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michbb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音樂芳草地 ※※ ―― 有空來坐坐(正在連載:《中國內地流行音樂發展概況》

[複製鏈接]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21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7 07:36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03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二)[/SIZE][/COLOR][/C]


[INDENT][INDENT]   在本文前一篇中,我們議論貝多芬的作品有哪些是必聽之曲,提出了那麼多作品,這同我們認定要以他為一座重大界碑來安排我們傾聽的曲目的主旨是完全一致的,他的作品理應成為曲目的中心。這一點既合乎樂史上他的位置,也合乎現今廣大愛樂者選擇的實際情況。他是18世紀以來音樂文化大潮中的滔天巨浪,它鼓盪著那樂潮奔騰向前。現在我們要順流而下,一覽貝多芬催動的音樂文化主流的壯觀景色。這主要是浪漫派、晚期浪漫派和印象派的音樂。

   舒伯特既是貝多芬的同代人,又是他的繼承者。他既像是一位「女性的貝多芬」,也處處叫人感到他也帶著男性貝多芬的性格。聽其作,你既不時可以認出貝多芬的面影,又仍然會覺得他到底不同了那位與之並世同城而互相不大熟稔的巨人。很有意思的是,舒伯特可以寫出一些頗有貝多芬味的作品,且不論他是有心還是無意;然而像一些最具有舒伯特味的音樂,貝多芬恐怕是想寫也不一定寫得出的吧!這當然是時代與氣質等等的差異所造成的。貝多芬的重大作品都是嘔心瀝血千錘百鍊地苦吟出來的,頗似我們的老杜詩聖。而舒伯特則是樂史上除了莫扎特之外的另一處音樂噴泉,甚至以音樂之涌流迅疾而言比前一位大天才還要不可思議!像這種音樂思維方式之不同,自然也反映在音樂的性格上了。他的音樂無比流暢,極其自如,在樂史上是突出的,除了莫扎特,還有第三人可相提並論嗎?這種自然地盡情傾吐的音樂,正適合浪漫派樂潮的需要。

   在交響樂這一領域中,舒伯特雖然還不能望貝多芬之項背(他的好幾部交響樂,恐怕只能屈尊排在「可聽可勿聽之曲」一類中);然而,如果他僅僅留給後人一部(而且是殘缺的)《第八交響曲》,那他也絕對可以贏得不朽的名聲了。這部作品,要給以「偉大」的評價,並不合適,但絕對是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就連作者自己,不也寫不出第二部如此瑰麗的交響曲,而且寫到第二樂章也只好擱筆,難以為繼嗎?「未完成」實是已完成。有些好心好事者總想續貂,固然只落得弄巧成拙,恰似人們寫什麼《紅樓圓夢》之類,又像有人妄想為米羅島的維納斯雕像「斷手再植」;還有一種考據認為此作的其他樂章並未遺失,不過被誤放到《羅薩蒙德戲劇配樂》中去了。此說即使可信,那另外兩章也是配個上前兩章的。

   要借用文學語言來解釋《未完成》這篇傑作是徒勞的,但人們要從傾聽中充分感受這種神異、恍惚有如一場好夢般的音樂之美,卻又絕不比聽懂任何―篇標題樂作品更困難。恐怕這正是它成為最通俗(毫無貶義)也最耐聽的文響樂的原因之一吧?

   舒伯特的鋼琴音樂也並不跟著貝多芬亦步亦趨,而是用了大不相似的鋼琴語言。鋼琴在他指下真正成了歌吟的工具。但他在鍵盤上吟唱出的那些鋼琴音詩,又同後來者的鋼琴大詩人肖邦並不相似,各有其美,各盡其妙。他的定期之作,貌似平易,卻並不好懂,所以也許並不適合我們凡人去硬啃。必須推薦的必讀之作是那些即興曲。這種音樂真像是興會淋漓詩興大發的騷人的口佔一絕,詩味極濃,但又不必勉強賦予什麼題目與意象。它們是純樂性的道地的「無言歌」「無題詩」。它們抒發著作者情懷中樂天的一面。那滔滔不竭的樂流,始終像清溪之水一般自在淌流。其中最為美妙的也許應數那首「降G大調」的。鋼琴詩人是在沉思默想中漫步行吟,在溪光雲影中編織他的「好的故事」。如此純真素樸不假雕琢的詩與歌,除了舒伯特是再沒有人能吟唱的。

   他最輝煌的業績當然是藝術歌曲。這種藝術歌曲是詩藝和樂藝的完美結合。它需要作者與演者的精雕細刻的表達,同時也要求一個誠意的傾聽者的認真仔細的吟味。聽者既要理解、感受那詩藝之美,又必須能感受那同詩的文字結合在一起的音樂的力量;來表達的。評家認為,這裡的休止,其詩意與戲劇性之強烈,不愧為偉大天才的神采之筆。真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貝多芬、舒伯特相繼走出了新路,浪漫派樂風吹遍了樂壇。門德爾松雖然是此派中的巨子,卻又帶著些與眾不同的特色。他善於用古典派的「格律」來規範浪漫派的樂想,在古典曲式的柜子里安排浪漫的詩意內容。有點像用有用的舊瓶裝進新的美酒。

   音樂會序曲《芬格爾山洞》可以拿來做―個好例子。此作在百多年來始終是音樂會和唱片中的保留節目,至今也未曾被樂迷聽厭。本來許多標題樂作品很容易叫人一聽便愛,而也難免於多聽便厭。門氏此作卻是聽得越熟越是其味vv。這其中道理便同他運用古典「格律」,發揮了純樂的力量有關係。你會發現那音樂是離開了文學與繪畫的標題所規定的內容,產生了自有的效果,顯示音樂自身之美了。

   不過也值得指出,此曲在刻畫自然景色上也確是精彩。音樂中的「山水畫」不可勝數,門氏的這一幅是突出的。它不但畫山了從山洞內外所見的天光海色、來潮與退潮,還傳出了在岩穴中觀海聽濤之人的心理感受。這幅交響畫的「透視法」是奇妙不過的。然而當你傾聽著其中豐富而曲折、層出不窮的變化時,可能沒注意到樂曲的結構和發展竟然是並不怎麼複雜的。這也正是他善於駕馭形式的妙用。

   這一曲還算不上他的拔尖之作。他最了不起的大作是《仲夏夜之夢序曲》,而這是一位年方十七的少年的作品!就連門氏自己,畢生中再也沒能寫出這樣永葆青春之美的作品。

   可以拿來作一比較的是他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此作也是洋溢著一種朝氣,鮮美,英俊,聽時足以令人暫時忘懷於人世間還有醜惡與痛苦。然而可惋惜的是,這篇美妙音樂的耐讀性是不好同《仲夏夜之夢序曲》比的。從前有位為小提琴寫史話的英國文人在盛讚此曲之美的同時又嘆息道:假如我能重生一次,再享受―番初聽此曲的新鮮感,那多幸福呵!

   再拿門氏的一部交響曲來對比也是頗有啟示的。《義大利交響曲》一開頭的音樂可謂燦爛已極。然而正如評家所云(也是我們有同感的),在一開頭的漂亮音樂進行不多久之後,那吸引力很快便減弱以至消失,而且聽下去不免失望了。門氏花了很大氣力才寫成的這篇作品,反而遠遜於他寫來並不吃力的少年之作。這部交響曲和另一部《蘇格蘭》不一定需要列為必讀之曲,儘管它們是所謂「名作」。必須列為必讀曲的倒是一篇小品。其實它就是人們早已耳熟的《春之歌》,但耳熟未必就一定認真傾聽吧?這篇小小的無言歌完全可以同他的大型作品並列為他的天才的見證。無言歌本來是意在忘言的,所以不但無言(詞)也無題。(除了《威尼斯船歌》等少數幾首有作者自加之題。)這曲題當然是他人所擬,但也的確不可能有更恰當的曲題了。聽這篇春之禮讚的音樂可以聯想文藝復興畫家提香與波迪切利描繪春神花仙的名作。通常人們用溫柔的格調演奏它,誠然也可喜;也有人改為樂隊曲,抒發了一種春日大自然中少男少女們陶醉於青春之美的意境。這正可以說明,短小的篇幅小竟蘊含著如許豐富的樂意!

   門德爾松即使未曾寫下那些交響樂(除了上面提到的內部,還有不少,都談不上有吸引人一讀再讀的魅力),而僅僅留給我們以上推薦的大小作品,也就很可以水遠留在愛樂者心中了。

   當然,他寫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完全可以列入「可聽之曲」那一部分的。

   從《仲夏夜之夢序曲》《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芬格爾山洞》和《春之歌》這些作品中,你可以領略到他的風格特色:典雅,清新,洗鍊,從容不迫。最鮮明突出的是那種青春之美。然而他最缺乏的是激情,他決不像有些浪漫派人那麼激情如火。

   激情如火的浪漫派樂人是柏遼茲。要了解浪漫派音樂的特色,不可不聽他的作品。這將是下一篇中的話題。[/COLOR]


[/INDENT][/INDEN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2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5-12-7 08:15 | 只看該作者
[QUOTE=歡喜佛]呵呵,不「倒牙」,是「咬牙」…咬牙切齒…

呵呵[/QUOTE]
呵呵,謝謝佛。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23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7 18:09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04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三)[/SIZE][/COLOR][/C]


[INDENT][INDENT]   我們要接著前文繼續漫談浪漫派音樂。激情如火徹頭徹尾的浪漫派樂人是柏遼茲。要了解浪漫派音樂的特色,不聽柏遼茲是不行的。聽他的作品,可以通過他那如畫又如劇的音樂了解到標題音樂的功能與效果,還可以從中獲得管弦樂配器與色彩的大享受。

   一部同他的生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作品是《幻想交響曲》。這是一部完全打破了歷來交響樂傳統格局的大膽之作。雖說這部「五幕劇」並不是自始至終都能吸引人,但其中有好幾個樂章都是獨創的而且精彩異常,寫實與想象交相為用。第二樂章寫舞會場景,有「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妙境。景與情交織交融。第三樂章也是寫景又復抒情。處處叫人感覺出那個情場失意百無聊賴的主人公的在場。第四樂章《向斷頭台行進》,刻畫既工,又仍然以人為主。並且能迫使聽者不是只作為一個看熱鬧的旁觀者而是同那個赴刑場者一起體驗著陰暗絕望的心情。這是極高明的太手筆!聽這一章有時令人毛骨悚然,不禁懷疑作者是否也當過死囚,才有此體驗?

