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盛頓間諜博物館

[複製鏈接]

72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0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0-1-20 19: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0-1-22 16:01 編輯


朗芬廣場L'Enfant Plaza的新國際間諜博物館現已開放! 通過互動展覽和裝置, 世界上最重要的間諜文物以及高級情報人員和專家的第一人稱視角, 使參觀者身臨其境. SPY是非營利性教育機構, 致力於維護和啟發間諜活動和情報世界. 我們的展覽, 教育計劃和社區拓展活動為所有學習者打開了一個獨特的探索世界.
內容非常專業, 似曾相識. 與過去參觀過的幾大機構展覽室思路大同小異, 殊途同歸. 尤其是密碼破譯和聯邦調查局抽絲剝繭. 幾段短片中數位前幹員(中情局副總裁等)現身說法. 天寒地凍但人滿為患. 發現去史密斯博物館坐地鐵到朗芬廣場更快, 省得還得倒一次車. 步行到塔樓僅8分鐘.
https://www.spymuseum.org/visit/



秘密行動-憑卡自我訓練並打分評估

商業間諜
茶與茶杯曾為高度商業機密, 財富源泉. 政府間精心滲透, 打擊對手巧取豪奪. 當下市場國際化而網路無所不在, 經濟間諜鋪天蓋地, 防患於未然加強立法, 公私聯手捉拿於現行.


清代法國宮廷派員赴景德鎮竊密
歐洲陶瓷博物館的段子唯妙唯肖曲折離奇, 傳教士與巡撫大人過從甚密, 投其所好, 將景德鎮硬瓷工藝連鍋端.
D'Entrecolles,PéreFrancois Xavier
一位耶穌會傳教士, 出生於1664, 1698年前往中國並於1741年在北京逝世. 在歐洲所有國家都在積極探索瓷器製造的秘密之際, 他用兩封長信向同胞們介紹了中國陶工的方法, 並準確詳細介紹了所見所聞. 它們是他在1712和1722在景德鎮寫的, 后在巴黎出版. 他的報告是有關中國瓷器向西方蔓延的第一個詳細記錄, 並助長了歐洲對瓷器的熱潮以及對瓷器的「奧秘」或「秘密」配方的搜尋. 然而, 對於d'Entrecolles來說並不為人所知, Bttger已經揭示了瓷器製造的秘密, 並於1710年成立了邁森瓷器廠(應該是麥森化驗了高嶺土, 並規範與優化了工藝流程, 使硬瓷在歐洲遍地開花. 荷蘭著名瓷器廠博物館里有個段子, 雖說麥森一枝獨秀但是價格昂貴, 留給了其他作坊生存空間). 自那以後, 這些信件已被翻譯成英文, 並於1906年在倫敦的威廉·伯頓(William Burton)的"瓷器: 其性質, 藝術與製造"中發表, 並於1983在紐約羅伯特·蒂坎(Robert Tichane)的景德鎮: "瓷城風光"中發表. d'Entrecolles似乎不經意間混淆了粘土的名稱; 高嶺土和風化火山凝灰岩petuntse比例, 以及其他一些小錯誤, 但這些信仍然是製作瓷器的許多知識的基礎.
http://gotheborg.com/glossary/dentrecolles.shtml








羅伯特·羅爾特恩從中國走私茶
1848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羅伯特(Robert Fortune)前往中國內地, 這是外國人禁止進入的地區. 使命是竊取茶園技藝和製造秘密, 蘇格蘭人穿上偽裝, 以大膽的企業間諜活動進入伍斯山丘陵. 學習中國茶生產程序, 為印度茶園提供優質苗木; 從採摘到釀造, 涉及大量工廠工作: 乾燥, 燒制, 碾壓, 以及紅茶發酵. 羅伯特從東印度公司那裡得到明確指示, 發現所能找到的一切: 除了從最好的地方收集茶樹和種子以傳播到印度之外, 要努力使印度茶廠領班能夠獨立操作.
當時歐洲人甚至不知道紅茶和綠茶源於同種葉片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h ... -tea-heist-9866709/




盜絲
傳說中5000年前紡絲制衣, 嚴守機密絕不外傳. 公元前6世紀傳教士盜竊蠶籽於竹筒中帶出, 獻給羅馬皇帝查士丁尼.

