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八識規矩頌篡釋》12-02(憨山弟子廣益著,凈空法師1981年講於台灣)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8-4-18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它這個本子,是把這些規矩提在前面跟我們說明。用意就是入文之後,儘可能不攪亂我們觀照,用意在這裡。我們從這裡看到古人的用心,接觸頌文以後,教我們修行,偏重在行門,便利提起觀照。由這裡可以顯著的看出來,古人的目的是學著作佛,以成佛為目的。今人的目的是佛學,懂得這個學問就行,自己沒有心成佛,這個是不相同的。想成佛人家的想法不一樣,做法也不相同。。。

我們今天是學佛,不搞學術。我們也可以辦佛學研究所,學生寫的論文應該是從真如本性里流出來的。大藏經裡面有經有律有論,論是古大德的論文。《大智度論》是論文,龍樹菩薩研究《大般若經》的論文。《瑜伽師地論》是論文,彌勒菩薩研究唯識的論文。學佛的人寫論文,是你開悟證得一心之後寫的心得,不是到處收集一點資料東拼西湊,做一個雜菜湯拿出去,那個拿不出手。所以我們著重在開悟,著重在一心,真正有心得才能寫論文。象中國古時候李通玄長者讀《華嚴經》,寫《華嚴經合論》,那是他的論文。讀法華的有《法華經》的論文,是這麼個寫法,跟今天的博士論文不一樣。我們今天寫論文,可以分段落,可以加小標題,形式上可以求新,但是內容上一定要自己真正有所悟入才能寫論文。

這篇《八識規矩頌》也是論文,你看多圓滿。十二首頌四十八句,表面上看,它是《成唯識論》的論文。擴大起來看,是整個唯識宗的論文。再大一點看,是整個大乘佛法的論文。真正有所得。可見的文字不在乎多寡,不必要寫幾十萬字幾本大書,害的人從頭到尾花費那麼多時間看,看到最後連個結論都找不到。自己寫得很辛苦,自害害人。古人是自利利人,自己寫幾句話簡簡單單,自利又能利他,讓人一看就明了。古人的好處我們要學,長處應當要發揮。

【使學者究心了知起滅下落。易於調治耳。】
這幾句非常重要。可見唯識的目的是在悟道,教我們離生滅心,目的在此地。並不是增加我們的執著分別妄想。

【以眾生日用見聞覺知不離心境。】
這個境是底下講的三種境:性境、帶質境、獨影境,這是把境界歸納為三大類。境是所緣的,能緣的心就是八識。《八識規矩頌》我們接著《百法明門論》來講很方便,許多法相名詞不必再重新解釋了。《唯識易簡》那個小冊子要常常溫習常常看,特別注意後面附的那個表,八識規矩那個表非常重要,看那個表真是一目了然。

【能緣之心具有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
能緣的心具有三量,量是度量的意思。我們現在講度量衡,我們量距離長短,用尺碼來量。我們看重量輕重,用稱用鎊來量。量是度量的意思。量有三,第一個叫現量。

【言現量者。現謂顯現。量謂量度。】
現謂顯現,非常明顯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看得見,聽得到,摸得到,也接觸的到,眼前的境界。我們凡夫三量是同時用,聖人只有現量,沒有比量非量。諸位幾時證到平等無分別心現前的時候,那麼你只有一個量,就是現量。平等心不能現前的時候,就有三量。可以這樣講,現量是正確的,其它兩量都不正確。佛與諸大菩薩所現的境界叫一真法界,為什麼叫一真呢?因為是真實的現量境界。眾生所見呢,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呢?因為是比量和非量。

【以第一念現前明了。不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親得法體。如鏡現像。又如見山便知是山。見水便知是水。不假分別。故名現量。】
唯識裡面八個心王第一念,不是第二念,第二念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第一念是誰的念呢?阿賴耶的念,還有前五識的念。前五識和阿賴耶是同一個性質,很接近。落到第二念,就是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那就落到比量和非量裡面去了。第一念的時候,一接觸就明了,就象鏡子照東西,一照就現在裡面,沒有分別心。不起分別,不帶名言。沒有分別心、沒有名相、沒有言語。比如說我舉這個杯子大家看,一看就明了。它也沒有名字,也沒有話說,大家看的清清楚楚,每個人心裡明明白白,這個是第一念。如果說這是個茶杯,是個塑料杯,就落到第二念第三念裡面去了。為什麼呢?因為這裡面帶的有名相。《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家求常,常是常住,不生不滅。求常也要離名相離言說。為什麼呢?言說和名相都是第二義以後的東西,第一義裡面沒有它。這個地方的第一念也就是第一義,第一義裡面什麼都沒有。