   從這些方面都可見柏遼茲的自由的幻想實際上是建築在他對人生世態的體察上的。最後的那個樂章是一幅「地獄變相圖」,卻也因其根據之不足(欣賞者也缺乏可以聯想與共鳴的生活依據),因而不能有很大的說服力,現出了才窮力盡的樣子,也沒有什麼大聽頭了。

   柏遼茲的另一篇值得細讀的力作是《羅馬狂歡節序曲》。這本是歌劇《本韋奴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24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8 07:19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05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四)[/SIZE][/COLOR][/C]


[INDENT][INDENT]   上一次我們談了瓦格納的作品。但在那個浪漫派音樂的鼎盛時代,還有在樂風上同他大異其趣的大師。瓦格納的對立面主要便是布拉姆斯。從前某個時朗流行過「三B」之說,這所謂「三B」,除了巴赫和貝多芬便是布拉姆斯了。把他同兩大樂聖供在―起,可見其在許多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了!

   他生在那浪漫派和標題樂盛行的時代,卻敢於反潮流而行,堅持我行我素,寫他的純音樂性的作品。當時在瓦格納和李斯特那一派人的耳中,布拉姆斯的作品簡直是一錢不值的。還有些並無門戶之見的樂人也討厭他,例如柴科夫斯基便是如此。翻開文豪肖伯納的樂評文集看看,相當不少是以諷刺的筆調批評布拉姆斯之作的。

   時間與公眾終於作出判斷,他的作品也許並不像其最虔誠的信徒所以為的那麼偉大,但它們屬於音樂文獻中的重要經典是無疑的了。人們聽他的作品,可能初聽會感到費解,也不悅耳,然而只要認真聽下去,就會發現它們有深度,有耐咀嚼的真味,而終於會愛上它們。如果你真正了解了他,還會聽出這位嚴肅的大師是古典其面而浪漫其心,是一個感情複雜的人物。

   他寫了四部交響曲。其中我們必讀的恐怕是第一、第二這兩部。前一部,有些人捧之為可以繼承「貝九」傳統、述同樣偉大的「第十」!看來這評價難以為更多的人接受,總之是他的代表作。在交響樂事業不大興旺的19世紀中葉,他的交響樂的確有―種紀念碑似的價值。《第二交響曲》同前一部作品的陽剛之氣大不相似,另有一種明朗可喜的田園風味。

   在小提琴協奏曲這領域裡,從19世紀以來形成了一種公認的評價:排在最高―檔上的作品只不過四五部。除了莫扎特、貝多芬、門德爾松和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還有一部便是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這也應列為必讀之曲。

   至於他的兩部鋼琴協奏曲,雖然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著重要位置,但是對於我們一般聽眾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接近的。

   他寫的《悲劇序曲》與歌劇無關。他也從來沒寫過歌劇。既然他也不喜歡搞標題音樂(除了此曲還有―部《大學慶典序曲》是加上了標題的),所以這部作品還是當純音樂欣賞更合適。但它的曲題「悲劇」是非常恰切地概括了全曲的含意的。這種「悲劇性」並無感傷情調,而是相當悲壯的。它是一部並不難懂而又內涵深刻、餘味深長的作品。

   布拉姆斯在室內樂、鋼琴音樂和藝術歌曲諸方面都寫了許多好音樂,可惜並不都是平易近人的,需要人們從長期而廣泛的聽賞實踐中自己去發現和選擇,去各尋所好地「結緣」。至於家喻戶曉的《匈牙利舞曲》,可以認為它們並不能代表布拉姆斯,何況那種音樂也不好算做道地的匈牙利風格。

   前面提到對布拉姆斯的音樂聽不慣的人中有柴科夫斯基。拿這兩位同時代而樂風絕不相似的大師來對照一番是很可以擴大我們對音樂天地的視野的。我們感到,布拉姆斯像是總在控制和約束著自我的感情,力求含而不露,蓄而不發。老柴卻不然,是讓胸中的一切宣洩無遺。本來他所處的那箇舊俄時代的社會便是―個悲劇的舞台,他本人的生涯也是一篇悲劇,而況他那性情又是如此多愁善感!這幾方面的因素湊合在一起,於是老柴的音樂中便自然而然地浸透了俄羅斯人的憂傷哀愁了。其中即使出現短暫的歡笑,也成了強顏歡笑,苦中作樂了!

   《悲愴交響曲》等於是其人其樂的一個總結,也是這出大悲劇的高潮。這樣的音樂,對於誠心聽樂者絕非一種消閑解悶的娛樂品。聽它是令人悲愴的,而且會發人深思。它有某種不可抗拒的魅力,藝術表現又是很高明的,經得起細聽多聽。它也是深入淺出的。因此,這部交響樂和《田園》《未完成》《自新大陸》一起,理所當然地成了雅俗共賞的也是最普及的交響樂。交響樂是嚴肅音樂中最嚴肅的,所以大眾化的交響樂是更難能可貴的。

   他寫的另外五部交響樂中,第四與第五雖然也是音樂會中常常演奏的,但以內容的深度與藝術質量而論,都不能同《悲愴》相比。

   不過,他有兩篇標題樂力作,應該列為必讀。一篇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這是愛樂者比較熟悉的曲目。作為莎翁名劇的一種「音譯」本,似乎那可信性超過了某些平庸的譯本或戲劇演出。

   柴氏不但善讀也善譯莎氏樂府,他而且為但丁的《神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25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8 14:51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06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五)[/SIZE][/COLOR][/C]


[INDENT][INDENT]上一回漫談,說到還有比柴科夫斯基的俄羅斯味更濃的,那就是所謂「強力集團」那一派人的作品。

   在這個「五人團」裡面,人們最欣賞的作曲家是里姆斯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26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9 07:46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07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六)[/SIZE][/COLOR][/C]


[INDENT][INDENT]上篇關於民族樂派的作者我們議論到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27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9 15:31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08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七)[/SIZE][/COLOR][/C]


[INDENT][INDENT]在前六次「漫議」中我們都是討論「必讀之曲」。現在繼續以此為話題往下談。樂土之旅是無有盡頭的,但是我們現在又要在重大里程碑前面稍作逗留了。

   從古典派聽到後浪漫派,音樂的諸多方面變化之大是不難聽得出的。即使聽的是以繼承、捍衛古典傳統為己任的布拉姆斯的作品吧,那感覺也是很不同於聽貝多芬的,更不要說聽瓦格納、理夏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28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0 10:45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09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八)[/SIZE][/COLOR][/C]


[INDENT][INDENT]選聽貝多芬的重要作品,我們感到顧此不願失彼,難以取捨;要從莫扎特的六百多號作品中挑選出必讀之作來,那就更是煞費思量了。「莫扎持的音樂無一句不美!」這是指揮家索爾蒂情不自禁脫口發出的激賞之語,當然不宜太當真。莫扎特也有可聽可不聽之作。但是他在如此匆匆的―生中留給後人享受不盡的偉大作品實在是多,叫我們如何捨得割愛呢!

   貝多芬之樂是一種威力。莫扎持之樂則有一種絕大的無可名狀的魅力。假如要我們在二者之間作出抉擇,那是辦不到的。從英國大文豪肖伯納寫的一篇樂評中可以知道,對於這兩位大師徒更偉大、更可愛這個問題,要他作出評價,他競為此感到猶疑、苦惱!

   也許如今的中國樂迷,尤其年紀不大的,不會投莫扎特的票,不會為他的唱片發高燒。這也難怪,要嘗到其中滋味是需要一種「心路歷程」的。而只要真正嘗到了,你也就會發現,自己原先迷醉過的許多作品在莫扎特面前顯得是何等地不自然和凡俗了。

   所以,正如鋼琴家吉塞金說的,莫扎特的作品「既好彈也非常難彈」,他這種聽上去何等平易的音樂其實又是並不好懂的。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多半是純音樂。聽的人如果偏嗜標題樂的形象思維,不習慣純音樂那種「無形而有像」的音樂邏輯,聽起來自然會不知其妙,只覺得淡而無味了。

   莫扎特在樂藝的各個方面都留下了不朽之作。首先談他的交響樂。編了號的一共有四十一首。比起寫了一百零四部的海頓來,可說是青出於藍,後來居上。公認為頂峰的是那最後的三部,也即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一這三部。而在這三部用短促的時間相繼完成的傑作之中,最有深度與個性的是《G小調交響曲》和《C大調交響曲》。莫扎特一生中所作的音樂,大多有一種樂觀的精神,《G小調交響曲》卻像在向人們披露他內心深處的煩憂。尤其是第一樂章。它是一位不幸的大天才的獨白與自畫像。

   《C大調交響曲》的外號「朱庇特」(雷神)對我們理解作品的內容沒有什麼用處,頂多可以形容其氣勢磅礴而已。在這部最後的交響樂作品里,氣魄之大不但在前人之作中聽不到,即使在莫扎特畢生所作中也是高峰。它的最後一個樂章是一座用復調手法建造起來的宏偉壯麗的音樂殿堂。

   只聽這最後三部,還不足以認識他的交響樂藝術之豐富多彩。還有幾部也應該仔細傾聽。即所謂《林茨》《哈夫納》《巴黎》與《布拉格》。被別人標上此類別號,都是事出有因,而且也可聯想其身世,至少也比光記調名、曲碼方便,但它們同樂曲內容是無關的。

   莫扎特的創作,最重要的無疑是歌劇藝術,可惜本文不能談這方面的問題。但他有兩篇歌劇序曲,是極重要的必讀曲。

   一篇是《費加羅的婚禮》的序曲。這篇樂曲篇幅不長,速度又是用的急板,一般只要四分鐘左右便奏完了(從肖伯納的樂評中可以知道,19世紀英國有個傳統,它必須在三分半鐘之內奏完)。然而那不過二百多個小節的音符中所蘊含的能量之人,簡直找不到話來形容。它雖然是放在開幕前演奏的序曲,卻只是作為一種情緒上的提示,精彩地預告了這部喜劇中將要具體展現的精神狀態。但是我們後來人反覆傾聽而不厭,還可以從中感受、聯想到比戲劇人物、情節更為深刻的東西,也就是莫扎特剛來得及趕上便不幸短命死了的那個偉大時代,那個狂飈突起的大時代!聽此曲,令人精神振奮,也感到對音樂美的極大滿足!

