有造到一半,便去世了。於是有個道士李道寧主持繼續造橋,到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終於建成,定名為通濟橋。橋旁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題著「海舶過而風帆不解」八個字,可見其高大雄偉之勢。現存的橋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一1731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約4萬,全長約90米,共106級。






通濟橋是一座陡拱式三孔兩墩石橋,橋面中心寬5.61米,主孔凈跨14.2米。橋頂欄板里側刻有對稱的蓮枝浮雕花紋,線條流暢。24根望柱上都刻有石雕,其中橋頂4根望柱上雕刻著獅首石像,形態逼真,精緻秀麗;橋南坡和北坡的望柱頂上雕刻著形態各異的蓮花座。在主拱圈兩側邊牆上,分別刻有對聯,朝東聯為「千時遙吞滄海月,萬年獨抵大江浪」,朝西聯為「一曲蕙蘭飛彩o,雙城煙雨卧長虹」。整個橋型顯得穩重、雄偉,遠遠望去,長虹中跨,體勢騰輝。






貝殼首席消防官又回來啦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沙發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19 17:11 | 只看該作者

寧波老橋

關注寧波古橋,純粹出於偶然。
  1997年春節去皖南,沿途見到的紹興太平橋、昌化七里橋以及皖南歙縣的太平橋、屯溪的鎮海橋等,連同那粉牆黛瓦的皖南民宅,就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也是這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了趟鄞州百梁橋。穿過彎曲狹窄的村弄,來到鄞江邊,只見百梁橋如巨龍卧江,橫亘在鄞江上。喲!原來我們寧波也有如此美麗的古橋。於是,就對古橋產生了興趣。
  哪裡去找古橋呢,就先從書上找,從方誌古籍中找。
  從前只知紹興是水鄉、是橋鄉,蘇州是東方的威尼斯,其實與它們比,寧波也毫不遜色。古時,寧波河網密布,據明朝《嘉靖寧波府志)載,光是寧波城內,就是如今的靈橋、東門口、和義路、長春路一帶,就有各種有名稱的橋樑123座。1985年出版,由中國當代橋樑學泰斗茅以升先生主編的《中國古橋技術史),選錄了全國409座古橋,我們寧波就有11座,它們分別是寧波市區的東津浮橋(靈橋)、新江橋,鄞州的百梁橋、鄞江橋、懸慈橋,慈溪的夾田橋,餘姚的通濟橋、季衛橋、黃山橋,奉化的惠政橋,鎮海的長山橋。
  我對寧波古橋的認知,更多的來自於實物。早幾年,每逢休息日,只要有空,碰到天晴,也不管是嚴寒酷暑,我就會一個人騎上摩托車出去。曾想過要用三年的時間,把寧波的古橋看個遍。所以,順著溫台古道走,順著寧紹古道走,順著霞客古道走,過梁皇驛、王愛山、筋竹嶺,直到天台界;沿著溪流上溯,到過鄞江、奉化江的三大源頭;上過餘姚g的大嵐、梨洲、鄞州的杖錫、奉化的董李、寧海的雙峰;象山港畔、三門灣邊、三北平原,山山溝溝鑽個夠,三江六塘河都跑遍了。
  回想起幾年來尋橋過程,個中五味皆有。
  我每次新見一座古橋,首先要做的是給橋測身量體,將測得的數據一一記錄下來。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如果碰到橋型大一點的,會很累。然後是辨橋額、辨碑刻、摘橋聯等等。最後要給橋拍照留影。說到拍照,那更費事,繞著橋前後左右找角度;溪河中有點垃圾是常事,為不影響畫面,能清掉的,那還要先清掉;垃圾清了,可水卻渾了,又要等到水清。所以幾乎每次出去,都得超時回來。有時,回來把照片衝出一看,效果太差,下次還得重來。
  要是想看的橋坐落在村口鎮中,這時,周圍總會圍上一群看熱鬧的人。淳樸的山民會問我:這橋要修呀,還是這路要改呀?或者會說:你大老遠地跑來圖個啥,是不是拍出的照片去賣錢?也有任你怎麼解釋都不信的,甚至以為是收古董的。當然,更多的都是些熱心人,會主動地幫你拉尺量橋。也會主動向你講述有關橋的故事與傳說,如果有什麼不一致,他們會自己互相爭論,可言語之中又充滿著自傲。也有的會主動告訴你,十里八里內,還有些什麼橋,怎麼走。好多不知名的橋,就是在這樣的指點下找到的。
  一次到寧海深l,路過復興橋,這是一座殘橋,毀於洪水,是建於清末的雙拱亂石拱橋.橋面窄處僅尺許,已無人行走。為了看清橋額,我小心走到橋心,蹲下辨摸橋名與落款。辨清后準備站起來,這時往下一看,八九米下的澗間亂石散布,想到萬一……就怎麼也站不起來了。就這樣一動不動地蹲著,好長一會才緩過來,掉個頭,慢慢爬著回來。從此,裝備里又多了一架專看橋額的望遠鏡。
  又一次,從大雷入四明山,在橫街與大雷之間路上,系在車上的包丟失了,裡面有工具、相冊等,還有一本筆記本,記著幾年來實地考察時記下的各種資料、參數。回來以後,徹夜轉側,第二天一早,又冒雨去了橫街鎮廣播站,在廣播上播出尋物啟事,后終成憾事。
  還有一次去奉化方橋,就想起插隊時,村民拿奉化的方橋與寧波的靈橋比,我不以為然,心想:怎麼比!但現在看來,其實也能比:方橋是奉化江上最早的跨江鋼鐵桁架橋,一跨過江,全長72米,建成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怎麼就不能比呢!
  記得為古洞橋量孔跨時,因橋址地形所限,只能涉淺水而過,剛涉一半,不料一隻腳滑入一孔,褲全濕了,再一看,水下溪床的岩石上,有成排的電線桿般粗的圓孔,不禁一愣,這不正是托架基孔嗎?所以是一陣驚喜。古時建石拱橋,要先搭托架,那是書上所述,可誰又能見過古橋托架的實例呢!
  在尋找古橋的過程中,也有惋惜和遺憾,興沖沖幾十公里過去,按圖索驥找古橋,可到了卻只剩橋名而無實物,這種事是經常遇到的。有的古橋,曾親自為它量過身、拍過照,可是以後再去,卻或拆、或毀、或被修得古韻全失。
  當然,最多的還是樂趣。一座古橋,是一段歷史,是一個故事,是一道景、一幅畫。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為它賦詩書額、為它撰文寫聯。要是將所有的橋額集在一起,不啻是一部書法大全;就是一副橋聯,也會讓你駐足,給你以無窮的遐思與回味。所以,幾年下來,雖有苦累,終歸是樂此而不疲!