中國製造-從千年受害者到江洋大盜

李少明
出生日期-1966年9月7日, 出生地-新疆烏蘇, 北京金諾爾種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疤痕: 鼻子右側有一顆痣
備註: 李紹明應被視為國際航班風險. 他可能已經訪問了中國和阿根廷, 會講普通話和英語.
警告: 據稱, 從2011年4月-2012年12月, 李少明, 林雍, 王宏偉, 王雷和葉建共謀竊取了多家美國種子製造公司的知識產權並運輸. 向中國種子公司轉讓. 5人密謀從杜邦先鋒公司, 孟山都公司和LG種子公司竊取「近交」玉米種子. 這種「近交」或「親本」系構成種子生產者的寶貴知識產權. 估計損失5-8年的研究, 3-4千萬美元.
2013年12月17日, 愛荷華州南區美國地方法院發布了他的聯邦逮捕令.
https://www.fbi.gov/wanted/counterintelligence/li-shaoming

2012,  應聯邦調查局緊急請求, 芝加哥奧黑爾機場海關截獲玉米種子.
FBI接到一個奇怪的電話, 一個愛荷華研究農場發現入侵者, 竊取了防蟲抗旱玉米種子.


72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092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0-1-21 17: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0-1-22 21:15 編輯


撲塑迷離
視而不見, 渾然不覺. 古怪工具, 秘密技術, 隱身於市, 一髮千鈞, 牛刀小試, 千絲萬縷.
https://www.spymuseum.org/exhibi ... ry-briefing-center/

簡報劇院
介紹一個隱蔽的世界, 左右戰場, 動搖政府並改變生活, 它們是秘密任務的隱秘世界. 仔細聽, 你能分辨敘述者的聲音嗎?




卧底任務
簡報站
掩飾
您的任務從簡報中心開始. 在這裡獲得一個新的掩飾身份, 啟用射頻識別RFID徽章, 並準備在一個沉浸式的"探秘任務''中測試整個博物館的間諜技能.

幾個短片的內容90%YouTub都有


展廳: 竊取秘密
與過去和現在的間諜和間諜主管, 小工具製造商, 科學家和工程師面對面. 仔細研究用於竊取秘密的數百種富有想象力的發明.
青少年秘密探員活動櫃檯星羅棋布, 人流熙熙攘攘. 照片細節一直等到午飯時間才能拍全, 入鄉隨俗先仔細看了倆鐘頭. 博物館在語言上下了些功夫, 專業術語寥寥無幾, 用詞不超6,000. 估計中學生不會有多少生詞. 就像特區常規公關公益活動, 多層次齊頭並進, 各取所需.

2000年代早期
極端歲月-2000中期于丹麥, 伊斯蘭教為他提供了信仰團契, 支持, 以取代他動蕩, 不幸福的家庭生活. 赴葉門學習伊斯蘭, 倫敦極端化.

特工斯托姆
叛逆青年, 摩托幫派成員, 激進聖戰分子, CIA特工. 莫滕·斯托姆Morten Storm的非凡生活.
1970年代後期在丹麥麻煩重重的家庭中長大,  13歲嘗試了第一次武裝搶劫. 16歲加入一個穆斯林幫派,  皈依伊斯蘭教並最終變得激進-並渴望成為一名聖戰戰士. 改轅易轍與丹麥情報局取得聯繫, 在與曾經被稱為朋友的極端分子的鬥爭中提供了協助. 這些朋友之一是美國出生的基地組織領導人安瓦爾·阿魯瓦基(Anwar al Awlaki),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人. 斯托姆的任務: 幫助CIA找到阿魯瓦基並將其放倒.
名為"Agent Storm''的新迷你展按時間順序展示斯托姆的生活. 雙重探員個人物品, 包括護照和身份證, 廉價一次性預付費手機以及秘密活動系列任務記錄.
https://www.spymuseum.org/exhibi ... hibits/agent-stor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Gc08LI2WlQ      基地組織內部的MI6間諜




2011葉門之行傳統服裝

地毯用於常規祈禱, 帶指南針指示麥加方向.



CIA媒人
丘比特-25萬美金打賞.



