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百法明門論簡義16-8》 民國唐大圓著 凈空法師講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問? 發表於 2018-4-3 08: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18-4-3 08:06 編輯

【百法明門論篡】二勝解者。謂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謂邪正等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能引轉。故猶豫境勝解全無。非審決心亦無勝解。由斯勝解非遍行攝。
接前面。一切法無我。我既然沒有,哪來的我所呢?沒有我,執著有我,沒有我所,執著有我所,這是世人迷惑顛倒到極處的所在。它的結果招來六道輪迴,招來一切不如意的苦果。如果能夠徹底明了我是假的,我所也是假的,決定不可得,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境界自然不再追求了,心就得到清凈了,就得到自在解脫。佛菩薩與凡夫的不同就在此地,這種見解要能夠堅信不疑,這就是佛菩薩的勝解。可見得道業上成就,也有勝解心所在裡面。

【百法明門論篡】三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
念者。謂於可作境。令心分明記取不忘也。曾習者即串習事也。明記不忘定依為業者。謂惺惺不昧。歷歷分明。念茲在茲。不暫忘失。如此用功。亂想自定。名為正念。古人云。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是也。


念是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曾習的境界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不斷相薰,薰聞久了就念念不忘了。如果能夠這樣的用功夫,念頭漸漸就專一了,專一就叫做定,或者叫做正念。此地的念包括善惡無記,一切染凈之念統統含攝在其中。無論做一樁什麼事情,一定對於你所做的境界要念念不忘。假如我們想做這樁事情,正在做著突然忘掉了,這個事情不會成功。所以一定要在心裡面把過去的境界記得很清楚。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為雜染習氣所薰習,念頭裡面實在是非常的混亂。我們念頭不能集中,不能集中在一念就叫亂想。如果能夠集中在一念,不亂想,這就是定。世間禪定是這樣修成的,出世間禪定也以這個為基礎。

譬如凈土法門教我們執持名號,為什麼呢?就是叫我們對這一句名號,不要忘掉了。有些人,對用功的方法不懂得,理論不明了,盲修瞎練。苦學了多少年乃至苦學了一輩子,並沒有收穫。為什麼沒有收穫呢?他沒有勝解,因為沒有勝解,所以念不能專一。譬如許多道友們早晚功課定的很多,早晨兩個鐘點匆匆忙忙的做不完,問他做些什麼呢?念十幾種經,《金剛經》《彌陀經》《普門品》《行願品》《地藏經》,怕哪部經不念就沒有功德了。要念許許多多佛菩薩的名號,怕一個沒有念到得罪他了。心是好心,亂念一通啊。這樣子修行了幾十年,心裡還是妄念紛飛。境界現前,做不了主宰。這就是他不懂道理不曉得方法。

我們看看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善導大師,蓮池大師,藕益大師,永明延壽禪師,人家功夫怎麼用呢?一天十萬聲阿彌陀佛。除此以外,經也不念,佛菩薩名號都不念。遇到什麼佛菩薩都是阿彌陀佛,拜觀音菩薩心裡也念阿彌陀佛,拜地藏菩薩心裡還是念阿彌陀佛,念頭專一啊,所以能成功。我們凡夫就是見解上不圓融不透徹,所以一切經論一切佛菩薩名號都想受持,那怎麼能辦得到呢?古人教給我們,所謂博學多聞是在解上,行則一門深入。行也要多門,那就糟糕了,決定沒有成就。行是走路啊,同時走兩條路怎麼個走法?從台中到台北,有兩條路你同時走,一生也走不到。修行人一心想修許多法門,永遠達不到目的地。諸位記住,如果想達到一個目標,只有一門深入。

講到念,修凈土的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正念。二六時中,只許這一念,不許有其它念頭。哪怕念釋迦牟尼佛,也是打閑岔。你要懂得念阿彌陀佛,就是念釋迦牟尼佛,就是念觀音菩薩,就是念十方一切諸佛菩薩,統統在裡面。這樣一心一意,才能上品上生,才能成就一心不亂。怎麼可以打閑岔呢?怎麼可以分心呢?這是真正要決定勝解,功夫才上軌道啊。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

【百法明門論篡】四定者。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定智生。心專注言。顯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也。
定者。謂於所觀境。專注一心也。言所觀境者。謂五蘊等。無常苦空等。專注不散。慧依為業者。謂日用尋常境中。用心觀察。何者為色。何者為受。色是甚麼。受是甚麼等。如此專注一心不亂。自然有個入處。由斯本明自露。決擇智生。言心專注者。表顯此心欲何境。即能令心住於此境。非是獨指一境言也。
補義。此解但依禪定而言。未通世間法。如注瓦承蜩皆定力也。何獨參禪。


定心所是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念頭專一了就叫定,比如念佛,念到心無散亂,心裡頭沒有雜念了,二六時中只有阿彌陀佛,這就叫念佛三昧。經里講的一心不亂,念佛的禪定成就了。定成就了,智慧就現前了,定能生慧。