   除了童年時期,他的一生絕非幸福愉快的,竟然寫出了《費加羅的婚禮序曲》這樣一篇濃縮了力量、噴發出歡樂的音樂,的確是這位不可思議者的又一個不可思議的例子!

   另一篇值得獨立演奏與欣賞的歌劇序曲是《唐璜序曲》。向來流傳著有關此曲的一則佳話是,直到那部歌劇已經全部排好,正待開台上演的前一天,作者才在劇場與夫人的催促之下開了個夜車一揮而就,並未耽誤演出。現代的樂史家訂正了此說,認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開演前兩天中寫成。

   我們知道,莫扎特最偉大的歌劇便是《唐璜》。而這篇從總譜上看來非常簡單貌不驚人的序曲,評家們也極口讚歎其高妙:從一開始便概括而深刻地預示了全劇的情緒、氣氛。

   前面談的那篇序曲是一片陽光燦爛,《唐璜序曲》則是鬼氣森森的夜,有一種不祥之兆的氣氛。

   莫扎持天資過人,音樂上幾乎無所不能:既是多品種又高產的作曲家,又是古鋼琴、鋼琴和小提琴的演奏名手。他寫的小提琴協奏曲,演出時由他自己擔任獨奏。鋼琴協奏曲的新作,也由作曲者以親自彈奏的方式向公眾發表。

   二十七部鋼琴協奏曲,除了早期的四首以外,是莫扎特全部作品中極重要的部分,其中最精彩的幾首可以同他最好的交響樂作品以及歌劇平起平坐。所以,聽莫扎特不可不聽他的鋼琴協奏曲!

   當時的鋼琴這樂器尚在青少年時代,只有六十一鍵,音域窄而音量不洪。這些弱點本來會有礙音樂思維的盡情發揮的;然而莫扎特能造奇迹。他運用這有局限的樂器譜寫出了至今還無人能超越的協奏曲!

   其中至少有十部左右是絕妙之作。如果來不及都聽,那麼合五部是不能不聽的,即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三、第二十五與第二十七。這數字只可增,不能減了。

   這五部作品雖然同為鋼琴與樂隊的音樂,又各有各自的面目,絕不相互雷同,當然又都是莫扎特!

   他的鋼琴協奏曲,獨奏樂器始終是主角,然而管弦樂也並非跑龍套的角色。他那使協奏曲交響化的藝術是巧妙而恰到好處的,並不像後人所犯的毛病,把協奏曲化為加上助奏(obbligato)的交響樂。我們聽時應該兼顧那「紅花」與「綠葉」,才能充分領略其中的美妙。

   他的協奏曲基本上是純音樂。人們不必強作解人,索隱其中情節。但也有評家認為他是把它們當做無題、沒有說明書的歌劇來寫的,從中不難聽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場面云云。

   莫扎特的音樂世界是一種多樣多彩,「現種種相」的世界,讓人們見仁見智,各取所需吧!

   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是如此流行,也就用不著多餘的介紹了。值得提醒一句的是,那是一些他的前期之作。而他雖然早逝,雖然從童年起便顯出了奇花怒放般的天資,但他的樂藝是有一個越來越成熟,達到更為圓熟更為完美的境界的過程的。所以我們更應該注視他那些後來的傑作,最有價值的作品都是最後十年中的產物。

   比較起來似乎不怎麼受到愛樂者注意的,有一部《小提琴、中提琴交響協奏曲》。這時是一部絕對不可錯過的,也許比小提琴協奏曲更值得反覆傾聽的傑作。有評家認為,此作是―種真正富於交響性的音樂。作者做到了將最大限度的技巧性(意思是,再過分便流於炫技了)和最高度的音樂表現融而為一,使二者互不妨害而相得益彰!

   還有一部也是為一雙樂器寫的協奏曲:《長笛、豎琴協奏曲》。往昔我們聽不到此曲,如今卻有了各種版本的唱片;專業的樂人對它未必看重,這裡倒要極力向愛好者鄭重推薦。

   從譜面上看,兩種獨奏樂器配一支小小的樂隊,很簡單,也不見密密麻麻的音符。這同那個有名的故事中的情況適得其反。當年奧皇聽過他的歌劇以後批評他「用的音符太多」。莫扎特回嘴道:「陛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他的偉大傑作正是像古人形容的「增之一分則太肥,減之一分則太瘦」的絕世佳人!

   誠然,《長笛、豎琴協奏曲》並非深刻之作。藝術技巧也是簡單樸素的。然而這是非常有魅力的音樂。是一種天真爛漫的音樂,一種能令人心花怒放的音樂!

   從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看,也確實像是一種不經意之作。當時他四處奔走謀職,為的是好擺脫那個束縛他的天才的環境――薩爾茨堡大主教的宮廷。流寓巴黎之際,碰上一個慳吝人小貴族,請他教女兒作曲。此公卻愛吹長笛,女兒雖不是作曲的料子,豎琴是會彈的。此曲便是要莫扎特寫出來讓父女倆在沙龍里去賣弄的。誰知交貨之後幾經上門催索才取得一點點酬金,還說什麼讓你來府里教小姐已經是看得起你了。

   然而這也是那種在窮愁潦倒的處境下寫出來,卻為後世人提供了形容不盡的歡樂的音樂。

   容易被愛好者錯過的另一類作品是他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他寫的這一類樂曲雖然不如後來貝多芬的作品那麼深刻,然而也是音樂寶庫里的明珠寶玉,愛好者如果對其無知是很可惜的。其中有一篇《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篇幅最短,才兩樂章。結構十分簡潔,而那音樂流利自然,明快到了極點!這種純真的音樂是那種性靈自然流露之作,是不可能勉強做出來的。從這短短一曲中,我們可以對純音樂之美有所體驗。

   聽他的交響樂,是一種氣派;聽他的協奏曲,又是―種風度;再聽他的奏鳴曲和室內樂,那語言又像是換了一種!莫扎特的音樂是如此的氣象萬千,變化莫測!然而他的個性又是如此鮮明,一聽便能認出來;那些想模仿他風格的音樂,也總是令人不耐。莫扎特只能有一個![/COLOR]


[/INDENT][/INDENT]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29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0 18:59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10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九)[/SIZE][/COLOR][/C]


[INDENT][INDENT]上一次我們漫談到了莫扎特的作品。從莫扎特再上溯樂史之流,我們必讀的便是巴赫和亨德爾的作品了。這在我們的聽覺和心理上都必須來一番很大的調整才能夠適應。

   這是因為,我們是從主調音樂回到了復調音樂時代。巴赫和亨德爾那時代是復調音樂極盛的時代。從那以後,音樂潮流轉向了主調音樂。人們今天聽得比較習慣的還是這類行樂。這兩種時代的音樂,寫法大不相同,聽法也有點兩樣。聽主調音樂,你假如聽清了其中的主旋律,跟住那條線索,即使把那和聲丟掉了,你也算聽到了一部分,會有所感受。但在聽復調作品的時候,不同的幾個聲部中幾條不同的旋律線,同步或參差不齊地進行著,交織在一起。此時,如果你仍只盯住其中的一條旋律線,顧不上聽其他的,那麼你就聽不出多大意思,會感到索然無味。所以這種多聲部復調音樂,不是一上來就能聽得慣的。

   巴赫和亨德爾的時代也就是所謂巴羅克時代。除了復調,巴羅克音樂也還有一些其他特色,例如樂器、樂隊、樂曲的形式,都跟後來的音樂不大一樣。乍一聽巴羅克時代的音樂,你會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這種「新」,其實是古,正所謂古意盎然,卻也就要求我們的聽覺和心理去適應它,方可能聽出名堂。

   要從巴赫、亨德爾的作品中挑選出必讀之曲也很難辦。他們的重大作品不但太多,而且又不容易讀。我們時光有限,聽賞知識與經驗太不足,如何能不自量力去硬啃?唯有望洋興嘆而已!

   這裡所說的「洋」倒並非浮誇之詞。巴赫這個詞,德語是「Bach」,原義是小溪。翻開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二樂章的管弦樂總譜,你會看見那個由作曲家自己寫下的標題:「溪邊景色」。其中之「溪」,原文正是「Bach」這個詞語。也正因為此詞原義為小溪,所以才引出樂史上那句「世說新語」式的警句:「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這話是貝多芬說的。

   巴赫的樂境浩瀚深沉,令人莫測,作品數量之大也是可驚的。按作品的編號來看,貝多芬有正式編號之作是一百三十多號,加上此外的,總共才三百左右。莫扎特的作品編到六百多號。然而老巴赫的作品號碼竟突破了一千大關!

   當然,在這洋洋大觀的巴赫文獻中,有許多作品,即使對於專業樂人來說恐怕也只有樂史價值,除非是專門研究巴赫的學者;我輩凡人本來就不可能、也不必去問津的。不過,值得讀也應該讀的部分仍然是一個相當大的數目。

   比方說,單是那部《平均律古鋼琴曲集》,也就是被尊為鋼琴家的「舊約聖經」的,全部四十八曲。以每一篇而論,篇幅倒不長,比起貝多芬的奏鳴曲短得多了。然而要把這四十八篇都來通讀―遍,我們也沒有那麼好的消化力。如果硬要那麼干,你恐怕也會消受不了,只得掩卷嘆息的。

   復調音樂的聽賞,要求更多的精力,聚精會神,來不得半點心猿意馬。而巴赫的作品,聽起來比亨德爾的作品更難懂、更需要高度集中你的注意力,也更需要反覆傾聽。復調音樂對於思維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鍵盤樂器上彈奏它固然不容易;坐著聽,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如果毫無經驗,那竟會變成一種苦事。

   外號叫做「48」的《平均律古鋼琴曲集》中,開宗明義第一篇是《C大調前奏曲》,倒不那麼令人望而生畏,反而顯得似乎很簡單。其實不然,就從這不過34小節長的短小樂曲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巴赫的風格,一種靜穆、崇高的風格――當然,這只是他的一個方面。初聽之下似乎簡單平淡的這篇樂曲,卻經得起不論多少次的反覆傾聽。不同的演奏家也可以從中演釋出不同的意境來。也許正因其內蘊的豐富,觸發了古諾的靈感。他將此曲當作伴奏,而另在高音聲部上安排了一行旋律。這樣便作成了那篇《聖母頌》。古諾填上去的曲調和原有的前奏曲和諧一致,像是老巴赫老早就為這首歌曲頂制了伴奏一般!