  寧波山水與歷史,造就了寧波古橋的多姿多彩。
  寧波不但有完整獨立的甬江水系,還有眾多的自注入海的溪流江河。古代不但有現今浙江最大的淡水湖――東錢湖,在城西還有面積更大的廣德湖。唐代起,隨著州治從鄞江搬到三江口附近,「三江六塘河,兩湖居城中」的城鄉水系不斷地得到完善。到南宋,隨著中原政治中心的南遷,寧波成了近畿之地,北方大量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寧波經濟文化的繁榮,同時也反映到橋樑建築上。再加上寧波地域內獨特的地形地貌,江、河、溪、湖、海,全部兼有,就決定了寧波古橋形式上的多樣性。
  目前,寧波尚有古橋數百座,分佈在全市各處,尤以鄞州與寧海兩地居多,而且各有特色。
  餘姚的白雲橋,可以說是寧波最美的橋。它是座陡拱單孔石拱橋,位於鹿亭的中村,全長26.30來,寬3.30米,建於大溪的北側,下臨深澗,凈跨12.65米,欄頂離澗水10.35米。從南側上橋,要跨過20多個立在溪灘中的M步石,再上48級台階,才能到達橋頂。白雲橋融於峽谷大溪之中、青山綠水之中,高聳、輕盈、俊美,它能使你流連忘返,產生「是景而不似景,似畫而勝於畫」之感。現橋為清光緒庚寅年(1890年)重建。
  寧海的萬年橋,位於雙峰的榧坑村,坐落在黃壇以西25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整橋採用巨大的溪卵石砌成,不用任何粘接材料,渾然天成。幾十塊未經雕琢的大石,擺在橋面兩邊當作橋欄,橋全長33米,凈跨17.40米,寬4.70米,它是浙東最大的高山亂石拱橋,也是寧波跨徑最大的單孔石拱橋。萬年橋的美,美在於它的宏偉,美在於它的淳樸,橋高10米,人站橋上,仰峰俯澗,山風迎面襲來時,你也許會想起范仲淹「寵辱皆忘,把酒臨風」的名句來。現橋是清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的。
  鄞西有兩座單孔石拱橋,一座是高橋,全長28.60米,寬4.85米,凈跨10.30米,是西塘河上最高的橋。高橋地處西塘河與大西壩河的交匯處,西塘河由此橋折北。古時,從寧波出發,由水路北上,或赴仕、或趕考、或商旅,必從此橋下過。橋洞的一邊辟有纖道,如果你能下橋走一下纖道.就會看見轉角的橋券石上,1米多高的地方,有一道一道深而光滑的勒痕切入石內,那是纖工拉縴時留下的。麻搓的纖繩日復一日擦勒出來的,中間包含了多少纖工辛勞與血汗?直使人感到震憾。再看看南北橋額上的八個大字:「指日高升」、「福星高照」,你又會作何感嘆呢!另一座是古洞橋,又稱翠山寺橋,位於莊家溪村的江村嶺腳,大雷溪從青山懷抱的翠谷中穿過,古洞橋跨溪而建,凈跨達16.10米,在我市僅次於寧海萬年橋而居第二。陡拱兩邊各有37級和28級步階,拱券採用縱聯砌置,橋面與步階石緊貼拱券,再加上沒有橋欄,橋身更顯得薄而輕盈,用飛虹一曲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了。如果是在雨絲細飄的春季里,遠看古洞橋,就會更具詩意。此橋始建於宋,現橋是民國十三年(1924年)重建的。
  寧波現存的古橋中,建於明清時期的為多,而且,一般古橋都曾重建重修過。原始的宋元時期的古橋,已不多見。
  東錢湖福泉山茶場附近有兩座原始宋代古橋,一座是大寺右側的南宋丞相史彌遠的墓道橋,橋寬5.80米、凈跨2.12米,已有771年的歷史;一座是大寺左前方的史母墓道橋,橋寬4.50米、凈跨4.70米,時間比前橋略早,此兩橋都是單孔石拱橋,拱券為長條石縱聯砌置,條石相當規整,砌工精密。
  寧海西嶴村有三座宋代古橋,分別是村口的惠德橋、村中的祠前橋、村後集福寺前的寺前橋。
  當然,寧波遺存的宋代古橋不止以上幾座,比如,慈溪白洋村的后溪橋、鄞州東吳王墳山的墓道橋等,但都是單塊或雙塊並鋪的石平橋,形制上遠不及以上幾座石拱橋。
  在寧波現有古橋中,實物上面有確切紀年,最早的,當推奉化南渡的廣濟橋。廣濟橋是寧波市古建築橋樑類中第一座省級文保單位。廣濟橋為石柱墩木樑廊橋,三墩四孔,每墩六柱,全長51.5米,寬6.60米,始建於宋。1980年文物普查時,發現中墩石柱上刻有「至元廿三年(1286年)歲在丙戌……鄞縣小溪石匠許誠」,石匠把自己的名字也刻上去了,至今已有719年。
