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時代的側影:中國1937(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5-8-13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8月15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關於抗戰的記憶已經很多,但我們的民族,我們百姓在那一段血與火的歷史中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那一幕幕真實的場景卻鮮有人提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大型紀錄片《一個時代的側影―中國1931―1945》的推出,將彌補這部分空白。此片首次採用編年體的敘述方式,從社會學和民間史的角度,全面、真實地記錄了中國抗日戰爭這個特殊時代的社會圖景,展示了一個民族在特殊年代中爆發的驚人力量。[/FONT][/SIZE]


2005年08月09日 17:21 央視《見證》

[CENTER]1937年10月淞滬戰爭期間爭購食物的市民[/CENTER]

  6月4日,好戰的近衛文O內閣在日本登台,東京開始盛傳一個神秘的預言:七夕之夜,華北將重演九一八柳條溝一樣的事件。
  自從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華北的中心城市北京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此時的北平城依舊雍容寧靜,但是這個城市也在緩慢的變化。歷史宮殿變成了飯店和茶館,著名的寺廟變成了軍營和警察所,古老的雪松、柏木和銀杏樹遭到砍伐,成了燒火用的木柴,政治標語遮蓋著城牆和匾額。
  其實北京已經是一座圍城。在北平周圍,日本華北駐屯軍已達五千七百多人。再遠一點,東面,有日本扶植的傀儡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偽軍1萬多人,北面的熱河集結著日本關東軍,西北面察哈爾有偽蒙軍約四萬。
  北平西南十多公里的盧溝橋上,穿著灰色棉衣、打著裹腿、提著步槍的29軍士兵守衛著盧溝橋,身後背著的大刀是這支軍隊特有的標誌。戰爭一旦爆發,幾百米外的平漢鐵路,將成為北平居民南撤的生命線。
  兩年前,日軍迫使國民政府的中央軍退出華北,作為地方實力派的二十九軍宋哲元部進駐平津一帶。宋哲元和二十九軍成為中日矛盾的焦點。一方面二十九軍擔當起華北的重任,另一方面他又利用中央政府和日本的衝突獲得了平津地區,處境微妙。宋哲元的態度從1933年長城抗戰時的強硬逐漸變為對日妥協,以維持自己在華北的生存。
  四五月份,日軍在丰台、宛平城一帶不分晝夜進行演習。
  由於日軍不斷挑釁,形勢一觸即發。宋哲元把軍事指揮權交給部下第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代理,自己以「省親掃墓」為名回老家山東樂陵避風頭。遇事躲避拖延,是宋哲元對付日軍訛詐的一貫策略。
  從當年流行於河北遵化的一首民謠中,可以看出普通民眾對當時局面的形容:「北方有閻宋,南方有蔣汪,全是一家人,各有各主張。若能同了心,外國瞎噹噹。」
  7月8日,一名叫鄧雲鄉的北平中學生正開始他的暑假生活。上午,他到西單買了一支牙膏和一塊香皂,在回家的路上,聽到報童高喊:「號外,號外,看日本人打盧溝橋的消息奧,看宛平縣開火的消息奧……」。「就是這樣一個聲音,一下子驚破了北平古城的寧靜氣氛……大城市的居民又敏感,又遲鈍,昨夜睡覺時,清晨起床時,都沒有什麼感覺;現在一張小小的號外,放在面前,侵略者來了……」鄧雲鄉在他後來的著作《文化古城舊事》中回憶了當時的情形。 鄧雲鄉 《文化古城舊事》
  7月7日深夜,正在蘆溝橋一帶進行演習的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到宛平城內進行搜索,遭到宛平守軍拒絕後,日軍開始炮轟宛平城和蘆溝橋,而此時日方的談判代表還在宛平城內,駐守該城的中方士兵斷然開槍抵抗。七七事變爆發。
  當他回到家中,鄰居們也正在議論此事,「開始頭幾天,人們並不完全感到事態的嚴重性,幻想著這是局部問題,很快通過談判就能解決……市面上最初幾天,還比較正常,城門也未關,去天津、去保定、去張家口的火車還照常通行。糧食、蔬菜、煤炭等物價,一時也未波動……」
  7月8日凌晨,在日軍攻打宛平城后一個小時,日軍傷亡慘重,未能進前一步。凌晨2時,中國守軍主動出擊,組織大刀隊,奪回被日軍佔領的鐵路橋,幾乎全殲日軍一個中隊。
  就在大刀隊收復鐵路橋的當天,歌曲家麥新創作了《大刀進行曲》,這首歌迅速傳唱開了。
  同一天,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就發表了《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呼籲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隨後,中共又通電錶示:「紅軍將士,咸願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為國效命。」
  同是這一天,各大報紙上以大字標題刊登了南京專電「……」這是正在廬山的蔣介石,要宣傳部長邵力子對事變不加任何限制進行的如實報道。周圍敏感的人覺察到蔣已經下決心抗日了。否則,他一定小心謹慎地處理此事,而不去刺激國民的情緒。9日,他下令孫連仲等部北上石家莊和保定。孫連仲等部進入河北意味著中國政府已經不再準備遵守屈辱的「何梅協定」。之後,陝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境內的軍隊接到動員令,向以鄭州為中心的隴海鐵路和平漢鐵路線集結。
  得知「七七事變」發生的貝特蘭決心立即返回中國。他搭乘從東京開往神戶的火車,車上滿載著正要開赴中國的日本士兵,車站上,在《華北前線》一文中,貝特蘭這樣描述說:
  「……鋪天蓋地的太陽旗把燈光都遮蔽了。成群的婦孺,在跟開往中國的軍人們告別……每一個車站――甚至那些我們在半夜裡經過的――同樣是聚集了帶旗幟歡呼的人群……
  當貝特蘭到達神戶,準備登船離開日本的時候,感慨地寫道:「我到日本以來,從沒有像此刻那樣感到孤單。我覺得自己有一會兒被一群喘息著的女學生包圍住了,她們帶著歇斯底里的狂熱,揮舞著旗子,高呼『萬歲!』明天,大概她們要站在街頭,向路人遞過『千人針衣』,它用來保護日本兵去完成『建立東亞永久和平』的神聖使命。」
  7月11日,在山東樂陵老家躲避風頭的宋哲元再也無法置身事外。他沒有理會中央政府要他赴保定準備戰事的命令,徑直北上天津,尋找與日本協商解決事變的途徑,他仍然認為只要讓點步,吃點虧,事情就會過去。
  宋哲元與日軍達成立即實行撤兵和取締抗日分子等協議。盧溝橋事變之初,日軍因為兵力單薄,並沒有佔到便宜,吃虧的日軍採用了緩兵之計。在北平的備戰會議上宋哲元表示:既不以退為守,也不以攻為守,我們就以守為守吧。
  」
  此時,在北平至瀋陽的北寧鐵路線上,一列列車皮,正加緊運送日本兵。在丰台進行戰地報道的新聞記者范長江看到的是:「中國的頭二等客車,中國的司機,開著中國人民血汗錢買來的火車頭,載著人家的軍隊,經過中國的領土,開到中國的盧溝橋附近去打我們中國人!」
  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著名的「最後關頭」的講話,他明確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仍爭取和平,只應戰,而不求戰,「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7月23日,中國政府獲得情報,除關東軍外,日本陸續開往華北的增援部隊已經達到10多萬人。
  華北的日軍人數全面超過二十九軍,平津危在旦夕。宋哲元終於清醒過來。當日軍再次逼迫他從北平撤軍時,宋回答一個月後再辦,日本人問為什麼,宋回答說,目下天氣太熱,等涼快點再辦。
  這實際上拒絕了日本人的要求,典型的「宋哲元式拒絕」讓日本人哭笑不得。但是,宋哲元覺醒得太晚了。
  此時的北平已被日軍從東、南、北三個方向緊緊包圍。
  7月28日成為鄧雲鄉記憶深刻的一天,「這天黃昏后,炮火的聲音越來越劇烈,還有炸彈的聲音,震得窗戶亂動亂響,好像離得十分近。那天晚上,連孩子們也沒有睡好覺,大家都把心提到了喉嚨口了。接近天亮的時候,槍炮聲稀落了,沉靜下來,但是這種沉靜,似乎比槍炮聲更使人感到恐慌,究竟怎麼樣了呢?」
  已經來到北平的貝特蘭在安靜的清晨中醒來,「一早走出了東交民巷,我看見灰色的軍裝已經從城牆上消失。城門開著,一小群人力車在進出。接著我們拿到了報紙,已是最後一天發刊的《北平新聞》,宋『含淚』而去,已經退出了北平。」
  7月29日,北平淪陷。一天後,天津淪陷。


