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一):故鄉見聞…(各地人群開始逐步集居媽廟)

[複製鏈接]

62

主題

64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4302
花名雞仔 發表於 2019-2-7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故鄉見聞、(二)…童年時期、(三)…外出謀生、(四)…香港闖蕩、(五)…英國打拚、六…生活點滴、
7050000a6631NZRjGnAH.jpg
(一):故鄉見聞…(各地人群開始逐步集居媽廟)

由於人群複雜各講各的方言、有講「興寧話」的、有說「學佬話」的、還有講「客家話」等等。由於遷入的人群中講客家話的人佔多數,經過幾百年演變成全村都講客家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客家佔地主了」。遷入「媽廟」的人群有先入的有後到的,先遷入的所佔位置比較好、地勢也比較高,後到的人只能在較低洼的地方建屋了。這些后遷入者的房屋每逢打颱風必遭水淹,有時會把房屋淹沒到一半,水位淹至膝蓋臍位是平常事,由於地方有限,略為高一點的地方都建有房屋。過去村子一經打颱風下暴雨全村三分之二就會遭水浸,全村大部分是泥磚土屋,也有小部分是灰沙磚樓房,這些樓房是媽廟人出外打工發達后回來建的。

媽廟是個大村多達六姓人,村人是按姓氏先後遷入居住的,「蘇、何、李、吳、蔡、張」,媽廟村由於人多地方少,房屋建得亂七八糟,門朝向各方向都有,大部分都是門朝海壩方向而建。媽廟村大約有幾百戶之多,光是李姓就有五、六個祠堂,各個祠堂來自四面八方沒有關聯,原先有講「學佬話」有說「興寧話」後來全講「客家話」。有些後進村的就在別人屋后建屋。連祠堂也一樣。我們的太公進村時所佔位置也不錯,後來兄弟分作兩祠堂,我們這一支是弟弟,弟弟不想離太公祠堂太遠,附近也沒地方蓋祠堂,所以我們在別人祠堂後面建祠堂,只隔了一道牆。分了祠堂后族人開枝散葉人口逐漸增多,由於媽廟沒有地方建屋,很多族人只能往外遷。我們祠堂人遷到如今的「深圳」大小梅沙至澳頭一帶的特別多,澳頭附近的「大沖」村(圍)姓李的據說就我祠堂的族人。

最先進來媽廟建屋居住的是蘇姓「水上人」,他們老弱出不了海必須找地方安居,這一批蘇姓人相中露出水面小土山,這個高出水面的小土山漲潮也不受影響,所以他們就在山頂建屋把老弱小孩居住,後來人們把這個小山起了一個名,叫「嶺頂頭」,山嶺山頂的意思。我小孩時發大水打颱風海水還是會由兩條小河湧上來,如果遇見大颱風全村除了比較高的地方外,大部分還會被水浸,低的地方村屋會被水浸到半米深。最先到的是蘇姓「水上人」他們所佔位置最高,是在一個小山坡上建屋,這個小土山名叫「嶺頂頭」,「嶺頂頭」無論多大的颱風暴雨對他們全無影響。吳姓、蔡姓、張姓、所處地勢最低,打風遭水淹最利害。

「媽廟」由於很低漲潮時海水會由兩小河大量湧入,前期村民借地勢低漲潮海水能湧上來之故,利用起村前那片「浪釘壩」,開拓出一塊塊鹽田。媽廟前期有很多鹽田,鹽田田底是用密密麻麻鵝卵石鋪蓋,再用厚重麻石「花崗岩」滾筒滾實而成。鹽田很乾凈沒有一點塵土,鵝卵石沒有一點水,鹽田旁邊有條渠道,渠道很長渠道塞滿鹵基草,鹵基草用來把水過濾乾淨,過濾到一個小湖叫滷水池,正午太陽最猛烈時把滷水池的水灑在鵝卵石上面,太陽把水曬乾剩下一層白色鹽霜,反覆不斷洒水曬乾,到太陽下山時鹽田結了一粒粒海鹽,再把這一粒粒海鹽收集成堆收進鹽倉,耙鹽的人(鹽工)每天不斷的都是這些工作,下雨打風鹽工最清閑,這是我小時候看到的。

在小河上流築起鹽倉,產鹽後用船沿著小河把鹽運至上游公路旁的鹽倉儲存,然後再由人力挑到「淡水鎮」分散到各地。後來改用單車運載,那時還沒有汽車,等有汽車時鹽田己經沒有了。媽廟河過去要通鹽船河水很深,這全靠運鹽船經常清理淤泥疏通河道工作,把那些沉澱河床泥沙運走。媽廟這塊地方經過幾百年漫長的地形變遷后,地勢被慢慢抬高水位逐漸退卻,潮汐時海水再也沒有過去湧上來多,沒有了海水作用致使鹽田也退出歷史舞台。解放初期我家鄉還有鹽田,到公社時一塊鹽田都沒有,全村人改為農耕,這可能就是地勢抬高有關係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8: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