我們是舉念佛法門做個比喻。諸位要曉得,別境心所的定,一切眾生個個都有,不過就是定力大小不同,時間長短不同。諸位在這裡上課,有沒有定呢?當然有定,沒有定這一個鐘點課你就撐不下去。你心定在這個境界裡面,這一個鐘點聽得很清楚很明白,清楚明白就是慧,定能生慧啊。造善造惡,心都要定,定了之後才懂得造作的方法。曉得造作的方法,那就是慧。所以別境五種心所,一切凡夫個個具足,不但人天兩道具足,三惡道也具足。

【百法明門論篡】五慧者。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
慧者。謂於所作境。瞭然不疑也。言簡擇斷疑者。謂於諸法得失境中。由以慧心推求簡別。後方決定心無疑惑。此慧從定而發。所謂因定生慧。善惡皆然。故定與慧。如車兩輪。如鳥兩翼。缺一不可。必由定而發慧。由此得決定。故云一心不動。名入諸禪。了境無生名為般若。補義。世智辯聰。亦名黠慧。


慧是於所觀境簡擇為性。簡是揀別,擇是選擇。在苦樂得失這些境界當中有選擇,要離苦得樂,這就是選擇,這就是智慧。想就利遠害,這也是選擇,這也是智慧。所以世智辨聰啊,世間人五遍行心所裡面定慧殊勝的現象。這裡講的定慧,與佛法里的定慧意思有區別。三學里的定慧是無漏的,這裡的定慧染凈混雜。

講到聞思修三慧,會用功夫的人講求的是等用,同時修學才能成就,不能分開。如果把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年求學聞法,第二年閉門思考,第三年開始修行,按照順序一步一步來,這樣好不好呢?可是古人給我們講,聞而沒有思修,說食不飽啊;思而沒有聞修,胡思亂想啊;第三年,修而沒有聞思,盲修瞎練啊。怎麼能成就呢?同時修叫三慧,分開修就不好聽了。我們在經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一部經還沒講完,聽經的人有的證阿羅漢,有的發菩提心,有的證無生忍了。可見得聞的時候思就在其中,立刻轉境界修就在其中,聞思修是合一的,不能分開。

戒定慧也是如此,三學等用啊。戒裡面有定慧,定裡頭有戒慧,慧裡頭也有戒定。我們在三藏裡面看得出來。律藏裡面有講定的,也有發明戒的意趣的(慧)。經藏雖然講定也包含戒慧,《華嚴經》凈行品是戒,《楞嚴經》四種清凈明誨是戒。論藏也講到戒定。嚴格分,找不到一部經專門講一種,只能說某一種占的份量多一點。

【百法明門簡義】若善心與心王相應時,如有人引君崇信正法,名信。諷君行己有恥,勇於為善,名慚。恥不若人,弗敢為惡,名愧。教君崇儉節用,取不傷廉,名無貪。導君和平樂易,不行苛政,名無嗔。使君明察事理,不致愚迷,名無痴。助君一日萬幾,行政不懈,曰勤。調君身心快暢,堪能任事,曰輕安。勸君動必以禮,宵旰不遑,名不放逸。引君心行平等,從容中道,名行舍。導君仁民愛物,不為損害,名不害。
                             ┌─ 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
                             │   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
                             │   愧………依世間力,羞恥過惡。
                             │   無貪……於三有及造成三有之具無著。
                  善十一 ┤   無嗔……於三苦及能生三苦之具無恚。
                             │   無痴……於諸理事,明解不惑。
                             │   勤………謂精進,能勇於修善斷惡。
                             │   輕安……調暢身心,堪任有為。
                             │   不放逸…由前精進三根,能防惡修善。
                             │   行舍……由前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
                             └─ 不害……非愍有情,不為損惱。
【百法明門論篡】三善十一者。謂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 此列善法之名也。下論釋其相。


這都是從行政組織上來比喻心王心所的關係。不放逸這一句可能生疏一點,宵旰不遑是一個典故,出在《周禮》上。周公是我們古代的大聖人,這個人實在了不起。周朝建國,他給國家制定了一套治國方針,就好比現在國家的憲法一樣,這套制度現在流傳下來就是《周禮》。這是一套治國平天下的好方法,周朝靠著它享國八百年之久。可惜後人把他的制度破壞了,國才亡了。宵旰不遑是形容周公辦事勤快。宵是早晨,天還沒亮,周公穿上衣服起來辦事。旰是晚食,開飯時間了,他的工作還沒幹完,別人都吃完了他才能吃。這是形容辦事勤奮負責任,為了國家這些事務衣食不安,不能得到正常的睡眠飲食。象周公這樣才是真正不放逸。