   《平均律古鋼琴曲集》中,前奏曲與賦格曲寫法不同。前者基本上是主調音樂,後者是純粹的復調音樂,二者適成對照。賦格曲是非常緊湊的復調樂曲,聽起來難度更大。然而在巴赫作的賦格曲中,也有我們比較容易聽出意思的。如今,他的管風琴曲《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曲》相當流行。其實,他還有兩部管風琴賦格曲更耐傾聽。它們都是G小調的,一首大一點(BWV542),一首小一點(BWV578),由此在曲題上被人附註了「大」或「小」的標記。以上兩首作品,還有管弦樂改編曲。對照而聽,可以對管風琴的表現力加深感受,而管風琴這「樂器之王」正是巴赫的喉舌。

   巴赫寫的幾部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稱得上是小提琴家的「聖經」,樂意深邃,技巧艱深,是小提琴文獻中的重大作品。其中有一個樂章是《恰空舞曲》,演奏家往往將它抽出來作為一個節目演奏。

   在一把旋律性的樂器上獨自演奏多聲部復調音樂,這對於演奏者是艱巨的勞動,對於我們聽賞者卻也並不容易,因為這同聽賞一般的小提琴獨奏曲在感覺上是很兩樣的。

   這首《恰空》,在一支貌不驚人的主題上衍化出多段變奏。它們是一個有機組成的整體。巴赫這位音樂「建築」大師好像是用音符的磚石在營造一座大廈。從孤零零的一支小提琴上流淌不絕、變化莫測的樂聲,引導著我們一層層深入樂境,最終讓聽者恍如遊覽了這座大廈的落成。像這樣宏偉的音樂殿堂,無論如何是應該去瞻仰的。

   巴赫的代表作大都是巨型建築,但也有比較短小的作品,同樣引人入勝。他的兩集《創意曲》,已成了所有學彈鋼琴者的必修課。其實,也是我們愛好者的必讀書。你會從這些復調小品中得到莫大的樂趣。這三十篇精妙的小曲各有其不同的情緒和意趣。認真傾聽這些言淺而意深的音樂,既可有助於我們由此進入復調音樂之門,而且還可以從中感知這位巨匠的心曲。

   同巴赫在樂壇上並肩而坐的巨人是亨德爾。同年同歲同屬德意志人的這兩位大師,同處於巴羅克時代,但是他們的音樂風格卻是如此的不相似,你用不著聽他們的很多作品便能發現這一點。

   留心傾聽這種差異,感受它,辨認它,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體驗。也正因其有這種不同的風格,所以人們對於巴赫與亨德爾的作品往往是各有所好的。例如,鋼琴家傅聰的父親、翻譯家傅雷,便曾說過自己喜歡亨德爾而不喜歡巴赫。這也是可以啟發我們自己去體驗與思考的一個問題。

   要簡單地說明一種音樂風格是很困難的事,更何況是像巴赫和亨德爾這樣包羅萬象的音樂。但我們大家會有同感的是,亨德爾的音樂有一種最明顯的特點是明朗、壯闊,雖然是那麼氣象宏偉,卻又那麼平易近人!

   他的音樂絕不晦澀費解,然而它的通俗易懂並非是由於膚淺。

   他同樣是―位多產的作曲家。其作品沒有什麼編號,但那些曲目可以排滿二十幾頁,不過現在仍然經常演奏的已經不多了。

   在他的所有代表作中,最了不起的,無疑是那部《彌賽亞》了。這是一部清唱劇。每年到了基督教的聖誕節,世界各地便可以聽到這部不朽之作的聲音。

   《哈利路亞》是其中的一篇大合唱,是這部清唱劇中最精彩的一曲。我們如果不可能細聽全劇,那麼僅從這篇大合唱中也完全可以感受到亨德爾的音樂是何等地感人至深。在宗教徒耳中,他們自然是從對天國的信仰中獲得了共鳴;但在同宗教不相干甚至相信無神論的愛樂者聽來,這音樂也是美妙而不能不為之感動的。這是因為,亨德爾運用他那明快而流暢的復調語窗表達了那種對光明幸福的嚮往與頌讚。人們在聽這篇大合唱的時候,如果聯想到貝多芬《合唱交響曲》中的《歡樂頌》,那也是很自然的。

   對於已經熟悉亨德爾的《水上音樂》和《焰火音樂》但也許還不如道《布穀鳥管風琴協奏曲》的人,我要勸他聽聽這后一曲。字德爾為管風琴寫了好多首協奏曲,其中以這一首最為雅俗共賞了。管風琴的音響常常是同莊嚴的宗教形象相聯繫的。有些以「田園」為題的管風琴曲,又總是恬淡平和的。此曲卻很不同,管風琴放開嘹亮的喉嚨,盡情歡唱一首春之歌,洋隘著一種清新的氣息,又不失其典雅之美。

   即使僅僅選讀巴赫和亨德爾的作品,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夠支配;然而他們只是巴羅克音樂的兩位代表而已。那個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大師如林的音樂盛世。許多樂人不但才氣驚人,而月作品產量之高也令人不可思議。這些人的聲名及其所作,一度曾經被前兩位巨人的身影所遮蔽,因而少為人注意。近世以來,古樂應運復興,巴羅克音樂回潮,並且太熱。於是,愛樂的人們不光要聽巴赫、亨德爾,同時也至新發現了斯卡拉蒂、泰勒曼、維瓦爾迪等人的作品了。

   不過,按照我們一開始便向大家申明的思路,對於選擇「必讀曲」的談論只好就此打住。因為,我們將轉入有關「可讀曲」的新話題了。[/COLOR]


[/INDENT][/INDENT]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30
sea6340 發表於 2005-12-10 22:31 | 只看該作者

感受可親,感受朋友的溫暖。。。

Pacific Coast Highway是美國加州有名的一條公路,如果你由南往北行駛在這條公路上,你的左手邊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而右手邊是懸崖峭壁,景色奇特而秀麗。專輯《Pacific Coast Highway》中的同名單曲正是描寫這條公路兩旁的景色以及驅車行駛的感受。

作為常年為眾多流行歌手以及Smooth Jazz音樂家擔當吉他手的Nils在今年發行的這張專輯一炮走紅,他那具有明顯美國西岸風格的音樂再次把人們帶上這條極其漫長的公路。



[CENTER]試聽曲目:

4. Coming Home
[/CENTER]

即便走得再遠,家依然是最親切最貼心的地方,回家,回家。。。撲進(倍可親)那溫暖的懷抱。


[CENTER]5. You've Got a Friend
[MUSIC]http://218.1.73.175:8080/upload/upload_file30wish/20051202140747.mp3[/MUSIC]

::: 點擊這裡下載 :::[/CENTER]

前途是遙遠的,但我們並不寂寞。「You've Got a Friend」是改編自Carol King的一首經典老歌,這首曲子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什麼艱難,我們都並不孤單,朋友就在身邊....[/COLOR]
工作忙碌,暫別可親。

祝朋友們一切順利、永遠幸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31
baby 發表於 2005-12-10 22:46 | 只看該作者
感謝貝貝.....

讓咱們感覺到溫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9

主題

2749

帖子

1400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0
32
濮水寒 發表於 2005-12-11 01:3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貝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33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1 11:4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babyJJ和寒斑斑的光臨 8-D
以後有空常來喲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34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1 11:43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11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十)[/SIZE][/COLOR][/C]


[INDENT][INDENT]到此為比,我們議論的都是『必讀」之作,現在要談「可讀」之作了。

   提醒一聲:「必談」之作中,絕大部分可以認為是音樂文獻中的經典之作;但是「可讀」之作倒並不見得都算不上是經典作品。只是鑒於一般的愛好者雖然愛樂心切,卻又若於閑暇不多,再加上其他種種條件的限制,因此有些作品本來可以納入「必讀」曲目的,只好移到「可讀」曲目中,讓讀者各取所需了。

   不難想見,既然有那麼多的非讀不可的經典之作我們都來不及讀,那麼,除此以外的值得我們瀏覽泛讀的好東西,豈非更加讀不盡了嗎!所以,還是只能選。選,就得有個路子,不必見曲便聽,尤其不必趕時髦。

   大體上按照音樂史與重要作曲家的脈絡來進行一種心中有數的選讀,仍然是可取的辦法。這樣做也有利於深化我們對於已經讀過的經典名曲的感受。

   我們試按這一思路來商量「可讀曲目」,以巴羅克時期說起。

   巴赫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自然是一篇可聽之作。除了從它本身的樂意是如何展開這一方面來領會,你必然也會感受到它和後來的協奏曲(例如莫扎特之作,更不用說浪漫派人的作品了)是多麼地從面貌到風味都很兩樣,而這樣對照而得的感受是能有助於我們建立樂史感的。

   比這一作品更值得聽的是《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這是更有吸引力也更值得反覆傾聽的古樂。吸引力多半來自那兩支小提琴的「女聲二重唱」。其中的美妙又不僅在於曲調之悠揚宛轉,更在於那歌聲傳送了一種非常誠摯親切的感情。它既不帶宗教情緒,又似乎不受時間距離的阻隔。老巴赫樸實的真情,直訴於三百年後人的心!

我們還可以從兩個「歌喉」的一唱一和中感受到許多美妙的效果。

   《G弦上的詠嘆調》之所以有吸引力,成為雅俗共賞的一篇流行小品,主要也是因為曲中有真情,而這情感又能得到古今共鳴的原故吧!