無籌度心。沒有籌量計度的心。籌度心是第七意識,分別心是第六意識。這個時候,第六意識第七意識都不起作用,這時候是親得法體,給諸位說是阿賴耶的見分緣阿賴耶的相分,這個境界是實相境界(性境)。諸位問問哪一個沒有呢?人人都有。你在境界裡面一起名言,一起分別,完了,萬法就不平等了。我們看一切萬法,心要像鏡子一樣,像止水一樣,不起一念,看佛看眾生是平等的。如果起一念,那是佛,佛是善,那是眾生,眾生是不善,差別就出來了。這個不是真相,真相是平等的。(編者註:分別是受,名言是想,籌度是思。又分別是愛,籌度是取。)

所以禪宗祖師勘驗學人,那些手段有時候很特別。有人來請教,一來就考你,我這個手象不象佛手?我這個腳象不象驢腳?一會兒跟佛比,一會兒跟畜生比,就是教你一念不分別,自己上與諸佛平等下與畜生平等,沒兩樣兒。一起心就不平等了。諸位想想,與佛與畜生都是平等的,人與人還不平等嗎?還起爭執嗎?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懂,人與人都不能相容,這一生成不了佛也悟不了道。為什麼呢?自己障礙了自己。諸位要想真正成就,要從平等心去修。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人不如我。也不要把自己看太低了,我不如人。那都錯了,都是障礙。用功夫從這裡用,修行從這裡修。修什麼呢?心的行為,心的生滅,心的動態,頂重要的就是修清凈心。

佛菩薩正行,正行就是不起分別,一切明了,如鏡現相,又如見山便知是山。見水便知是水。不加分別,故名現量。但是這個話說出來已經分別了,見山說那是山,見水說那是水,已經分別了。不起分別,見到山知道是山,沒有山這一念;見到水曉得是水,沒有水這一念。離名言相。正是禪宗所舉的,離一切名言道一句看。離開相離開名詞說一句看,說不出啊。為什麼呢?說出來就有名就有相了。事實在不在?事實在,並不是離開現實境界,是教你離名言相,你才能見到真正的境界,那就是真諦。你說這個是茶杯,不是真的。為什麼呢?這個是茶杯,另外再拿一個也可以叫茶杯,不是真的。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是教我們見到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離開名言,離開分別,離開籌度,一切法擺在面前,你就見到一真法界。為什麼呢?一切法平等,以一心見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們現在為什麼見不到一?因為我們用分別心。無量的分別心,所以見到無邊無量的境界,無量無邊的法不能歸到一法。這是說明現量。

【言比量者。比擬量度而知其然。如隔牆見角知彼有牛。隔山見煙知彼有火。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即屬比量。以有比度故名比量】
比量,我們現在講的推想聯想。這個境界,並不在我們眼前,是一種推理。實際上量只有兩種:一個現量一個比量。還拿這個茶杯來說,我們說它是茶杯,這就是比量。以前人叫茶杯,現在也叫茶杯,從前面聯想得來的。這個境界底下還會研究到。此地我們講的比較粗,不講這麼微細。這是從比擬量度而知道有這麼一樁事情。現代科學用數學推理的方法,能夠發現許許多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物體,這些都是比量。這一段的文辭很容易懂。牆外面看不到裡面,如果看到牆上有煙,就曉得底下一定有人縱火,沒有火怎麼會有煙呢?生火沒有看到,人也沒有看到,推想有人縱火。凡是這一類都叫做比量。第三是非量。非量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在比量或現量上認識錯誤。

【言非量者。若心緣境時。於境錯謬虛妄分別不能正知。境不稱心名為非量。】
看錯了,認識錯誤了,這個就叫非量。所謂非量,就是一切不正常的認識,一切錯誤的認識,或者是擺在你面前或者是推理,那個結論與事實不相應,這個就叫非量。能緣的心有這麼三類,所以叫三量。初學同修,有一本很好的參考資料叫《相宗綱要》,民國初年梅光曦居士編寫的,有正篇有續篇。這本書可以看做相宗小辭典,它裡面把章目都列出來,文字都是經論裡面的原文。底下是總結。