中情局線人管理人員致贈海盜角-躊躇滿志, 馬到成功.
輪流用眾多手機簡訊告密, 確保萬無一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092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0-1-22 19: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0-1-24 18:39 編輯


滅友
發現目標后等待很長時間, 深藏不露. 一直到其出門上車, 無人機3枚導彈速戰速決.
自稱發現重要情報但是沒拿到500萬美元的獎金
秘密錄製了與FBI的談話, 對方認可但是由於其他原因不能公開承認.
Anwar al-Awlaki, 奧拉基出生於1971, 美國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魯塞斯, 死於2011年9月30日, 葉門Al-Jawf省. 美國伊斯蘭傳教士和基地組織恐怖分子,因有爭議的美國無人機襲擊而喪生. 美國通緝的首要恐怖分子之一, 與美英多個恐怖主義陰謀直接相關, 包括2009年企圖炸毀飛往底特律的客機. 他已經從主流穆斯林變成了基地組織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和有影響力的聲音, 在很大程度上因其眾多在線講道和宣傳視頻使他能夠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信息. 奧拉基是葉門父母的美國公民, 移居葉門之前在美國度過早年生活. 接下來的11年中, 年輕的Awlaki獲得了必要的文化經驗和工具, 隨後將幫助他架起美國和阿拉伯文化的橋樑. 1991年以葉門教育補助金回到美國, 就讀於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柯林斯堡分校. 獲得土木工程理學學士學位. 同時活躍於校園穆斯林學生會. 從1994年開始, 他為丹佛伊斯蘭協會宣教了兩年. 1996移居聖地亞哥, 開始在州立大學攻讀教育領導力研究生學位. 在聖地亞哥時, Awlaki在當地清真寺擔任伊瑪目. 據報道, 正是由於這一角色他才與未來911劫機者中的兩個人-沙烏地阿拉伯人Nawaf al-Hazmi和Khalid al-Mihdhar接觸. 儘管一些報道表明Awlaki與劫機者的關係在2000年非常緊密, FBI早在1999年6月就開始調查Awlaki與恐怖主義的關係, 但沒有找到足夠證據來對他採取行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Nz4BQrmJk    斯托姆"CBS60分鐘"採訪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nwar-al-Awlak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_nPfdSGdU

志願者
理念, 抱負與貪婪, 原因眾多, 九死一生.
以前看過幾次FBI展覽, 新聞博物館里的有一份心理分析與模式探討, 說是因"狗眼看人低"引發的案件佔一定比例. 懷才不遇/自視過高, 心靈扭曲宣洩如火山爆發, 不少重大泄密案件均有跡可尋.
雷扎德·庫克林斯基上校
冷戰時期在波蘭共產主義政權任職期間, 向美國和北約提供了華沙公約軍事同盟最高機密戰略計劃和情報, 包括在九年內40,265頁軍事文件.
http://www.kuklinski.us/
https://www.spymuseum.org/host-a ... ries/peter-earnest/    庫克林斯基上校紀念活動
彼得·厄恩斯特(Peter Earnest), 國際間諜博物館創始執行董事, 中央情報局服務35年.
在秘密服務部門(主要在歐洲和中東)擔任了25年的案件官case officer. 與聯邦調查局和軍事情報局合作, 開展了廣泛的情報收集和秘密行動, 包括反情報和雙面間諜行動. 局長辦公室監察長, 美國參議院聯絡官, 媒體關係和發言人總監. 他是高級情報局成員, 曾獲得中央情報局功績勳章和職業情報勳章. 情報官員協會(AFIO)董事會主席. 作為博物館館長, 在華盛頓景點的非凡成就中發揮了領導作用.
-
羅納德·佩爾頓
如今, 似乎每個人都在竊取國家安全局(NSA)機密並奔向俄羅斯人, 但有一段時間NSA保持嚴密控制. 在出現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之前就有羅納德·佩爾頓(Ronald Pelton), NSA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間諜之一. 佩爾頓通過空軍情報部門加入NSA, 學習俄語並監控蘇聯通訊方式. 空軍合同結束后與NSA短暫合作, 1965以文職僱員身份加入該機構. 隨後14年在東歐和蘇聯部門擔任情報分析師, 可以接觸所有最高機密. 捉襟見肘, 鋌而走險(工資合如今8萬美元, 因交房產稅和維修住房陷入窘境). 賣情報5年, 因克格勃變節者暴露, 刑滿釋放.
https://fas.org/blogs/secrecy/2015/11/pelton-release/
https://news.clearancejobs.com/2 ... -spy-ronald-pelton/
-
悉尼·安妮·布里斯托(Sydney Anne Bristow-Jennifer Garner飾演)是一個虛構人物, 電視連續劇"別名"中的主要焦點. 她是一位具有俄羅斯-加拿大家庭背景的美國婦女, 曾任中情局間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__m8Py-MI