   但是一般愛樂者即使已熟悉了這首小品,很可能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流行的本子多半是那種經過小提琴家維爾海姆改編的小提琴曲。主旋律從頭到尾都在小提琴的G弦上進行。在這樂器的四條弦中,G弦最粗,音色渾厚,像是女低音。拉到高把位上,更帶有一種緊張熱烈酌情緒。這也就為此曲增加了表情色彩。何況,「獨弦操」式的演奏也是可以喚起聽眾的興趣的。

   可是要忠於巴赫原著的精神的話,這就大失原意了。原著並非改編曲所改用的C大調而是D大調。不同的調性有不同的色彩,這對我們非專業者未經專業訓練的耳朵說來是很玄的問題,且不去管它。巴赫也並不只用G弦來奏這個曲調,而是用了其他的有不同音色的弦音。因而它的效果,按照音樂學各托維的說法是「女高音的天使般的音調」。這就和改編本的深沉的「女低音」是兩種意趣了。

   最成問題的――至少對於苛求的專業耳朵來講,改編者把主旋律轉移到較低的聲部上,卻又讓原譜中的其他聲部保持原樣,從而也違反了和聲學原則,當然也違背了巴赫原來的意圖。難怪那位一力維護音樂藝術尊嚴的托維先生要光火,大罵改編者「給這首巴赫最純靜、動人的作品之一強加上四五處嚴重的錯誤,造成謬種流傳」了!

   原作即是《D大調第三管弦樂組曲》。它的錄音在以往的時代是難得聽到的,如今卻常見。拿原作來同你更熟悉的改編本對照著聽聽是會對聽賞力的提高大有益處的。正因此,這裡不免多談了幾句。

   巴赫的創作精力驚人地旺盛。你看他那作品編號「BWV」下面的數字竟突破了一千!即使把聽樂的時間全部投入,我們也消受不了他的所有重要作品。其中有許多是連一般的專業樂人也會因其艱深玄奧而不敢問津的,遑論我輩門外漢!可是它們又放射著某種磁力,無論以其名聲之顯赫抑或它們的真實身價來說,如果對其一無所知,那又實在叫人心不自安!

   「與其一知半解,毋寧一無所知。」此話顯然不好套在音樂欣賞這個問題上。對於巴赫的作品,能多增進一分見識總比無知好。也難說某些作品對你竟還有些緣分(指的是由於種種帶偶然性的主、客觀因素而促成的共鳴),它會吸引你,從此你成了它的知音也是可能的,而且從當代眾多聽眾中增漲的巴赫熱也可以得到證明。

   巴赫寫了一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它同本文前已提到的無伴奏小提琴曲,像星空中的「雙子星座」似的輝煌。當年,大提琴演奏家、西班牙人卡薩爾斯灌這套作品的唱片,一年只肯錄其中的―部分,執拗地細琢細磨他那其實已經爐火純青的演奏技巧,反覆斟酌如何做到忠實的註釋,唯恐貶損了這件他視同神聖的藝術品。

   我們不能不對這古今兩位大師更加肅然起敬,自然也越發對此曲神往了!

   遺憾的是,我們這樣的「素人」,要想不費什麼氣力便能聽出其中之味,很難!反而會有枯燥之感也說不定。奇妙的是我也發現,某些並非老經驗的青年愛好者對它發生了濃厚興趣,聽得津津有味。

   《勃蘭登堡協奏曲》在巴赫的作品中是引人注目的重要之作。假如沒有時間細聽全部六首,可以聽那第五首,那是最為精彩、引人入勝的一首。《勃蘭登堡協奏曲》是所謂「大協奏曲」。寫法、樂隊、演奏效果都同後來的協奏曲是兩樣的,而巴赫的大協奏曲又自成一家,味道和同時代的別的大師有所不同。其中那種高密度的復調織體要聽清楚當然需要付出高度緊張的聽力,但當你熟聽之後,那輝煌的藝術效果又是莫大的享受!

   他有三部分量十分沉重的大作品,即《戈爾德堡變奏曲》《賦格的藝術》與《音樂的奉獻》。從前即使你有虔誠的願望渴想一聽也是難以如願的。因為如此深奧、晦澀的音樂是曲高和寡,也就不容易上唱片的,恐伯連專修樂藝的人對它們也只有仰慕而已。現在這幾部作品的唱片卻已可望而也可及了。假如你熱衷於巴赫,那麼不妨也涉獵一番。然而,還有《B小調彌撒》,還有《馬太受難樂》《約翰受難樂》……等等、都是聲名顯赫的音樂文獻,我們也只好「雖不能至,心間往之」了!

   除了從原作中去認識、感受巴赫,我們往往還能從改編曲中受到感染與啟發。即使不全是正面的效應,然而總是能推動我們更加用心去傾聽。前面談過了《G弦上的詠嘆調》這有爭議的例子。再如古諾的《聖母頌》,它豈不也喚起了我們對巴赫原作《C大調前奏曲》的新鮮感嗎?

   巴赫的管風琴曲如《G小調賦格曲》《帕薩卡利亞》有管弦樂改編曲。它們並非原作的摹本,配器法的運用賦予音樂以不同的色調。然而管風琴原著卻也不能被取代。

   移植到古典吉他上的《恰空》(在談「必讀」曲目的前文中已介紹了這首無伴奏小提琴曲),假如有高手演奏,聽起來並不比小提琴上的效果遜色。

   說到擴充聽亨德爾的曲目,《水上音樂》《焰火音樂》幾乎無須多說,因為大家恐怕早就耳熟了。

   至於那篇《廣板》,同樣是流傳極廣之作。此曲原本並不是廣板這速度,是稍為放快一點的小廣板。這一改改得好,顯然更符合那音樂的情感,使之成為怎麼也聽不厭的音樂了。它的各種改編曲數量之多是突出的,足見它是何等受人喜愛了。

   亨德爾作了很多首管風琴協奏曲、大協奏曲、小提琴奏鳴曲。其中值得一聽的不在少數。這樣的認真而不是心不在焉的瀏覽,不但是為了認識亨德爾而已,也是為了從對照之中更加具體地感受那另一位巨匠巴赫的不同風格。不妨說,不認識亨德爾,你就不能更好地認識巴赫,反過來也同樣如此。這是很有意思的!

   那麼,為了更好地感受這兩位大師的音樂,當然也為了了解巴羅克音樂,我們還要聽聽另外一批巴羅克大師的作品。

   斯卡拉蒂的鋼琴奏鳴曲是很值得聽聽的。這種所謂奏鳴曲並不像人們熟悉的古典派奏鳴曲。它們短小精悍,簡潔而並不簡單,明快流利而並不膚淺。我們初次接觸他的這些作品,會覺得耳目一新,很有新鮮感。

   他的音樂不但不像我們聽慣了的近代作品,而且也明顯地不同於同一時代的巴赫與亨德爾。這是一種品嘗不同風味的藝術的大享受,也使我們感嘆音樂文化的豐富的多樣性。

   再聽另一位巴赫同時代人泰勒曼的作品,那麼你又接觸到同以上這幾人都有所不同的風格了。泰勒曼也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往昔的老樂迷不知道他的作品,如果想見識一下也不可能。隨著巴羅克熱期的增漲,泰勒曼又像他生前那樣令人感興趣了。

   除了從風味的不同來品嘗,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些角度來留心傾聽。比如,巴羅克音樂用了一些古樂器,如古鋼琴、豎笛、古提琴之類。

   還有,所謂「通奏低音」是形成巴羅克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也需要習慣它。

   總之,我們在聽巴羅克音樂當中既像是回到了一個音樂文化的舊時代,卻又像進入了一個聽覺的新天地,我們既從整體上感受到它和後來的音樂之間的「異」,然而從它自身之「同」中也發現了種種之「異」。

   也許你會怪我不該漏掉維瓦爾迪,他的確是又一個絕好的例子,說明巴羅克音樂中的同中之異。但他的《四季》是如此流行――可能過度流行了――也就不必多提了。

   在此倒可以提另一個名字:帕赫貝爾。此人作品現在上了唱片的幾乎只剩一曲的《卡農》了。以其莊嚴、深沉、耐人尋味的品格而言,它也許還應進入「必讀」曲目![/COLOR]


[/INDENT][/INDENT]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35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1 11:48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12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十一)[/SIZE][/COLOR][/C]


[INDENT][INDENT]上一期,議論「可談曲目」的話題是巴羅克時期的作品。接下來要談古典派。我們在談「必讀曲目」的時候沒有提到海頓,不免有點委屈了這位古典派的長者,正好在這裡補課。

   海頓也是一位產量很高的大作曲家。產量高,當然證明他肚子里貨色多;但也有時代背景與實際需要。那時候的歐訓正處於法國大革命的前夜,是新與舊「方生未死」的時代。一個音樂家,不管他有多大的才藝,要有飯吃,要出名,不投*一個保護人是不行的。他們的處境好像是介乎倡優與清客幫的之間吧。

   例如「海頓爸爸」這樣一位可敬可親的樂人便是奧匈帝國一個親王府中僱用的樂師。他必須身穿號衣,同府中的低級僕役們坐在一起就餐。每逢王爺舉行宴會舞會之類活動,他就領著樂隊奏樂助興。他還必須聽候主人的吩咐,不斷供應新節目,包括交響樂和室內樂作品。要及時趕寫出來派用場。這樣的「遵命音樂」注往是成批生產的。因此音樂家幾乎也變成了定期交貨的手藝人。他們很難只在有了不吐不快的創作衝動的情況下才欣然命筆。可憐老海頓便是在這種環境中熬出來的!

   一百零四部交響樂!這位「交響樂之父」留下了這個後無來者的紀錄。今天的樂迷對海頓感興趣的仍然不少,雖然不見得有胃口通讀那一百零四部。

   海頓的樂風,乍聽起來很像莫扎特,有時頗難分辨。其實,是年輕的莫扎特先受他影響,然後是年長而且謙遜的海頓向青出於藍的後輩吸取營養,而更基本的原因是他們同處於一個時代。

   海頓的交響樂,有各式各樣的標題。其中,所謂的《驚愕》《告別》《時鐘》《軍隊》這幾部是最流行的,也是我們可以首先選讀的,這些標題都聯繫著同那篇樂曲有關的小故事,可以為聽賞增添興趣,當然也不必當成理解音樂內容的根據。還有許多交響樂的外號如《瑪麗亞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36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1 19:26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13

[C]


不必望洋興嘆

――漫議欣賞曲目(十二)[/SIZE][/COLOR][/C]


[INDENT][INDENT]兩年來,我們一連用了十一次漫談,議論欣賞曲目,從必讀之曲談到了可讀之作。有關後面這一話題的討論其實只是剛開了個頭,初步展開。

   可惜的是,這種饒有興趣而也可能引來異議的長談,本期必須進入終曲,奏響終止和弦。

   曲海浩茫,無邊無際。我們縱然只是海邊拾貝,取一瓢飲,仍然是難以解決一種矛盾:音樂文獻的無涯與人生之有限這二者之間的矛盾。這對於愛樂者來說,永遠是絕大的惆悵。

   這一矛盾的存在,最根本也最實際的原因當然是:音樂就是時間。要享受音樂,就不得不支付時間。人們可以擁有干張萬套CD。無奈你千金也難買寸光陰!

