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毛澤東是怎樣看待自己軍事生涯

[複製鏈接]

8500

主題

8690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65311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22-9-24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毛澤東是怎樣看待自己軍事生涯



讓我們看一看毛澤東本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軍事生涯的吧?

1960年5月,毛澤東會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將領、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蒙哥馬利對毛澤東說,我是個軍人,我了解這一點。你也是個軍人,你也應該了解這一點。毛澤東回答說,你有30年軍齡,你比我長,我只有25年。這當然包括了新中國成立后的3年抗美援朝戰爭。聽毛澤東這麼一說,蒙哥馬利高興了起來,便自豪地笑著說道,我的軍齡不止30年,而是有52年。毛澤東聽后「噢」了一聲,又說,可是我還是共產黨軍事委員會主席啊。也許毛澤東在這裡開了一個玩笑,但是透過這個玩笑也可以看出,毛澤東為自己的軍事生涯而自豪。

1964年,毛澤東在會見法國議員代表團時,他針對法國在與中國建交上決心猶豫不定的情況,直率地說:「我是個軍人,打了二十二年仗,戴高樂將軍也是個軍人,講話不要彎彎曲曲,不要搞外交手腕。」這一年的7月,他又在同外國朋友的談話時說:「我打了二十五年仗,包括朝鮮戰爭三年。我原來是不會打仗的,不知道怎麼打,是通過二十五年的戰爭過程學會打的。」

正因為毛澤東把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年華貢獻給了中國革命戰爭,因此,他有理由自豪地說,我懂得怎樣打仗,怎樣打勝仗。對於這一點,周恩來早在中央蘇區時就說:「澤東積年的經驗多偏於作戰,他的興趣亦在主持戰爭。」

「戰地黃花分外香」。戰火紛飛的歲月給毛澤東留下了美好的記憶。與和平歲月相比,毛澤東更加喜歡戰爭年代的歲月。他曾對斯諾說過,我最喜歡的還是軍事生活。不打仗了,出門不騎馬,坐汽車、坐火車、坐飛機,有時候病也來了。每天走10里路,騎20里馬,非常舒服。直至晚年,毛澤東對戰爭歲月還是那麼地神往,對軍事生活有一種割不斷的情結。1976年初,毛澤東在他一生中看了最後一場電影——《難忘的戰鬥》。一幅幅激烈的戰鬥場景,一下子勾起了毛澤東對戰爭歲月的回憶。當他看到人民解放軍進城的鏡頭時,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頓時淚如雨下,工作人員只好未待電影終場就將他用輪椅推走。這時的毛澤東,常常情不自禁地回憶起「壯歲旌旗擁萬夫」的軍事生涯,讀念起一首首描寫戰爭場景的古詩詞:「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可見,軍事生涯是毛澤東一輩子都難以忘卻的美好歲月。

「用兵真如神」之謎

「從未想到過要打仗」的毛澤東,被蔣介石「逼上梁山」,在戰爭中度過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年華,最終指導中國革命戰爭取得了勝利。那麼,從來沒有進過任何軍事院校的毛澤東,為什麼能夠「用兵真如神」?他高超的軍事才能是從哪裡來的?這似乎是一個謎。其實,雖然毛澤東「用兵真如神」,但他並不是一個神。他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傑出而偉大的軍事家,同他極為注重戰爭實踐,善於從戰爭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並上升到理論高度分不開的。

儘管從學歷上看,毛澤東只是一位中等師範畢業生,但從本質上說他確實是一位書生,是一個知識分子。他一生酷愛學習,與書作伴。他自己說過,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但書不可以不讀。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他都離不開書,讀書成了毛澤東一生的嗜好。他認為,指導戰爭的人,對於一些兵書是應該要讀的。但是,指揮打仗是最講實際的,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實踐。正如他所說:「開始打仗的時候,並沒有讀過多少兵法,更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是靠《孫子兵法》《三國演義》來指揮的,主要是靠長期革命戰爭實踐中積累的經驗。」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撰寫《論持久戰》。這篇著作是指導全國抗戰的綱領性文獻。

毛澤東特別注重從戰爭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並將其上升到理論高度。他在一次同程思遠的談話時問道:「你知道我靠什麼吃飯嗎?」當程思遠回答說「不知道」時,毛澤東告訴他:「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毛澤東上井岡山之初,仍然像是一位滿身文人氣息的書生,並說:「軍旅之事,未知學也,我不是個武人,文人只能運用筆杆子,不能動槍。」在和朱德率領的部隊會師儀式上,毛澤東身兼師長,以新鮮之感挎了一下匣子槍,並詼諧地對朱德說:「背上駁殼槍,師長見軍長。」會師儀式一結束,他就把槍交給了警衛員,此後也就很少再拿槍。但是,通過對井岡山鬥爭經驗的總結,毛澤東提出了游擊戰爭的「十六字訣」,為他的軍事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礎。

毛澤東的一些重要軍事著作,都是在總結中國革命戰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寫成的。沒有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經驗,也就沒有這些重要著作的產生。1956年9月10日,在中共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說:「我的那些文章,不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是不可能寫出來,因為沒有經驗。」1962年1月,他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又說:「在民主革命時期,經過勝利、失敗、再勝利、再失敗,兩次比較,我們才認識了中國這個客觀世界。在抗日前夜和抗日時期,我寫了一些論文,例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共產黨人〉發刊詞》,替中央起草過一些關於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經驗的總結。那些論文和文件,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產生,在以前不可能,因為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沒有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比較,還沒有充分的經驗,還不能充分認識中國革命的規律。」