"聖戰者秘密"-基地組織加密文件, 奧拉基相關. 葉門行動記錄.
與激進組織成員秘密會面紀錄. 行動要點: 彰顯誠實可信, 效忠組織.












叢林教練
全球奔波耗資不菲, 精編噱頭滴水不漏.


小裝置大師
偷拍, 秘傳, 偽裝, 無所不能有求必應. 發明家, 工程師, 科學家, 電腦呼嘯(填字謎團), 術家, 修補匠, 乃至登堂入室影響日常生活, 如一些手機零部件.

塗作潮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英雄發報員李白的師傅, 黨的隱蔽戰線上另一位傑出人物. 當年毛澤東、周恩來遇 到電訊難題, 曾一再找這位「塗木匠」, 他為黨的通訊等秘密工作所建立的功績永垂於史冊. 1982年1月, 四機部在反覆核實歷史事實的基礎上, 根據黨的有關政策向塗作潮作出了鄭重的平反結論, 最令他欣慰的是在乎反結論中有這樣一句話: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嚴重迫害時, 在殘酷的刑訊中拒不透露黨的機密, 拒不提供傷害同志的材料……」. 1928年底, 塗作潮和中山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宋濂、譚獻猶、劉希吾等4人前往伏龍芝軍事通訊聯絡學校報到. 在校期間學習了放狗、放鴿、有線通訊、無線通訊、繪製軍用地圖、修理汽車、木工和鍛工技術等. 在學習無線電通訊時, 由於曾患腦膜炎腦子不太好使, 收報速度無法適應教學要求, 別人能每分鐘收100個字, 他連30個都辦不到. 有鑒於此, 在教員的勸告下決定主攻機務, 加緊學習電台修理.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 1929年10月奉命前往遠東劉伯承組織的「共產國際遠東支隊」當機務員; 此後又一度在海參崴契卡電台學習; 數周后秘密回國, 再度來到上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fWCIJ3FuU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6%82%E4%BD%9C%E6%BD%AE

隱蔽溝通
技術操作部門設計製造形似日常用品的收發報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2hVtygaSX0





密寫信息理想藏匿之所
香煙包裝(1942-43), 手絹(1960年代 )和明信片夾層(1965), 蘇聯



東德國家安全部秘寫情報工具箱, 1978-1989. 紫外線特定波長可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092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0-1-24 19: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0-1-26 17:14 編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qHk37PfB4NCR7G7mtbd    冷戰-BBC
大概瀏覽了一下這個題材, 似乎還是英國廣播公司的片子最具水準. 雄風不在, 文化底蘊猶存. 置身度外, 高屋建甌, 人文素質不減當年.
同志, 鐵幕, 馬歇爾計劃, 柏林, 韓戰, 后斯大林..., 25集洋洋洒洒, 叱吒風雲.
最後, 英國人竭盡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 全球秩序和歐洲體系, 試圖一次做太多事情, 同時也使自己筋疲力盡.      -五大帝國興亡, 國家利益, 2020.     
-

濕式系統: 秘寫墨水痕迹隨乾燥而消失.
乾式系統: 將處理過的紙夾在兩張普通紙之間, 寫在首頁上會將干墨水轉移到底頁.


一戰中英國情報機構邀請國王喬治五世和瑪麗皇後用秘寫墨水簽署文件並帶入英國
https://www.gjenvick.com/Militar ... AndTheGreatWar.html     
喬治五世國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篇一戰大事記非常有意思. 構思精巧, 舉重若輕, 文筆不俗.