   何況,我們業餘愛好者還受到另外的一些限制。我們唯有格外珍惜時光,更加精打細算地優選我們的欣賞曲目。

   我們最後一次漫談的話題,是關於貝多芬的可讀曲。

   設想將音樂欣賞的過程當一部奏鳴曲來看。從貝多芬開始,好比是「呈示部」。那麼中間的「展開部」便是對音樂史的回顧與前瞻。「再現部」又回到了繼往開來的貝多芬。這樣來宏觀而貫通地聽賞、體驗,正是為了知其源也識其流,並且不至於「如墮煙海」。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擴充我們對貝多芬的了解。

   首先,在交響音樂這方面,可以遍讀他所寫的所有管弦樂序曲。其中,特別值得用心聽的是《菲岱里奧序曲》和《萊奧諾拉序曲》l號與2號。這三篇作品,加上我們已經在「必讀曲目」中談過的《萊奧諾拉序曲》3號,一共四篇,全都是貝多芬為歌劇《菲岱里奧》寫的。他前後花了九年功夫構思,不斷改寫這部他畢生所作唯一的一部歌劇。而為了給這部偉大歌劇配上最合式的開場音樂,以引導觀眾更深入地理解、感受劇中的內容,他竟然如此不憚煩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寫出了四篇序曲。這在音樂史、歌劇史中既無前例也沒有后例。僅僅以這種追求藝術完美的精神與毅力來說,便足夠令人驚嘆而極想了解這四篇作品的異同之處了。何況它們並不重複雷同,幾乎篇篇是傑作呢!當然,最了不起的是《萊奧諾拉序曲》3號。這已經作過介紹了。其次便是《菲岱里奧序曲》。它篇幅不大,甚至叫人覺得怎麼還沒聽夠便收場了?然而它的語言同另外三篇又是全不相似的,貝多芬真是敢於也善於另起爐灶!

   《菲岱里奧序曲》的章法也是簡明扼要一目了然。但是那氣派的宏大給人一種雷霆萬鈞的感覺。這就超越了這部歌劇的內容而不能不叫人好像面對著當年那個偉大壯觀的大時代了!

   《菲岱諾拉序曲》(2號)雖然同「3號」有共同的樂想和布局,然而也有別出心裁之處。

   「1號」同《費德里奧序曲》一樣比較短,也同樣適合放在全劇之前作「序」。「3號」最完整而深刻,像一部有獨立演奏價值的交響樂。但這樣反而使它不適宜當序曲使用了。因為這會造成第一幕的場景與氣氛顯得不協調。在聽過如此宏偉熱烈的序曲之後,如何銜接上第一幕開頭的獄卒女兒的愛情故事呢!

   因此,後來的歌劇演出都以《菲岱里奧序曲》為序。而「3號」這篇最完滿最深刻的作品成了音樂會中獨立演奏的節目。不過也有人把它放在歌劇的最後一幕之前演奏。

   往昔的樂迷,無論在音樂會裡還是在老唱片上,恐怕只能聽到這四首序曲中的兩首。「1號」和「2號」是只聞其名而已。今天我們卻可以在一張CD上一下子便把這「四位一體」的樂史名篇欣賞全了。如此也便能夠更好地領略貝多芬的藝術,這真是前人享受不到的耳福!

   《科里奧蘭序曲》這篇音樂,簡潔明了,深入淺出。只要知道了標題所提示的內容,聽起來是很容易感受那裡面的戲劇件和人性的。

   以往我們甚至無從懸想:《劇場落成序曲》是怎樣的一首曲子?因為既聽不到,也看不到有關的文字介紹。現在,人們如果有興趣見識一番這篇編號為124的貝多芬較晚期之作,它的錄音並不難覓。一聽之下,你就會感受到它的氣勢不凡,確實有一種保指揮家兼樂評家托維所概括的特點:「巋然如山」。

   它是一部長期受到不應有的冷落的傑作。

   托維一方面聲稱他從來不曾遇到過比此曲更難描敘的音樂,但他所作的介紹已經十分引人入勝了:莊嚴的進行曲。遠處隱約可聞的匆匆腳步……有一會兒鴉雀無聲,莊嚴肅穆,突然一陣勁風從遠處吹來最初的微弱的騷動聲,於是我們便卷進巨大的賦格曲洪流中,從一個高潮進入另一個高潮。戲演完了。劇中人的苦難已經結束。觀眾進入劇場以外的世界……

   托維在他的《交響音樂分析》中用了長長的篇幅所作的不厭其詳的分析與評論,讀起來是很有味道也大有教益的,不止是對此曲的精彩的導讀而己。

   從貝多芬的大塊文章如交響樂和奏鳴曲中,我們感受到熾烈得如風、火、雷、電的激情在盡情噴發。然而在一些篇幅不大體裁不同的作品里,人們又常常可以聽到這個巨人的另一種心聲,那又是何等天真、純樸、真摯、溫柔的聲音!《F大調浪漫曲》中便有這種叫人覺得同貝多芬已全無隔閡的深情。它是一篇用管弦樂協奏的小提琴曲。可以看成是一篇小小的小提琴協奏曲,然而它毫無誇飾,只有深情!

   他的十首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篇篇可讀。最未一首即《G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也是這樣一種天真爛漫的音樂,卻又是一顆巨大心靈的天真爛漫!

   至於他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卻又並非那麼篇篇可讀了。屬於中期的那幾篇,如《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黎明》《告別》,都是必讀之作,前文早己談過了。除此之外,早期之作與晚期之作卻都是我們凡人難念的經,難參之禪。

   然而我們也許更應該把這當成是一種挑戰,力求能多讀幾篇。當你在已經比較熟悉了那幾篇必讀之作的基礎上,進而向其他奏鳴曲「探險」的時候,每接觸一篇前所未知的奏鳴曲,你就會感到詫異:貝多芬哪來這樣多的毫不自相雷同的語言,而且表達著不相雷同的思緒!

   尤其是晚年所作的那幾部。假如我們閱世不深,缺少可與暮年貝多芬溝通的體驗和心情,加上我們傾聽與理解的經驗、能力都欠缺的話,那麼,恐怕硬是聽不出所以然的吧?作品106是最突出的一例。這也是用不著灰心喪氣的。    。

   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也有兩首是平易近人的,即作品49之1與之2。如果由一位高手來彈奏,它們同樣有值得認真品味的貝多芬味。

   貝多芬的鋼琴音樂並不限於三十二首奏鳴曲和五部鋼琴協奏曲。假如有興趣,我們還不妨涉獵一番他的變奏曲作品,那同樣是他在譜紙與鍵盤上馳騁他的樂思的一大領域。

   幾部大型的變奏曲,在其全部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例如《迪阿貝利變奏曲》便是他的一部規模宏大、有深度有功力的力作,也是很值得我們見識一番的。迪阿貝利這個作曲家兼出版商出了個點子:約請眾多有名作曲家為他自己寫的一支圓舞曲節奏的主題各譜一段變奏,用來匯成一集出版。貝多芬應邀參加。他樂興大發,一發而不能自休,不是只譜一段變奏曲,而是連作了三十三段交卷。這樣一來,只好單獨成為一部作品問世了。迪阿貝利的那支主題,其實平凡,可是貝多芬的變奏,化平凡為不凡,三十三段,樂想層出不窮,愈出愈奇!我們也許不能充分領略貝多芬變奏與展開主題的藝術手段是如何的高妙,但我們可以在傾聽中認出他的性情、聲口,其中有一段簡直像是聽到了貝多芬爽朗的笑聲!你應該想一想,雖然音樂文獻中如歌似泣的篇章多的是,但是能像貝多芬那樣用樂語表達諧趣,發出含意不問的笑聲的,很難找到第二人。

   他的可讀之作,真是舉不勝舉。全部協奏曲,除了己列為必讀者那三部以外,另外的幾部鋼琴協奏曲(即第一到第三首)都可讀。那部為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而作的三重協奏曲也是應該收進我們這曲目的。

   全部弦樂四重奏,都值得我們作一番巡禮,當然其中最吸引人又令人心懷敬畏的,又是最後的五部。

   假如有誰入迷到只想專聽貝多芬,那麼不能不提的作品就多了。不過我並不贊成你聽貝多芬全集,也不主張買莫扎特全集來通讀。那樣的話,又會把自己的天地縮小了,而且也不利於深知莫扎特和貝多芬。

   因此,雖然還有從舒伯特到德彪西,大大小小一大群作曲家們的可讀曲可談,其中不但有那些至今流行不衰的,也有相當多不知怎麼已經打入冷官,但其實很值得一讀之作;然而只好到此為止了。

   假如你對我們這種有關「聽什麼」的拉雜長談有興趣的話,筆者在此仍想重複提醒你,在博覽的同時,不厭其精地反覆傾聽那些最值得咀嚼的作品是最要緊的!