【百法明門論篡】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起希望故。由斯對治不信。彼心愛樂修證世出世善。忍謂勝解。此即信因。樂欲謂欲。即是信果。確陳此信自相是何。豈不適言心淨為性。此信澄清。能淨心等。以心勝故。立心淨名。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又諸染法。各別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淨為相。
此下釋信十一心所也。言信者。乃誠信不疑也。一信實有者。謂於諸佛所說世出世間實事實理。正因正果。皆能深信而能忍可於心。不為謬事謬理。邪因邪果之所引轉。此是信因。二信有德者。謂於三寶有法身般若。解脫。真淨之德。深信好樂。不為數論三德。勝論十四德等之所惑亂。三信有能者謂於一切有漏善。及無漏善深信。凡肯用力於此者。皆能得果。能成道業。於是生希有心。而求必得。此二是信果。由斯信力。對治不信。愛樂修證世出世善而為業用。故曰。信為道源功德母。信能必到如來地。問。深忍樂欲是信因果。如何是信之自體。答。前豈不言心淨為性。然信之自性澄清。能淨染污心心所法。以心勝故。立心淨名。不及心所。如水清珠入水一寸。水清一寸。入水一尺。水清一尺。故曰。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淨信投於穢心。穢心不得不淨矣。
補義。信如水清珠。人雜亂之心如濁水。若見佛像。一起信敬之心。心便清淨。

信是於實德能深忍樂欲,這是它的體性。什麼是實德能呢?這是說明此地講的信是純善之法,不是對惡事講的。做小偷相信今天一定能偷得到,這個不是這裡講的信心所。
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這個叫信有實。譬如說佛給我們講諸法實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諸法皆有法性,這些實事實理我們深信不疑,忍有安住的意思,也有承認接受的意思。我們相信承認接受它,樂欲是愛好,進一步發生了愛好,生起了慾望。這是信實(實在的事理)。
第二是信有德。三寶裡面有四種凈德:常樂我凈,這是我們應該相信的。世間法來說,相信聖人教給我們的四維八德,這是人道的道德標準,也是成就人道必需的條件。你能對這個相信,對這個愛好,這是信有德。
第三種信有能,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能夠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道業。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成佛做祖,相信自己確確實實能生西方,這就是信有能。

信心能夠引起我們的希望,它可以對治不信,不信就是猶豫懷疑。譬如佛說一切眾生有佛性,我們對自己懷疑,我是不是有佛性呢?相信有實這是信因,相信有德有能,這是信果。信能夠產生強大的力量。《華嚴經》上面講:信為道源功德母。成佛做祖的人,就是因為他們的信心強大。五十一個心所裡面,信心所的力量特別大,他成就了。如果信心羸弱,沒有力量,他就不能成就。
佛在大經裡面說:信是入道之源泉。一切功德一切善法,都是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十一個善法裡面,它是第一個。因為有了信,後面的善法都能成就。要是沒有信,後面的善法不能成就。
三慚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謂於自法尊貴增上。羞恥過惡對治無慚。息諸惡行。
言慚者。乃羞慚也。謂依自身生尊重增上。又於大法起貴重增上。謂我有此巍巍堂堂七尺之軀。又具得昭昭靈靈之佛性。不為善事。乃作諸惡。不亦慚乎。由此二種增上力故。凡見一切賢善有德之人。皆生尊敬。心生隆重想。待之如父。事之如師。復羞自己之過。有過必改。恥自己之惡。有惡必改。故能對治無慚諸惡不作也。


第二是慚第三是愧,慚愧平常我們連在一起說,實在說慚和愧是兩個心所,但它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斷惡修善。慚心所是依自法力崇重賢善。自法用淺顯的話說,就是王陽明講的良知,或者說良心。慚心所殊勝,他不做惡事,並不是外面的力量控制,而是自發自動的。依自己的力量,
崇重賢善崇閑人尊重善法,完全是從自心發出來的。慚心所能夠對治無慚,無慚後面講的隨煩惱。

四愧者。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謂依世間訶厭增上。輕拒暴惡。羞恥過罪。對治無愧。息諸惡業。
言愧者。自恥之心也。謂依世間譏訶增上。及他人厭惡增上。言如此人。作如此事。可增可厭。我今為人如此憎厭。不亦愧乎。由此二種增上之力。見暴戾之人。輕而不近。見作惡之人。拒而不親。復羞昔日之無知。恥曾犯之過惡。故能對治無愧。息諸惡行也。


愧是依世間力輕拒暴惡。愧比慚要差一等了,如果說慚是君子,愧就是偽君子。說老實話,偽君子比小人,還是要強得多。君子是自發的斷惡修善,偽君子是假裝斷惡修善,博取別人讚歎。或是害怕輿論制裁,不敢為非作歹,還算不錯,所以它也是善心所。一個人能夠怕輿論制裁,怕別人責備,而能夠斷惡修善,也是好事。要是慚愧心所統統都沒有了,什麼樣的壞事都敢做,為什麼呢?不在乎啊。自己良心也不責備自己,外面輿論責備他也不怕,無所忌憚,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小人,有慚愧心都可以叫做君子。由此可知,佛教給我們,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一定要依慚愧,才能做到諸惡莫做。沒有慚愧,諸惡莫做實際上做不到。要具足慚愧心所呢,這兩個善心所有力量,常常能夠起現行,能夠對治無慚無愧,諸惡莫作才有希望做得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5: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