【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而所緣之境亦有三。謂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先說能緣的心,下面再說所緣的境界。所緣的境界也可以分成三類: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性境者。乃現量所緣。言性者實也。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無美無惡。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境無美惡。是為性境。】
性境的性,真實的意思。這個實並不是真的,對凡夫來說是實在的,對明心見性的人來講是假有妙有。我們現在眼前看到花實在有,看到麥克風實在有,看到諸位坐在面前實在有。可是見性的人看來呢,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五蘊本空六塵非有。在他們的眼睛裡面,空跟有是一不是二,我們現在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唯識裡面講的性境,是對凡夫來說的。聖者隨順凡夫,隨順我們的見解和常識。我們認為是實在的,佛也說是實在的,這個地方不能有誤會。根是六根,塵是六塵,通通屬於色法。前面三量是心法,這裡是講色法。正如《六祖壇經》所講的:五蘊皆空,根是空的;六塵非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是假的。所以這個地方的實是凡夫之實,聖者之妙有。

在唯識裡面講,性境是阿賴耶識的親相分。我們上學期講八識裡面阿賴耶識,給諸位說的很清楚。我們現在心緣一切境界,有沒有緣到真實境界?不能說沒有,但是有自己不覺。自己所能夠覺的,所緣的妄見,不是第一個見。我們所緣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亂七八糟的,緣的是這個。為什麼呢?假如我們是緣的第一個見,《楞嚴經》裡面十番顯見,叫做帶妄顯真。為什麼呢?那是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的見分緣阿賴耶的相分,我們可以勉強說是第一個見,前面講的現量緣性境。這個裡面,就是剛才講的離開分別心,離開名相,離開執著。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一切明了,心是平等的,本是真如妙性。因為阿賴耶識就是真如妙性帶了一分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這分無明我們叫它根本無明,也叫做生相無明。它能生出宇宙萬有的現象,所以叫生相無明。具體生什麼相呢?生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

無美無惡。真正要是用現量性境,一切境界里沒有美惡。諸位要記住,美與惡拿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相對,一切境界裡面沒有相對,有相對就落到第二念去了,不是在第一念裡面。阿賴耶的見分緣阿賴耶的相分,沒有相對,境界是平等的。實際上我們天天都在是在緣,沒有一刻離開。我們身有生死,心緣境沒有生死,它不會隨我們生死改變,他的功能永遠相續不會中斷。如果中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以能緣之心無分別故。阿賴耶的見分沒有分別。所以後面講,阿賴耶識是無覆無記性,因為它沒有分別。末那是有覆無記性,因為它有分別有執著。這個到後面會說到。(註:無美無惡,是指無分別)

學佛的人對於這些事實真相要了解。了解之後,我們才知道曉得怎麼樣用功,怎麼樣我們的功夫才得力。諸位如果聰明,縱然不能一聞千悟,能夠悟入幾分就曉得,真正的功夫就是在境界裡頭不起分別心。也許諸位說,如果我一切都不分別不執著、那我什麼事都不能幹了。你坐計程車,一千塊的鈔票當一百塊用,不分別。那不是糊塗了嘛!你要這麼想就錯會了意思,落入非量啊。不分別,是教你自己心裡頭決定不分別,對人用事分別是隨他分別,隨喜功德。隨他怎麼分別,我也和他一樣分別。自己分不分別呢?自己決不分別。你自己的心是清凈的,沒有煩惱。一個是自受用,一個是他受用。如果佛沒有他受用,不隨我們分別,佛還講什麼經呢?一句話也沒有了。佛為我們講這些經,為我們建立這些修行的方法,隨我們分別。佛有沒有?佛沒有,一個法子也沒有,一句話也沒有。

我們要學從這個地方學。一天到晚心清凈的,一個妄念也沒有。與眾生接觸的時候,就象鏡子一樣。鏡子本身沒有分別,胡來現胡,漢來現漢,你什麼境界來我什麼境界來對你。有體有用,體是湛然寂靜,用是大用無方,活活潑潑,決不呆板。這就是學佛,恆順一切眾生。初學下手,要從得失上下手,先把得失這個念頭這個分別執著放下,佛法裡面沒有得失。怕的是諸位有疑惑有顧慮,要說得失不關心,我一切都失掉了怎麼生活呢?你會顧慮,得失的心稍放一點,還是要保持一些,保持那個還是障礙。總是不能夠徹底放下,這就是你有疑有慮,你對事實真相沒有了解到相當程度。了解到相當程度,自己就發心了,可以放下。

最低限度的了解,我們完全講世間粗淺的境界。是象了凡居士曉得因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要真正懂這個道理,你就可以舍掉。為什麼呢?命裡面有的名利,這裡舍那裡又來了。這個地方舍盡了,那個地方來的比你舍的總會多一些。諸位讀歷史,范蠡是陶朱公財神爺,大陸做生意的人供他,真正會做生意會理財,命裡頭又富又貴的確實是范蠡。他發大財了,全布施掉,三聚三散啊。發了,全部布施掉,又重新做起,沒過幾年又發了大財,命裡頭有財散不掉的。命裡頭有那麼多,如果守著不散還是那麼多,散掉再聚還是那麼多,散不掉的啊,操什麼心呢?