   不瞞你說,在思考「必讀曲」與「可讀曲」的曲目這問題當中,19世紀尤其唱片文化大興以來,許多人對「音樂太多了」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們越來越不會聽音樂了」的種種感嘆,不斷與自己的切身感受相共鳴;以致筆者很想為真心愛樂者另外編一份曲目:「可不讀與不可讀曲目」。

   但,這問題還是留給大家自己去考慮吧![/COLOR]


[/INDENT][/INDENT]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37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2 11:47 | 只看該作者

【貝貝的說明】

[INDENT][INDENT]
到上一貼,《辛豐年音樂筆記》的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不必望洋興嘆――漫議欣賞曲目」系列已經全部結束了。

很遺憾,到目前為止,「芳草地」基本都是貝貝自己在唱獨角戲……不過沒關係,貝貝已經習慣了寂寞,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只要有音樂的陪伴……儘管依然渴望真誠的友情,渴望心與心的平等交流,還有……

由於手中《辛豐年音樂筆記》的電子文檔資料並不完整,接下來為大家貼出原書的目錄,和剩下的部分內容。
[/COLOR][/INDENT][/INDENT]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38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2 11:54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14



[CENTER]『辛豐年音樂筆記』目錄[/COLOR][/SIZE][/CENTER]
[INDENT][INDENT][INDENT][INDENT][INDENT][INDENT]
   辛豐年其人(代序)/ 嚴鋒
   
   上  篇[/SIZE]
   
   不必望洋興嘆――漫議欣賞曲目(一至十二)
   求真難得真――聽莫扎特鋼琴四重奏有感
   樂無定版
   交響音樂是他的自由王國 ――貝多芬為同一歌劇寫的四首序曲
   貝多芬的「雙語」
   歷史感與中國味――記劉雪庵先生
   人也惆悵,樂也惆悵!――關於戴留斯
   咀嚼「惆悵」
   芬畢的蹤跡
   德沃夏克常駐我心中
   《幻想交響曲》又一版本――聽李斯特鋼琴改編曲
   柏遼茲會好笑的――肖伯納評《幻想交響曲》的解說與舒曼的失誤
   文如其樂樂如其心――讀柏遼茲《配器法》
   樂史留名一過客――為邁耶貝爾勾像
   
   中  篇[/SIZE]
   
   技、藝、名利?――讀《西蓋蒂論小提琴》(上、下)
   為阿圖爾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39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2 11:59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15

[C]


德沃夏克常駐我心中[/SIZE][/COLOR][/C]


[INDENT][INDENT]哪裡敢自許為德沃夏克的知音,但我同他的作品頗有緣。自從讀樂「開蒙」,便迷上了《自新大陸交響曲》。半個世紀以來,他的器樂作品中的精華部分,已見識了不少,成百上千遍地讀,未嘗厭倦,倒是越發感情深了。據說在西方,由於《自新大陸》等作的「過度演奏」,反而掩蓋了他的其他佳作(甚至是更值得欣賞的作品)。那麼我真可算是既有幸也有緣了。所以藉此紀念他150年生辰之機,絮談一番自己心中的德沃夏克。
   
愛樂而不讀《自新大陸》,這樣的人恐怕不多。但是這個話題不便展開。幾十年神遊其中,可談的怕有千言萬語。然而又忍不住不說幾點最難忘的感受。
   
    一聽開頭的那段柔板,使我有如置身於莽莽荒原之上。也似乎從時空兩方面遙感到了最初踏上新大陸的移民的心境。不過,後來看了德萊塞的《嘉麗妹妹》,其中寫到女主人公隻身來到大城的遭遇。不知怎的,聽這一段引子時又彷彿同她的印象靠攏了。於是,豺狼出沒的荒原同禍福莫測的人海,竟可互喻互證了!那麼,當德沃夏克遠渡重洋來到異土的彼時,也是感慨萬千的吧?
   
    《自新大陸》中醉人的警句舉不勝舉。還有那些隱身在內聲部和低音中的支聲復調,賽如滿天星斗,哪裡數得清!有人說,誰要是能將其中曲調都聽清楚,算得上一個用心的聽眾了。奉勸人們備一本袖珍總譜,先預讀,再細聽,聽后再去從總譜中發掘那些未聽明白的細節。這樣去細嚼細咽,才能獲得更大享受。不然,又怎對得起大師的嘔心瀝血?
   
    第一樂章里有個重要的主題,不但曲調美,神似一支黑人民謠《馬車從天而降》,而且配器手法絕。它在長笛低音區中吹出,怯生生地,且有蒼白感。簡直就是一副受欺凌無處可訴的黑女奴聲口!
   
    《廣板》樂章中轉人升C小調那一段里,長笛、雙簧管舉哀號慟。小提琴與黑管吞聲飲泣。中提琴和大提琴上的弱奏震音,則是參加葬禮者的一片啼噓之聲,為死者,也為自己的不幸。同時我們也感到,作曲家如果不動情,又哪能譜出這感人至深的樂章?與其說是文生情,其實還是情生文!
   
    當年讀到黃自論布拉姆斯的文字,從此便注意傾聽交響音樂中的「交響性」。《自新大陸》中的「交響性」實在太精彩了!真正激動人心的「交響性」,並不是只靠人工製作出來的浩大聲勢,而是前思後想千愁萬緒一齊湧上心來的激情噴發。這在《自新大陸》末章展開部中(特別是從第227小節起轉E大調處)尤為動心駭「耳」。每聽到此,沉浮於波瀾迭起的樂流高潮中,言語道斷,只有嘆為「聽」止了!
   
    熟悉了《自新大陸》之後,初聽他的《G大調第八交響曲》,好像又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前者傳達的是他同新大陸人民的感情交流,后一首則讓我感受到他對本民族土地、人民的熱愛。它讓我臥遊波希米亞,呼吸到那兒森林原野的芬芳。
   
    然後,(大調第六交響曲》又使我目眩了!這人哪來如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樂想?(須知他雖以民族音樂為土壤,卻向來不直接採擷民間曲調。)而他這部壯年之作,一股青春朝氣簡直像要泛溢。從第一樂章的開頭到第四樂章的結束,酣暢淋漓,樂流一瀉到底,氣勢始終不衰,聽了使人暮氣為之一掃!
   
    尤其醉人的又是一篇慢樂章。一篇可以同《自新大陸》的《廣板》爭奇競秀的《柔板》。在那僅僅三個音的母題上,他推衍出一篇情文並茂的「樂賦」來。樂想的展開有如山溪流淌般生動自然,跌宕生姿,一步步發展為汪洋恣肆的音樂洪流,聽的人已不覺醉倒!
   
    在捷克唱片源源而來的60年代,又聽到了他九部交響曲中的「第一」至「第三」。可惜,英國樂評家托維品評為最深刻的《B小調第七交響曲》,沒買到唱片,只在收音機里聽過幾次。
   
    看看托維在《交響音樂分析》中對德沃夏克作品的評介是頗有味道的。雖然據說他的書已不像過去那麼受歡迎,我倒寧願聽他那熱忱坦率也風趣的激賞與抨擊,不想去看冷冰冰的解剖。這位曾遭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罵作禿驢的托維,是對「樂普」有功的人。
   
    我非但有一開始讀樂便接觸帕新大陸》的幸運,也很早便聽到了他的室內樂作品:(大調弦樂四重奏》。而室內樂作品更是一位樂人內心世界的窗戶呵!
   
    這首外號「黑人」的作品,是「新世界」的孿生兄弟,它們都是他在美國當音樂學院院長時的產兒。因此,黑人、印第安人的異域心聲,便同波希米亞人的母語交融在一起了。可怪的是,有不少愛樂也愛德沃夏克的人竟不曾注意它,甚至不知道人間還有如此美妙而又容易親近的音樂――在艱深的室內樂領域,這種深人淺出尤其難得!
   
    我至今珍藏著一張「黑人」的密紋唱片、一本原版總譜,是在視「大洋古」為毒草的60年代,托友人分別從貝多芬與德沃夏克的故鄉買來的。它們記錄下了我對「黑人」執著的追求。早在40年代,偶然從收音機里碰見過一次,便不能忘懷了!
   
    人們說,他為小提琴寫了些不算最好的音樂,而為大提琴貢獻了他最好的音樂。
   
    誠然!即便是老奧伊斯特拉赫演奏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也未能深深打動我。而我至今常常懷念卡薩爾斯獨奏。托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樂隊協奏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後來雖聽了好幾位名手演奏的新唱片,我總怕丟失了對這兩位反法西斯大師的闡釋的記憶。
   
    德沃夏克這部傑作可以說既是協奏曲又是「交響樂」。尤其是那個《柔板》樂章,獨奏大提琴慷慨悲歌,管弦樂烘雲托月,它們對談,合唱,互為賓主,打成一片,織就一卷變幻流動的錦繡。其實這是他身在大洋彼岸,心懷故國鄉親的萬縷愁思織成的!
   
    不難聽出,沉醉於鄉愁的作者,很有點捨不得結束的留戀,其實他在別的作品里也有這種一唱三嘆不能自已的流露。這正是深情的流露,最動人心弦了。
   
    這也使我猛然憬語,篇幅不容許已再流連,必須寫尾聲了!
   
    但我最後要談的兩部作品並非最不重要的。相反,假如說聽其樂如見其人、其心,它們正是這樣的作品。
    《E大調弦樂小夜曲》抒發的是一種無比真摯的幸福感。聽它就像傾聽你的好友細說他的幸福家庭。濃情蜜意,卻又何其純樸率真!
   
    《大自然、生活與愛情》是他50歲那年寫的一套三部曲。他顯然是要在「方吾生之半途」(但丁《神曲》中旬)的時候,告白自己對宇宙與人生的反思。作品的標題曾有幾次變動。《大自然》曾題為「獨處」或「夏夜」。第二部定題為《狂歡節》。第三部則標上了《奧瑟羅》。這些,對於讀曲者當然是重要的「導遊路線」。
   
    《狂歡節》是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部。據說它也像《自新大陸》一樣被「過度」演奏了。我也是首先接觸《狂歡節》然後才聽到另外兩部序曲的。
   
    《大自然》並不是景外人觀賞的一幅風景畫,而是一個在夏夜的沉靜中為自然美所陶醉的人的禮讚。這是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謂的「有我之境」吧?但人與景已融合無間了。
   
    《狂歡節》中之我,也不是倚在陽台上看熱鬧的人,而是投身於人潮,一任自己被人群推擁著走,開懷共享著生命的狂歡。這和柏遼茲的那首《羅馬狂歡節》是兩種昧道。
   
    《奧瑟羅》手稿上注了莎劇中的文字。那音樂的展開也有明顯的情節性。但我不管它的具體情節,只覺得充滿激情的音樂有一種崇高的悲劇感,一個沉重的文學題材被他表達得很概括,令人肅然尋思人的命運了。
   
    德沃夏克的音樂縱然也有說不上什麼深刻的(例如有些鋼琴曲),但卻總是一往情真。我覺得只有飽含真摯之情的音樂才能長青不敗,才能如此持久地耐得起千萬人共賞而不倦。(記住,《幽默曲》《自新大陸》是百年之前問世的!還不妨作個比較:毛姆說過,柯勒律治認為《唐吉河德》值得從頭到尾讀,但讀過一遍后便不再值得全讀了。毛姆本人也不過通讀五通而已。)
   