毛澤東不僅注重總結自己親身經歷的直接經驗,而且還十分注重總結別人的經驗。毛澤東對戰略形勢的觀察和進行戰略決策往往能高於他人,主要在於他能集中群體的智慧,並能從更高的層次上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概括。1949年3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總結解放戰爭的經驗時說過這樣的話:「先向下級學習,然後再做先生,先向下面請示,然後再下命令。中央領導的正確,就是綜合了各地供給的材料報告和意見;各地如不來材料,不提意見,中央就很難發號施令,就只好吃飯。」事實正是如此,毛澤東個人的許多高超的決策,都是與群體的智慧連為一體,密不可分。沒有群體的智慧,毛澤東也是很難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的。

在大的戰略決策上,毛澤東靠總結經驗吃飯,在一些具體的作戰方法上,毛澤東也是如此。他說:「我的經驗歷來如此,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一經調查研究,辦法就出來了,問題就解決了,打仗也是這樣,凡是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在第二次反『圍剿』的時候,兵少覺得很不好辦,開頭不了解情況,每天憂愁。我跟彭德懷兩個人到白雲山上跑了一天,察看地形,看了很多地方。我對彭德懷說,把你的三軍團全部打包抄,敵人一定會垮下去。一軍團打正面,那時還有四軍、三軍,可以打正面、打兩路,如果不去看呢?就每天憂愁,就不知道如何打法?」

毛澤東特別重視總結敗仗的教訓。他說:「打敗仗我們不怕,不打敗仗我們就不知道仗應該是如何打法。」他曾多次坦言承認:「指揮過好幾次敗仗。」

在1956年9月10日的中共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到自己曾犯過錯誤時說:「比如打仗,高興圩打了敗仗,那是我指揮的;南雄打了敗仗,是我指揮的;長征時候的土城戰役是我指揮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揮的。」

1958年7月22日,毛澤東同蘇聯駐華大使尤金作了一次長談。當尤金說,對於中共的各項政策,我們蘇共中央的態度是:中國問題怎樣解決,是中國同志自己的事情,因為他們最了解情況。同時,我們認為,議論像中共這樣偉大的黨的政策是否正確,是輕率的、傲慢的時。毛澤東回答說:「只能說是基本上正確。我自己也犯過錯誤,由於我的過錯,在戰爭中也指揮過敗仗,比如長沙、土城等四次戰役。如果說我基本上是正確的,我就很高興了。只能說我基本上正確,是接近實際的。」

毛澤東認為,打敗仗並不可怕,關鍵的是要分析打敗仗的原因,從中吸取教訓。他在談到這幾次敗仗時說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消滅敵人,沒有實現預定的作戰意圖,如土城戰鬥等;另一種是打成了消耗戰、擊潰戰,雖然消滅了敵人,自己傷亡也不少,例如水口戰役。在毛澤東看來這幾次戰役戰鬥都應該屬於敗仗。

◆毛澤東在轉戰陝北途中。

毛澤東在分析這幾次敗仗的原因時,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沒有準確地了解敵情。第二,驕傲輕敵。第三,分散兵力,沒有集中優勢兵力。第四,不顧客觀物質條件的可能,盲目地以弱攻強。總之,在毛澤東看來,造成敗仗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解決好主觀指導與戰爭客觀實際之間的矛盾,犯了主觀、片面的錯誤,「把軍事計劃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之上」,這就難免不打敗仗。

由此可見,毛澤東的偉大不在於也不可能不打敗仗,而在於他能比別人更善於從失敗中總結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從不會打仗到學會打仗。

集軍事統帥和軍事理論家於一身

毛澤東不僅把一生中最重要的年華貢獻給了中國革命戰爭,而且也創造了光輝的軍事業績和科學的軍事理論,在世界軍事史上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成為世界上集軍事統帥和軍事理論家於一身的第一人。

毛澤東是一位傑出的統帥。他創造了中國歷史的輝煌,但更使他顯示偉大天才的則是軍事領域。光輝的軍事生涯,創造了光輝的軍事業績。憑著超群的智慧和才能,毛澤東不僅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觀,而且他親自組織指揮戰役戰鬥的數量之多、勝率之高,在世界軍事史上沒有任何軍事家能與之相比擬。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土地革命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親自組織指揮和參與組織指揮的戰役戰鬥就達239次之多,戰爭之困難,條件之險惡,鬥爭之複雜,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他以卓越的膽識,超常的智慧,堅韌的毅力,一次次化險為夷,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正是通過這些高超的戰爭指導藝術,毛澤東硬是把軍事家們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偶然變成了必然,理想變成了現實,完美地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智慧與權力的和諧一致,軍事科學與戰爭藝術的有機結合。

毛澤東既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統帥,而且也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理論家。現存的從1927年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毛澤東親手撰寫的軍事論著和作戰文電就達5萬多篇,約500多萬字,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以弱勝強、以劣勝優的軍事理論,在世界軍事思想發展史上樹立起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從1937年到1938年,不到兩年時間裡,毛澤東撰寫軍事著作大約就有200餘篇,其中包括《論持久戰》《論抗日游擊戰爭的基本戰術——襲擊》《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抗戰十五個月的總結》《抗日民族戰爭與抗日統一戰線發展的新階段》《戰爭和戰略問題》等長篇重要軍事論著。他寫作的速度也很驚人。僅1938年5月,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他除撰寫了大量的作戰電報和一些短文以外,他還撰寫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兩部長篇重要軍事論著,約10餘萬字。僅《論持久戰》一文,就達5萬餘字。他不分白天黑夜、廢寢忘食地精心撰寫,整整一個星期都沒有出門就完成了。

◆1947年9月1日,毛澤東在陝北葭縣朱官寨為中共中央起草了《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的指示。圖為毛澤東在看軍事地圖。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21: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