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下4: 1-44>

[複製鏈接]

3347

主題

3367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3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8-28 0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下4: 1-44】【有一個先知門徒的妻哀求以利沙說:『你僕人我丈夫死了,他敬畏耶和華是你所知道的。現在有債主來,要取我兩個兒子作奴僕』……。】在列王記下第四章中記載了,神借著以利沙所行的神跡。以利沙使窮寡婦將一瓶油倒滿許多空器皿:以利沙使多年不育的書念婦人生子,使已死的孩子起死回生;以利沙撒麵粉消除鍋中的毒素,又用二十個大麥餅供飽一百人還有剩餘。本章首先說到:【有一個先知門徒的妻哀求以利沙說:『你僕人我丈夫死了,他敬畏耶和華是你所知道的。現在有債主來,要取我兩個兒子作奴僕。『】「有一個先知門徒的妻哀求以利沙說」,這位「先知門徒」,猶太傳統認為,就是「俄巴底」(王上18:3),他為了養活一百個被耶洗別追殺的先知(王上18:4)而到處借錢,死後寡妻無力還債。「你僕人我丈夫死了,他敬畏耶和華是你所知道的」。這表示以利沙認識他。「現在有債主來,要取我兩個兒子作奴僕」。依摩西律法,可以將死者妻兒賣身為奴,清償債項(出21:1-2)。這位「先知門徒的妻」也是敬畏神的人,她知道神是她唯一的倚靠,因此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把難處帶到神面前,神就向她施恩。【以利沙問她說:『我可以為你做什麼呢?你告訴我,你家裡有什麼?』她說:『婢女家中除了一瓶油之外,沒有什麼。』以利沙說:『你去,向你眾鄰舍借空器皿,不要少借;回到家裡,關上門,你和你兒子在裡面將油倒在所有的器皿里,倒滿了的放在一邊。『】「以利沙問她說:『我可以為你作什麼呢?你告訴我,你家裡有什麼?』」「我可以為你作什麼呢?」顯示以利沙要為她解決困苦。「你家裡有什麼?」顯示神施恩的一個原則:祂往往借著我們手中所僅有的,豐足地供給我們的需要。「婢女家中除了一瓶油之外,沒有什麼」。「一瓶油」是指一小瓶橄欖油。「以利沙說:『你去,向你眾鄰舍借空器皿,不要少借」。當婦人憑著信心順從以後,神的恩典滿滿地臨到她的全家。「回到家裡,關上門,你和你兒子在裡面,將油倒在所有的器皿里,倒滿了的放在一邊』」。「關上門」表示不讓外人知道他們在家裡所作的;「將油倒在所有的器皿里」,就是將「一小瓶油」倒進所有借來的空器皿里,就將「倒滿了的放在一邊」。【於是,婦人離開以利沙去了,關上門,自己和兒子在裡面;兒子把器皿拿來,她就倒油。器皿都滿了,她對兒子說:『再給我拿器皿來。』兒子說:『再沒有器皿了。』油就止住了。婦人去告訴神人,神人說:『你去賣油還債,所剩的你和你兒子可以靠著度日。『】「於是,婦人離開以利沙去了」,就是婦人照著以利沙的話去「借空器皿」,並且借了許多。「關上門,自己和兒子在裡面。兒子把器皿拿來,她就倒油」。「她就倒油」神跡就此發生。「器皿都滿了,她對兒子說:『再給我拿器皿來。』兒子說:『再沒有器皿了。』油就止住了」。當所有器皿都倒滿以後,油便止住了。「婦人去告訴神人。神人說:『你去賣油還債,所剩的,你和你兒子可以靠著度日『」。「去告訴神人」表示她不敢自作主張,擅自行動;神不但讓婦人可以「賣油還債」,使兩個兒子免作奴僕,而且所剩的「可以靠著度日」,讓他們可以滿有尊嚴地生活。