    上世紀民族樂風大盛之時,頗有一些人製作廉價的「民族風味」。肖伯納在其樂評中對此很挖苦了一頓。德沃夏克的音樂,民族風味真可謂道地了,然而他又是「我手寫我口」,完全是用他自己的舌頭說話。
   
    如果讓我為同好們舉辦他的作品音樂會,我會排出一份很長的節目單。不但要包括上面提到的傑作,還將推薦:《降E大調弦樂五重奏》,此曲之美,可與「黑人」相提並論。還有那一組精美的《傳奇》,民族香味極濃的《捷克組曲》,質樸無華而耐賞的《小提琴小奏鳴曲》,悲壯的史詩《胡斯序曲》,等等,至於兩套「斯拉夫」,是不消說的了。
   
    還是托維的話有意思!他贊德沃夏克最優秀的音樂有如「噗玉渾金」之美。
   
    深願多情愛樂的人們都來聽他的音樂,同這種既有璞玉渾金之質,也經過精工磨琢,卻又毫不失其自然之美的音樂結緣![/COLOR][/INDENT][/INDENT]



[C][MUSIC]http://grm.cdn.hinet.net/xuite/45/4a/13953363/blog_142108/dv/4492432/4492432.wma[/MUSIC]

[/C]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1

主題

1352

帖子

52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6
40
 樓主| michbb 發表於 2005-12-13 11:28 | 只看該作者

【貝貝連載(一)】《辛豐年音樂筆記》― 16

[C]


做哪一種聽眾

――學會傾聽(一)[/SIZE][/COLOR][/C]


[INDENT][INDENT]XX君:

      你說自己雖然雜七雜八「瀏覽一些「名曲」,可是不滿足,還想深人其境,決心更加用心地聽聽西方嚴肅音樂。我當然為你高興。如今愛好嚴肅音樂的人越來越多,可惜往往淺嘗輒止,不去深人寶山,未免辜負了自己的耳朵。

      但你要找談「怎樣學會傾聽音樂」,是出了一道難題。中外賞析家寫的此類書汗牛充棟,又何用一個門外讀樂的「素人」來多嘴!不過我輩都是普通聽眾,都是音樂信息的接收者,會有共同語言、平等地交換這方面的體驗,可以比「上課」少一些被動,多一些共鳴。

      在理解音樂這件事上,我們自然不如專業音樂工作者。然而我們也自有其優越之處。那就是我們以聽眾的身份享有無拘束無負擔的自由。我們可以完全不帶什麼功利的目的或義務去聽賞音樂。黑格爾在他的大著《美學》中熱烈讚賞一位普通勞動者的吉他彈奏,說比演奏家的表演更使他心醉神迷。我們普通愛好者愛樂之誠也不會不如專業者。而且,除了某些專門寫給音樂家甚至只給自己聽的音樂以外,絕大部分作品都是作曲者為同廣大聽眾交流而作,所以我們也完全可以參加這種交流,共享樂藝之美。

      這就要求我們去嚴肅地傾聽。「識曲聽其真。」要得其真,我們讀曲者同樣也要出之以真心,要動真情。

      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中嘆惜當代西方人由於音樂來得太容易(唱片、廣播……),反而不會傾聽音樂了。這對於今天耳福大好的聽眾來說,也是值得捫心自問的:你真正用心傾聽了沒有?

      這又引出一個更值得思索的問題:你願做哪一種聽眾?

      學者阿道爾諾研究了八種類型的聽眾,其他人又主張劃分五種聽眾(見索哈爾《音樂社會學》中譯本125頁)。我想,你當然不屑做一個其中的「消遣的聽眾」或「娛樂的聽眾――生活中的享樂主義者」。那麼,讓我們互勉,做一個「動感情的聽眾」吧。當然,按科普蘭的說法,理想的聽眾是同時既能進入音樂又能超脫音樂的。這就太高了!我們可以作為理想境界來追求。

      有決心做一個真心的、動感情的聽眾,你才能自覺養成嚴肅傾聽的習慣。假使某個時候你實在收不攏心而人猿意馬,不如立刻把錄音機關掉為妙。只有能像一個演員那樣駕馭自己的注意力,你才有可能進人角色。

      你原先只是隨機地聽,聽說什麼作品有名,好聽,就聽什麼。今後想聽得系統些,但在借、買音響資料時對著目錄又心中無數,要我開一份「必讀曲目」。

      有目的地聽,系統全面些,有助於從聯繫對照中看到「長河」的全景,領略音樂天地之無比寬廣豐富,這比枝枝節節地聽當然可取。如今聽賞條件雖因人而異,總的來說是好得很,是老樂迷從前連做夢也想不到的。只要有心,你的打算是可以實現的。然而使人為難的是,音樂文獻實在浩繁。專家們「皓首窮經』他聽不完,何況我輩!即使滿足於從海中取一瓢飲,也會列出一份長長的曲目,那只有另函寄上了。這裡且提示一個輪廓,一些重點,以助你自己掌握。

      曾見一本西方人編寫的《音樂欣賞》。它先從18世紀的古典、浪漫派音樂談起,一直談到德彪西的印象主義。然後返回去介紹17世紀和更古老的音樂。最後才介紹現代音樂。

      從音樂大潮洶湧澎湃的19世紀這中心一大段入手,再向古今兩頭擴展所賞領域,以我自己的切身體驗來看,這順序比較合適。無論從音樂會節目還是唱片目錄上都可以知道,人們最容易接受也最感興趣的正是從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到德彪西這一大段。自從上個世紀以來,人們對巴羅克時期的音樂愈來愈感到了它的魅力,以至出現了巴羅克熱。不過,真正熱衷於巴赫、亨德爾等人的作品,且能真正品嘗其味的人畢竟還不太多。因為聽這種古色古香的復調音樂,必需下更大的功夫,養成高度集中與調度注意力的能力,才能適應。至於對現代音樂發生濃厚興趣(而不是僅僅好奇,求新鮮)的聽眾,顯然就更少。不然,科普蘭又何必言之諄諄地勸說人們去接受現代派音樂的挑戰呢(見他的《怎樣欣賞音樂》)?

      因此我也主張你先集中聽這中間一大段的音樂,它們雖是上兩個世紀的精神產品,可是至今還遠未過時,其中那些最深刻之作,人類的重要精神財富,今天仍然常聽長新。
      那麼,聽這一部分又應該注意抓什麼重點呢?

      許多愛好者自然而然地圍著一座摩天主峰頂禮:貝多芬。貝多芬繼往開來,他一手接下海頓、莫扎特的古典傳統,一手又開拓出浪漫派的新天地。他的重要性再強調也不會過頭,他的重要作品又是聽之不盡,永遠新鮮的。我們最好盡量多聽一些。因為在以後的聽賞中,無論是回顧他的前人,還是眺望其後來者時,你都需要聯想貝多芬。

      《英雄》《命運》《田園》這幾部交響曲,你已經相當熟悉。人們也差不多都是先通過這幾部作品認識、也愛上了貝多芬。有的人還很早便瞻仰了《合唱》那座殿堂。然而它們都是需要反覆傾聽,而也決不會聽夠的。我勸你聽聽常常被人放過的另外五部交響曲。聽它們,你既會從其中認出一個你已經熟悉,因而覺得親切的貝多芬;又會驚喜地發現,原來他還有你所不知的性情!從「第一」「第二」中可以見到他的青年時代。「第四」讓我們觸摸到一副溫柔的心腸。「第七」「第八」則是一個豪放不羈的人的玩笑,高歌狂舞。

      等你把前八首交響樂都反覆聽出了意思,到那時再去聽「第九」,也許就容易從那反思與總結性的音樂中聽出更為博大深沉的境界了。

      有兩首序曲也不可不聽:《愛格蒙特》與《萊奧諾拉第三》。尤其後者,實際上是一部信息密度高、緊湊之極的小交響曲。

      他那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我們連走馬觀花地聽怕也沒那麼多時間,更不用說都聽懂了。尤其像那部要演奏近一小時的「作品106號」,許多人只好「高山仰止」了吧!然而,寧可少聽一些別人的作品,也要細讀這幾部:《悲愴》《月光》《熱情》《暴風雨》和《黎明》(「華爾斯坦」)。

      貝多芬殿堂中最深邃也是最不容易進人的部分,是那些弦樂四重奏。但倘要真想了解他的博大精深,特別是他暮年的思想境界,我們又怎能在它面前止步?不妨先聽一些比較好懂的,例如F大調(作品 59號之二)那一首,就是個易近入卻又極耐咀嚼的。

      當你已初步熟悉了貝多芬以後,可以順樂史之流而下,去認識群星燦爛的浪漫派了。但也不妨溯流而上,先去叩莫扎特之門。一開始很可能會覺得他比貝多芬簡單,平淡無奇,引不起多大興趣。其實正是這種貌似簡單平淡,又無文學標題幫忙的音樂,要真知其中之味反而更難。也說不定要等到聽過大量音樂的多年以後,你才能識其天真自然之美。而一旦有所發現、從此必然迷上它,反而覺得別人的作品總有矯揉造作的成份,不夠味了。

      假如聽過的曲目中已包括了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重要作品,這便打下廠一個堅實的基礎了。從此出發去聽標題音樂、民族樂派。後浪漫派的作品,都不會太陌生。因為他兩人是總結又是新的開頭,後來的人同他們是一脈相承的。在這一傳統的對比下,印象派會使你耳目一新。在飽餐了浪漫派。晚期浪漫派的肥甘之後,越過兩個世紀的時空去聽巴羅克音樂,雖然它是樂海的一個源頭,但那種已化為歷史的音樂語言、風格,是很好的清醒劑。

      從反覆對比中獲得體驗,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的傾聽能力有所提高,似乎可以用比較自主的音樂思維去感受了。

      具體的作品留待以後討論「怎樣聽」的問題時再談,這封信就算一個開場白。

      科普蘭強調得極是,千言萬語也不能代替傾聽音樂本身。我所能做的無非是以自己傾聽之一得,敦促、協助你去傾聽而已。  

2004-6-20 10:03 #13 [/COLOR]


[/INDENT][/INDENT]
~~~ 音樂是流動的美食 ~~~ ◎◎◎ 美食是凝固的音樂 ◎◎◎              ―― 貝貝語錄 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8: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