不易察覺物體, 掩護情報傳遞.
死滴尖峰: 英國軍事情報局, 1950-1970年代
死滴尖峰: 蘇聯總情報局,  1970-1980年代
https://www.spymuseum.org/exhibi ... s/dead-drop-spikes/
drop-dead: 令人眼花-強調某人或某事物的吸引力, 如"落死的華麗" drop-dead gorgeous

死石: CIA, 1970年代
隱藏設備. 自1960年代後期以來, 一直被用來隱藏錢, 地圖, 文檔, 縮微膠捲和其他物品. 防水防霉, 可以將其推入地下或放在淺水流中, 以備稍後使用.


羚羊墨水簡略使用說明
下漿紙-廢紙, 化學及機械紙漿混合物製成的纖維素填料紙(廁紙質地),
禁用光面或光滑飾面紙.
後期處理: 信息必須徹底蒸, 然後在書本吸墨紙之間擠壓5分鐘. 通過簡單碘測試可以讀取未經蒸汽處理的情報.
多種成分組成密寫藥水, pyramidon是一種常見頭痛葯, 其他兩種不得而知.




左側一條龍裝置, 照相機可製備12個微點並儲存於一個偽裝為衣扣的記憶載體. 右側為微點照相系統.
微點相機
易於隱藏, 可拍攝文檔併產生直徑小於一毫米的微點. 微型點是一種很小的照片, 可以將整個文檔縮小到報紙標點符號大小, 需用特殊放大設備閱讀.最初是作為客廳把戲開發的, 已成間諜工藝品交易基本工具. 微小圖像可以嵌入信封或明信片, 也可隱藏在戒指或袖扣中. 通常被巧妙地隱藏在香煙或鋼筆中.
製造與使用微點
1/ 拍照沖洗/感光板製備-將方形濕玻璃紙粘貼到玻璃上, 塗覆硝酸銀, 溴化鉀, 嘧啶酮和伏特加溶液.
2/ 縮小文件-相機設置縮微文本以適合微點
3/ 裁切感光板
4/ 植入/藏匿於載體
-
這些設備可用於現場或總部
自來水鋼筆附閱讀器, 東德, 1950年代
觀測器, 東德國家安全部, 1960-1970年代
袖珍顯微鏡,  CIA, 1960
顯微鏡, 德國, 1942
https://www.spymuseum.org/exhibi ... ts/microdot-camera/   





微魔術
獨一無二, 克格勃系統從負片快速製作微點及其他縮微照片.
Bagulinik萊杜姆微點查看器, 克格勃, 1960-1980

越小越好, 1毫米負片信息量驚人.


包含1562頁的微縮聖經-全部舊約和新約, 美國, 1970年代.

頭痛粉, 伏特加和香煙包裝中的玻璃紙可用於製造微點感光乳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092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0-1-26 16: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0-1-28 16:40 編輯



二戰攜帶型電台
1945年前由美國軍方開發, 主要用戶可能是軍事情報人員.

http://militaryradio.com/spyradio/early_mil.html




RS-6 HF收發器
RS-6是RS-1的微型版本. 它具有非常相似的設計, 但是在接收器和電源調節器中使用超小型電子管, 並使用微型電子管作為發射振蕩器. 從物理上講完整的無線電設備分為四個單元: 接收器, 發射器, 電源和電源濾波器單元(還為某些附件提供存儲). 電源使用6X4管代替RP-1中使用的硒整流器, 大概是因為RP-1中的硒單元體積太大(它們需要的空間是6X4的兩倍以上). 由於該單元是4件而不是3件, 因此可能需要每件不超過一定大小. RT-6在兩個頻帶中調諧3-16.5 MC, 最大輸出功率為10瓦. 使用內置鍵或外部手動鍵(在任何情況下都使用內部鍵控繼電器)時, 最大鍵控速度為40 WPM(每分鐘單詞數-打字, 閱讀或摩爾斯電碼發送和接收速度), 或者使用直接驅動管陰極的自動鍵控器, 最大鍵控速度為60 WPM. RR-6通過VFO或晶體控制在兩個頻帶中調諧3-15 MC. 接收器還具有BFO(拍頻振蕩器-從莫爾斯電碼無線電報傳輸中創建音頻信號, 以使其可聽見)和晶體校準器. 電源在70-270伏 (VAC-直流電的舊式表達), 42-400周期或6伏直流電下運行. 四個主要部件都裝在一個袋中, 外加一個用於存放配件的袋子.
https://www.cia.gov/library/readingroom/     CIA電子閱覽室
http://www.militaryradio.com/spyradio/index.html      美國秘密無線電設備