【一日,以利沙走到書念,在那裡有一個大戶的婦人強留他吃飯。此後,以利沙每從那裡經過就進去吃飯。婦人對丈夫說:『我看出那常從我們這裡經過的是聖潔的神人。我們可以為他在牆上蓋一間小樓,在其中安放床榻、桌子、椅子、燈台,他來到我們這裡,就可以住在其間。『】「一日,以利沙走到書念,在那裡有一個大戶的婦人強留他吃飯」。「書念」在以薩迦支派境內(書19:18),位於耶斯列平原的摩利岡山西南麓。「大戶的婦人」指富有人家的妻子;「強留他吃飯」就是邀請並且盛情款待。「此後,以利沙每從那裡經過,就進去吃飯」。以利沙可能長住迦密山,每逢下山常經過書念。「婦人對丈夫說:『我看出那常從我們這裡經過的是聖潔的神人」,以利沙被人經由他的「所作所為」看出,他是「聖潔的神人」,就是分別為聖專屬於神的人。「我們可以為他在牆上蓋一間小樓,在其中安放床榻、桌子、椅子、燈台,他來到我們這裡,就可以住在其間『」。古代以色列人的屋頂是平的,「在牆上蓋一間小樓」,就是在屋頂上蓋一間客房。這位婦人和丈夫都是敬畏神的人,所以甘心樂意地殷勤接待神的先知。【一日,以利沙來到那裡,就進了那樓躺卧。以利沙吩咐僕人基哈西說:『你叫這書念婦人來。』他就把婦人叫了來,婦人站在以利沙面前。以利沙吩咐僕人說:『你對她說:你既為我們費了許多心思,可以為你做什麼呢?你向王或元帥有所求的沒有?』她回答說:『我在我本鄉安居無事。』以利沙對僕人說:『究竟當為她做什麼呢?』基哈西說:『她沒有兒子,她丈夫也老了。』以利沙說:『再叫她來。』於是叫了她來,她就站在門口。以利沙說:『明年到這時候,你必抱一個兒子。』她說:『神人,我主啊,不要那樣欺哄婢女。』婦人果然懷孕,到了那時候,生了一個兒子,正如以利沙所說的。】「一日,以利沙來到那裡,就進了那樓躺卧」,「躺卧」是指休息。「以利沙吩咐僕人基哈西說:『你叫這書念婦人來。他就把婦人叫了來,婦人站在以利沙面前」。「僕人基哈西」是服侍以利沙的。「婦人站在以利沙面前」,她大概只站在門外,沒有進到屋內,因此以利沙是透過僕人與她對話。「以利沙吩咐僕人說:『你對她說:你既為我們費了許多心思,可以為你作什麼呢?你向王或元帥有所求的沒有?『」「費了許多心思」,就是為以利沙和他僕人預備飯食,又蓋造閣樓等;「向王或元帥有所求」,因以利沙解決了聯軍困境(3:17-20),便受到王和元帥的尊重。「她回答說:『我在我本鄉安居無事』」。是指她與鄉鄰和睦相處,一無所缺。「以利沙對僕人說:『究竟當為她作什麼呢?』基哈西說:『她沒有兒子,她丈夫也老了』」。「沒有兒子」對當時希伯來女人而言,不生育是一件羞恥的事(創30,23);「丈夫也老了」將來丈夫死後,也沒有後嗣來照顧她。「以利沙說:『再叫她來。』於是叫了她來,她就站在門口」。以利沙很想要為她作點什麼,以回報她的接待,所以「再叫她來」;「她就站在門口」,是出於莊重和禮貌。「以利沙說:『明年到這時候,你必抱一個兒子。』她說:『神人,我主啊,不要那樣欺哄婢女』」。「抱一個兒子」就是得著一個親生的兒子,因這事實在很難,因此覺得那是「欺哄」的話。「婦人果然懷孕,到了那時候,生了一個兒子,正如以利沙所說的」。這就應驗以利沙說的話。