[CENTER]1937年10月太原會戰,對空射擊的機槍手[/CENTER]

  1937年元旦,國民政府的官員照例在清晨冒著寒風前往中山陵祭奠孫中山,從當時的影像中可以看到,人群中少了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他在西安事變中腰部受損,正在老家浙江奉化的溪口療傷;國民政府原來的二號人物汪精衛也沒有出現在祭陵的行列里,此刻,他正坐在從歐洲回國的海輪上,一年多前,他被被要求抗日的刺客擊傷,如今已經痊癒。
  這一天的南京,剛從西安事變的驚嚇中恢復過來,黨政要人顯得分外輕鬆。各機關團體舉行了擴大慶祝會,還準備在晚間舉行提燈會。各大報紙上紛紛登載南京專電:「本屆元旦,適值蔣委員長脫險歸京之後,故慶祝情緒非常熱烈……市民一般於五六日來咸非常之喜慰,除夕茶食水果玩具各業,俱現擁擠之象,新式家庭更有預備夜十二時后狂歡至天明者……」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5-8-13 08:54 | 只看該作者
[center]

1937年德式裝備的中國精銳部隊


上海婦女向戰士獻棉衣。


戰爭中的中國女性。

戰爭中的中國女性之二。


醫護人員給傷員換藥。


孫明經為後人留下了抗戰前夕中國的珍貴影像。


戰爭迫近,防空洞已經是必須的了。

給難民帶來一絲希望的難民區


回國抗日的留日學生


南京的難民收容所


難民人滿為患


蔣介石與馮玉祥在廬山


反戰的岡田毅等在教八路軍戰士日語


反戰日軍士兵在給八路軍戰士講擲彈筒的用法
[/cent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3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5-8-13 08:55 | 只看該作者
[center]

日軍在南京發放良民證的通告


辦理良民證的日軍士兵


良民證發放的現場


排隊領取良民證的人群


二十九軍戰士



日軍進了上海城


日軍進城時上海民眾的驚恐


日軍佔了上海,日本小學生可以上學了,但中國學生呢?


英國傳教士。


英國傳教士與日本軍官交涉。[/cent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4: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