世間人不懂得這個道理,給你講你懂了可你不相信,我的財物還是要留著還是不肯做。信啊,你要相信你去試驗試驗看,果然不錯,所以要信。這個世間名聞利養功名富貴,都是命裡頭註定的。有的不求也得了,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想盡辦法求得的,還是他命裡頭有的,你說冤枉不冤枉。你要曉得這個道理,什麼都放下了,得失的心就沒有了。得到了不會歡喜,為什麼?命裡頭有的。本有的有什麼值得高興呢?沒有的得到了才高興嘛。丟掉了,丟掉的根本不是自己的,不關心啊。真是自己的丟掉了很關心,不是自己的不用關心。這個是事實真相裡面最淺顯的一點。如果諸位明了了,信得過了,你也就放下了,身心自在啊!真正可以做到與人無爭,與事無求,你在這個世間活神仙啊,誰還能比你自在比你快樂呢?你有爭有求就有煩惱,就不自在。

這是我們學佛的起點,修行基本的原理原則,就是在一切境界里心無分別。自己要真正做到,對事用分別心是恆順眾生,就是《楞嚴經》里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眾生不是隨自己,自己永遠是清凈心、至誠心、慈悲心。這個就是佛心,這才叫真正學佛。只要我們用的這個心,故境無美惡。一切境界是平等一相,一相是平等相、清凈相、慈悲相。我們看一切有情眾生森羅萬象一個相平等相。因為我們用一個平等心看一切萬相平等的,我們用一個清凈心看一切眾生清凈的,我們用一個慈悲心看到一切眾生都是慈悲相,惡人魔王也是慈悲相。境隨心轉,這是功夫啊,是真的,千真萬確。心隨境轉是假的,決定不真實。大家從這個地方真正得受用。這就叫做性境。是為性境。

【頌雲。性境不隨心。】
這個心是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

【謂此根塵等相分皆有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此性境以實五塵為體。具能所八法成故。】
六根除了意根,因為意根是心法。百法裡面色法有十一個:五根六塵,性境就是以這個為體。五根六塵在阿賴耶識裡面各有種子,是有實在種子生的,不是見分變現出來的。見分變現出來的是妄相是假相,不是實在的。所以性境以實五塵為體。六塵裡面有法塵,法塵一半屬於心一半屬於色。屬於色的,還是在實五塵之內。屬於心的,不在五塵之內。(註:法處所攝色似乎不在實五塵之內)

什麼叫能所八法呢?能是能生,所是所生。能生的四法,就是地水火風,這叫四大。所生的四法,色香味觸,這叫四微。四大四微,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能所八法。四大是什麼?現代科學發現,基本化學元素有一百多種。世界上一切物質都是由這幾種元素組合的,金單獨一個元素,水是氫氧兩個元素合成的,一切萬物都是這幾個化學元素合成的。佛法講四大,四大是一不是四,一具備四種性質。所謂地,我們假定說基本粒子,它是一個(實在的)物體,(這種性質)叫做地。水帶有濕度,火帶有溫度。現在我們講帶電,帶有陰電陽電,就是這個意思。名詞不一樣,事實是一樣的。風是說這個基本元素它是動的不是靜的。什麼時候再把這些化學元素再分析,分析成一個東西。原來這一百多種還是組合的,還是單一元素組成的,這個單一元素一定有這四個現象,這個叫四大。宇宙間一切萬法,我們講色法物質,統統是這個基本元素組合的,組合裡面牽扯到無量的因緣。這是能生的四法。所生四法,色香味觸。

佛法講的有狹義有廣義。我們要合著看,不能夠呆板的看,那就錯誤了。佛法里重提示,提示就是教你覺悟,悟明事實的真相,不是一個呆板的方法。這是說明性境,我們凡夫,乃至佛以下的這些有情眾生包括菩薩,認為這是實有。它是阿賴耶識裡面實種子所生,變現出這些現象。下面呢我們再講帶質境。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沙發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8-4-18 06:08 | 只看該作者
【帶質境者。乃比量所緣。其帶質境有真有似。以六七二識各有所緣故。】
講到帶質境,底下又講到獨影境。帶質境有兩種:真帶質與似帶質。獨影境也有兩種:有質獨影與無質獨影。象這些基本名詞定義概念,我們一定要清楚,以後入了唯識就不會有障礙,不會有困難。那麼在此地,我先離開這個文,用最簡單的比喻來說明真帶質與似帶質。