【孩子漸漸長大,一日到他父親和收割的人那裡,他對父親說:『我的頭啊,我的頭啊!』他父親對僕人說:『把他抱到他母親那裡。』僕人抱去,交給他母親;孩子坐在母親的膝上,到晌午就死了。他母親抱他上了樓,將他放在神人的床上,關上門出來,呼叫她丈夫說:『你叫一個僕人給我牽一匹驢來,我要快快地去見神人,就回來。』丈夫說:『今日不是月朔,也不是安息日,你為何要去見他呢?』婦人說:『平安無事。』於是備上驢,對僕人說:『你快快趕著走,我若不吩咐你,就不要遲慢。『】「孩子漸漸長大,一日到他父親和收割的人那裡」。「孩子漸漸長大」是指他能走動、能說話的時候。「他對父親說:『我的頭啊,我的頭啊『」。「我的頭啊」是指頭疼。「他父親對僕人說:『把他抱到他母親那裡』」。父親因為農忙無法親自照顧孩子。「僕人抱去,交給他母親,孩子坐在母親的膝上,到晌午就死了。他母親抱他上了樓,將他放在神人的床上,關上門出來」。書念婦人把孩子「放在神人的床上」,可能是為了避免丈夫和僕人看到死去的孩子而驚慌失措。「呼叫她丈夫說:『你叫一個僕人給我牽一匹驢來」。她大概是到田邊「呼叫她丈夫」,要他「叫一個僕人給我牽一匹驢來」。她沒有告訴任何人關於孩子已死的事,只是說:「我要快快地去見神人,就回來」。一則表示她對孩子的復活深具信心,二則不願使她丈夫分心。「丈夫說:『今日不是月朔,也不是安息日,你為何要去見他呢?』婦人說:『平安無事』」。「月朔」指每月初一日(民28:14)。書念婦人可能常在「安息日」與「月朔」的時候找以利沙敬拜神。「平安無事」意思是說,不用擔心。「於是備上驢,對僕人說:『你快快趕著走,我若不吩咐你,就不要遲慢」。因書念的婦人知道這孩子是從神而來的,所以要救活孩子,只能去尋找神。【婦人就往迦密山去見神人。神人遠遠地看見她,對僕人基哈西說:『看哪,書念的婦人來了!你跑去迎接她,問她說:你平安嗎?你丈夫平安嗎?孩子平安嗎?』她說:『平安。『】「婦人就往迦密山去見神人。神人遠遠地看見她,對僕人基哈西說:『看哪,書念的婦人來了』」。「神人」就是先知以利沙。先知的住所可能在一處高地上,所以他「遠遠地看見她」。「你跑去迎接她,問她說:『你平安嗎?你丈夫平安嗎?孩子平安嗎?』她說:『平安』」。以利沙看見書念的婦人突然到訪,必然有要緊事。而這位有信心的婦人知道只有神才能解決她的問題,所以一心只想見到先知,連對先知的僕人基哈西也隻字不提,單單把信心放在神的身上。

【婦人上了山,到神人那裡,就抱住神人的腳。基哈西前來要推開她,神人說:『由她吧!因為她心裡愁苦,耶和華向我隱瞞,沒有指示我。』婦人說:『我何嘗向我主求過兒子呢?我豈沒有說過,不要欺哄我嗎?『】「婦人上了山,到神人那裡,就抱住神人的腳。基哈西前來要推開她」。「抱住神人的腳」是謙卑地懇求幫助。「要推開她」因他無法了解婦人的心境。「神人說:『由她吧!因為她心裡愁苦,耶和華向我隱瞞,沒有指示我』」。以利沙看出婦人如此舉動,必因「她心裡的苦」;「耶和華向我隱瞞」,指神尚未將她所遭遇的事啟示給以利沙。「婦人說:『我何嘗向我主求過兒子呢?我豈沒有說過,不要欺哄我嗎?『」書念婦人的意思是:她本來就沒有兒子,也不指望能有兒子,但神既然已經賜給她孩子,何必又取去孩子的性命,叫她空歡喜一場呢?她不是向神抱怨,而是向神述說她心裡的愁苦。神看重人單純信靠的心,並不會責怪我們在禱告里的軟弱和無知。【以利沙吩咐基哈西說:『你束上腰,手拿我的杖前去;若遇見人,不要向他問安;人若向你問安,也不要回答;要把我的杖放在孩子臉上。』孩子的母親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於是以利沙起身,隨著她去了。基哈西先去,把杖放在孩子臉上,卻沒有聲音,也沒有動靜。基哈西就迎著以利沙回來,告訴他說:『孩子還沒有醒過來。『】「以利沙吩咐基哈西說:『你束上腰,手拿我的杖前去」,「束上腰」是為了快速行動。以利沙叫僕人拿了他的杖立刻起程。「若遇見人,不要向他問安;人若向你問安,也不要回答」,這是命令僕人在路上不可耽延。「要把我的杖放在孩子臉上」,以利沙可能盼望藉此行出神跡,使死去的孩子得以復甦。「孩子的母親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婦人堅決表示請求先知本人親自去,否則誓不肯離開。「於是以利沙起身,隨著她去了」。以利沙就前去救活孩子。「基哈西先去,把杖放在孩子臉上,卻沒有聲音,也沒有動靜」。先知的僕人奉命用杖施行神跡,但無效果。「基哈西就迎著以利沙回來,告訴他說:『孩子還沒有醒過來』」,就是並未使孩子起死回生。