酒店檯燈, CIA, 1970s
改裝為探員秘密通話設備



時鐘信號裝置, 中央情報局, 1970s
案件官用以在家裡接受克格勃變節者近距離低功率通訊信息



監視和反監視
https://www.spytec.com/counter-surveillance-gu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3WLVKJe3fc
反監視是指為檢測和防止秘密監視而採取的措施. 包括檢測監視設備的電子方法, 監視設備包括秘密偵聽設備和隱藏攝像頭設備.
計數器監視設備適用於檢測: 隱藏式攝像機–有線或無線, GPS追蹤裝置. 隱蔽的音頻錯誤.
反監視設備的功能範圍廣泛. 這些設備的價格較低, 可以通過走動並使用檢測器搜索鏡頭來簡單地檢測鏡頭. 更專業的設備通過檢測不同類型的無線信號工作, 有些設備可以讓您看到隱藏的無線攝像機正在傳輸的視頻鏡頭, 甚至可以防範將來將秘密設備帶到附近.



弗拉基米爾探測器
克格勃在1970年代開始發現許多隱藏的監視設備. 因為弗拉基米爾·阿列克森科(Fladimir Alekseenko)革命性的探測器. 大多數裝置通過探測動力或信號, 如果處於關機狀態則無功而返. 而這種非線性結檢測器發送無線電波, 以讀取電池或二極體發出的反射能量, 無論是否開機.



克格勃軍官證(退休), 1999
活躍: 1970-1990年代
最高技能: 微電子學
座右銘: 像敵人一樣思考-勝過他們
青少年無線電票友, 阿列克森科中校得到對手尊敬. 退役後繼續製作小工具, 2017年辭世.


太陽能樹樁樣監聽器
置於莫斯科空軍基地附近森林中, 監視雷達和通訊信號, 衛星或大使館車輛接收情報.
被變節者暴露
複製品/訓練器材, 1970年代, CIA




鞋用腳跟發射機
1960-1970年代, 羅馬尼亞特勤局
秘密獲得美國外交官的鞋, 配備隱藏麥克風和發射器, 從而能監視毫不懷疑的目標的談話.
羅馬尼亞內部安全部隊成立於1948, 並於1989年12月革命期間正式解散.
https://www.spymuseum.org/exhibi ... h-heel-transmitter/

  汽車旅館竊聽設備, 中央情報局, 1970年代-上
Mezon袖珍錄音機, 克格勃, 1970年代-中
車輛信標追蹤器, 汽車保險杠蜂鳴器, FBI, 1980年代-下
跟蹤華盛頓蘇聯使館進出車輛



1945年蘇聯兒童訪問莫斯科美國大使館禮品, 一直使用到1952, 發現監聽裝置.
複製品(原件在美國國家密碼博物館/原國家安全局職工培訓室/紀念館)
沒有電池和電路, 一頭霧水, 兩個月後英國專家終於破解-無源腔諧振器. 由外面貨車發出無線電束激活, 當人們說話時聲波從鷹嘴下面的小孔進入, 振動一個膜片, 該膜片可以調節無線電波, 然後將其作為音頻信號彈回車內.
https://web.mit.edu/22.09/ClassH ... %20Accel/CHAP12.PDF


這款高指向性步槍型麥克風旨在過濾背景噪音並監控對話, 非常適合戶外音頻監控.
FBI, 1950-1960年代


後門彈道空墜物體-侵入無線上網WiFi系統, 將其扔到或藏在特定目標處.
布倫丹·奧康納贈送


留下線索
克格勃設計了一種方法, 可以使用一種獨創化合物(硝基苯基戊二烯醛)跟蹤美國官員動向.
METKA俗稱「間諜粉」, 冷戰蘇聯時期用作標記劑的化合物. 莫斯科的蘇聯當局通過在美國人的衣服, 汽車, 門把手和其他物體上撒上幾乎看不見的粉末來追蹤美國人. 「間諜粉塵」的其他一些變體可能包含魯米諾, 並且會在紫外線下發光. 魯米諾是一種化學物質, 當與適當氧化劑混合時會呈現化學發光併發出藍色光. 白色至淺黃色結晶, 可溶於大多數極性有機溶劑但不溶於水.