  除了橋中珍品惠德橋外,寧波還有不少結構獨特的古橋。
  寧海前童妙山村有座宏濟橋,位於南宮廟前,橋型不大,為單孔石拱橋,凈跨4.77米,寬2.37米,拱券採用肋拱結構,肋拱結構就好比將一把平放竹梯彎曲成拱的樣子,步階石嵌鋪其上,這種拱券在寧波是唯一的,建成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
  鄞州洞橋的惠明橋,是雙孔薄墩石拱橋,全長26米,寬3.32米。古代官制的橋樑孔數均為奇數,民間的橋,雙孔的也不多,因為建築上較難處理,而薄墩雙孔就更少,寧波僅此一座。現橋建於明朝正統四年(1439年)。
  鄞州鄞江的懸慈橋,是單孔木廊橋,全長18.34米,橋面長13.04米,寬5.73米,兩岸橋台各有8根石樑懸伸出0.85米,使凈跨縮到8.94米,是典型的石伸臂木廊橋,寧波也僅此一座。現橋1916年重建。
  餘姚梁輝金嶴村的萬安橋,它是座單孔三折邊實腹石樑橋,橋孔由三節石樑折撐成「八」字形,橋面總長7.28米,寬2.20米,凈跨8.30米,而主梁長僅為4.47米,是寧波唯一的三折邊實腹石樑橋,建於清光緒辛丑年(1901年)。
  寧波還有比較獨特的古橋――\橋。\橋分佈較多,一般建於近海的江河中,主要作用是阻咸蓄淡,水利功能為主,通行功能為輔。最著名的有北侖的大\、新\,鄞州的石\、五鄉附近眾多的\及雲龍\、蕭皋\等等。鄞州瞻岐唐家村的舵撞\,建於清雍正七年(1729年),較好地保布了古\的風貌。四墩五孔全長14.40米,寬3.00米,是當時為開發大嵩江流域,同時建造的六座\橋中的一座。
  遍布寧波的古橋中,當然,最多最常見的,在平原水網地區,還是那種們稱,「矮凳橋」的單孔石平橋,有欄的、無欄的,有橋名的、無橋名的,散布在田間村落中;在山區,則是用亂石壘砌、大大小小、俗稱「洞橋」的單孔石拱橋,靜卧在山腳村溪上。比起前面提到的那些橋,它們是那樣的平淡無奇,又是那樣的默默無聞,可正是這無數的無奇襯託了獨特,無數的無聞襯託了了有名,在我看來,它們是同樣的美麗。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

主題

5982

帖子

188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88
3
菲機 發表於 2006-2-20 07:58 | 只看該作者
禮拜六的晚報使我想起自己了去年曾去過那座橋,翻出陳年老圖片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65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6
4
飛機男人 發表於 2006-2-23 07:20 | 只看該作者
問樓上的幾位老鄉~
偶回寧波的時候怎麼上不了這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5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23 1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549

帖子

51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8
6
laoda1 發表於 2006-2-24 20:03 | 只看該作者
圖有的打不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9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4
7
870405 發表於 2006-2-26 15:17 | 只看該作者
家鄉的橋,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6: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