【以利沙來到,進了屋子,看見孩子死了,放在自己的床上。他就關上門,只有自己和孩子在裡面,他便祈禱耶和華,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對口,眼對眼,手對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體就漸漸溫和了。然後他下來,在屋裡來往走了一趟,又上去伏在孩子身上,孩子打了七個噴嚏,就睜開眼睛了。以利沙叫基哈西說:『你叫這書念婦人來』;於是叫了她來。以利沙說:『將你兒子抱起來。』婦人就進來,在以利沙腳前俯伏於地,抱起她兒子出去了。】「以利沙來到,進了屋子,看見孩子死了,放在自己的床上」。以利沙親眼看見孩子的確死了,且放在他自己的床上。「他就關上門,只有自己和孩子在裡面,他便祈禱耶和華」。「祈禱耶和華」就是以信心求神,使婦人的孩子復活。「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對口、眼對眼、手對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體就漸漸溫和了」。孩子顯出復活的跡象。「然後他下來,在屋裡來往走了一趟,又上去伏在孩子身上,孩子打了七個噴嚏,就睜開眼睛了」。「七個噴嚏」表示完全恢復氣息;「睜開眼睛」是復活后的生命跡象。而這個孩子能夠復活,並不是因為以利沙伏在孩子身上有什麼特別的能力,而是因為神聽了以利沙的禱告,把生命氣息重新賜給孩子。「以利沙叫基哈西說:『你叫這書念婦人來。』於是叫了她來。以利沙說:『將你兒子抱起來』」。就是把活過來的孩子交在他母親的手裡。「婦人就進來,在以利沙腳前俯伏於地,抱起她兒子出去了」。「俯伏於地」表示婦人向神謝恩和敬拜,借著先知施行神跡奇事。

【以利沙又來到吉甲,那地正有飢荒。先知門徒坐在他面前,他吩咐僕人說:『你將大鍋放在火上,給先知門徒熬湯。』有一個人去到田野掐菜,遇見一棵野瓜藤,就摘了一兜野瓜回來,切了擱在熬湯的鍋中,因為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倒出來給眾人吃,吃的時候,都喊叫說:『神人哪,鍋中有致死的毒物!』所以眾人不能吃了。以利沙說:『拿點面來』,就把面撒在鍋中,說:『倒出來,給眾人吃吧!』鍋中就沒有毒了。】「以利沙又來到吉甲,那地正有飢荒,先知門徒坐在他面前」。「吉甲」是以利亞升天之前居住的地方(2:1)。「那地正有飢荒」,表明神正在管教以色列民。「先知門徒坐在他面前」,可能指正在聽他教導。「他吩咐僕人說:『你將大鍋放在火上,給先知門徒熬湯』」。用「大鍋…熬湯」,表示煮湯給不少人吃。「有一個人去到田野掐菜,遇見一棵野瓜藤,就摘了一兜野瓜回來,切了擱在熬湯的鍋中,因為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野瓜」可能是野黃瓜,毒性很大,吃完會立刻上吐下瀉。「一兜」是指那人拉起身上的外衣,以此盛滿了野瓜。「倒出來給眾人吃,吃的時候,都喊叫說:『神人哪,鍋中有致死的毒物!所以眾人不能吃了』」。「鍋中有致死的毒物」,可能僅吃一兩口,就上吐下瀉。「以利沙說:『拿點面來。』就把面撒在鍋中,說:『倒出來,給眾人吃吧!』鍋中就沒有毒了」。麵粉本身並沒有消毒的作用,因此純屬神跡。

【有一個人從巴力·沙利沙來,帶著初熟大麥做的餅二十個,並新穗子,裝在口袋裡送給神人。神人說:』把這些給眾人吃。『僕人說:『這一點豈可擺給一百人吃呢?』以利沙說:『你只管給眾人吃吧!因為耶和華如此說,眾人必吃了,還剩下。』僕人就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吃了,果然還剩下,正如耶和華所說的。】「有一個人從巴力沙利沙來,帶著初熟大麥作的餅二十個,並新穗子,裝在口袋裡,送給神人」。「巴力沙利沙」位於以法蓮山地東部。「初熟大麥作的餅…並新穗子」,這是敬畏神的人送給先知的食物。「神人說:『把這些給眾人吃』。在飢荒中先知顧念到眾人。「僕人說:『這一點豈可擺給一百人吃呢?』以利沙說:『你只管給眾人吃吧!因為耶和華如此說,眾人必吃了,還剩下』」。「這一點」表示數量不多,當時在場的先知門徒共約「一百人」。「耶和華如此說」,表示有神的話臨到他。「僕人就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吃了,果然還剩下,正如耶和華所說的」。「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表示應驗了神的預言。神藉以利沙行了這些神跡,目的就是要人知道耶和華是真神!今天神也會幫助我們,有能力解決我們的問題,因為神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一心一意的信靠神,這樣我們就能在任何環境中經歷神的恩典和大能!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