監聽接收器, 1977中情局在莫斯科使用.
https://www.cia.gov/library/cent ... /v04i3a04p_0001.htm
解密文件-1994年批准發行, 中央情報局歷史審查計劃, 1996年7月2日
音頻監控
阿爾弗雷德·哈伯斯特
相對較現代的技術, 音頻監視技術與音頻通信相對應, 就像緊隨其技術的每一項發展之後的陰影一樣. 1844年華盛頓和巴爾的摩之間安裝了第一個商業電報后不久, 私人開始攔截其信息以從東西方營銷活動中獲利, 竊取獨家新聞報導並進一步用於其他非法目的. 1862 加利福尼亞頒布了禁止電報信息的立法, 這表明公眾對電報信息的竊聽表示關注. 南北戰爭期間軍事廣泛使用竊聽技術, 使它成為兩軍情報部門公認工具. 同樣, 電話竊聽在1878年在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安裝了第一台商用電話后不久就開始了. 在1890年代初期, 私人在整個國家範圍內都在某種程度上實行這種做法, 而警察部門已將其廣泛採用. 1892紐約州將電話竊聽定為重罪.
技術發展
音頻監視的所有許多方法都是三種基本形式的變體. 首先, 無論是在使用頻率還是在獲取量上, 都是電話抽頭. 第二個是隱藏式麥克風, 通過電線與錄音機相連. 第三, 與監視接收機連接的隱藏無線發射機的拾音器. 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個都不神秘. 涉及的原理是電子工程師在通訊領域的常識, 所有情報和警務機構以及私人偵探或多或少地在實踐中採用了這些原理. 但是, 這些設備的技術複雜程度以及使用它們進行音頻操作的技術都存在很大差異. 用於助聽器, 無線電通信, 廣播和錄音的許多發明已經被採用或改編用於有組織的竊聽. 僅提及其中一些對音頻監控產生特別重大影響的內容, 就可以傳達出最近取得的技術進步的想法.
應對措施
我們的中蘇集團對手已經意識到了音頻監視的危險, 並採取了精心預防措施來阻止我們的努力. 在為外交或貿易使團辦公室選擇新宿舍時, 他們經常, 同時對多達八或十座不同建築物表示關注, 並在最後一刻立即達成交易. 然後他們任命一名警衛並密切監督任何更改或改進, 在大多數情況下選擇自己的承包商. 他們可能會進口自己的設備和技術人員來設置內部電話總機. 在某些情況下, 在整個建築物的深處挖一個六英尺深的溝渠, 切斷並檢查為該設施提供服務的每條管道和電線. 他們的技術人員在佔領后立即「清掃」房屋, 此後定期進行「清掃」. 他們同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保護其海外官員的住所. 儘管採取了這些極端的預防措施, 我們仍繼續成功地對付它們. 我們的業務在正常時期內是有利的, 但有時在危機中為保證速度和清晰度而犧牲安全性時, 甚至會變得更有生產力. 面對這樣的警惕, 我們的成功使海外辦事處免受敵對音頻操作的安全性值得懷疑. 儘管這裡不建議處理我們應該採取的對策, 但應該指出, 相比之下我們只是坐鴨而已. 自1949年3月在武官布拉格住所發現第一台敵對音頻設備以來, 許多地方出現了數百個聲音, 其中多數位於鐵幕後面. 大使洛奇(Lodge)最近發布的「大印章」裝置就說明了它們的先進技術. 然而, 即使在1956年的頭幾個月發現了100多種設備並且國家安全委員會提醒情報界採取對策, 美國在海外的安裝也傾向於對敵對音頻行動的目標感到沾沾自喜. 在本期刊的下一期中, 應全面論述危險和對策的可能性.
https://www.cia.gov/library/read ... A000500040008-7.pdf    1977年外國情報監視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