帶質境是講心緣境界。諸位要曉得,心能緣心。比如說第七識跟第八識是互緣,《百法》裡面講的,第八識能緣第七識,第七識也能緣第八識。可以說,阿賴耶識是怎麼形成的?就是第七第八互緣而現的這麼一個現象。尤其我們講到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我們講到自證分和證自證分是互相緣的。見分能緣相分,也能緣自證分,但不能緣證自證分。相分不能緣。但是證自證分能夠緣自證分。自證分上面可以緣證自證分,下面可以緣見分。這個唯識四分是護法菩薩說的,說得很圓滿。

心法緣心法,這個叫真帶質。心法緣色法,這個叫似帶質。換句話說,第六意識緣外面五塵落謝影子(帶質境而非獨影境),那個五塵落謝影子是帶質的。雖然帶質,它是影相不是真實的。所以它的相分是一頭生的,怎麼是一頭生呢?變現的。我們再用一個粗淺的比喻,拿照相機照外面境界相。我們這一照,照相機就落了一個影像。這個影像是一頭生的,不是另一頭生出來的。所以這個照相影像就是似帶質,不是真的,帶了一分真的現的影像。它不同前五識和阿賴耶,前五識和阿賴耶識是性境,不是似帶質,也不是真帶質。真帶質只有一種情形,就是第七識緣第八識,因為第八識第七識都是心。只有心緣心,那個相分兩頭生,第七識第八識共同生的。底下會講到: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此地先說似帶質,六七二識各有所緣,下面單講第六識。

【若六識外緣五塵。比度長短方圓美惡等相。屬第二念意識分別。故為比量。以此長短等相。是帶彼外境本質變帶生起。名似帶質。以是假故。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
第六識緣外面五塵,它不能直接緣到,而緣到五根接觸外面五塵的影像(影像相分)。第六識緣五根的影像,好像我們看電視看不到現場,我們所看的是熒幕上的圖像,不是現場,屬於比量不是現量。現量是現場,熒幕裡面那是比量,我們現在緣的是比量(註:影像相分似乎是似現量?)。我們心裏面生起的種種相,是從這個相裡面再現的相(註:這裡是比量所緣帶質境,即第六識一種相分)。我們心裡的相不是直接的,但是它帶質。所以它起了什麼相呢?起了長短方圓美惡相對的相,好惡之心,這是第二念。第一念是性境,是平等的,無分別心。第二念有意識,就有分別了。所以你知道長短知道美惡知道好醜,統統是第六意識作用,阿賴耶裡面沒有這個。這個叫做帶質境,帶質境裡面的似帶質,因為它是假的不是真的。
(註:《百法明門論直解》:
就此第八識所變依正二報之相,眼識緣之,即名為色。此色即是眼識相分,乃托第八識之相分以為本質,自於識上變相而緣。喻如鏡中之影,未嘗親緣本質色也。
依正二報,動則有聲。耳識緣之,自變聲相。依正二報,具香臭氣,鼻識緣之,自變香相。依正二報,具甜淡等六味,舌識緣之,自變味相。依正二報,具冷暖堅潤等觸,身識緣之,自變觸相。
五塵落謝影子,並及表無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識所緣相分,名法處所攝色。蓋法處所攝有二:一者心法,即五十一心所是也;二者色法,即意識所變相分是也。然五十一個心所,亦各自變相分。其所變相,隨於心王,攝入六塵。)

這個事實要是明白了,你對外面的境相,生起歡喜心了。順心就歡喜了,不順心就討厭了。你要真正懂得唯識一想,笑話嘛。為什麼呢?事實不是如此嘛,自己心裏面虛妄妄想在作祟。唯識的大主意就在此地,就是教你認識真相,起心動念自己都明了,明了之後自己一笑了之,不造業了,這才得真正的受用。不了解這個真相就造業,造業後面就有果報。所以諸位從這個地方真正認識宇宙萬有的實相,是一真是平等是清凈,無美惡不是相對的。這個見解跟諸佛菩薩一樣,入佛知見。不僅僅《法華經》入佛知見,唯識也入佛知見。不入佛知見,怎麼能稱為大乘法呢?

諸位想想這個東西是不是教我們去分別去研究?不是的。我們用分別心去研究這個法相名詞怎麼解釋,那個怎麼講法,聽錯了。是教我們現實生活一切明了,心清凈無染,才能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法喜充滿。那個歡喜,確確實實是充滿了盡虛空遍法界,這種受用幾個人曉得?佛要這樣學。今天這個地方帶質境只講了似帶質,真帶質在底下一段。順序上應該是先講真似帶質,然後再講獨影。它把獨影放在當中了,把真帶質似帶質截斷了,不過也沒有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7: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